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栽培技术对大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实验探究报告目录TOC\o"1-3"\h\u28824摘要 摘要:本研究实验采用“大粒香”为实验材料,试验发展和实施全过程是在试验基地内对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展开研究、肥效与“大粒香”质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I处理对大粒香影响最大的施肥量为N3(13kg/亩)处理,其在产量、外观及营养品质稳坐榜首,高产优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播期试验以III处理大粒香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达本实验最高,为593.65kg亩,高产达极显著水平。II加工的外观及质量最好,是优产的最佳选择;在收获期测试时,I处理对大粒香产量的影响最大(抽穗后40d),产量达3个收获期最高,为671.16kg亩,高产达极显著水平。III处理后(抽穗后68d)外观及质量表现最好,最适宜优产。关键词: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大粒香;品质;产量前言水稻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可以看出水稻的重要性,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所指的粮草绝大部分都是其它农作物以及牲畜,而在这些水稻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究其原因,那时候水稻产量过低。并且伴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水稻种植方式随之改变产量随之增加,自从袁隆平教授对超级杂交水稻进行大面积推广研究获得成功以来,水稻生产连年递增,人也经历着由吃饱到吃饱的变化。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逐年增加,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可以看出优产量产的重要性。一方面,适时检讨中国农业技术引进之特色与冲击,这对强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宏观调控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才有可能实现向农业生产力的真正转变,当科技成果从微观层面承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在解决“低、小、散”农业问题的同时,粮食大户一般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引进的作用,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是优质水稻开发的重要条件、生产与栽培提供先天优势,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是实现水稻高产优产不可或缺的要素。本实验将采用大粒香作为研究的原料,围绕肥效,播期,收获期3项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出最适大粒香产量播期、肥效与收获期。以期望能对它在上海市及全国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栽培种植的技术支持,达到了高产量产的目标。大粒香稻品系,上海市农科院用粳籼杂交选育而成,其大米质量优良、粒型较大、食味润泽、气味芳香。后来,由于它米质优良,毛贡米业公司又引进了它,由于其无病害抗性,经公司改量,才能在大田稳栽。为了探索品种适宜播期、肥料施用量及收获期,挖掘高产优产潜力,完善期的栽培技术,以期对该品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起到技术指导作用,特开展本试验。1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水稻生长及产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最有影响力的,应属其本身的基因。中国杂交水稻鼻祖袁隆平,正是利用了水稻基因存在差异性,达到水稻优质,高产。除基因因素外,同时也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其他因素的作用。1.1自然因素1.1.1光照水稻属于短日照作物,对日照有很高的需求。充足光照对水稻生长有利,对提高水稻产量也有非常大的意义。水稻生长前期对光照需求比较少,但水稻抽穗期间,对光照的需求则显着增加。水稻处于抽穗时期,由于稻米需要积累相应的能量,确保水稻光照,利于水稻抽穗,并利于稻米丰腴,就不会出现空壳。光照对水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水稻光合作用方面,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是CO2+H20光(CH2O)n+O2,经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糖类物资与氧气。光照对水稻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抽穗期间,对水稻糖份积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适度光照,利于促进光合作用,过高水稻糖分累积速度过快。光照对水稻光合作用不但有影响,对水稻蒸腾作用亦有严重影响。新年光照加快水稻蒸腾作用。