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1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1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1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1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二教学内容1、认识运动课时1第1课时

教学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

目标常见机械运动方式。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

运动。

2.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

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

用不同的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

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教具多媒体、ppt,、练习册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导入(1)物体相对于其他

情景创设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

利用教材的彩图,让学生自己阅读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

课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

自学、讨论交流,认识宏观物体的运动。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

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

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

宏观物体的运动一一机械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

新课探究(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

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

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

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

械运动.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彩图讲解:认真看图

通过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史实可知: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一

在老师的讲解下认真记笔

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

性质的微小粒子”.

(2)(3)(4)(5)原子也具有记:

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分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

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停地运动着。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

(6)原子核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内部存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

在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

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的.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有的分子由多原子组成.

有关。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

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7)这些运动与光现象、电磁现象、

核反应等有着紧密联系。

板书设计

(一)、宏观物体的运动一一机械运动.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

相对的。

(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

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

(4)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5)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

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

(6)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二教学内容2、运动的描述(1)课时2第1课

教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

目标现象。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如何选取参照物,然后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描述。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具多媒体、ppt,、练习册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

动。

导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认真的听老师讲解取例子。

奏。例(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2)月亮升起来了。

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

呢?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例(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

位置发生变化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

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学生记下来后认真读记

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

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

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

置是否改变。

研究的物体标准物体位置是否改变

乘客地面、树改变

国2-3第客是静止,还是运动?

乘客司机、汽车没改变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

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禁止的?

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记笔记并认真读记2遍

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叫参照物O

三、机械运动分类

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按照经过的

路径可以分成哪几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师概括总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

另一个位置,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

动叫做曲线运动.

板书设计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参照物:实现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二教学内容2、运动的描述Q)课时2第2课时

教学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定义、公式.

目标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重点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

教具秒表、刻度尺等。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一、引师:同学们,你们在体育课上跑60m生:同时跑,谁先到终点,

入的时候是怎样比较跑步快慢的?谁就跑得快。

师:张华骑车,李明步行,同时运动生:张华骑车走得远。

2min,哪个走得远?

小结: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

程。

师:那如果路程不同时间也不相

同,那又怎么比生:就比他们的速度。

师:对,比速度。

二、新课二、速度:

教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

量。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的路程。

v=s/t

单位:路程时间速度v=s/t

米(m)秒(s)米每秒(m/s)千

米每时(km/h)

单位换算:

例:练习册:P15例题2练习:

单位换算和利用v=s/t计算速

例:教材讲V=s/t=>

s=vtt=s/v和解物理计算题格式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

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

量.

2.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公式、数学知识等分析,对于较复杂的问

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建立物理图景,分析物

理过程.生记录: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

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

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

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三、平均速度: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

有什么特点?分析复杂的问题.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

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易出错.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

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

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

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

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

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

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补讲:瞬时速度:

板书设计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二、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单位:路程时间速度

米(m)秒(s)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

三、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补讲:瞬时速度: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第二章教学内容第四节能量课时1第1课

教学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

目标量。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知

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

进行转化的过程。

2.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

这些能量形式。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

化。

3.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

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

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重点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

难点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ppt,、练习册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导入1.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

论下列问题列问题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

新课教学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

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

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同桌之间先认真进行讨论交流,然

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后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世界又将如何?

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

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

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

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

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1.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

学生回家完成

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

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

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

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

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通过这

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

_____________的转化。

板书设计

-)各种形式的能量

1、机械能

2、光能和电能

3、内能

4、原子能

5、化学能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三)能量的利用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3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时1第1课时

认识声现象

教学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

目标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快。

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

的欲望。

重点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

难点难点声波。

教具音叉隔音罩等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动物都能发声吗?举例说出各种动物

情景创设展示教材中图3-1-1、图3-1-2让学(狗、猫、鸟、蝉等)是怎么发出声的?你

提出问题生看图后,进行思考,讨论些问题,让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有

学生自由发挥,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

什么作用?

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自由发挥

新课教学(1)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让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发学生根据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

声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发声的物体都在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

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验,当物体振动时可以听到什么?当物体

结论。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

对于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现象比如将纸屑放在鼓面上,让学生观察敲击鼓

敲击鼓面和音叉发声,可用实验进行演

面发声时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发声时

示。进而提出问题:纸屑和小球在什么时

候被弹起跳动?也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喉纸屑的情况,学生虽然没看到鼓面的振

头进行发声,感觉声带在振动。动,但可从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鼓面是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举动物与否在振动;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

声音中的例子,着重指出哪个部位在发出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

声音,引出声源的概念。小球的情况,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

(2)声波

与水波相比较引出声波。进行如下描

生观察图

述:“……这样空气中就形成密疏相间的3-1-7

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

通过对两种现象进行比较,引出声波

的概念。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并且

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

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振动

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就像小石子

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纸片上下运

动。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

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学生可进行

中也能传播。为什么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猜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

音乐进行花样游泳?或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正确性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方案,

出固体和液体也能传声。只要学生说出把声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

像教材中一样安排“声的传播”的真空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都是正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不确的,并对其进行鼓励。

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电

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

介质。

(4)声速

提问:田径比赛时发令枪的烟雾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让知道光和声的传播

枪声应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远处先看到都需要时间,从而引出声速的概念。

烟雾后听到枪声?

