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人类,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之一。请为研究北京人的社会生活状况选择最可靠的材料(

)A.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B.现代研究者的著述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D.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2、“山顶洞人会缝制衣服、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半坡人会制造乐器、仓颉创造文字”,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发现或传说的是(

)A.中国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出现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百家争鸣

3、2022年9月9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其子查尔斯三世继位。中国历史上开启这种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A.西周B.夏朝C.秦朝D.商朝

4、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A.甲骨文B.儒家学派创立C.百家争鸣D.雕版印刷术

5、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量最高水平的是(

)A.打制石器B.骨耜C.青铜铲D.铁犁铧

6、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儒、道、墨、法学派排列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②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③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④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7、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秦统一货币(b)唐开元通宝(c)北宋交子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8、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A.四面楚歌B.破釜沉舟C.完璧归赵D.欲擒故纵

9、汉高祖刘邦实行的休养生息措施不包括(

)A.允许逃亡民众领取故里原有田宅B.释放因饥饿而卖身的奴婢为平民C.把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D.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分配田宅

10、考古学家在西汉末年的墓中发现了大量铜钱,最有可能是下面所示钱币中的(

)A.B.C.D.

11、东汉初年,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休养生息B.光武中兴C.无为而治D.文景之治

12、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国人暴动B.大泽乡起义C.黄巾起义D.八王之乱

13、“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A.2世纪初期B.2世纪末期C.3世纪初期D.3世纪末期

14、魏晋交替之际,晋武帝大封诸侯王,藩王不仅有自己的军队,还能自选封国内各级官佐,委以心腹之人。下列史实与晋武帝这一措施有关的是(

)A.“国人暴动”的发生B.“八王之乱”的爆发C.春秋争霸的出现D.享乐之风的盛行

15、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下列事件中,大力推动这一潮流到来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曹操统一北方C.西晋的建立D.北魏孝文帝改革

16、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等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秦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

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兰亭集序》D.《水经注》

17、从下面的左图到右图,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体现了(

A.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B.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C.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权力得到了加强

18、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秦穆公B.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卫、韩C.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长平之战、牧野之战等D.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19、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山顶洞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20、如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以下对这张形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为这种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②图中A是魏国,建立者为曹操,农牧业发达

③图中C是吴国,建立者孙权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政权最早与台湾联系

④这一时期分裂的中国走向统一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综合题

21、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举行“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谏秦王”的历史剧。你认为商鞅会支持哪一学派?

(3)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5)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

2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材料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

(1)材料一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请写出秦灭六国的一项条件。

(2)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填什么,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完成。

(3)材料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措施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举一例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系列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进步作用。

23、儒学与古代科技材丰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灾难与厄运)……”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②古代中国医学、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

③古代农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据材料指出,“仁”的思想在《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中分别是怎样体现的?(照抄材料不给分)

24、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你引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材料二中的言论出自春秋时期的哪一位思想家?并写出他的主要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的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商鞅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他积极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规定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三:国别秦国赵国魏国齐国量器单位与比值1斗=10升=100合≈2010毫升1斗=10升=20益≈2114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