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深圳龙文教育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认为,民众的贫穷、难治,社会秩序混乱,均是君主有为的结果。无论是刑罚,还是君主的令、言,均不符合无为政治理想,不符合道不干涉、不强制万物自然发展的态度。这反映出A.君主集权已经确立 B.道家思想始终无法被统治者接受C.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D.老子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批判2.苏轼在书法上主张“意造”,注重“意”的表达和“神”的追求。在森严的唐法面前,苏轼等义人书家,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以唐人为阶梯,避开唐法,另辟蹊径,直追晋人意趣,发展其任情适性的一面,从而形成以苏轼为首的“尚意”书风。据此可知,北宋书法()A.以行书为主流书法 B.在传承中形成特色C.崇尚魏晋否定唐朝 D.深受陆王心学影响3.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这是中青年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被称作“莫干山会议”。此后,双轨制成为时代名词。这次会议A.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制定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4.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项目1872年1881年棉纱5万担1.1万匹棉布2.2万担3.1万匹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5.公元前4世纪,德谟斯梯尼曾多次担任雅典重要官职,经常发表演说,在公民大会提出议案。他曾资助城邦购买粮食、修筑城垣,出资赎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担了5次舰船捐、2次宴会捐、2次合唱捐。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面临严重财政困难 B.金钱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D.政治人物重视公共利益6.“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哥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A.“格物致知” B.“知识即感觉”C.“因信称义” D.“知识即美德”7.清代长期以来禁八旗宗室子弟娶汉女,以“保种族纯洁”。1902年,清廷“开除此禁,所有满汉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这说明()A.突发性是习俗变革的主要特征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C.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渐占上风 D.满汉之间实现社会地位平等8.在古代雅典人的意识中,自由这一术语越出了共同体这一主体范围,将共同体中的个人也看作自由的主体。自由不仅指集体的自由,而且也指个人自由。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城邦政治以个人自由为前提 B.直接民主制度落到了实处C.城邦居民人人平等得以实现 D.公民个人与城邦紧密相连9.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提出“退回东北”,建立独立政权;蒙古上层制造“外蒙独立”,西藏达赖喇嘛在英国的唆使下发起了“西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将“反满兴汉”口号转变为汉、满、蒙、回、藏为基础的“五族共和”理论,这一转变A.表明中华民国反侵略的决心 B.有利于以和平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C.赋予社会革命新的时代内涵 D.进一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文中“巨大的波澜”当指: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1.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 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这里“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工业国B.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工业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3.在14世纪欧洲的鼠疫期间,“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当时这种情况A.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思想领域的变革C.推动了欧洲的信仰自由 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4.1973年美国通过《战争权力法》,规定总统若未经国会动用武力,必须在48小时通知国会。总统在向国会通报后,若60天内国会未宣战,总统须在其后30天撤出军队。该项法令A.表明国会主张收回总统的宣战权 B.体现出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C.严重冲击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提升了美国的行政效率15.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A.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D.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16.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B.等级观念的消亡C.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 D.平民政治的发展17.根据下图信息判断(注:图片外圈的文字为TheUnitedNationsFightForFreedom),该旗帜代表()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约组织 D.联合国18.《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B.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9.元朝经略台湾的举措是A.设宣政院 B.派郑氏收复台湾 C.设台湾府 D.设立澎湖巡检司20.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由此可见A.启蒙运动强调对社会权利的追求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的束缚21.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金融组织,最初业务主要是货币兑换。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外商人因贸易而发生的财务关系,通常都是经过经纪人或洋行买办和当地钱庄进行清算的。此外,洋务企业还经常向钱庄借款,如到1883年8月,轮船招商局已欠庄款175万两以上。材料表明近代中国的钱庄()A.标志近代金融业已经转型成功 B.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融入世界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直接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22.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追求真理23.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材料所呈现的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24.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D.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25.以下三幅图片选自《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反映了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迹轨。从左到右分别为“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自由婚姻的女人”、“有身段的才女”。出现以上标准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C.西学东渐不断深化 D.妇女完全摆脱夫权束缚26.西周建立后,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类似的青铜铭文不仅在黄河中下游有大量出土,在南方的楚或吴、越之地也多有发现。这说明当时A.礼乐制得到普遍接受 B.周天子直接控制各地C.出现了深人的技术交流 D.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27.唐高祖李渊为笼络前来归降的隋朝官吏,“割置州县以宠禄之”,自此“州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合并州县的同时,又设置了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准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以监察地方。唐太宗此举A.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 B.意图在于控制江南各地C.易于造成地方办事低效 D.起到了革新政治的作用28.张载所开创的“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为宋代重新解释儒家礼教中关于天命、鬼神的经典,构建儒学宗教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张载的思想A.与传统儒学背道而驰 B.推动儒学的唯物倾向C.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29.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 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30.“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为“创造前提”,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A.发动无产阶级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C.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D.推行农业集体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大革命以前,法国就已经从英国进口了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工业革命进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业革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法国经济中仍然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机器为大工业的贡献除了军工以外并不很多。资产阶级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信贷业务上,甚至贷出国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鼓励建立大公司,降低工业税,疏通运河,大力兴建铁路,兴修水利。以至于在其统治的20年时间里,煤产量增长2倍,生铁近2倍,钢近3倍,钢轨近5倍。在农业上,化肥,脱粒机,收割机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农业人口开始低于域市人口。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起来。——摘编自蔡文林《近代法国近代化新论》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法国与中国工业化中得到的启示。32.“子”字中的历史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如微子、箕子之类。春秋初期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称“子”;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卿就普遍称“子”;到春秋、战国之际,“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战国时代,“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摘自杨宽《战国史》问题:(1)从春秋以前到战国,“子”的含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2)从“子”的含义变化中可透视出哪些历史信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彩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有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霉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赵玉明《文化冷战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文化冷战”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老子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认为现实中“民众的贫穷、难治,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皆因君主有为导致,体现了对君主现实统治的不满与批判,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尚未确立君主集权,故A项错误;西汉初期曾将道家“黄老之学”奉为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故C项错误。2、B【解析】

