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者承天意以从事。”这体现了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人之性恶”思想C.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 D.朱熹的理学思想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东周时期言论属于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3.持续五年之久的法国大革命的狂风暴雨摧毁了禁锢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反封建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是在A.君主立宪政体时期 B.吉伦特派掌权时期C.雅各宾派掌权时期 D.拿破仑帝国统治时期4.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5.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又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由此可以推知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6.英国学者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牛顿的时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作者在此强调A.科技发展促进理性传播 B.自然科学取代宗教地位C.宗教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D.启蒙运动消除愚昧无知7.头巾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至爱,披戴头巾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以名士命名所戴头巾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北宋程颢曾戴此巾而得名。南宋林景熙有诗云: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这表明A.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B.文人风气崇尚浮华C.主流意识向服饰渗透 D.南北文化交流加强8.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安娜之后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选侯继承,从而排除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复位的可能性。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议会主权至上 B.王位继承中的宗教因素C.国王权力丧失 D.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9.英国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不断激化,主要反映在①政治:君权神授——反对专制②经济:专卖重税——自由经济③宗教:推行国教——倡导清教④文化:文化专制——文化自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1931年11月,英国议会通过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禁止不正当进口法》,规定贸易部有权决定对某些商品征收100%的保护关税。同年又颁布《农产品法》,规定对水果、蔬菜和其他一些农产品征收进口税。1932年2月4日,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这些法案的出台A.维护了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心地位B.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缓解了英国国内日益严重的供销矛盾D.违背了英国一贯坚持的自由贸易政策11.1952年和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6.4%上升到35.5%。这些成就的取得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1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些“城市国家”是指A.城邦 B.租界 C.势力范围 D.使馆区13.“在帝国的鼎盛时期,‘罗马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所有公民,甚至包括像西塞罗(C.icero)所说的‘来自粗俗和野蛮地区的人’,都能参加政治活动,分享帝国的权力和荣耀。”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罗马帝国A.加强军事统治B.重视法律制定C.进行文化同化D.力图经济扩张14.下图是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其中在1929-1938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世界经济危机③罗斯福新政④第二次世界大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5.党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称作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以下民国时代的语录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B.“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C.“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D.“吾国由专制为共和,实为五族人民之公意”16.《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17.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如图为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与专利总数图。由此可知A.专利制度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发展B.工业的发展与政府专利制度易成反比C.强烈的专利意识是英国强盛的根源D.专利制度推动英国近代科技正式形成18.在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意义时,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对于促进时代主题转换起了巨大作用。这一“转换”理应是A.从“战争、革命”到“和平、发展” B.从世界大战到冷战对峙C.从资本主义统治到社会主义洪流 D.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19.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20.1911年出笼的“皇族内阁”,激怒了所有被动员起来的政治力量。用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的话叫做“参与爆炸”。士绅们痛恨满人王朝,但绝对排斥革命。忽然间,只要有人放火,他们是乐于扇风。可见,立宪骗局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是A.立宪派与革命派合流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B.辛亥革命的发生纯系立宪失败后的历史偶然C.社会各界的失望与觉悟使革命时机日趋成熟D.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没有防止辛亥革命的发生21.有学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A.商代政治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B.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C.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D.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22.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它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大额贸易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聚集。据此判断,“它”是指A.瓷器 B.白银 C.香料 D.鸦片2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中期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中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24.下边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铁路网逐渐建成背景下铁路运输成本的变化表。然而,在此情况下,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这反映出()A.铁路运输危机农业生产安全 B.交通现代化降低了农业生产利润C.铁路投资导致农业成本上升 D.农场主未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25.张载所开创的“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为宋代重新解释儒家礼教中关于天命、鬼神的经典,构建儒学宗教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张载的思想A.与传统儒学背道而驰 B.推动儒学的唯物倾向C.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26.《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7.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节制资本的思想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28.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 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29.1948年,中共中央颁发文件指示:修订土地改革中损害中农权益的做法,要求对科学、教育、艺术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加以教育和团结;对中小工商业和一般地主富农的工商业予以保护。上述指示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B.维护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发展了科学教育事业 D.实现了全国各阶级大团结30.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被认为是“信史”主要是因为A.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B.甲骨文发现并识读C.《史记》的明确记载 D.神话传说得到验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肖伟俐《大家风苑》材料二“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炎培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并分析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炎培教育思想的认识。32.有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从老牌统治阶级的观点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动乱,莫过于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E.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第四卷)(1)所谓“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是指什么?(2)概述二战后的史实来证明此人的观点。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亲爱的女士,不说我们曾经多少次消受甜蜜的接吻、热情的拥抱、以及同床共枕;就光是我能经常瞻仰你们的娇容、优美的仪态,尤其是亲近你们那种女性的温柔文静……因为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说:我爱你们,就跟别的男人爱你们一样,是出于天性。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摘自《十日谈》材料二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日谈》的作者并概括作品所表达的理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后两个“笼子”的含义。并从18世纪后半期现代民主政治的具体实践角度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直接贡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意味着王和天相结合,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C正确;“仁政”思想主要指的是军主要爱惜民力,更注重民本,排除A;题干与人性善恶无关,排除B;朱熹理学思想强调天理和三纲五常,与题干所涉内容无关,排除D。2、A【解析】

