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房宫赋》教案杜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赋”这一文章体裁,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思考并找出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保持谦虚态度,具有忧患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了解“赋”这一文章体裁,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教学难点】1、思考并找出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2、认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保持谦虚态度,具有忧患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家作品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杜牧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阿房宫赋》。二、知人论世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27]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2、解题“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阿房宫,秦始皇营造的宫殿。规模宏大,奢华壮观。传说后被项羽烧毁。“赋”:这篇文章的体裁3、常识积累“赋”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三、创作背景《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当时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借古讽今,切谏时弊。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四、整体感知骊山(lí)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不霁何虹(jì)逦迤(lǐ)(yǐ)架梁之椽(chuán)缦回(màn)鼎铛(chēng)锱铢(zī)(zhū)横槛(jiàn)五、文本研读(一)赏析文章:第一段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对偶和夸张,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第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夸张,写宫之宏伟规模第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排比、想象、比喻,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第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对比,写宫中人物活动第一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第二段第一层(前6句)——互文,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第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比喻、夸张,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第三层(余下各句)——夸张,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其抢掠行径第二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和奢靡。第三段第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第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反问,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生,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排比、夸张、对比,痛斥秦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第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始皇荒淫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第三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第四段1、作者认为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原因不爱其民目的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2、分层第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第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第四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始皇覆辙。(二)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的历史教训,借以识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案...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匹,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罩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三)主题: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四)写作特色: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六、本课总结全篇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七、重点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4、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5、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7、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8、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9、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辞楼下殿(下,名作动,走下)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谁得而族灭(族,使...灭族,名作动,使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2)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从骊山,名作状)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3)数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4)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形容词作动词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6)为动用法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7)使动用法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8)副词作动词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9)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被动句1)输来其间2)函谷举3、倒装句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2)定语后置(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2)钉头磷磷(3)瓦缝参差(4)管弦呕哑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省略句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摽掠其人3)可怜焦土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四)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