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闯关练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4·辽宁丹东高三一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颁布的《醒贪简要录》里具体地计算了正一品官员的年俸禄折算成稻谷是2620石,生产这些稻谷要用田873亩,耕牛17头,农夫57人。假如农夫从田里把稻禾挑到打谷场是一里路,就得走13100里路。其意在()A.加强廉政教化B.爱护小农经济C.宣扬以民为本D.严惩贪腐官员2.[2024·四川遂宁高三三模]明朝仁、宣帝赐印章于阁臣,独允许他们遇大事时印封密揭(秘奏),以便专呈御前议事,此谓“阁揭”,往往能得到皇帝的重视。据此可知,当时()A.阁臣遇事可临机裁决B.阁臣的地位有所上升C.内阁拥有了行政大权D.阁揭的呈递频率颇高3.[2024·广东广州高三模拟]明代水军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心政府直辖水军有卫船1200艘,“遇征调,则益兵操之”;海防水军依据“陆聚步卒,水具战舰”的原则分布于沿海卫所,用来抵挡倭寇,剿灭海盗;江防水军职能为操江防盗,拱卫应天。据此可知明朝时期()A.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东南的海防形势很严峻C.中心直辖水军战斗力强D.南京的平安有确定保障4.[2024·河北衡水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明政府并不关切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学者所述这种状况()A.表明外贸旺盛倒逼政府对外开放B.反映出明朝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相协作C.说明明朝始终厉行“海禁”政策D.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5.[2024·重庆高三统考阶测试]清代史学家赵翼谈及南书房时说:“(康熙)时尚未有军机处,凡撰述谕旨,多属南书房诸臣,非特供奉书画、赓和诗句而已,地既亲切,权势日益崇。”由此可知,南书房的设立旨在()A.加强君主专制B.发展皇族教化C.强化中心集权D.笼络王公贵族6.[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雍正时期,在接着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始终、打一“×”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B.任用贤良能臣参加决策C.提升官员的行政实力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7.[2024·广东揭阳高三模拟预料]清初统治者特别重视地理测绘工作。康熙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也两次派人到新疆等地测绘,依据新测绘资料,绘制成了《内府皇舆全图》。这些做法表明()A.统治者已具备近代国家疆域观念B.边疆危机危及到清朝的统治C.清政府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D.清代地图绘测技术水平快速提升8.[2024·广东惠州高三期末]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吩咐,凡涉及“诰诫巨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干脆寄给接受吩咐的官员个人。此举()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限制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实力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D.削减了皇帝的决策失误9.[2024·浙江绍兴高三模拟预料]清初中国茶叶产量为235万担,光绪年间增至450万担,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用于出口。随着茶叶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中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劳动力比例有所提高。出现上述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中国茶起先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B.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中国起先出现新的商业经营形式10.[2024·山西阳泉高三三模]明清时期,很多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经营,在拥有土地的全部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经营运用权转给他人,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土地的经营运用权自由转让、出卖、转顶以及传给子孙后代,地主也不再干预佃农的生产行为。这种现象()A.冲击了原有的生产关系B.固化了农村的阶级结构C.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程度D.减轻了农夫的封建负担11.[2024·重庆巴南高三模拟]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载:一沙弥自幼随禅师修行,与世隔绝。一日师徒下得山来,沙弥不识牛马鸡犬,禅师一一告知。后见一女子,禅师告之是吃人的老虎。回去后禅师问沙弥所见是否有留恋之物,答曰:“只想那吃人的老虎。”这个故事()A.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潮流B.提倡了男女同等的思想C.否定了压抑人性的观念D.冲破了专制统治的牢笼12.[2024·湖南郴州高三模拟预料]顾炎武在书信中指出:“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今之君子……聚来宾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其言论()A.抨击了士人空谈义理的学风B.渗透了儒家民本主义的理念C.意在赓续孔子儒学主流思想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13.[2024·辽宁辽阳高三二模]下表是对《红楼梦》的相关记述。这反映了《红楼梦》()记述出处余以乾隆嘉庆间入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清·郝懿行《晒书堂笔录》二十年来,士夫几于家有《红楼梦》一书,仆心弗善也清·吴云《从心录》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清·得舆《京都竹枝词》甫出即名噪一时,至今百余年,风流不绝,裙屐少年以不知此书者为不韵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A.危及专制统治政权B.成为一种社会风尚C.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D.干脆取材于现实生活14.[2024·四川内江高三模拟预料]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汲取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及一些民间曲调,通过不断沟通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其多种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其形成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强化B.文化隔阂消退C.意识形态宽松D.民族交融加强15.