材料“以唐人为阶梯,避开唐法,另辟蹊径,直追晋人意趣,发展其任情适性的一面”体现的是苏轼等书法家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形成为了以苏轼为首的“尚意”书风,B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行书是主流书法,A排除;材料并未否定唐朝,更多强调的是在唐朝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C排除;材料未涉及心学和书法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B。3、B【解析】

依据材料“1984年9月3日至10日”“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并结合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价格双轨制使得中国形成了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B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A排除;材料表明这次会形成了价格双轨制,不能证明制定国企改革所有的政策,C排除;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才提出,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B。4、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棉纱的大量进口加速了棉纺织业纺与织的分离,故D项正确。表格只反映出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缺少出口额,无法推断中国是否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故A项错误;表格只反映出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故B项错误;由表格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无法推断其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5、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谟斯梯尼作为政治人物积极承担社会义务,重视公共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积极承担城邦公共支出不能说明雅典财政困难,A选项错误;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当时雅典频繁发动战争的内容,C选项错误。故选D。6、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内容的共性进行归纳的能力。题中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的角度是主观唯心主义,选项中B项“知识即感觉”与之相符。其它三项与题意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名师点睛】智者学派和苏格拉观点的异同:相同

都体现了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

不同

哲学研究重点不同

智者学派

社会

苏格拉底

认识人自己

对知识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知识是为了适应民主政治需要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美德”的认识。

对真理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

认为“善”“美德”就是真理

亚里士多德

提出真理高于一切

对政治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

苏格拉底

反对过激的、泛滥的民主政治

背景不同

智者学派

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苏格拉底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民主制度弊端暴露时期

7、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02年的清政府深陷统治危机,此时放开满汉不可通婚的禁令明显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说明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故选B项;习俗变革主要是具有渐进性,而不是突发性,排除A项;从该禁令的废除无法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占据上风,更不能证明满汉之间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排除CD项。故选B。8、D【解析】

根据材料“将共同体中的个人也看作自由的主体”“不仅指集体的自由,而且也指个人自由”可知,自由是城邦集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合称,反映出古代雅典公民个人与城邦紧密相连,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邦自由和个人自由的结合,没有强调城邦政治以个人自由为前提,A项错误;直接民主的落实应强调公民行使权力方面,材料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的落实,B项错误;城邦居民不是人人平等,广大奴隶没有平等权利,C项错误。9、B【解析】

材料表明中华民国成立后,面临着满、蒙、回、藏等民族问题,而五族共和理论的提出有助于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增加民族认同感,进而有利于以和平的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不涉及反对外来侵略,A错误;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不属于新的内涵,C错误;五族共和强调五大族群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不能体现出民主的思想,D错误。故选B。10、C【解析】