在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认

识到固体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

记录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5)人耳的听声能力

在学生认识了声音和物体振动的关

系的基础上,提出频率的概念。只要学生

知道人耳对声的感觉有上下限(20取一20记录

000Hz),在此基础上,对超声和次声下定

义,然后对耳朵的构造进行介绍,并教育

学生不要损害耳朵,保护自己的听力。

板书设巾h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1、声源

(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2)正石三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白谁播

⑴声(不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2)声徂f的传播需要介质。

(3)每和》钟声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4)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3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时1第2课时

认识声现象

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为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月5,声具有能五[»了解在不同介

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学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利: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重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

八占、、难点声波。

八占、、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学程设计)

第3章第1节什么是声音《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

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乒乓球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5叉

3.(多选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4.在鼓面上放一个小纸团,当鼓面振动时,发现小纸团在.这一现象说明

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

5.人们说话时靠.来发声,声音又是靠.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

觉的.

6.悠扬的琴声由琴弦的.而产生的.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

步声吓跑,表明.能传声.

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的

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8.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

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

美旋律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9..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

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10、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

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

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

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底下,可以听到清晰的“滴答”声,

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也能传声。

11、人们在观测宇宙星空时,可以观察到星球爆炸的痕迹,但是从没有听到星球爆炸

的声音,这是因为。

1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

物质的密度

1.2911.432700790011300

(kg/m3)

声音传播的

330316510050001300

速度(m/s)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

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14.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作用.

15.小明和小刚欲测一段铁路长,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查

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

5200m/s,于是两人各站在欲测铁路的•端.小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刚在另

一端听到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求这段铁轨有多长?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3教学内容第二节乐音的三个课时1第1课时

特征

教学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耳口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

目标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彳可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

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F九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方及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重点音调及响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难点是音色的认识

教具橡皮筋、教学挂图等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教师导航)(学程设计)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

情景创设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

提出问题

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学生认真听老师播放的音乐,讨论交流

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

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

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新课教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

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

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

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

决慢有什么关系?记录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

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

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

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次声的定义。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

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

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学生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

(2)设计响度的演示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别?

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实验进行证实

②多媒体展示:敲响队鼓,敲

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

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

鼓声的变化。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

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儿乎听

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

关。都相同时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

(3)音色音色的不同。

多媒体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

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

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

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

呢?

(4)观察声波的图形

观察声波的图形的实验,主要

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学生通过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

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出声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

介绍: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电学生知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有

信号,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什么区别。然后可让不同的学生在话筒

示出相应的图象。通过演示,只要让前发声,观察其波形。用不同的力敲击

学生知道看不见的声波可通过仪器同一音叉,观察波形,使学生知道不同

显示,借助仪器是科学研究所必需响度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区别。指导学生

的。观察不同乐器产生的声波波形的区别。

波形图包含了乐音的三特征。

板书设计乐音的三个特征

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声源振动快,音调高;声涉

振动慢,音调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振动幅度小,响度就小。另外,响度还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至!

的声音就越小,响度也越小。

(3)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潜

调、响度的影响。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3教学内容第二节乐音的三个课时1第2课时

特征

教学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耳口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

目标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彳可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

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F九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方及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重点音调及响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难点是音色的认识

教具

准备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教师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

流程活动(学程设计)

1.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

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2.男低音独唱时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

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调和响度

4.汽车从远处开来.声音越来越大,是因为()

A.发声体的频率越来越高

B.发声体的音调越来越高

C.汽车加大了油门

D.距离发声体越来越近,响度越来越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支曲子,人们很容易辨别出来是因为它们的音色

不同

B.将吉他的弦线拉紧或放松,可以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色

C.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很容易辨别对方是谁,主要根据不

同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

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7.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

信息.•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

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

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色和音调B.音色

C.响度D.响度和音调

8.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_____.某种

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发出的声音.

9.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低,这是

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一的缘故.

10.图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八八八

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图和jI

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图和11V\)

_____图.甲乙

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叫响!\i\i\i\M…

度.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HiV

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IUUU-L

____________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丙丁

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2.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观课议课意见):

高何九年制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单元3教学内容第3节课时1第1课时

燥声

教学1.知识与3支能

目标了解噪1言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2.过程与访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

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鲁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在知道麻

增强环境保护1I勺意识。

重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

教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