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岳麓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岳麓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岳麓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岳麓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一一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

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

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

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

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

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

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

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

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

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

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

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

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

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

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

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一一南方古猿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镜内最早的古猿一一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

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有关南方古猿生活的时间及所在的大洲等情况,再进一步

分析: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说明南方古猿处在由猿到

人的转化过程中。将南方古猿与元谋人进行比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较早

生活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提问: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

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

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

程中的创举,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随着

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现代人产生了。

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人类随着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逐渐到从未涉足的地域生活。由于各地自然

条件的不同,而又相对隔绝,主要的种族逐渐形成。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

等外貌特征,人类学者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思考课中题:“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

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在学生会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有关地理知识

思考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学生看书了解了三大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后,提问:

美洲的黑人是怎么来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

外,还有历史原因,并指出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

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二、母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无法单独生存,只能维持群体的生活。

特点:是以母系的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加深学生的印象。思考课

后温故知新习题,认识原始农业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

2.该亚的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了解该亚的故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与历

史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神话。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整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特点:以父系的血缘为纽带;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财富增多,出现私

有财产。

2.厄瑞斯忒的传说

要求学生看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教师总结指出,今天的人们一方面是根据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是依靠神化传

说对原始社会进行研究探索的。

小结巩固

归纳本课的基础知识,从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

等认识到劳动、生产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从人种的形成、原始农业对人类发展

的作用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古巴比伦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汉谟

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城邦出现和奴隶制小国的建立、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

能力。

②指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

地看问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③组织学生探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

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

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亚非文明古国的有关历史。

②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亚非古国灿烂神奇的文明。

③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指导他们收集资

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共同探讨

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学生的团对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使学生认识到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

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

的象征。

②通过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法典保护奴隶主利益的

实质,也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③通过学习“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为巩固奴隶主对奴隶和

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服务的,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建议

本课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借此并运用多媒体软件,通过视觉、听觉

的刺激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

问题,一问一答,一问多答,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互动式的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

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

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我们今天

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新课教学

提问: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些国家吗?学生

回答并在地图上指出各国的位置,指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要求学生看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为什么古代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各个文明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那里到处是五谷不生的荒野、沙地,终年雨量稀少。

然而,发源于苏丹的湖泊、汇集着沿途雨水奔涌而来的尼罗河改变了这一切。由

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依靠集体的力

量用粗糙的工具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后来这里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古

代埃及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产生了尼罗河

流域的文明。

2.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形成

公元前3100年形成,首都孟斐斯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一一金字塔

提问:①为什么叫“金字塔”?②为什么古埃及的国王热衷于即位后大肆修

建自己的陵墓?并要将陵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③你知道哪些有关古埃及人

建造金字塔的知识?

④金字塔的修建有何历史影响?

指出:修建金字塔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加剧了古埃及国内的阶

级矛盾,削弱了国力。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它们之间为争

夺奴隶、土地不断战争。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

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公元前18世纪,首都巴比伦

3.《汉谟拉比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特点:是历史上以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古巴比伦王国长期处于混乱和分裂状态,国家并不巩固,

约公元前16世纪早期被外族所灭。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2.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提问: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

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有什么影响?

指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

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

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

响。

四、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中国

小结巩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到五六千年前,亚洲、非洲先后出现

了一系列

文明古国,主要有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了解了它们进入奴隶社

会的时间和建立统一王国的时间。这些文明礼貌古国在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

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爱琴文明的兴起、希腊文明

的中心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布

匿战争与罗马的扩张、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

①通过识读《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等图,

增强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

衰有何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后的畅想天地题“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

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

本,识读地图,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两目的学习中,注重

探究式学习。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讲述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故事、

布匿战争的故事,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

治的基本状况,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探讨扩张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

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领

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

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

的奴隶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

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③通过“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罗马先有共和国后

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到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奴隶起

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

难点:布匿战争和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古代亚非文明是在哪些地区发生的?分别产生了哪些文明古国?继亚

非古代文明的兴起,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与

古代亚非文明不同的是,它的发现问题不是在大河流域,而是以海洋为中心。

新课教学

一、爱琴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

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

2.爱琴文明

提问:①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②爱琴文明

的起止时期、先后的中心分别是什么?③爱琴文明为什么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

④说一说爱琴文明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指出: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先后

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公元前12世纪衰落,历时约800年。古希腊爱琴

文明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古代希腊人辛勤创作的结晶,更是希腊奴隶们辛劳的

见证。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的繁荣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地区

最大的商业中心。

学生思考:①雅典是什么阶级专政的城邦?②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

改革的内

容是什么?改革后的雅典社会是否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呢?③雅典

为什么在希腊各

城邦中居于领导地位?

