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时效取得制度”是罗马法中的一项古老制度。它规定:占有使用他人财产达一定期限后便可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但其占有必须是以非暴力的、非欺瞒的和非临时受让的方式实现。这一规定A.淡化了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B.体现了罗马法对传统的重视C.具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色彩 D.有利于维护贵族的经济利益2.1929年4月,红四军第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这些标语的发布A.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D.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3.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4.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5.《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 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6.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7.如图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刊载的一篇关于“哈德门”牌女士香烟的广告。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企业积极采用舆论宣传 B.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C.民国成立推动社会习俗转变 D.女性成为烟草业消费主体8.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9.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梵文佛经的汉译过程中,中国“孝道”观念被大量人为注入佛经,如汉译《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再如佛经《善生经》中的“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和“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主要是因为A.佛教与儒家思想有共同点 B.佛教丰富了儒家思想C.儒释思想岀现融合情况 D.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10.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 B.军机处是清代中央一级政府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 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11.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12.唐代选官重视容止有仪,并且鼓励门荫制度,由此官员子孙可以进入太学准备科举考试。这说明唐代A.选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B.科举成为取士的重要补充C.重视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 D.出身仍是选官的唯一标准13.1836年,在广州商馆中落脚的外国商人约有50余家,其中英商31家,美商9家,葡萄牙、瑞典、荷兰、法国商人各一家,还有“港脚”商(主要是英印的所谓“自由商人”)11家。这反映出A.西方列强已经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对象C.清朝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对外贸易潜伏重大危机14.“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论人民民主专政》D.《新民主主义论》15.下面分别是1867~1869年和1894~1915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比例变化图。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增强D.鸦片贸易利润逐年降低16.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17.马歇尔在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时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D.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制度18.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压制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19.下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20.历史上,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建国初期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 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21.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脱离国情,违背潮流D.分歧缩小,利益趋同22.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四幅图片的“握手”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一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图三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图四握手的主角是奥巴马和胡锦涛,两人首次会面商讨的主题之一应该有金融危机23.观察《明朝各代朝贡次数统计表》,据此可反映出明朝A.朝贡贸易解体 B.财政能力下降C.私人贸易取代官方贸易 D.改变了对外开放的政策24.1907年,河南中州凭心煤矿公司拟续招股本以扩大规模,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该地藩司(地方行政部门)以银“二十万,即入该公司,俾资经营”。由此推知,当时A.政府借机抑制民营企业规模 B.清政府仍恪守传统经济政策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步履艰难 D.民族企业生存环境得到改善25.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这些举措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 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 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6.苏格拉底在劝一个不信神年轻人信神时,说神是“全视全听.全能全知、全善全德”的。但事实上,希腊诸神都有自己的缺陷,连众神之王宙斯也有“弑父”的污点。这表明苏格拉底A.批判城邦制度 B.否定传统权威 C.维护神权统治 D.蛊惑青年思想27.西汉初年,贾谊在政论文《过秦论》中指出,夺取政权需要暴力和智谋,即“并兼者高诈力”,但是构建和维系政权,更多需要运用调节和整合的方式,即“安定者贵顺权”。他进而提出,“三主(秦始皇,二世、子婴)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据此可知,贾谊认为A.法治不利于长治久安 B.治国方略应因时而变C.大一统秩序业已巩固 D.秦代的政制缺乏创新28.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晚清政府2082.1亿两(白银)3.7亿两;1.2%2.8亿两;76%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1.6%3.2亿元;71%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2.3%2.2亿元;37%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29.1868年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税口岸价和内地市场价格对比(单位:两)如表反映出当时中国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30.下表反映了1851~1911年英国女性就业妇女变化情况。此变化情况说明A.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升 B.工业化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C.资本主义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D.妇女知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孟泰(1898-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鞍钢炼铁厂工作。工作初期,他经常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铁房里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修好并擦洗干净的各种的各种器材零件。孟泰说“国家搞建设跟自家过日子都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勤俭。”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他创造了“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所作所为操作法,凡是高炉循环水出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同行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高炉神仙”。他与工人反复研究,改变过去冷却水顺炉淌的情形,排除了高炉发生爆炸事故的隐患。他抓住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放过,一个一个地圆满解决……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孟泰精神”。(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概括孟泰的精神品质。32.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4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开埠后,诸多方面的变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①公共租界市政厅全景