水稻蒸腾作用,就是因为水稻叶面上气孔被调控,光照过强,气孔闭合受到影响,还对水稻生长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利于水稻生长。1.1.2温度南方地区部分地区栽培水稻3季和2季,而且距离北方越近,水稻种植数量就越少,连水稻都不种,影响的因素除光照外,还包括温度。水稻是对温度有很高要求的作物,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要求亦有很大差异。经科学研究发现,水稻处于开花期和灌浆期,最适日平均气温25~28C,日均最高气温在34C以下。当天平均气温在30~32C之间,当日均最高气温超过35C,将给水稻产量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一则。温度差异对水稻生长有显着影响,当水稻种子萌发成苗后,水稻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对水稻萌发出苗不利,只有当气温超过20摄氏度,有效保证了水稻发芽出苗产能。水稻种植初期,温度应25摄氏度起作用,因水稻种植初期,对水分等吸收也受到很大环境影响,那天气温太高就是了,水稻对根部吸水作用尚不能满足相应要求,造成水稻发生热病死亡的现象,气温过低,还可能导致水稻冷病,进而促使水稻枯死。温度对水稻的影响是最显着,是叶片蒸腾作用和气温太高,影响气孔失水速度,使水稻失水。水稻补充水分是靠根部吸收作用实现。温度对水稻生长影响严重。1.1.3水分在各种农作物当中,水稻,对水分消耗最剧烈的作物,水稻不同生长周期,对水分有不同需求。水分控制在不同时间,对水稻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水稻产量还受到水分含量。经科学研究证明,水分充足对水稻生长有十分重要。水稻发芽出苗期,对水分有很高的需求,一定要确保有足够的水,但水分含量不应淹过种子,否则将导致水稻种子溃烂。在水稻的种植中,对水分的控和其重要性,尤其水稻抽穗成籽后,对水分控制要求严格。白天因为气温太高,水分流失比较严重,但无法直接加水,不容可使水稻因蒸腾作用而枯死,仅夜间气温较高,以灌溉水稻,确保水分充足。水分过高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均具有显着影响。1.1.4虫害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水稻生长时期,存在温度影响,致使虫害发生次数增多,虫害因素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水稻主要虫害包括灰飞虱,稻瘿蚊,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等、稻纵卷叶螟等等,不同水稻虫害的治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才能合理防治水稻虫害,我们的科学家在水稻上,对抗虫水稻进行了研究,但因为水稻有很多虫害,更多地是被视为。才能有效地防治虫害,更有一种办法,就是用手工施用农药来对付虫害。水稻在不同生长周期中,所受虫害亦全然不同,对虫害有不同处理方法。为有效防治虫害,农药用量大,但在施用农药时,致使一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对农药作相应的免疫,致使虫害问题总是频频出现。又因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水稻种植期间,要合理控制农药用量,减轻虫害时,预防环境污染等问题。1.1.5其他除光照和温度外,水分与虫害之外,水稻的生长也会受到降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风与动物数量活动。尤以水稻开花传粉期最为突出,如有下雨之类的天气,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易使水稻减产。生物的种群活动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鸟类活动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1.2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对水稻产量有显着影响,但得出活动对水稻产量也有严重影响。1.2.1人为活动经科学考察和分析发现,稻田道路边水稻产量显着低于中间。以人为活动为主。人为活动对水稻生长收货有一定影响。公路两侧因人为活动,造成灰尘增加,由于灰尘的运动会飘落在也面上,对植物光合作用及植物蒸腾作用有一定作用。水稻为自花授粉植物,公路两侧因人为活动,可使花粉脱失,也可人为移动,易对水稻植株造成机械性损伤,对水稻生长及产量都有严重影响。1.2.2人为管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造成最严重影响的,应是人为管理,不管是栽植之前,针对水稻种植水田整理问题,或者是水稻种植之后对水稻进行管理,人为管理均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人为管理就是针对水稻整个生命周期,从种籽到水稻收获,在此过程中,人为管理对水稻产量起着非常大作用。水稻种植之前,为水稻土地添肥,松地等都十分的重要,对植物根部水分,空气含量等的调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水稻种植以后,对水,肥料与虫害的防治,是确保水稻丰产的重要因素。2氮肥用量、播期、不同收获期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2.1氮肥用量氮肥对于水稻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氮肥与其他复合肥搭配使用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其产量和营养元素吸收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已有试验证明,当有机肥用量逐渐加大时,始穗期和齐穗期均延后,不施有机肥比施有机肥始穗齐早6d左右,各处理水稻总茎数亦逐渐上升,分蘖数提高,但水稻产量逐渐提高,有机肥用量1500kg·hm2,产量达最大值8044.5kg·hm2可认为有机肥的施用量以1500kg·hm2最为合适。