指出:梭伦改革只是雅典民主政治众多发展里程碑中的一个,而雅典民主政

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当属伯里克利当政时。伯里克利当政时,雅典

处于全盛时期。

2.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归纳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

峰。伯里克利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的民主。但是伯里克利毕竟是奴

隶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当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时,在意大利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奴

隶制共和国一一罗马共和国。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思考:①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属于什么政体形式?②罗马何

时称霸地中海?它是怎样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的?

2.“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

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思考: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有何影响?

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

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

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的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

亡埋下了隐患。

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

国时代。

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

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

小结巩固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雅典民主政治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罗马共和国经过布匿战争

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从而也使国内的危机爆发,共和国衰落,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欧亚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查理•马特改革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丕

平献土、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拜

占廷帝国的衰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①通过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理解内因、外因与历

史事件的关系,提高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提高

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③通过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提高通过多种途经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

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日本大化改新”一目,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补充讲解,师生共

同分析讨

论的方法。

②学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一目,在学生自主阅读、讨论问题的基础上了

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并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

图。

③学习“西欧城市的兴起”一目,通过自主阅读和网上搜集信息,了解西欧

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对比西欧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

归纳其不同之处。

④学习“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目,除自主阅读课本外,还应让学生通过计

算机网络或有关历史背景书籍搜集信息,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

①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从而理解改革开放对

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在了解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的基础上,对比西欧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

的中国城市的不同,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探讨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理解城市的兴起对削弱封建领主力

量,发展商品经济,推进政治改革和文化进步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意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难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及拜占艇帝国的

兴衰等资料。

新课教学

一、日本大化改新

首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该目四段文字几卡通问答,归纳这一目所讲蜀的内容,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大化改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意义。

1.大化改新的背景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主要表现是:贵族与部民、

奴隶、平民的阶级矛盾;贵族豪强内部争夺权利的矛盾;皇室、留学中国的改革

派与当权的豪强贵族守旧派的矛盾。

2.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归纳小字部分的内容即可。

3.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提问:为什么说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然后引导

学生从大化改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打破了奴隶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以

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其次,部民边为班田农民,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实

施,建立了新的封建剥削制度,解除了豪族对部民的奴役,使农民的租税和徭役

负担固定下来,给农民在经济上以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发展了生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日本的幕府统治

学生看卡通问答。

指出:幕府统治即日本将军控制中央政权的时期,历时600多年,它的实质

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它的废墟上,日尔曼人建立起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

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

提问: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作用?

指出:采邑制的建立,加强了法兰克国家的军事政治力量。后来,采邑变为

世袭领地,大批农民沦为农奴,加速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发展。

3.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提问: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有哪些等级?它的特点是什

么?有何影响?

特点: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服兵役等封

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解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

在于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影响:导致西欧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系不完善,王权衰落,兵连祸结。在此

基础上,要求学生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教师予以适当指导。

4.丕平献土

学生看书了解基本情况及其影响,指出:教皇给丕平加冕、丕平向教皇“献

土”,说明教皇与西欧封建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愚弄人民。”丕

平献土”使教皇拥有大片领土,从而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提问:西欧城市在11世纪前后为什么会重新兴起?重要城市有哪些?欧洲

的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然后共同讨论作答。

2.西欧城市反封建领主的斗争

讨论: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归纳:①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②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

了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得到发展。③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导致了政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这一切都是西欧最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

前提。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2.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存在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影响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影响: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延缓了这些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

发展;控制了地中海东部地区,关多税重,战争不断,妨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小结

本课讲述的是中古亚欧文明,时间跨度从5世纪后期至16世纪中期,空间

跨度从东亚的日本到西亚、东南欧的奥斯曼土耳其、拜占廷帝国及西欧的重要封

建国家法兰克王国,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及走向衰落的发展进程。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的扩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东西

文化交流中的贡献、马可・波罗来华和《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①利用课中的地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阅读历史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结合课中问题”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形式”,培

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讲解或观看多媒体课件、阅读地图、组织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学会通

过多种途

经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

方法。

②认识到一个庞大的国家,特别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辽阔的

疆域内包含着多个民族或多种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在战争、征服、扩张中交流融合,批判野蛮掠

夺、征服的危害性,肯定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性,探讨各民族、个地区和平

交往的历史背景意义。

②在培养学生开放、进取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化时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难点:本课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很大,且涉及的地理名称多,学生难以把

握。怎样正确认识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两种主要交往形式

----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

教具准备

挂图: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马可•波罗、《阿

拉伯数字》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展示一幅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地图,讲解有关地理名称。指导学生结合已

学知识,

阅读本课温故知新

《文明向西转移》

,说明地中海东部是人类早期文明集中的地方,它们之间的相互交融,进一

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新课教学

一、希波战争

1.希波战争的经过

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

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

(重点介绍马拉松赛跑的由来)