材料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体现出儒家的君臣观,故A正确;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3、A【解析】

君主立宪派当权期间,通过立法手段从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三个方面,对法国进行社会改造,基本实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反封建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故A正确;吉伦特派掌权时期和雅各宾派掌权时期都不属于“反封建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期,排除B和C;拿破仑帝国统治时期是巩固大革命成果时期,排除D。故选A。4、D【解析】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D【解析】

据材料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据考古“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信息,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D正确;据材料中不仅有文物史料,而且有文献史料,A观点不全面;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而非农具,B错误;据材料可知商代已有牛耕和铜犁,但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C错误。6、A【解析】

根据材料“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等信息,可判断牛顿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理性传播,故选A项;自然科学冲击宗教地位不等于取代宗教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传播理性观念,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A。7、C【解析】

宋代士大夫文人喜欢头巾,因为程颢带的头巾,被文人儒士效仿称为程子巾,说明对儒士的儒学文化融入到文人的服饰之中,即主流的儒学向服饰渗透,故选C;A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浮华,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南北文化,D错误。8、A【解析】

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继承资格做出限制,以确保新教的统治地位,这在本质上反映英国议会主权至上,A正确;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此时国王仍然保留部分行政权,排除C;君主立宪制度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就已经确立,排除D。9、A【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主张君权神授,议会反对君主专制;国王主张征收重税,议会主张自由经济;英国国王推行国教,议会倡导清教;①②③正确,故选A;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10、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英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违背了其一贯坚持的自由贸易政策,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些措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B选项错误;这些措施不能真正缓解供销矛盾,C选项错误。故选D。11、D【解析】

依据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2年我国恢复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D正确;国民经济体系指由物质生产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总体。包括农业、商业、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文化艺术等。材料中的数据不能体现“国民经济完整体系”,A排除;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排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C排除。故选D。12、B【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开辟通商口岸城市内划定一块区域作为“租界”,禁止中国人入内,成为城市中“国中之国”,B正确;A是古代希腊国家形态;C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形态;D是《辛丑条约》之后在北京划分区域。13、B【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来看“‘罗马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认同”,这说明此时罗马帝国内部所有自由人都具有公民权,这是万民法带来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不是主要原因;C选项“同化”的说法不正确;D选项与此无关。14、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汽车产量迅速下降,这是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汽车行业出现滞销现象,影响汽车的产量,②项符合题意;1933-1938年汽车产量回升,这是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经济逐渐复苏,民众购买力上升,③项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①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与1929-1938年的时间不符,错误;④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1945年,与1929-1938年的时间不符,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指的是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符合民意,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反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与公众教育无关,排除B项;C项号召反抗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16、C【解析】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17、A【解析】