[2024·山东临沂高三开学考试]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学问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科技沟通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学问在中国日益普及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好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16.[2024·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世界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宋应星认为,《天工开物》中总结的各种生产技术,实际是原始材料“气”在“天工”作用之下形成的不同制造物。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A.科学著作缺乏理论思维B.格物精神促进技术探究C.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D.宋明理学制约科学发展[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2024·湖北襄阳四中高三模拟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明太祖实录》初修于建文元年正月“靖难之役”起兵前夕,书成于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燕王夺位之前夕,大略与“靖难之役”相始终。“叶惠仲等修《太祖实录》,指斥靖难君臣为逆党”。建文四年(时改称洪武三十五年)十月,下令重修《明太祖实录》,此距燕王夺位仅三月,而距建文一修成书不足一年。书文将其中触犯忌讳之处作删改增订,歌颂朱棣“靖难”之功,以图自解于天下后世……《明太祖实录》强调事直文简,理明义彰,对典章制度记述尤为详明,这是史官们囿于封建正史编修传统之必定结果。——改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材料二明朝官方史料《奉天靖难记》《太宗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南京陷落之际,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太宗)将其厚葬。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建文帝逃亡的说法。康熙年间,修撰明史的史官分为两派,一派参照实录主见“崩死宫中”,另一派则主见“逊国出亡”。“自焚说”与“逊国说”两派相持不下,主持者王鸿绪最终采纳“自焚说”。但是《明史》成书后,对建文帝最终行踪的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下文中又作补充“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摘编自《明史》等资料(1)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实录》的史料类型,并分析说明《明太祖实录》的编纂特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有关建文帝“自焚说”与“逊国说”出现的缘由。(9分)18.[2024·河南三门峡高三模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的和亲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将公主嫁与吐蕃、契丹、回纥、突厥等边疆民族的首领,加强了和这些边疆民族的关系。对于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唐王朝也都予以满意,不仅妥当支配边疆民族子弟学习,而且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边疆民族。这是以前各代所未曾实行的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为了把其管辖下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并有不同生活习俗的群体分而治之,清朝在行政设置上采纳“多元型帝国构造或多元型天下体制”,在汉人居住区通过省府县体制实行干脆管理,在东北和北疆伊犁设立将军辖区,其他地区实行间接管理。同时严令禁止各部分居民之间进行跨区沟通和人口迁移。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开各部联合起来威逼清朝统治,另一方面也使各地族群传统文化和社会组织免受中原地区的冲击以防造成猛烈社会动荡。——摘编自马戎《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的政策。结合所学简述文成公主入藏的主动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清王朝“多元型天下体制”的特点,并列举该体制在西南地区行政设置上的具体表现。(12分)19.[2024·陕西咸阳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始终有不同看法,争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假如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改变。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主题,请提炼你的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据。专题闯关练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通过将官员俸禄折算成稻谷的方式警示官员他们的收入比较高,同时提示他们农夫的不易,综合起来看就是要为民谋福祉,珍惜现在的政治待遇,不能贪污,A项正确;题干主要体现了朱元璋警示官员要廉洁,没有体现爱护小农经济,解除B项;材料确定程度体现了民本思想,但是主旨是警示官员要廉洁从政,解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严惩贪腐官员而是警示官员要廉洁,解除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阁揭”,可以看出明朝仁、宣宗时期,皇帝往往重视“阁揭”,说明其对内阁的信任,体现这一时期阁臣地位有所上升,B项正确;阁臣遇事得请示皇帝,解除A项;内阁本身并没有权力,解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阁揭”的呈递频率状况,解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据材料“遇征调,则益兵操之”“用来抵挡倭寇,剿灭海盗;江防水军职能为操江防盗,拱卫应天”等信息可知,海防水军和中心水军也可以同时保卫和支援南京,说明南京的平安有确定保障,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明代的水军构成,无法得出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解除A项;材料涉及海防,但是无法推断很严峻,解除B项;据材料可知中心直辖水军的作用是留用征调,得不出战斗力强,解除C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朝政府不关切中外贸易的发展状况,致力于实现“万国来朝”的政治目标,重视朝贡贸易,结合所学,明朝的对外贸易看法不主动,甚至限制海外贸易发展,我们很简单想到海禁政策,因此B项正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到扼杀,解除A项;据所学可知,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那一时期,明朝政府明显没有实行海禁政策,解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此相识,解除D项。故选B项。5.