施肥对稻米品质有显着影响,米饭外观评价值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硬度呈上升趋势,粘度呈降低趋势,且硬度粘度平衡值降低,食味值降低,弹力性降低,棕榈酸,硬脂酸及亚油酸百分比含量升高,油酸及α-亚麻酸百分比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降低,亚油酸百分比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2.2播期选择播期是水稻生长发育,保证水稻关键生育阶段和最适宜气候,优产高产先决条件。有试验显示,同一播量播期对基本苗,高峰苗和穗数均有显着影响,播期5月22日份播种量8粒时穗数最多,达到310.95万/hm2。但播期6月1日播5粒的水稻最高产量达10957.05kg·hm2。已有有关研究显示,黔中地区所做实验水稻生育进程受到温光因子的显着影响,温度随播期推迟而逐渐上升,水稻生长速度增加,生育期随之逐渐变短,全生育期内积温及日照时数下降,导致灌浆速率下降,进而影响稻米品质。西南地区水稻试验表明,3月20日份播种较4月3日份产量高出一倍以上,4月3日份以后播种产量明显下降,稻米品质也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变化。2.3不同收获期收获期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稻米的质量与产量,选好收获期可使水稻获得最高的产量质量。齐穗第55d采收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3项指标均达最大值,从外观来看齐穗第50d采收稻米垩白度最小,齐穗60d稻米垩白粒率最低,千粒重较40d提高2.15g时千粒重最高。千粒重随收获期提早或延后而下降,而收获期延后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由于水稻倒伏和脱粒等原因使水稻减产。齐穗后55d采收稻米蛋白质含量最低,随后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相反变化趋势,齐穗后50d达最大值,以后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综合食味评价稻米在55d收获品质最佳。过早或者过晚收获水稻含水量高,成熟度不高、千粒重底致使产量变低。3水稻的理化性质特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演变过程中,形成水旱双重适应,水稻生长生态环境变化后,它本身的结构,以及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都将随之改变。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条件。叶片光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光合作用能力,光合速率越高,说明水稻光合同化产物量越大,水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水稻成长所需的有机物质,促使水稻生长质量得到改善。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片内有机物的积累量越大,则能使有机物输出速率加快。因此,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内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指导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稻米以淀粉为主,稻米品质形成本质上就是籽粒内淀粉生物合成与积累过程,受系列酶催化。因此,研究水稻籽粒中淀粉含量与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水稻的生理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ADP-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与淀粉合成酶(GBSS)结合、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支链酶(SBE)是淀粉合成和积累过程中的关键酶,它是否具有活性,直接关系到籽粒的最终充实状况。4试验与方法4.1试验设计秧田为半湿润育秧,插秧方式以人工插秧为主,插秧规格为6×9寸,播种时期4月15日份播种,播后30天内插秧,肥效试验设5个小区域,小区域面积6.0m2,每一个街区都由黑色塑料隔板分隔,除了试验设计时的肥水管理,其它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播期试验共设四个播期,分别为4月15日(I)、4月24日(II)、5月6日(III)、5月15日(IV)四个小区,小区面积6m2,田间管理采用高产栽培方式。收获期实验设三个收获期,分别在抽穗第40d(I),第55d(II)和第68d(III),小区面积20m2,每取测产量1m2,重复三次;田间管理采用高产栽培方式。4.2试验地点本实验的开发和实施全过程均是在上层实验基地完成。地处上海市境内,年均气温约为15.4°C,气温以每年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冬季有较长的寒冷期,夏季高温高湿。年平均降水量1157.6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光照时间长、日照充足、温度适中。无霜期280d,日照时数1400h。风力风向具有显着的季节性,冬季以东北风、北风为主,夏天盛行南风,年平均风速2.2m∕s。