2.雅典强盛促进了希腊繁荣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讲解“希腊化时代”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

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三、罗马的扩张

1.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2世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回顾罗马帝国境内的古代文明中心,说明罗马的扩张,再次使不同的文明得

到融合并发展。

2.罗马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交往

回顾丝绸之路的路线,由学生讲述两汉时期的中西交往。

四、中印文化的西传

根据地图讲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认识其辽阔疆域在东西交往中的重要性,

并介绍阿拉伯人是一个善于游历经商的民族,这有利于东西文明的交融。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并传到

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其他贡献

五、马可•波罗来华

思考:马可•波罗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与前面介绍的那些活动比,有什么

不同?

说明:前面介绍的多与武力扩张有关,马可•波罗来华是和平交往;前面多

为一国的行为,马可•波罗来华是个人的行为;前面的活动是直接的交融,马

可•波罗则留下一部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小结巩固

知道学生看课文中的卡通问答,了解文明交融的基本形式,然后再讨论课中

题:“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

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阿育王和佛教、基督教的产生、传播与分裂、伊斯兰教

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过程中的作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的宗教经典

①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③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的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

物主义观

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④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

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

注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使学生认识为什么统治阶级要利用它。

②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

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③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

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

难点:基督教会的演变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非的几个大河流域,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明。其中古代印度不仅产生了古老的文明,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

地。你想知道释迦牟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佛教又是如何兴起和传播开的吗?另

外两大宗教又是怎样诞生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

新课教学

一、佛教

1.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思考: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

性?

2.佛教的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

乐世界”。

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中叶,定为国教。

二、基督教

1.基督教的产生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相传创始人是耶稣。

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

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

魂就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3.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

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三、伊斯兰教

1.背景

长期以来,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有着不同的信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也很不平衡。6世纪时,建立统一国际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种前提

下,一神教的产生,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创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

——“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

都是兄弟。《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

3.发展

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

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思考: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什么作用?

小结本课内容

设计表格,比较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经典、产生地区、教义。

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及

其成就《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伊索寓言》、《俄狄浦斯王》

和《天方夜谭》、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其建筑特点:

①比较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了解两种早期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对教材有关插图的观察,了解其建筑

风格,并认识到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③通过课中题及课后的畅想天地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历

史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师生问答和教师生动的讲解介绍,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

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

②通过卡通问答,结合中国的甲骨文,让学生了解文字产生的过程,认识到

文字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一般性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先人文化成就的尊重赞美和欣赏的态度。

②通过介绍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

神。

③通过文学、戏剧和建筑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荷马史诗》、《伊

索寓言》

难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异同、如何欣赏古典文学名著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将一杠杆原理教具带入教室,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其中包含有什么科学原理

吗?这一工作原理首先是谁提出来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位

科学家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有所介绍,希望同学门如古人一样勇于探

索、勇于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新课教学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1.古埃及象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古代埃及人

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

影响: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苏美尔人

特点:用木棒和芦苇杆等做笔,用粘土制成半干的泥版做书写材料,把文摘

刻在泥版上,木棒和芦苇杆等在泥版上刻画落笔后笔画极似楔形,故称楔形文字。

影响:是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的文摘,

对西亚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古希腊的科学家

1.毕达哥拉斯

成就:提出勾股定理

说明:毕达哥拉斯在音乐、天文、哲学方面也作出了一定贡献,如首创地圆

学说,认为日、月、五星都是球体,浮悬在太空之中等。

2.亚里士多德

成就: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说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集大成者,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

的成绩。如对地球的大小作出了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合理的估计。在哲学方面他创

立一个新的哲学学派,后世称为逍遥学派。

3.阿基米德

成就:发现了比重原理、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确定了许多数学计算方

法。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阿基米德定理吗?回答后,可要求学生联系省会实

际举出现

实省会中运用比重原理、杠杆原理的实例来。

三、文学和戏剧

1.古希腊文学成就

史诗:《荷马史诗》、寓言:《伊索寓言》、戏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和《俄狄浦斯王》

2.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

四、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1.清真寺建筑及其艺术特色

著名建筑:麦加克尔白神庙、奥玛雅大寺

特色:建筑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庭院,四周有带拱门的回廊,

中心是圆屋顶的大教堂,

而且用阿拉伯字母和几何图案将其装饰得华美壮丽。

2.巴黎圣母院及哥特式建筑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特色: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

外观形似高塔,屋顶正中是尖尖的塔楼。

小结巩固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制《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简表》。并提问:

