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汉兴以来,三百五十余岁矣。政令荒废,上下怠懈,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且济时拯世之术,在于补绽决坏枝拄斜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故圣人执权,因时定制,不强人以不能。俗人但拘文牵古,倚重所闻,不达权制,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故言事者,虽合圣听,辄见掎夺。何者?其顽士暗于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与虑始乎?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斯贤智之论所以常愤郁而不伸者也。凡为天下者,自非上德,严之则治,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海内清肃,算计见效,优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鉴。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①之道哉?诚达权救敝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治疾也;以刑罚治平,是以药石供养也。岂不谬哉!昔文帝虽除肉刑,当斩右趾者弃市②,笞者往往至死。是文帝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节选自崔寔《政论》,有删改)材料二:臣光曰: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崔寔犹病其宽,何哉?盖衰世之君,率多柔懦,凡愚之佐,唯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纪纲不立。故崔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斯不易之常道矣。(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五》)【注】①文、武:周文王、周武王。②弃市:斩首示众。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于补绽A决坏B枝拄C斜倾D随形E裁割F要措G斯世H于安宁之域而已。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的意思、用法相同。B.然,这样,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物皆然,心为甚”的“然”的意思、用法相同。C.孝宣,指西汉皇帝刘询,“宣”是谥号;“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桓”“文”也是谥号。D.诚,的确、确实,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的“诚”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庸人只会拘泥于古书上的记载,看重听来的古人古事,而不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势来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措施。这种人不可以跟他讨论国家大事。B.汉宣帝比起汉元帝更明白为政治民的道理,他采用严刑峻法,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他的政绩高于汉文帝。C.治理国家的方法类似于养护身体,平时要注意保养,有病时则进行治疗,天下太平时用刑罚,乱世之时则用德教。D.在汉朝的法令是严厉还是宽松的问题上,司马光和崔寔的看法恰好相反;在如何依法治国理政的问题上,两个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文帝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2)故崔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14.在评价西汉皇帝治国理民的得失问题上,崔寔和司马光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武王①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封比干之墓,旌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一虏对曰:“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术强弱。(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有删改)材料二:晋侯②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③”,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书》④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武王,周武王。②晋侯,晋悼公。③慝,邪恶。④《书》,《尚书》。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诸大夫赏A以书B社C庶士弛政D去赋E然后济F于河G西归H报于庙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旌箕子之宫”中的“旌”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的“阙”用法相同。B.“衅鼓旗甲兵”与“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衅”意思相同。C.“得二虏而问焉”与“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焉”意思相同。D.“弟不听兄”的“兄”字意为兄长,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明的君主,土地越广大、国家越强盛越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作者认为君主的害怕和恐惧是侵削邻国、战胜敌国带来的结果。B.周武王战胜了商朝,抓到了两个俘虏,让两个俘虏谈国家的怪异之事,周武王认为其中一个俘虏说得好,便向这个俘虏拜了两拜。C.周武王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于是彰显仁德,不关闭明堂的大门,向天下人表示,大家可以自由进来去拿周武王家里的东西。D.晋悼公认为,魏绛教他治理国家的方法很成功,要奖赏魏绛,魏绛辞谢了晋悼公的奖赏,并引用《尚书》的话勉励晋悼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2)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14.材料一中最后一段,作者列举齐等四国和孔子、墨子的例子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请简要说明。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刘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隙。(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材料二: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节选自苏洵《心术》)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后吴A奔壁B东南陬C太尉D使备西北E已而其精F兵果奔G西北H不得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将要,与《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且”意思不同。B.拜,授予官职,与《鸿门宴》“再拜献大王足下”中的“拜”意思相同。C.引,率领,与成语“旁征博引”中的“引”意思不同。D.谨,重视、慎重,与《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中的“谨”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对周亚夫十分看重,周亚夫足智多谋,不负众望,最终平定了吴楚之乱。B.周亚夫作战知己知彼,他认为楚军勇猛迅捷难以直接战胜,决定放弃救援梁国,断叛军粮道。C.汉军将帅同心,吴楚之乱历时三月,诸将始终理解并执行周亚夫的决策,这是取胜的重要因素。D.苏洵认为带兵必须坚持“义”,并且要做到战前让士兵培养战斗力,战时调动士气,战胜后修养心性。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2)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14.材料二中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周亚夫在平定吴楚之乱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简要概括。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唐俭)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书奏,帝嘉叹良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傥陛下A不以臣言B为迂C少赐D省览E天下F之福G群臣H之愿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惧之甚”与《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两句中“何”字的含义不相同。B.季,指一个朝代(时代)的末期,或同辈中最年幼者,等等。“隋季书生”指隋末的书生。C.祚,本意指福、赐福,帝位,还指保佑。“陛下嗣祖考之祚”中的“祚”指帝位。D.