4.3试验材料选取采用粳、籼杂交方法育成的茅贡牌高端优质稻米大粒香。4.4试验方法4.4.1不同氮肥用量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5.4.1.1试验方法2020年夏,本试验在上海市水稻所基地开展,分别设置了5个氮素水平,即0kg/亩(N0)、7kg/亩(N1)、10kg/亩(N2)、13kg/亩(N3)、16kg/亩(N4),各处理的磷,钾肥用量相同。本试验采用氮肥(尿素,含氮为46%)分基肥,分蘖肥进行、穗肥3个时期施入,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为46%)作底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氯化钾,含K2O为60%)分基肥与穗肥,按5:5施。5.4.1.2试验指标测定方法穗长,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群体颖花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垩白度,垩白率,长度/宽度,水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等。4.4.2不同播期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5.4.2.1试验方法播期试验共设四个播期,分别在4月15日(I)、4月24日(II)、5月6日(III)、5月15日(IV)进行种植,并对这4个社区进行了区分,4个社区施肥量与施肥类型相同,社区面积为6m2且管理相同。5.4.2.2试验指标测定方法穗长、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群体颖花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垩白度、垩白率、长/宽、水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4.4.3不同收获期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5.4.3.1试验方法收获期实验设三个收获期,取同一田块的样品,取样时间在抽穗40d(I),抽穗55d(II)和抽穗68d(III)时,采样时,采样的数量与方法应相同。5.4.3.2试验指标测定方法产量及其构成因素。4.5数据整理与分析本实验数据均使用excel、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4.6结果4.6.1不同氮肥用量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表1.不同施氮量处理下大粒香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品种处理有效穗(×104hm–2)每穗粒数(No.panicle-1)群体颖花量(×106hm–2)千粒重(g)结实率(%)产量(kg/亩)大粒香N0243.33a92.38c224.79d36.94a31.81a447.29cN1233.33a133.21b310.83c31.83b65.71c460.68cN2236.67a180.43a427.03a31.02b68.90c620.43bN3216.67b179.02a387.90b32.60b74.62b629.11aN4231.67a127.19b294.66c31.81b61.91d361.4d注:同一列种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肥效对千粒重和有效穗没有很大的影响,对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其对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的影响呈现一个先上后下情况,其最大是在N2的时候分别为180.43粒和427.03×106hm–2,N3略威小N2。而结实率在肥效的处理下却呈下坡的趋势,都相对比对照试验低,其中在四个肥效处理的试验中,N3结实率为最高,达到74.62%,产量最高的是N3其次是N2,分别为629.11kg/亩、620.43kg/亩。4.6.2不同播期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表2.不同播期条件下大粒香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品种处理有效穗(×104hm–2)每穗粒数(No.panicle-1)群体颖花量(×106hm–2)千粒重(g)结实率(%)产量(kg/亩)大粒香I218.33a126.90c277.06b31.78c69.24b406.45cII213.33a131.04c279.56b34.62b80.72a520.81bIII163.33b181.65a296.70a36.41a82.43a593.65aIV163.33c161.03b263.02c31.35c58.33c320.64d注:同一列种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由表2可看出,播期对于有效穗的作用更为明显,其中I处理次数最多,值218.33×104hm–2。从每穗粒数效果来看,III处理的效果最好,它的每穗粒数最多,值为181.65,二是IV处理,其值161.03粒。群体花颖数4个播期以第III处理期值296.70×106hm-2、最高。千粒重以第III处理最高,它的千粒重高达36.41g,同时,以第3处理结实率最高,产量最高,其值分别为每亩82.43%和每亩593.65kg。4.6.3不同收获期对大粒香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表3.