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与城镇第2节城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章其次节[合格考达标练]一、选择题(2024·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对比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曲线是(C)A.M1 B.N1C.M2 D.N22.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头中期,世界城镇人口(D)A.总数量起先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大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小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解析]第1题,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人口占本地区城镇总人口的比重,N1、N2不是城镇化曲线;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起步晚,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水平低,目前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应是曲线M2;M1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是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曲线。选C正确。第2题,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头中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说明世界城镇人口总数上升,A错误;发达地区城镇人口比重(N2)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下降,B错误;欠发达地区所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N1)在增大,C错误;N1、N2两条曲线在20世纪70年头中期相交,说明两个地区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基本持平,D正确。读下面甲、乙两图,据此完成3~4题。3.图甲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D)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4.图甲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阶段(C)A.Ⅰ B.Ⅰ和Ⅱ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解析]第3题,图甲反映的现象是逆城镇化。逆城镇化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迁往郊区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其缘由主要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第4题,逆城镇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头中期,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向郊区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迁移,此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在变慢,处在后期阶段,即Ⅱ后期和Ⅲ阶段。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24年北京中心城市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据此完成5~6题。5.依据规划,北京在外部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区,其主要目的是(D)A.削减城市大气污染B.扩展城市用地面积C.分散大城市的经济职能D.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6.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地区,其主要作用是(B)①净化城市空气②减轻酸雨危害③防止水土流失④留有发展余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5题,北京市区人口过多,北京在外部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区的主要目的是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第6题,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地区,其作用一是美化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二是为北京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人口热力图是依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7~8题。7.绘制人口热力图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D)A.GIS B.GNSS和GISC.RS D.RS和GIS8.依据人口热力图,可以(C)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料城市人口增长率[解析]第7题,人口热力图须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终的合成叠加则须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第8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依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的布局及其合理性。但不能统计人口数量、分析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料城市人口增长率。二、综合题9.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1)图甲中虚线代表_发展中__国家,实线代表_发达__国家。简述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状况。(2)图乙说明白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更的特点是_数量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加快__。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更的特点是_数量增长速度更快,将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__。(3)据表归纳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答案](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较发达国家快。(3)起步早,目前城镇化进程较慢,水平较高。[解析]第(1)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总人口多,因此图甲中虚线为发展中国家,实线为发达国家。第(2)题,读图乙可知,世界特大城市数量增加快速,发展中国家占优势。第(3)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发展慢。[等级考过关练]一、选择题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别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旺盛。读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更状况表,回答1~3题。层级2000年城镇化率/%2015年城镇化率/%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全省27.148.13.9成都市53.771.63.8地级市辖区40.657.92.7县域(探讨区内76个)16.737.54.61.2000—2015年期间,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缘由是县域(C)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2.