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44一、选择题1.(2024泰安二模)通过生态踪迹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定量地推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将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踪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B.生态踪迹是推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C.生态踪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D.我国人口基数大,生态踪迹总量也大,这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踪迹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而不是定性方法,A项错误。2.(2024烟台、枣庄三模)科研小组调查某城市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变更状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沿海城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的变更受迁入率、迁出率的影响较大B.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C.常住人口数量大致呈“S”形增长,2008年达到K值D.2016~2024年人口数量相对稳定,这期间的城市生态踪迹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有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而我国沿海城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的变更受迁入率、迁出率的影响较大,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常住人口增长率在2016年前大于0,说明人口始终在增长,常住人口增长率在2016年后小于0,说明人口始终在减小,因此常住人口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而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率在调查期间始终>0,故常住外来人口呈现增长趋势,B项错误;“S”形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应是先增加后降低最终接近0,而图示常住人口最终增长率<0,不符合“S”形曲线增长特点,C项错误;生态踪迹是指能够持续地供应资源或吸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不意味着生态踪迹稳定,D项错误。3.(2024菏泽期末)由于受到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的干扰,秦岭地区的大熊猫被分割成几个局域种群,个别局域种群微小。2017年,有关部门确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诞生率是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B.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易地爱护C.可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分析其中特异的DNA分子调查种群数量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可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沟通利于爱护遗传多样性答案:B解析: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提高了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属于就地爱护,是对其进行爱护的最有效措施,B项错误。4.(2024届三湘联考调研)长江江豚是长江独有的哺乳动物,性情活泼,食物包括多种鱼类、虾、乌贼等。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开展,多年难见身影的江豚起先成群结队地在长江跃出水面。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探讨所白鳍豚馆顺当诞生编号为“F9C22”的幼豚,这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胜利繁育的其次代长江江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编号为“F9C22”的幼豚的诞生说明易地爱护是爱护长江江豚的最有效措施B.江豚成群结队出现,说明长江中的物种多样性在增加C.长江江豚可与作为食物的鱼类、虾、乌贼等协同进化D.长江江豚属于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第三养分级答案:C解析:爱护野生生物资源、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爱护,A项错误;江豚成群结队出现,只能说明长江江豚的数量在增多,并没有出现新物种,因此物种多样性没有变更,B项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长江江豚可与作为食物的鱼类、虾、乌贼等协同进化,C项正确;长江江豚属于消费者,可能处于食物链的第三或更高养分级,D项错误。5.(2024淄博二模)“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通过堆肥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废弃物农业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削减环境污染B.无废弃物农业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地力常新”C.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D.现代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的“协调、循环和再生”的思想答案:C解析:“无废弃物农业”有利于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项错误。6.(2024聊城一模)2024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干脆价值B.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爱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D.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答案:B解析:栖息地破裂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导致物种有灭亡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小,B项错误。7.(2024聊城一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母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开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诞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开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淌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答案:C解析:“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母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开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年龄结构,C项错误。8.(2024潍坊期末)近几年,很多城市都大力兴建人工湿地,以助力城市生态系统的更好运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自生原理,使物种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B.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协调原理,也就是须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C.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能,还可能有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D.人工湿地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B解析: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整、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人工湿地的建设应遵循自生原理,使物种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A项正确;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属于生态工程中的整体原理,B项错误;一般而言,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能,还可能有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C项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人工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D项正确。9.(2024威海期末)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爱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由于部分流域水体富养分化以及人为滥捕等现象,长江中的胭脂鱼等水生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遭到肯定程度的破坏。为爱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发挥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大价值,2024年长江流域被列为生态大爱护的重点区域,探讨人员开展了多项与之相关的探讨和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中全部的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B.人类可通过捕捞鱼类获得食物,由此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多次调查胭脂鱼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比真实值偏高,可能的缘由是被标记的胭脂鱼受到惊吓后不易捕捞D.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分析其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干脆价值,B项错误;若被标记的胭脂鱼受到惊吓后不易捕捞,则其次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养分结构,D项错误。10.(2024青岛期末)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探讨小组对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探讨,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时间段的林窗群落中动植物的物种种类和种群密度不同B.林窗的存在增大了鸟兽被捕食的危急,间接影响了林窗植物的基因库C.在林窗演替过程中,植物和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都可能发生变更D.30~40年间物种的多样性降低,可定期合理砍伐木材来爱护生物多样性答案:A解析:图中各个时间段统计的是物种的种类数,而不是某个种群的数量,不同时间段的林窗群落中动植物的种群密度不肯定不同,A项错误。11.山东某地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会变更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依据“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说明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项错误;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增加,B项正确;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弱,通常低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项错误。12.“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肯定时间内干脆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肯定途径汲取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B.实现“碳中和”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C.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D.植树造林和削减化石燃料燃烧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答案:A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实现“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还是可以顺当进行,不会明显减慢,A项错误;“碳中和”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保持稳态,有助于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问题,B项正确;实现“碳达峰”后,由于气候、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C项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因此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汲取更多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削减化石燃料燃烧也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4泰安期末)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学问对斜坡或边坡进行爱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这说明。
(2)经视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为;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养分级为。
(3)若字母代表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趋势展望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难点解析与解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人员管理与激励措施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植物园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真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多功能果园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联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国企山东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模)吉林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
-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 县域产业布局与升级-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