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康熙)时尚未有军机处,凡撰述谕旨,多属南书房诸臣,非特供奉书画、赓和诗句而已,地既亲切,权势日益崇”可知,南书房是康熙皇帝读书学习的书房,也是为加强皇权,巩固满清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A项正确;南书房的设立旨在加强君主专制,B项不属于主要目的,解除;南书房的设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与强化中心集权无关,解除C项;南书房的设立并不能笼络王公贵族,解除D项。故选A项。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在接着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始终、打一“×”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及所学学问可得,雍正时期实行的这些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机构高效运转,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廉政建设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任用贤良,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官员个人实力的提升,不符合题意,解除C项。故选D项。7.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依据材料“乾隆时期也两次派人到新疆等地测绘,依据新测绘资料,绘制成了《内府皇舆全图》”可知,清朝时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特别重视地理测绘,并对全国进行测量,且对边疆地区特别关注,体现了当时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重视,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C项正确;近代国家疆域理念体现在法律等形式确认疆土,材料并未体现,解除A项;当时处于“康乾盛世”时期,边疆危机并未威逼统治,解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表明清政府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材料没有体现技术方面的内容,不能说明清代地图绘测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解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所述,其实为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谕”,而是干脆由内迁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快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解并描述皇帝吩咐传达方式的改变,并未能提升政府的治理实力,解除B项;廷寄动身点是为了保密,而非是让内阁、兵部等中枢机构的制衡,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解除C项;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大了决策失误的可能,解除D项。故选A项。9.答案:B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关键信息是“光绪年间、出口、经济作物生产”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鸦片斗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同等条约,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B项正确;16世纪起先,中国茶起先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解除A项;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市场,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解除C项;鸦片斗争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如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材料与之无关,解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地主将土地运用权出租给他人,佃农对土地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地主和佃农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这说明原有的生产关系受到确定冲击,A项正确;材料中“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经营”不能体现固化了农村阶级结构,解除B项;材料现象不确定加剧土地兼并,解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佃农对土地运用权较大,但没有强调其负担较轻,解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后见一女子,禅师告之是吃人的老虎。回去后禅师问沙弥所见是否有留恋之物,答曰:‘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沙弥留恋所见女子是人性的体现,这个故事反对压制人的天性,确定人的正常欲望,属于清代的批判思想,C项正确;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并未形成思想解放潮流,解除A项;材料与男女同等思想无关,解除B项;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照旧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并未冲破专制统治的牢笼,解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A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依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顾炎武的相关言论,他反对当时空谈义理的学风,认为“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聚来宾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学风中存在务虚的弊端,A项正确;材料抨击了士人空谈义理的学风,题干没有反映民本主义的理念,解除B项;顾炎武所言意在揭露和抨击士人空谈义理的行为,并非赓续孔子儒学主流思想,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解除C项;顾炎武属于地主阶级思想家,解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余以乾隆嘉庆间入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二十年来,士夫几于家有《红楼梦》一书,仆心弗善也。”可知,清代保藏和阅读《红楼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B项正确;材料强调《红楼梦》的传播,未提及内容,得不出危及专制统治的信息,解除A项;清代的教化没有发达到各个社会阶层都能阅读和保藏《红楼梦》的程度,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红楼梦》的内容,不能干脆得出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信息,解除D项。故选B项。14.