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B)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养老和教化需求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3.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D)A.增加城镇住房供应量 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 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解析]第1题,工业化水平县域相对低于地级市;农村人口数量高于地级市,大量农村人口由农村迁入县域城镇,加上县域城镇住房价格较低,吸引力强;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对城镇化速度影响不大。第2题,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异地工业化;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生活和教化需求也是主要驱动力,和乡镇旅游业发展无关。第3题,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当多元发展本地产业,使人口不大量外流,多元发展本地产业可以吸引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加快城镇化。增加城镇住房供应量应当考虑当地城市人口数量,当地县域城镇化率低,增加住房供应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入户门槛会带来城市化问题。当地县域城镇化率低,城市老龄化问题较严峻,但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不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2024·河北模拟预料)瑞丽口岸和畹町口岸均位于我国云南省瑞丽市,均为国家一级口岸。与缅甸九谷市隔河相望的畹町口岸进口以季节性明显的农副产品、水产品为主。2013年,畹町口岸芒满通道对外开放,在提升畹町口岸流量的同时,周边产业园等的规划建设也显著加快。2009年以后,瑞丽口岸区城市用地加速扩张,同时将低附加值的商品流通和初级加工功能渐渐分流于其他口岸。下图示意1989—2024年瑞丽市口岸区城市扩张的阶段性特征。据此完成4~5题。4.瑞丽口岸、芒满通道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D)A.气候 B.资源C.科技 D.政策5.1989—2024年城市扩张表现为“沿边发育—缓慢延展—飞地扩张”三个阶段的是(B)A.瑞丽口岸 B.畹町口岸C.芒满通道 D.其他口岸[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可知,瑞丽口岸、芒满通道均是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下渐渐发展起来的。故瑞丽口岸、芒满通道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政策,D正确。气候和资源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变更,科技不是这些边疆口岸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A、B、C错误。故选D。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1989—1999年,瑞丽城市用地向瑞丽口岸方向移动初步显现;而畹町口岸的城市用地沿边疆线小幅向远离口岸的地区扩张。1999—2009年,瑞丽口岸区城市快速发展,畹町口岸区城市扩展缓慢。2009年以后,瑞丽口岸区城市用地加速扩张,同时将低附加值的商品流通和初级加工功能渐渐分流于其他口岸;受芒满通道及周边产业园等规划建设的影响,畹町口岸区形成城市飞地。故1989—2024年畹町口岸区城市呈现“沿边发育—缓慢延展—飞地扩张”的发展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才智低碳城镇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地理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等的快速发展,将城镇的智能信息化与低碳生态化相结合,强调才智、低碳、有弹性的现代化新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才智低碳城镇建设的理念。据此完成6~7题。6.在才智低碳城镇建设中GIS的应用主要表现为(A)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供应精确的三维坐标信息D.获得实时通信信息7.才智低碳城镇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D)A.完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B.促进人口迁入城市C.扩大城市规模D.促进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解析]第6题,GIS侧重分析、管理空间信息,RS侧重实时监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侧重跟踪、定位和获得实时通信信息,A项正确。第7题,才智低碳城镇的建设不行能完全解决城市问题;才智城市可促进人口迁入城市和扩大城市规模,但其主要作用和理念是引导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二、综合题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四周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其日变更主要与下垫面和大气污染状况亲密相关。探讨发觉,西宁市(36°37′N,101°47′E)冬季白天热岛强度异样偏弱。近年来,西宁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城市生态建设有效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示意西宁市城区和郊区平均气温日变更。(1)简述西宁市城市热岛强度的特征。(2)试从下垫面和大气污染角度分析西宁市冬季白天热岛强度偏弱的缘由。(3)列举西宁市在城市发展中为减缓热岛效应可能实行的生态措施。[答案](1)白天热岛强度偏小,夜间热岛强度较大;热岛强度最低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17时,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6~7时。(2)西宁市地处高原,空气淡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冬季郊区植被覆盖率低,裸地面积大,地面汲取热量较多,气温偏高;城区冬季采暖导致空气污染且不易扩散,从而减弱了太阳辐射,气温偏低,冬季白天西宁市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明显变小,从而使城市热岛强度偏弱。(3)在新建城区配置肯定数量的绿化用地,坚持道路绿化,新建、扩建公园;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除保留已有的林木外,大量引种和补栽林木,(可采纳在建筑物顶部、墙壁绿化的模式),增加绿地面积;(借助海绵型城市等建设工程,)拓宽已有河道,在湿地生态设计和爱护中,增加人工湿地(水域)面积。[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四周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中郊区、城区平均气温日变更曲线可知,白天西宁市郊区与城区温差较小,热岛强度偏小,而夜间温差较大,热岛强度较大;热岛强度最低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17时,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6~7时。第(2)题,据材料可知,热岛强度日变更主要与下垫面和大气污染状况亲密相关。与其他季节相比,西宁市冬季白天热岛强度异样偏弱,说明冬季白天西宁市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偏小。首先从下垫面来看,冬季西宁市郊区植被覆盖率较其他季节低得多,裸地面积大,地面汲取热量较多,气温提升幅度大一些,导致冬季白天郊区与城区温差变小;其次从大气污染来看,城区冬季采暖导致空气污染且不易扩散,从而减弱了太阳辐射,城市地面汲取热量有所削减,气温提升幅度小一些,导致郊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