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肥东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2.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4.卢梭说:“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于断言,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卢梭在此A.赞赏理性对人类的价值 B.倡导浪漫主义的生活态度C.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D.强调生命权是人的自然权5.明中期,“歙人(徽商)聚都下(北京)者,已以千万计”。嘉靖年间,歙县在京徽商出资出力创建了会馆,令来者“无论崇卑,咸得解装于斯,而从容别定馆舍。”这表明①徽商活动范围广,在都城有一定影响②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不断发展的纽带③民间自发集资,为同乡商民提供服务④明朝政府对会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以下能反映50年代中国社会状况的语汇高频词是A.人民内部矛盾原子弹高产卫星焦裕禄B.石油自给抗美援朝上山下乡王进喜C.“一化三改”中立富农全民炼钢邱少云D.三年自然灾害“三个世界”“三反五反”雷锋7.20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行最末。但从1980年到1988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5.2%,而同期美国为4%,加拿大为3.6%,意大利为3.5%,日本为3.1%,法国为3.1%,德国仅为2.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C.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D.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8.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A.妇女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B.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C.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9.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B.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10.清代长期以来禁八旗宗室子弟娶汉女,以“保种族纯洁”。1902年,清廷“开除此禁,所有满汉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这说明()A.突发性是习俗变革的主要特征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C.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渐占上风 D.满汉之间实现社会地位平等11.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次年4月,颁布的《兴国土地法》修改:“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变化()A.标志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 B.有利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 D.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12.1958年到1978年,小岗村减少了半数人口、半数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个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此种现象出现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联产承包未能解放生产力C.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 D.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13.古代东方与希腊、罗马社会相比,在政治理念上最明显的差异是分别强调A.君权神授——公民权利 B.中央集权——民主共和C.大一统化——城邦自治 D.神权之上——人权之上14.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产品的平均分配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5.“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最能体现下列哪一时期官员的出身结构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6.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A.九一八事变 B.原子弹轰炸广岛C.珍珠港事件 D.《三国同盟条约》签订17.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后各国纷纷调效仿。这反映了西方国家A.一致行动共度经济难关 B.采取贸易保护转嫁危机C.整顿外贸秩序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18.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B.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D.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19.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开卷以东方文明为首,“第一次,欧洲的标准是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的,欧洲必须学会从外部来审视自身”。可见,《风俗论》的创作A.改变了欧洲人原有的世界观 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历史观C.加快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D.表现出对东方文明的反思2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21.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这些举措A.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B.提高了人民的参政热情C.保证了城邦的巩固统一 D.确立了公民大会的地位22.19世纪初,在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据了6个。清代集市中心的总数则在4万处左右。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多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这反映明清时期A.对外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 B.隐含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C.商品经济的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受生产方式质变的影响较大23.某班要举行关于“贞观之治”盛况的故事会,同学们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你会向他们推荐的参考书籍是A.《春秋》 B.《史记》 C.《史通》 D.《资治通鉴》24.近代以来天津引领时代潮流。下列对近代天津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开设新式学堂 B.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D.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25.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6.1958年以来,中日双边民间和半官方往来频繁;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亚洲6国;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又访问非洲13国;1964年1月,中法两国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活动立足于当时A.中国急于寻求外来经济授助 B.国际形势的一系列变化C.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扩大 D.与西方关系正逐渐缓和27.据某回忆录记载:“整个学校就像唱空城计一样,一打听,才知道同学们是上西山大炼钢铁去了。……总务处把好端端的火炉砸碎,放入高炉炼钢。我当时曾以焦急的心情等待着母校也能放个卫星‘向党报喜’,没想到炼出来一堆废渣。”这反映了当时A.“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B.人们对国防科技的关注C.人民公社“共产风”的盛行D.“大跃进”运动迅速开展28.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时间外交活动上午10:OO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秋普芳上午11:OO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3:OO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29.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30.观察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英国、德国、中国、美国C.英国、中国、德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关羽,字云长。陈寿《三国志》中,关羽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列,并没有表现出绝伦超群之处。据陈寿《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常球《华阳国志刘先主传》、《晋书》、《宋书》、《南史》、《魏书》、《陈书》等史书记载,历史人物关羽不过是三国蜀汉的一位大臣,生前最高官衔是“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他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隋唐时期,关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颂扬,关羽的名气也不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是“为帝王师”的诸葛亮。这一时期的蜀汉人物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史书中鲜有记载。在民间,这一时期的关羽只是具有魔力、神力的鬼魅形象。两宋时期,汉民族始终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之下,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对关羽不断加封。北宋中叶以后,宋王朝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三国时蜀汉君臣不畏强敌的精神和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随着关羽神位的不断攀升,在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之下,关羽祠庙在全国上下逐渐兴起。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民间的关羽崇拜越来越狂热,关羽也由人而逐步变为神——摘编自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1)根据材料,说明分析关羽形象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32.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学价值,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历史信息。根据研究主题运用史料论证问题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英国内政部对1805~18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犯罪被捕人数统计——转引自《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犯罪问题及其治理探析》材料四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视频)材料五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决不允许超过12小时的最高限度,吃饭时间不计在内。工作决不允许延长到晚上九时以后,亦不得在早上六时以前开始。——摘自《1802年英国工厂法》材料六漫步全城,工厂一间接着一间,那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机器震耳的隆隆声中,一年到头日夜都在机械地开动着这庞然大物的机器男人、女人、小孩在潮湿的空气中蠕动。他们的衣服都很肮脏,许多孩子都是光着脚;面目瘦削而带愁容;多么阴森的街啊。——1860年代法国文学家泰恩旅英时的所见问题(1)如果你要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这一问题,上述材料中,你将优先选择哪三则材料,说明理由。(2)请找出上述材料中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并说明理由。(3)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问题的看法。33.材料: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族,阿族长期不和。科索沃的民族矛盾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利用,阿族在西方国家策动下进行非法全民公决,宣布独立。科索沃塞族与阿族的军事冲突加剧,美国等而方媒体炮制“科索沃有10万多人下落不明”等假新闻,大肆报道科索沃难民。美国的立场是,“科索沃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不能只把它看成是南联盟的内政”,必要时,北约可以“动用武力解决危机”。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行动,即科索沃战争。战争不仅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学者指出,科索沃战争表面上看来是北约东扩遇到了南联盟挡路,实际上更是美国轰炸欧元的一场金融战争,即在欧洲制造紧张局势,阻止欧洲全融资本的回流,使欧元贬值。——摘编自芮立平《科索沃战争影响初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制造科索沃危机的步骤。(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2、C【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宋太宗认为前代帝王时期天下的财赋,中央只占十分之一,其余都集中在地方,所以他要把地方的财赋集中到中央,以此来保障战争和维护社会稳定,这表明宋太宗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性,从而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A项反思的目的是加强经济上的集权,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土地问题,且消除表述错误,B项排除;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不是宋太宗的目的,D项错误。故选C。3、A【解析】