“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是指民主共和的思想。民国初年,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正确;清末新政是1905年,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二次革命是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排除B;五四运动主要是反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排除D。故选C。11、B【解析】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赋税制度在不断调整变化,故B正确;赋税制度征收是否合理题干不能体现,排除A;C项“不受限制”说法不合史实,排除;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12、C【解析】

据材料“17世纪的英国”“在下两个世纪里”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18、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故C选项正确;材料“17世纪英国……抢占先机”是指英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是指英国的工业革命,而不是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故B、D选项错误。13、B【解析】

依据材料“14世纪”“人们需要找到新的教义来对这些苦难做出解释”来看,天主教会的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受到冲击,新的思想应运而出,表明思想领域出现了变革。B正确;文艺复兴动摇基督教的统治地位,A排除;材料未涉及信仰自由,C排除;16世纪初,马丁·路德开始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D排除。故选B。14、B【解析】

据题意可知,总统发动战争的权力受到国会制约,故B项符合题意;国会并未收回总统的宣战权,排除A;对总统权力的限制符合三权分立制度的特征,排除C;材料内容与提升美国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故选B。15、B【解析】

据材料“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维新变法,因此其小说内容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B选项正确;梁启超小说内容折射出了当时救亡图存的主题,而不是体现空想色彩,故A选项错误;材料与清朝政府的无能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渐进改革的主张,故D选项错误。16、C【解析】

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17、A【解析】“TheUnitedNationsFightForFreedom”意为联合国家为自由而战,且图中包括英、美、苏等国的国旗,故选A。18、B【解析】

依据材料“《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已经提出的结论还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已经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观点进行修改,并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评与革新的精神。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只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等,C选项偷换概念,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19、D【解析】

元朝经略台湾的举措是设澎湖巡检司,D正确;A是针对西藏的举措,排除;B、C均发生于清朝,排除。20、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并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人文精神开始出现于古希腊,C选项错误;D选项并未全面表述自由的含义,排除。故选A。21、B【解析】

旧式的钱庄在19世纪60-80年代与中外商人因贸易而发生财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60-80年代的中国,中外商人和洋务企业与中国旧式的金融机构——钱庄发生业务关系,没有信息表明近代金融业已经成功转型,也无法体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排除AC;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瓦解的是列强对华侵略,特别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增加税收,设立商部,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22、B【解析】

五四运动的爆发基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运动,故其精神核心应为爱国主义,选B;反帝反封是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内容,非“五四”精神之核心,A错;“五四”运动非无产阶级之革命,其目的亦非追求真理,故CD错。23、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D。24、C【解析】

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时期、曹魏时期的政治理念具有不同的表现,故具有阶段性,所以礼法思想有所发展,符合题意,故C正确;儒家思想遭受冲击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题干说明的是汉朝,故A错误;中国古代法律融入了儒家思想的相关精神,可没有说明中国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故B错误;儒学的哲学化是宋明理学,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本题答案C。25、D【解析】

材料的图片信息说明近代女子得到了解放,但并不能说明妇女完全摆脱了夫权的束缚,故D符合题意;题干“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导致这一时期美女标准变化的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以及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民思想观念发生变迁的结果,ABC排除。故选D。26、D【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周王室的礼器和文字随着分封制传到了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故D正确;ABC不合史实,排除。【点睛】考查层次——理解;难度:中;考查目的:理解分封制,27、D【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合并州县添设十道,是对地方行政监察体制的改革,D项正确;A项表述错在把革除唐高祖旧弊解读为吸取隋朝灭亡教训,排除;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加强对全国地方的控制,并非针对江南地区,B项错误;仅凭材料难以推断出C项结论,排除。故选D。28、D【解析】

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促进儒学宗教观的构建,反映了张载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的思想特点,D项正确;张载等人解释儒家礼教,构建儒学宗教观,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构建“儒学宗教观”和关学“躬行礼教”的宗旨,与唯物倾向不符,也不是对经书的字句阐释,BC两项错误。29、A【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30、A【解析】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正确;B项此时苏俄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项此时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打败了俄国资本家,排除;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态势:先缓慢后较快发展。缓慢原因:政局长期动荡;依赖外国技术;小生产者占据优势;中小企业居多;信贷业发达使工业资本缺乏。(任答三点即可)较快发展原因:拿破仑三世的政策鼓励;政局的稳定。(2)特点:起步晚,开始于19世纪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缺乏民族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发展受到政府的限制;发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任答四点即可)(3)启示:政府要积极鼓励及扶持企业发展;坚持独立发展;主动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对外贸易;积极推动思想解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工业革命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