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阅读下表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作用是(

)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加强了中央集权B.有利于巩固统治C.促进了南北交流D.削弱了诸侯势力

2、“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等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3、《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下列对她执政时期的评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重用人才,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B.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开启历史先河C.善于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A.民族交融B.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D.开元盛世

5、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的诗淳朴厚重,强调了历史现实主义的风格。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文化政策的影响B.国内政局的变动C.皇帝喜好的差异D.经济重心的南移

6、“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大转折点。”这场叛乱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高宗D.唐玄宗

7、下表是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请判断他正在学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措施(

)领域措施经济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军事保甲法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8、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A.玉米B.占城稻C.马铃薯D.花生

9、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瓦子”中看戏、听书、看杂耍B.妇女缠足的陋习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D.吃着香甜的玉米

10、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杭州B.广州C.景德镇D.东京

11、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

)A.铁木真B.忽必烈C.朱元璋D.阿保机

12、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辽朝B.西夏C.元朝D.金朝

13、宋诗人陆游说过: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宋代(

)A.苏杭人民生活富足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D.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14、宋代最流行、最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小说

15、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下列评论与该著作不符合的是(

)A.善可为法,恶可为戒B.史家绝唱,无韵离骚C.以传叙史,服务政治D.经验总结,言语精炼

16、“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以上是收录在《止止堂集》的一些诗句。与此相关的英雄人物是(

)A.霍去病B.岳飞C.戚继光D.康熙帝

17、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

)A.抵御匈奴的进攻B.防范蒙古贵族南下侵扰C.发展旅游事业D.抵御女真各部的侵袭

18、“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此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远洋航海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19、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皇太极改国号为清B.吴三桂引清军入关C.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20、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A.藏族B.内蒙古族C.回族D.壮族

21、清朝的《防范夷商规条》规定: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这反映了当时(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外国商人来华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D.便利夷商贸易往来

22、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A.听戚继光抗倭的故事B.观看京剧表演C.了解八股取士D.阅读《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著作

23、以下史实的共同点是(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A.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B.都打败了外国殖民者C.都加强了民族的团结D.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二、综合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这种制度的发明在当时有何意义?材料二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摘自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概括,贞观时期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实施这些措施的最终结果如何?材料三

作者刘路以《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等正史为基础……广泛参考各类学术成果,力图呈现一个全面的赵匡胤:出生禁军世家到成为皇帝,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开创了宋代文官治国的新局面。作者尤为赞许并着力刻画的是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禁军强干弱枝”等手段实现了中央集权,并以符合实际情况的稳健步伐“渐进式”实现变革,由此成就了“唐宗宋祖”的一代风流。——2016年09月13日《中国文化报》

(3)材料三中赵匡胤“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材料四

(如图)

(4)元朝所推行的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是什么制度?元朝掌管全国军事事务和监察事务的机构分别是什么?材料五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

(5)依据材料五,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明太祖还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材料六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6)依据材料六概括清朝进行中央中枢机构改组的原因是什么?为此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7)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5、制度创新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哪一制度?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唐朝是如何完善的?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摘自《宋史•职官志》

(2)材料中“与守臣”共同决定地方事务的官职是什么?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地方财赋税收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依据材料概括出元朝疆域的特点。元朝是如何行使对西藏地区的行政管理权的?清朝为有效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26、探究题:从中国航天看科技创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2021年10月16日发生升空,3名航天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于2022年4月16日成功返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元。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科技著作千古流芳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登上智慧舞台的阶梯,也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

(1)请将表格中的①②③内容补充完整。人物成就地位李时珍①明朝时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②《西游记》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③”曹雪芹《红楼梦》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探究二】科技进步凝聚力量继承和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

(2)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什么制度?并写出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两例。

【探究三】科技成果改变生活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