②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③欧洲式的煤气路灯

④上海石库门建筑

请回答:(1)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5字。(2)围绕拟定的主题,联系图片提供的具体史实,叙述近代上海开埠后的诸多变局。3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占有使用他人财产达一定期限后便可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但其占有必须是以非暴力的、非欺瞒的和非临时受让的方式实现”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色彩,故C正确;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A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D。2、A【解析】

根据题意中的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根据标语的内容可知这些标语的发布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的顺利开展,故选A项;1929年中日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壮大反抗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此时国民革命运动已经不存在,排除C项;揭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的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排除D项。故选A。3、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希望通过社会习俗的变革,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来实现政治的变革,并融入世界,故C正确。【详解】4、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可知随着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妇女的装束也随之变化,故排除A、D两项,选择C项;自古以来,妇女一直是劳动者,故B项的表述错误。5、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遍布东西南北,而且很多封地都在边远地带,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故A项正确;分封制最终导致分裂割据,排除B项;基本确定中国疆域从秦统一开始,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分封制是历史趋势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6、C【解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故C正确;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错误。7、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广告中的代言人摆脱了封建保守封闭,追求时髦和欧美的消费生活,反映了西方文化的渗透,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色彩,因此B选项正确;驻华英美烟草公司不是民族企业,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国成立的影响,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女性成为烟草业消费主体,D选项错误。故选B。8、D【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依据材料“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可知这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并不反对基督教,没有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选项错误,“彻底摧毁”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与欧洲的民主政治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D【解析】

材料反映了佛教宣扬孝道,而孝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佛教借儒家思想来传播佛家思想,表明儒家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D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借鉴、学习了儒家经典,佛教与儒家思想有共同点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丰富了佛教,B错误;材料信息只反映了佛教融合儒家思想,不能说明儒家融合佛教思想,C错误。故选D。10、D【解析】

相权与君权是矛盾里的统一体,二者共存亡,所以出现了宰相制度废除后,又有了地位等同于宰相的内阁等机构。D正确;依据材料“奉旨办事”来看,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A排除;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只能跪拜笔录,实际上是皇帝的内廷机构,B排除;内阁、军机处的存在证明相权只是遭到了削弱,没有随之消失,C排除。故选D。11、C【解析】

根据所学秦朝“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可知啬夫是秦汉基层社会中负责征税和调解纠纷的群体,C正确;县令不直接负责基层社会,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长负责户口赋役,不负责调节纠纷,排除D。12、A【解析】

唐代的选官制度重视容止有仪,并且还让一些官员子孙进入太学准备科举考试,表明唐朝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选拔官吏,唐朝选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故选A;唐朝科举成为取士的重要途径,而不是补充,B错误;材料是有关选官内容,不是强调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C错误;D说法不准确,排除。13、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中国落脚的外商以英商居多,反映了英国的商业利益与中国联系越加紧密,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对原料及市场的需求,中国闭关锁国政策面临严峻挑战,对外贸易潜藏危机,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使中国市场被打开,排除A项;此时中国尚为独立主权国家,排除B项;清朝此时仍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故选D。14、B【解析】“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的斗争》属于该时期著作,B正确;A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C属于解放战争时期;D是抗日战争时期。15、C【解析】材料中进口的鸦片不断增多,与结构趋于合理不合,故A项排除;题干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进口商品结构示意图,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否迅速无关,故B项排除;题干中两个时期进口商品中,鸦片与棉织品的比例都在不断增多,其他商品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再结合时间信息可得出中国市场不断地融入世界市场,国际化趋势增强,故C项正确;题干中图示反映的是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无法获知鸦片贸易利润的升级,故D项排除。点晴:解题时一方面需要紧扣图示时间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归纳。16、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据所学可知从王权到民权的转移始于颁布于1689年的《权利法案》,故选C。AB选项的15、16世纪当时还没有出现王权到民权的转移,D选项的18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王权到民权的转变,所以不符合题意。【详解】17、B【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想通过援助西欧以遏制苏联,因此是要建立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故B项正确。18、D【解析】