不同收获期下大粒香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品种处理有效穗(×104hm–2)每穗粒数(No.panicle-1)群体颖花量(×106hm–2)千粒重(g)结实率(%)产量(kg/亩)大粒香I250.00a217.51a543.78a34.56a53.57c671.16aII172.22b213.49a367.67b35.59a64.93b566.43bIII158.33c184.85b292.67c34.52a75.25a506.84c注:同一列种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由表3可知,第1收获期为有效穗、每穗粒数,群体颖花数均显着高于第2个收获期,第3个收获期,其有效穗较数量第2者增加77.78×104hm–2,与第2收获期相比,每穗粒数增加4.02,群体颖花数较第2个收获期增加了176.11×106hm-2。千粒重在第2个收获期最高,达35.59g,然后依次为第一次采收期34.56g,第二个收获期34.52g。结实率最高者为第3个收获期75.25%,第二个收获期比最高10.32个百分点,最低的是第一个收获期少了21.68个百分点。产量在第1个收获期时最高,为671.16kg亩,第二收获期为每亩566.43kg,最低为第三收获期,为每亩506.84kg。5讨论与结论5.1N3为最适肥量综合资料可判定,在上述5项肥效实验中,以N3(13kg/亩)为施肥量,大粒香穗长和结实率均高于另外3个肥效处理,使其亩产达629.11kg之最。其次,外观上该处理下,大粒香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达最高,同时垩白度和垩白粒比另外3个实验少得多,大米外观颗粒较大,有光泽,还使其外观达到了上述4种施肥处理的最高值。在营养方面,N2(13kg/亩)情况最好,N3的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均低于N2,但是差别不大,因此从全面的角度考虑,本试验大粒香最适肥效N3(13kg/亩)。5.2III处理为最佳播种期在播期试验中,III处理(5月6日)的穗长和每穗粒数均较高、群体颖花数,千粒重,结实率均达本实验最高水平,使产量达本试验最高,为593.65kg亩。糙米率,垩白粒含量低,直链淀粉含量达最大值。另外II处理(4月24)的产量构成因素略小于III处理,使产量亦比III处理列位稍低。外观品质上II处理达最高,它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都是最低的、整精米率最大,与此同时,垩白粒的数量和垩白度也达到最小值,长宽比最大,米粒外观颗粒大,有光泽。从营养品质上看它的个成分含量居前几位,食味值最大。因此,可以肯定,从生产上看,选用III处理是增产的,从质量上看,选II处理效果最佳。5.3III处理为最佳收获期在收获期测试时,I处理(抽穗后40d)有效穗、群体颖花数比其他2个收获期的颖花数大得多,同时,每穗粒数也达最大值、千粒重排在第二,在这四个因素的作用下,使产量最高(671.16kg/亩)。外观与质量III的加工(抽穗后68d)比较突出,它的整精米率,精米率均达最大值,垩白粒率,垩百度均达最低,大米外观光泽。从营养品质上看,III处理蛋白质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均为最高。因此,可认定第一次收获期是本试验最适产量的收获期,III处理是本试验最适宜质量收获期。6总结水稻质量和产量主要取决于物质生产量,有关研究的施肥量、播种期差异和收获期差异对水稻质量和产量均有影响。水稻生长初期,施肥一般在总量中占70%~80%,水稻在复苏至分蘖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这样才能做到促多分蘖、早分蘖、早生快发,从而提高有效穗的数量。本试验采用不同肥效和播期进行、收获期对大粒香质量和产量影响,使用三因素,三者之间不产生影响进行实验。认为施肥量每亩13kg时水稻质量和产量最好,播种期5月6日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收获期以抽穗后68d的水稻产量最高。由于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有很多,适期播种,施肥量合格,水稻各项生产指标均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水稻高产。水稻属于喜温,喜湿的作物、短日照植物,除实验本身外,外界环境对大粒香产量与质量亦有一定影响,尤其水分与温度的关系,育秧过程中,气温要维持12°C左右,与此同时,一些研究显示:温度过高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若温度无法控制,出现剧烈的变化,对秧苗有危害,严重者可造成秧苗枯死。灌浆期失水,其中以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育苗中应重视搭膜,旱季要注意向地里灌。本文就大粒香这个品种进行试验,仅就栽培措施部分进行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铝环保节能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内部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典型题
- 2025婚礼摄影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机动车交易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农村住宅交易合同样本
- 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备贷款合同样本
- 2025租房合同书范本如何制定
- 2025中文采购合同模板参考
- 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 投标书细节美化教程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对辊式破碎机设计
- 财产险水灾现场勘查及理赔定损标准
- 中国思想史(全)
- IPMP课程培训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