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_第1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_第2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_第3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_第4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3.27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7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考纲呈现]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7.数字地球的含义.【核心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方向.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区域特征及产生原因,比较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差异及原因;结合3S技术的特点,综合分析3S技术在资源、环境、农业灾害、城市等方面的应用.3.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人地协调.4.地理实践力:结合生活实际,认识3S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导航、天气预报等.【知识体系导学】考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必备知识落实】一、区域的含义及其特征1.区域的含义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2.区域特征(1)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性:即区域与同级区域的差别.(3)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某一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4)可变性:即区域的边界同时具有确定性(确定边界)和不确定性(不确定边界或边界模糊).二、区域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AB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气候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矿产石油等矿产丰富(2)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AB农业耕作类型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油菜、棉花玉米、、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二熟至三熟一年熟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畜牧业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特别提醒】地理环境差异并非只影响产业活动地理环境的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产生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层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读下图,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回答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耕作农业发展.2.农业社会丰富使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3.工商业社会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粮食商品率,粮棉生产的地位.【特别提醒】(1)区域的发展阶段(2)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时间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空间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人地关系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关键能力突破】区域特征分析方法【典题精析】[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3)题.(1)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图解思路](1)(2)(3)[答案](1)(2)(3)[感悟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季节区域特征的差异区域认知认知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学以致用训练】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如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土壤[2022·福建省莆田一中期末]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4~6题.4.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A.新疆、四川B.甘肃、浙江C.陕西、江苏D.贵州、广东5.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温C.降水D.河流6.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A.东北和西北方向B.西北和西南方向C.东南和东北方向D.东南和西南方向7.[2021·全国甲卷,36(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答题指导系列⑩区域差异类『答题思路引领』区域差异类试题答题模板(1)自然要素差异比较要素要点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地形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地质地貌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多××地貌;地质××气候气候类型,气温及其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及其年内、季节变化,光照,灾害属于××气候;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水文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水文特征为内(外)流河;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2)人文要素差异比较要素要点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镇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镇化水平××产业、交通、科技类型、利弊、交通、科技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地域类型为××;利(弊);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答题规范集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材料二环渤海及东北亚部分地区图.材料三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近年来,山东正逐步加快与朝鲜在文化、渔业、矿产等领域的通力合作.(1)比较图中M、N两城市冬夏季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2)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3)分析山东与朝鲜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方面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考点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备知识落实】一、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应用:、环境监测、防御监测等领域.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2.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纬度、)、速度和时间.3.特点:具有全能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特别提醒】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接收机解读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的计算机系统.2.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和表达.3.eq\a\vs4\al(应用)eq\b\lc\{(\a\vs4\al\co1(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及,评估预测,可应用于城市管理))四、数字地球1.概念: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2.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系【特别提醒】"3S”间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关键能力突破】1.遥感(RS)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及农业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1)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方向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有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释,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环境和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灾害监测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2)农业方面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应用交通空中导航——飞行路线管理,空域划分与管理等;航海——自主导航,港口调度探险旅游定位、线路选择、报警等军用定位和导航其他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救援、农业监测、生态研究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1)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2)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4.实际应用中"3S”技术的选取方法方法具体判断技巧"点”与"面”判断GNSS、RS、GISGNS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NS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要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若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位置则应选用GIS"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典题精析】[江苏卷]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如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图解思路][答案](1)(2)[感悟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遥感技术的应用区域认知突尼斯区域地理特征地理实践力所学遥感知识在工作中得到运用【学以致用训练】[2022·江苏省盐城中学期中]2020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1~2题.1.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GISAIB.GNSSGISC.RSGISD.RSGNSS2.健康码的全国推广使用,可能遇到的难题主要是()A.区域政策的差异B.申请过程较复杂C.网络信号未覆盖D.制作技术要求高[2022·重庆一中月考]2020年3月28日19时30分,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经多方努力,火灾于4月6日基本得到控制.此次火灾过火面积大,给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此完成3~4题.3.要快速获取木里火灾波及的范围,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RSC.BDSD.GNSS4.植被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基础.从植被角度猜测该地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树种单一,松树为主且多油脂B.树木多为落叶种,多枯叶C.树种多样,树木之间间距较大D.树木根系不发达,易倾倒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7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考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必备知识落实]一、1.指标干湿地区2.(1)整体(2)差异(3)层次二、1.(1)平原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水田多贫乏(2)水田水稻春小麦一三、1.低下缓慢黏重困难阻隔2.劳动力丰富船水稻3.小低低下降少低多[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析图解思路:①冰川②绿洲③夏④积雪⑤大⑥新疆⑦天山答案:(1)D(2)B(3)D[学以致用训练]1~3.解析:第1题,"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第2题,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而气温更低,则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可接受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第3题,陕南民居注重排水,说明降水较多;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说明水资源少.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降水差异大,故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答案:1.B2.B3.C4~6.解析:第4题,甲传统民居为土墙平顶屋,说明该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乙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屋顶坡度大,沿河排布,屋檐较长,说明该地区是湿润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两地分别位于甘肃、浙江,故选B.第5题,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顶部为平顶,故选C.第6题,据第4题分析可知,甲传统民居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温度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说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故选A.答案:4.B5.C6.A7.解析:由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M地区是湿地开垦需要排水,当地地势低洼,排水对动力要求较高.罗马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动力以人力、畜力为主,人们的排水能力及水平有限,所以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排水能力得到提升,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湿地得到成片、大规模的开垦.答案: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答题规范集训]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渤海时带来较多水汽,M城处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N城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于M城.夏季时,N城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M城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降水比N城少.所以冬季M城降水量多于N城,夏季N城降水量多于M城.第(2)题,影响航运的自然因素,主要从水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环渤海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小;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航道容易淤积;位于温带地区,河流有封冻现象;河网密度较小,通航里程短.第(3)题,区域间合作,可以从地缘关系、文化背景、经济互补性等方面分析.山东与朝鲜地理位置邻近,隔海相望,两地均地处沿海,天然港口较多,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两地文化、经济交流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朝鲜渔业、矿产资源丰富,山东经济技术水平较高,二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开发,实现经济共赢.答案:(1)冬季:M城降水量多于N城.原因: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渤海时带来一定水汽,M城处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