材料“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说明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选A;帝国议会有一定权力,说明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权限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4、B【解析】

根据“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的一种状态,而深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可知,卢梭主张“回归自然",强调人的感性,反对理性至上,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选B;材料反映卢梭反对理性至上,并非赞赏理性,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5、B【解析】

材料“歙人(徽商)聚都下(北京)者,已以千万计”体现的是徽商活动范围较广,①正确;材料“无论崇卑,咸得解装于斯,而从容别定馆舍”体现的是会馆主要是为同乡商民提供服务,③正确,因此B符合题意;徽商的纽带是乡土亲缘关系,并非都是血缘关系,②错误,A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和会馆之间的关系,④错误,CD排除。故选B。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制定了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路线,土地改革中制定了中立富农的政策,1958年以后又提出全民炼钢的大跃进运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英雄人物邱少云,故C项符合题意;原子弹爆炸是1964年,A项排除;石油自给是1965年,B项排除;“三个世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D项排除。故选C。7、B【解析】

依据材料中“1980年到1988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撒切尔政府实行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都是欧共体国家,但同期它们经济增速放缓,所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是造成此时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撒切尔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D选项错误,二战后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撒切尔政府主导削减社会福利。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C【解析】

“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说明罗马法保护了妇女的权利,即罗马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故C正确;材料不是说的妇女社会地位,故A错误;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罗马婚姻关系,故D错误。9、C【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减轻赋税,允许百姓铸钱、冶铁和煮盐,这一政策有利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盐铁官营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故D项说法错误。10、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02年的清政府深陷统治危机,此时放开满汉不可通婚的禁令明显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说明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社会政策,故选B项;习俗变革主要是具有渐进性,而不是突发性,排除A项;从该禁令的废除无法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占据上风,更不能证明满汉之间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排除CD项。故选B。11、C【解析】

由之前不没收地主土地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变化,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故答案为C项。A项发生在1931年,排除;B项此时国共合作已破裂,排除;D项是1935年遵义会议,排除。12、A【解析】

“1958年到1978年”是实行集体化生产的人民公社时期。“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小村家家闭门堵户”的现象说明农村生产力的极度下降,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进行,A正确;此时尚未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自然灾害危及农民生存,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并不是说明计划经济挫伤革命积极性,D错误。13、A【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最明显的差异”,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东方是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的是君权神授;古代希腊、罗马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的是公民权利,故选A;民主共和是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不符合古代希腊、罗马社会,B错误;城邦自治不符合罗马,排除C;东方政治的核心是君权,希腊,罗马政治的核心分别是民主和法治,概括为神权,人权不够准确,D错误。14、D【解析】