有哪位同学还知道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希腊另外的科技文化成就?以此让

学生对世界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但丁《神

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哥白尼及其“太

阳中心说”、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学说开普勒、伽利略、文艺复兴的意义、

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船对环球远航、新

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①引导学生完成“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欧洲的意大利”、“新航路的

开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世界向整体发展”,培养学生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②启发学生完成

“中国对欧洲开盘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为什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

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③要求学生会以《新航路的开辟》图上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或绘制哥伦布

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学生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课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

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

②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

自动手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思想解放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

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理解》神曲》和欣赏《最后的晚餐》等著名

文艺作品过程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

人文精神。

②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设想一下西欧人开辟新航路遇到的艰险,让学生在

想象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和信心。

③指导学生解答“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中国对西欧开

辟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为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认识中国和西

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成果与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因果和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欧洲古代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抓住欧洲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和天主教会主宰社会各个方面这两大特点

分析,因势而导入:当历史进入14世纪后,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

化,而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则是引发这一巨变的重要因素。

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

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为何首先出现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是

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你如何看待当时以人为中心的主张?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

会的精神统治,与之相适应,资产阶级文化思潮即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

人文主义思潮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实质

兴起:14世纪、意大利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3.但丁和达•芬奇

但丁:意大利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4.文艺复兴的扩展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近代天文学成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开普勒:证明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

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5.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

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

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①欧洲国家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②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出示挂图《新航路的开辟》。教师指图讲: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

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

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

(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

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

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

“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

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

(3)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

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

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

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

因饥渴而死去。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

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

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

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

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巩固

引导学生依据板书理清教材知识线索,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战争、处死查理一世、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从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入手,培养学生初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与王反复斗争过程的归纳整理,使学生认

识到与过去的所有革命不同,这次革命的领导者不是个人英雄而是议会机构,革

命成果不是政权的更迭而是“民权高于王权”法则的确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

点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待历史。

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认识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影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切成果都是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和巩固的,培养学生

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

步。

认识一种新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

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

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认识议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新航路的开辟改

变了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等,强调商路

和贸易中心的转变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革命爆发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问: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指出:英国资本主义发

展的原因有海外贸易的积极开展、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等,通过这些方式使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原料和劳动力。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同时

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2.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是革命爆发

的根本原因。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实质上是封建专制王朝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

盾。

3.革命经过

开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内战:1642年开始、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主力、1648年,议会军取

得内战胜利、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统治

二、《权利法案》

1.“光荣革命”(1688年)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完成。

2.《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

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三、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它为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小结巩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经历了

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和反复,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其资

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这场革命也是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它标志着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

制、来克星顿枪声、华盛顿、萨拉托加大捷、《独立宣言》、约克镇战役、1787

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①在教师指导下,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在独立战

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正义战争得到人民

支持,最终会取得胜利。

②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通过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

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充分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并自己动手,按时间先后,自编“美

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

②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并使学生正确认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理解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使学生认识:较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

②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

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

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形成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英国在17世纪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哪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北美和亚洲。在北美,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

弗吉尼亚。到1733年,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

(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

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说明:《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

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初期失利和萨拉托加大捷

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3.美英和约: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

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会分析战争初期英美

双方力量对比,认识到美方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

的战争。

归纳总结: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华盛顿的个人作用;法国、

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持等。

4.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

2.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一届总统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小结巩固

由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极力压制盘剥,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激起

他们民族意识的觉醒,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从1775年到1783年的

艰苦斗争,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同时也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独立后

的美国,制定了宪法,成立了联邦制国家,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稳固了资产阶

级革命成果,为以后美国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第11课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

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通过对拿破仑等历史人物业绩与功过的评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辩证方法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充分认识时代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

定”以及课后畅想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

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

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讲述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在大革命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各阶

层充当革命的领导,而人民群众则是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封建专

制对法国的统治,并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认识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斗争中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次革命。

②通过讲述拿破仑在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中以战争起家,而又以相信强权、

穷兵薮武最终走向失败,从而命断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引导学生认识拿破仑发

动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

利益。

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难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

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

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

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

学习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先通读本课大字部分内容。

新课教学

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

2.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

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

1.主要内容:①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②法律是公共意志

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思考: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提示:

认为它是进步的,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提出合理的依

据。)

三、拿破仑帝国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

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

内外政策:①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②采取措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提问:你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再总结。

总结: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

进步性。这些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

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

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扩张性质到战争后

期越来越明显。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印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这也是导

致帝国覆没的重要原因。

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还具有争霸性质。

思考: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引导学生读图)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在国内,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格拉

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巩固

本课讲述法国大革命,共分4个方面的内容: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②《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③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帝国,最终因奴役和掠夺占领区而

导致帝国覆没。

④法国大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进步的,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提出合理的依据。

第12课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

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和影响

①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工业革命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探讨,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物理等学科知

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

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