答案: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材料反映了京剧的形成,京剧是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汲取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及一些民间曲调,通过不断沟通融合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间的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京剧,这反映了该时期民族交融加强,文化融合发展旺盛,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京剧文化,未体现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内容,解除A、C项;文化隔阂会减小,但是完全消退实现较为困难,解除B项。故选D项。1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学问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可知,士大夫王微认为西方机械有助于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不须要驾驭制造机械的理论学问,这说明此时中国的科技理念重好用轻理论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技术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科技沟通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的结论,解除A项;“西方科技学问在中国日益普及”与史实不符,材料无法得出西方科技学问在中国日益普及的信息,解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解除C项。故选D项。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李时珍强调世界的本原是气,而宋应星同样强调“气”在“天工”作用之下形成的不同制造物,综上可知,明清时期的格物精神促进技术探究,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精神的力气,没有体现理论思维的缺乏,解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宋明理学在确定程度上促进科技的发展,而非制约,解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1)《明太祖实录》属于一手史料,为官修正史。特点:编撰内容偏重政治事务和典章制度记录;编撰过程受政治局势影响,存在多次编撰;服务于专制皇权,编撰中常有隐讳失实之处,史学价值相对不高。(答出3点)(2)“自焚说”出现缘由:朱棣夺得皇权后,须要《太宗实录》来书写夺取皇权的合法性;宣告朱允炆“自焚”死亡,有利于打击南京原有的政治势力。“逊国说”出现缘由:朱允炆原有政治势力和民间信任皇帝仍旧存世,对其重新崛起抱有希望;清朝修史无需再考虑明朝政局,可以相对客观。(任答一条)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朝(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明太祖实录》的史料类型,由材料“《明太祖实录》强调事直文简……这是史官们囿于封建正史编修传统之必定结果”可知,《明太祖实录》属于一手史料,为官修正史。其次小问,关于《明太祖实录》的编纂特点,由材料“初修于建文元年正月‘靖难之役’起兵前夕”“建文四年(时改称洪武三十五年)十月,下令重修《明太祖实录》”可知,编撰过程受政治局势影响,存在多次编撰;由材料“书文将其中触犯忌讳之处作删改增订,歌颂朱棣‘靖难’之功,以图自解于天下后世”可知,服务于专制皇权,编撰中常有隐讳失实之处,史学价值相对不高;由材料“叶惠仲等修《太祖实录》,指斥靖难君臣为逆党”“对典章制度记述尤为详明”可知,编撰内容偏重政治事务和典章制度记录。(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关于明清时期有关建文帝“自焚说”出现的缘由,由材料“《太宗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南京陷落之际,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太宗)将其厚葬。”可知,缘由之一是朱棣夺得皇权后,须要《太宗实录》来书写夺取皇权的合法性;据所学可知,宣告朱允炆“自焚”死亡,这样会确定程度削减原有南京政治势力的反叛。关于建文帝“逊国说”出现的缘由,据材料可知,清朝“逊国出亡”说时明朝已经灭亡,清朝修史无需再考虑明朝政局,可以相对客观;明朝的“逊国说”之所以坚持朱允炆仍旧存世,是支持朱允炆的政治势力和民间力气对其重新崛起抱有希望。18.答案:(1)政策:和亲;满意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影响: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沟通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2)特点:分而治之;干脆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多元。(任答三点)表现:设省府县体制;先沿袭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辖区。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政策:依据材料“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的和亲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可知,和亲;依据材料“对于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唐王朝也都予以满意,不仅妥当支配边疆民族子弟学习,而且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边疆民族。”可知,满意边疆民族的求学要求。影响:依据材料“将公主嫁与吐蕃、契丹、回纥、突厥等边疆民族的首领,加强了和这些边疆民族的关系。”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也促进了汉藏经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垃圾清运与环保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物交付及验收服务协议
- 2025年教育机构批量采购学生用电脑合同
- 2025版脚手架建筑工程风险评估合同范本
- 2025版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租赁房屋水电费缴纳及环境监测补充协议
- 2025年办公设备定制化维护与保养解决方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地砖墙砖铺设劳务分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教育机构设施融资租赁管理合同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东莞市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高中主题班会 班会国学经典《弟子规》之“有余力则学文”课件上学期
-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查房
- 等保测评服务人员配置方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课件
- 从哪吒2的票房成功看大国工匠精神专题团课
- 品牌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供货调试验收方案
- 户外运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上海市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本(2篇)
- 水厂反恐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