试题分析:“热衷产品直销”和“政府取缔”都有违史实,故排除B、C两项;A项虽符合史实,但从鸦片战争至1953年,中国同样“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但广告业没有消失,说明A项不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由于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源分配、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统一计划。“复兴”的原因1978年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权扩大,变成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故D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详解】15、C【解析】

唐朝实行科举制,但科举制不如宋代完善。宋代科举制程序比较规范,录取比重较大,从而出现比唐代更显著的学而优则仕状况,故排除B,C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以才德的标准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人才了,具有半封闭的特征,所以读书人难以真正脱颖而出,故A不符合题意;元朝文人地位低下,科举制几乎停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刺激了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故上述三国领导人有如上评述,故C符合题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美英忙于应对经济危机,苏联忙于国内经济建设,并不真正关心日本侵华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此时日本穷途末路,斯大林该评论的是美国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国轴心同盟,此时苏德互不侵犯,美国尚处于中立状态,反法西斯国际形势堪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B【解析】

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B正确,A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提高关税是为限制进口,排除D项。18、C【解析】材料信息“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等反映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为迅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是解题的关键。19、B【解析】

依据材料“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必须学会外部来审视自身”来看,伏尔泰将视野扩展到《圣经》所记载的欧洲以外的世界,并且“审视自身”,故其《风俗论》的创作体现了伏尔泰对神学历史观的破除和对理性主义历史观的弘扬。B正确;材料不能证明其改变欧洲人的世界观,说法过于绝对,A排除;材料说明由非基督文明衡量,不代表结合了东方,C排除;《风俗论》的创作表现出伏尔泰对西方文明的反思,D排除。故选B。20、C【解析】

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21、A【解析】

由材料“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可知,伯里克利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故选A;伯里克利推行的措施激励的是公民的参政热情,而非“人民”,排除B;雅典城邦的这种直接民主并不能保证城邦的巩固统一,否则雅典何以衰落,故排除C;公民大会地位在伯里克利之前就早已确立,故排除D。22、B【解析】

依据材料“清代集市中心的总数则在4万处左右”“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反映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繁荣,有向近代化转变的因素。B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外政策的调整,A排除;此时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改变,C排除;中国此时仍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没有发生质变,D排除。故选B。23、D【解析】

“贞观之治”是唐代历史时期,因此可以从宋代《资治通鉴》找到资料,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唐朝前的史书,排除;《史通》是史学理论著作,并未涉及史实,排除C。2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上海、北京,与天津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天津较早开设新式学堂、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开通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等三个说法成立,AB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25、D【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西周的环形防线是由同姓诸侯国如“蔡、鲁、燕、晋”组成,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比较富庶且战略地位重要,故D正确;而“巩固分封宗法秩序、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及防止殷商旧族叛乱”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BC错误。26、B【解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而美国在1961年发起侵越战争,中国周边环境恶化,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与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日本及法国等发展友好关系,B项正确;非洲是中国的援助对象,A项错误;中国领导人访问第三世界国家,不能说明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扩大,C项错误;中法建交不等于中西方关系缓和,D项错误。故选B。27、D【解析】

由材料中“放入高炉炼钢”“放个卫星”“一堆废渣”可知,回忆录反映的是以大炼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故答案为D项。材料虽然描述了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但当时并不是在“文革”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放卫星”不是指国防科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不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C项。28、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到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答案为C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A项;1971年中苏关系早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B项;D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点睛: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9、A【解析】

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30、D【解析】试题分析:曲线1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处于世界最高水平,但此后一蹶不振,走下坡路,这符合中国近代的发展趋势。曲线2在1860年前后产值最高,但在20世纪前夕被他国超越,符合英国的发展趋势,只要判断出这两个曲线,答案就一目了然,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点评:数学模型是高考题的一大亮点,计量史学也是发展较快的历史分支。本题以曲线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前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考查重点突出,方式灵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最初形象:争强好胜,骄傲自满,容易发怒,且肚量狭小,是被批判的对象;宋代以后:“忠义”、“英勇”,重情重义.从外貌到品质得到美化且赋予了神秘色彩;明中叶以后:"关帝庙"遍及全国各地,民间定期对其举行祭祀活动。(2)关羽自身的优秀品质;宋明理学的影响;当政者的政治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对财富的向往;戏曲和小说的渲染。【解析】

(1)根据“他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可知关羽最初的形象是争强好胜,骄傲自满,容易发怒,且肚量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