材料时间是1700—1800年,图中说明专利总数在1765年后增长加快,推动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加快,1765—1800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纺织业是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技集中应用领域,A项正确。B项错在“反比”,排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专利意识,先进制度才是强盛根源,排除;D项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近代科技正式形成,材料时段为1700—1800,排除。故选A。18、A【解析】

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得世界出现相对安全的和平环境,为中国的发展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战略空间,即从“战争、革命”到“和平、发展”,故A正确;冷战对峙形成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C、D与材料无关,排除。19、B【解析】根据题干所给材料“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该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县制,地方长官全部由中央任命。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故选B。其他选项皆可排除。20、C【解析】

根据材料“士绅们痛恨满人王朝,但绝对排斥革命。忽然间,只要有人放火,他们是乐于扇风”可知,社会各界的失望与觉悟使革命时机日趋成熟,选项C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立宪骗局对士绅的冲击导致其转向革命,士绅不等于立宪派,排除A;根据材料“激怒了所有被动员起来的政治力量”可知,革命不是偶然,排除B;选项D并未阐明立宪骗局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排除。21、B【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春秋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结合所学宗法制可知,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显著的宗法性、道德性,这说明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本身正确,但不能说明商周祭祖动机的变化本质,排除。西周的祖先崇拜是发展了商代的神灵崇拜,故C项“已经取代了”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周祭祖动机的不同,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2、B【解析】

根据题干“16世纪”、“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商业资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正确;瓷器是从中国流向国外,排除A;香料不能积聚大量商业资本,排除C;鸦片在16世纪尚未大量流入中国,排除D。23、B【解析】

“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都体现的是二战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这一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故B正确。24、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铁路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使产地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运输成本降低,但是农场主却对铁路和铁路公司不满,说明农场主能适应工业化推动的大市场,因此D选项正确;农业生产安全、生产利润和成本的变化材料均未体现,且这些关系并不成立,排除。故选D。25、D【解析】

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促进儒学宗教观的构建,反映了张载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的思想特点,D项正确;张载等人解释儒家礼教,构建儒学宗教观,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构建“儒学宗教观”和关学“躬行礼教”的宗旨,与唯物倾向不符,也不是对经书的字句阐释,BC两项错误。26、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中“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关键信息,这是道家辩证思想的体现。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仁政;法家主张变法革新,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7、A【解析】无论是消费合作社还是生产合作社以及“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都体现出孙中山对中国资本的态度,要节约这些原有资本,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得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曲解材料含义。28、D【解析】

依据材料中“大谬不然”等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天津条约》并非只是列强要求获得平等地位,也并非没有谋得外交特权,其实质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大谬不然”的表述,排除;B选项是损害中国利益的具体体现,包含于D选项中,排除;《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选项错误。故选D。29、B【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此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央对各阶级的政策调整主要是为解放战争服务,有利于维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正确;材料不光涉及工农阶级,A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30、B【解析】

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被称为信史。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殷墟的甲骨文的出土以及正确解读,使得商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大量信息为世人所熟知,答案选B,青铜铸造技术不符合信史的特征,A错误;《史记》虽然有明确记载,但是当时并没有文字及考古资料等印证,不符合“信史”的特征,C错误;神话传说即使得到了验证也是后人在文字及考古资料的证明下确认的,神话传说不能被称为“信史”,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实践:推行职业教育,创办职业学校。特点: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就业相衔接。

(2)认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

主张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的两个小问均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的“具体实践”,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等,归纳、概括即可得出,即推行职业教育,创办职业学校。关于第二小问的“特点”,根据关键信息“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等,即可分析、认知得出。即A.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B.专业与就业相衔接。(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