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威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2.罗马法规定,“在婚姻中出生或者被家父收养的‘家子’要服从于父权,其财产权也被家父吸收……”甚至家父仍然可以对已经担任行政官并行使公共权力的“家子”行使父权。这表明,罗马法A.家庭事务影响立法原则 B.明确界定夫妇家庭地位C.注重维护公共行政权力 D.家庭伦理秩序色彩浓厚3.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印件,该文件底本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5.梁启超在1902年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首次将马克思介绍给中国人;同盟会成员朱执信在1905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新青年》从1918年的第五卷第五号开始,逐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并率先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上述史实表明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B.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系统研究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D.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6.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非常善于笼络民心 B.商朝治国崇尚仁德之心C.明君善借万物为己所用 D.国君如猎人诸侯似鸟兽7.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8.以欧阳修、苏洵等为代表的学者,开始怀疑经典现有版本的准确性甚至真实性;并开始对古物,尤其是青铜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些学者意在A.还原先秦历史 B.推动佛道传播 C.否定汉唐儒学 D.批判君主专制9.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对革命进行了反思:“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随后他A.发动二次革命 B.成立国民政府C.进行北伐战争 D.主张国共合作1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这里的“大炮”是指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11.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尊奉喇嘛教首领为帝师;明朝制定了“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共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出元明清时期对西藏治理的特点是A.政教合一 B.因俗而治 C.严密控制 D.羁縻册封12.联合国大厦有一副大型彩色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多边外交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明朝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思想。晚清时期西医大规模输入中国,有人比照西医对中医提出批评,甚至提出“废止中医”。面对尖锐的质疑,医学家唐宗海(1846年~?)说:“君以为西法千古所无,医用剖割,亦华元化(华佗)之流派。”他也认为,中医学在唐宋之后对气化理论传承不足,西医又过分重视人体解剖而不了解气化,以致医学发展“得粗遣精”。唐宗海早年完成《血证论》一书,堪称“集血证诊治之大成”,其医术亦扬名于沪。他后来撰写了《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系列医书,援引西医知识阐释传统医学经典,用西方科学知识解释阴阳气化学说,力证中医理论之不谬。唐宗海关于中西医汇通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影响颇深。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创造中国的新医药学闯出一条道路。——摘编自马伯英《中西医汇通史概》等(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历史价值。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出身于贵族家庭,起初任鲁国的官职,孔子在这小国,基于与希腊人的冲动的类似的理由,为了发现并传授知识,也设立了一种学校。是中国的无法制和无秩序,使他深感悲哀,所以才如此……但因宫廷中的阴谋,损伤了他的声望,使他所提出的改革方案落空。——(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人类文明简史》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有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学习《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五经博士为教官,有时皇帝亲自到太学讲课……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为吏有成绩,重得选举入充皇宫侍卫,再由侍卫分派到中央及地方政府担任各职。——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子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孔子创立学校的影响,并简述孔子在鲁国实行改革方案的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太学的设立对儒学发展的影响。(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关于孔子的形象,有两点认识可以提供选择讨论:①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分析康有为对孔子所持态度的原因:②新文化运动的人士提出“打到孔家店"的主张,分析孔子这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CD项主要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劳资矛盾的。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其他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高考经常碰触的知识点,复习是要给予重视。2、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强调家父的财产权力和利益,说明罗马法家庭伦理秩序色彩浓厚,故选D;材料体现罗马法的规定内容,没有证据证明是家庭事务影响立法原则,A错误;材料没有界定妻子的家庭地位,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注重公共行政权力,C错误。3、A【解析】

根据图片中“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可知该条款出自中英1842年《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B【解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5、A【解析】

据材料“梁启超在1902年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同盟会成员朱执信在1905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新青年》……,逐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可知,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同盟会成员以及资产阶级激进派都在20世纪初期介绍马克思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定影响,A正确;据所学可知,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者开始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各派别,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是保皇派、同盟会成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青年》最初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这些资产阶级各派别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C错误;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文明,故D说法错误。6、A【解析】

商汤出于仁德之心,要求网罗鸟兽时“去其三面”,最终赢得民心,建立商朝,说明商汤善于笼络民心,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商汤的治国理念,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国君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D。7、B【解析】

根据“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使地主和农民的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故B正确;农民也应该按照土地和财产的数量纳税,农民的赋税负担没有减轻,A错误;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两税法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错误。8、C【解析】

青铜器时期代表了先秦的文化成就,否定经典的现有版本而对先秦时期的文化产生强烈兴趣,说明这些学者意在通过复古否定现有的汉唐儒学,故选C;这些学者不是为了还原先秦历史,排除A;欧阳修、苏洵等都是儒家学者,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推动佛道传播,排除B;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9、D【解析】

1923年,孙中山反思革命的路向,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故D项符合题意;二次革命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故A项不符合题意;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故B项不符合题意;北伐革命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7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

根据材料“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表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评与改造当时社会制度的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兴起,其中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等,因此“大炮开火”预示的是一个新的开端,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D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发生于14-17世纪,A项错误;启蒙运动主发生于17-18世纪,B项错误;材料中“乌托邦式的”是指空想社会主义,C项错误。11、B【解析】

材料体现了元明清时期对西藏的治理都有利用当地宗教的特点,体现了“因俗而治”,B正确;A与材料无关;C不是材料主旨;羁縻册封主要是清朝,D以偏概全。【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元明清时期的宗教策略,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体现了“因俗而治”。12、D【解析】

题干中“黄金法则”主要是指只有相互之间的尊重,才能实现双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资本主义阵营相对,与“黄金法则”无关,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主张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与“黄金法则”无关,故B项错误。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的是三个以上国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黄金法则”无关,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它强调相互之间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和平外交,符合题干中的“黄金法则”,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明清时期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晚清时期中医遭遇西医的强烈挑战;中体西用思想的流行;传统医学理论深厚、医术精湛;善于吸纳融通中西医的长处。(2)发掘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推动中医的改进;兼采西医之长,体现开放包容精神(辩证看待中西医长短处);有利于中医学的近代化;对现代中国(后世)的中西医结合具有借鉴作用。【解析】

(1)据“明朝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思想”得出明清时期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据“有人比照西医对中医提出批评,甚至提出‘废止中医’”得出晚清时期中医遭遇西医的强烈挑战;据“其医术亦扬名于沪”得出医术精湛;据“援引西医知识阐释传统医学经典,用西方科学知识解释阴阳气化学说”得出善于吸纳融通中西医的长处。结合所学还可从当时中体西用思想的流行进行阐述。(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发掘中国传统医学价值、推动中医改进发展、促进中医近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探讨唐宗海“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历史价值。14、(1)影响: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改变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推广创造条件。改革方案: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2)特点:教育与选拔政治管理人才相结合;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分层考核。影响: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3)观点①: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