题干反映了封建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维护自然经济基础的抑商传统,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威胁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对工商皆本思想的压制,排除A项;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非宏观指导经济发展,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19、C【解析】

根据表格计算,消费合计/人口指数,可知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33.8和170.109,两个年份比较人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说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正确;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被停止,A错误;根据计算,人口增长并没有抵消工业化成就,何况苏联大部分工业品为重工业品,不能直接消费,B错误;材料看不出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D错误。20、C【解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努力基本控制了西南地区长期肆虐的疟疾疫情,反映出建国初期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C项正确;西南疫情的基本解决不能说明地域发展差异的缩小,也不能说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更与1990年代以来的西部大开发无关,ABD三项错误。21、D【解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说明美国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分歧缩小,利益趋同,D正确;目前美国两党仍然没有失去人心,A、B、C错误。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开始实现关系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B符合题意;图一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这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故A不符合题意;图三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这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不符合题意;图四握手的主角是奥巴马和胡锦涛,两人商讨的主题之一是金融危机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2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彰显国力,随着财政能力的下降,朝贡贸易次数随之减少,故B正确;题干显示朝贡贸易依然存在,故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私人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A;明朝实行海禁的政策,而且朝贡贸易与对外开放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24、D【解析】

材料反映了民营企业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清朝地方政府人资给予支持,说明清政府对民族企业采取了扶植政策,从而可知当时民族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故D正确;材料中政府入资民族企业有利于民族企业扩大规模,而不是抑制民营企业的规模,排除A;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民族企业实行扶植政策,而不是传统的抑制政策,排除B;材料反映了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而不是步履艰难,排除C。故选D。25、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根据地政权的形成基础及议事形式,其目的是加强团结根据地的各种农力量,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26、B【解析】

“希腊诸神都有自己的缺陷,连众神之王宙斯也有‘弑父’的污点”说明神不是万能的,苏格拉底借此来否定传统权威,B正确;苏格拉底并没有批判城邦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对的是对神的绝对权威,故C项不符合题意;“蛊惑青年”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项。27、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贾谊认为“构建和维系政权”需要采取和“夺取政权”不同的方式,才能实现统治长治久安,通过秦亡的历史教训说明治理国家要随着形势发展变化而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法治思想,排除A项;贾谊探讨治国方略旨在适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对秦政制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B。28、B【解析】从表格反映的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在不同历史时期数额均较大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对外借款有较大部分用于铁路建设。故答案为B项。“政治民主运动”和“经济独立”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A项;从表格数据看,不能反映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已经完成,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从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在不同历史时期数额均较大这一关键信息来确定答案。29、A【解析】

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价格和内地市场价格差距不大,说明当时对进口棉布征收的内地税较低,这不利于本国棉布销售,即关税并未保护起到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的加深,A正确;题干与贸易中心无关,排除B;题干描述对象是进口棉布,未涉及民族工业,排除C;国内统一市场在古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就已经形成,排除D。30、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1851年后女性职员人数大幅增加,说明工业化发展给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B正确;材料中女性职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升,A排除;材料未体现贫富差距缩小。C排除;女性职员增加不能证明妇女知识水平得到提高。D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时代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一五”计划的实施;中苏关系恶化。(2)贡献:保障器材需求;攻破技术难关;排除安全隐患;解决群众问题;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精神品质: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心系群众、业务精湛。【解析】

(1)时代背景: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鞍钢炼铁厂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据材料“工作初期,他经常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据材料“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可知,中苏关系恶化。(2)贡献:据材料“工作初期,他经常到鞍钢几十里矿区刨冰雪,抠器件,扒铁堆,铁房里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修好并擦洗干净的各种的各种器材零件。”可知,保障器材需求;据材料“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