“数引公卿讲学”与《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两句中“数”字的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俭认为唐太宗不应对斩杀一头野兽感到快意,唐太宗听从了唐俭的劝谏,停止狩猎。B.讨伐宋朝时马得臣建议对投降的、逃走的、反复无常的采取不同措施,皇帝对此表示赞同。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亲睦六亲,增加敬爱。D.唐太宗、唐玄宗耽玩经史,当时读书之风盛行,马得臣希望辽圣宗也能够潜心钻研典籍。13.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2)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14.马得臣认为“陛下以球马为乐”有哪“三不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穰侯相,三人者更将,有封邑,以(①)太后故,私家富重于王室。及穰侯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纲寿,欲以(②)广其陶封。范雎乃上书曰: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语曰:“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③)疑事尝试于王哉!虽以臣为贱人而轻辱,独不重任臣者之无反复于王邪?且臣闻周有砥碗,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范雎日益亲,复见用数年矣,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其有王也。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治国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政适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国弊御于诸侯;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崔杼、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县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闻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华阳、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且夫三代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纵酒驰骋弋猎,不听政事。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曰:“善。”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秦王乃拜范雎为相。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千乘有余。到关,关阅其宝器,宝器珍怪多于王室。(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删改)10.请从下列关于“以”的解释中选出合适的释义,填在材料一的横线处。以(①)太后故/欲以(②)广其陶封/岂敢以(③)疑事尝试于王哉A.“以”,介词,可翻译为“用”。B.“以”,介词,可翻译为“凭借”。C.“以”,连词,表目的,可翻译为“来”。D.“以”,介词,可翻译为“因为”。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的位置的答案标黑。有功者A不得B不赏C有D能者不E得不官F劳G大者H其禄l厚J功K多者其L爵尊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以臣之言为可”中的“使”与“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中“向使”均可译为“假使”。B.“臣窃为王恐”中的“窃”与“窃以为过矣”的“窃”含义相同,谦辞,可翻译为“私下”。C.“臣居山东时”与“沛公居山东时”的“山东”均指崤山以东,泛指山东六国,含义相同。D.“且夫三代所以亡国者”与“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所以”含义相同。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下划线句子“复见用数年矣”一致的是()A.江南金锡不为用 B.西取由余于戎C.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D.举地千里1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县之于庙梁”意思是“悬吊在庙梁上”,其中包含了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下列选项中不包含这类文言现象的是()A.遂散六国之从 B.而陛下说之,何也C.疏士而不用 D.藉寇兵而赍盗粮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雎善于把握时机。在穰侯想扩张自己的封地时,范雎大胆上书,阐述了明君的用臣之道,向昭王推荐了自己。B.范雎认为善于治国的君主,就是要在国内使自己的威势牢固,对国外使自己的权力集中,为后文的论述做了铺垫。C.范雎认为太后独断,穰侯目中无人,华阳君、泾阳君惩处断罚随心所欲,高陵君随意任免官吏,四种权贵危害国家。D.范雎以齐、赵为正面事例,阐述了君主把大权交给宠臣的危害,站在昭王的立场上进行劝说,昭王听后采取了措施。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千乘有余。到关,关阅其宝器,宝器珍怪多于王室。(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17.选文第三段范雎的上书中列举了四种美玉,《谏逐客书》中李斯也列举了数种宝物。范雎和李斯想要借此阐释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0.BDF11.D12.C13.(1)这可见汉文帝是用严峻的办法达到天下太平,而不是用宽松的办法达到天下太平。(2)所以崔寔的观点是用来矫正一时的弊端,不是百代通用的法则。14.崔寔观点:不施行严刑峻法、政令太宽松,而导致天下混乱。司马光观点:宽严失调、宽严不当,而导致天下失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于把裂缝补好,把倾斜支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目的只是要使整个天下达到安宁的境地而已。在于“补绽决坏”两个动宾短语组成并列结构,其后B处断开;“枝拄斜倾”,主谓结构,句意完整,D处断开;“随形裁割”,状中结构,“随形”作状语修饰“裁割”,其后F处断开。故BDF三处需要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这就是持贤能智慧的言论的人,所以常常悲愤压抑而不能得到伸展的原因。/派遣将领把手函谷关的原因。B.正确。句意:何以知道会是这样。/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C.正确。D.错误。的确、确实。/如果真的。句意:实在是为了通达权变、拯救时弊的道理。/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天下太平时用刑罚,乱世之时则用德教”错误,原文为“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应为天下太平时用德教,乱世之时则用刑罚。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这;“致”,达到;“宽”,宽松的办法。(2)“矫”,矫正;“通义”,通用的法则;“非百世之通义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严刑峻法,海内清肃,算计见效”“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可概括出,崔寔观点:不施行严刑峻法、政令太宽松,而导致天下混乱。结合“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纪纲不立”可概括出,司马光观点:宽严失调、宽严不当,而导致天下失序。参考译文:材料一:自从汉王朝建立迄今,已经三百五十余年,政令已经严重荒废,上下松懈怠惰,百姓怨声载道,都盼望重新得到中兴,挽救目前的危局。而且,拯救时世办法,在于把裂缝补好,把倾斜支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目的只是要使整个天下达到安宁的境地而已。所以,圣人掌权,就会根据当时面临的形势,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不会强迫人们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庸俗的人,只知拘泥于古书上的文字,只看重从书中听来的古人古事,而忽略眼前的现实,怎么可以和这种人讨论国家的大事呢!所以,臣属上书奏事,虽然主上愿意聆听,但每每遭到牵制和破坏。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顽劣的人士不懂审时度势,只知安于所见到过的事情,即使是事情已经成功,也不知快乐,何况在操心事情的开端时,就让他同意?有的人,虽然见识通达,但居名自负,忌妒贤能,因为计策不是出于自己而感到羞耻,于是舞文弄墨,去诋毁别人提出的计策。这就是持贤能智慧的言论的人,所以常常悲愤压抑而不能得到伸展的原因。凡治理天下的君主,如果不是具有最好的品德,则采用严厉的手段,就能够治理;采用宽纵的手段,国家就混乱。何以知道会是这样?近代孝宣皇帝,明白统治人民的道理,知道为政的真谛,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海内清平,天下安静。总结他的政绩,高于文帝。等到元帝即位,在许多方面放宽了政令,终使朝政衰败,皇帝的威势和权力开始下降,汉王朝的大祸,在他手中奠下基础。为政之道的得失,从这里可以明鉴。过去,孔子作《春秋》,褒奖齐桓公,夸奖晋文公,赞叹管仲。那么,孔子难道不赞美周文王、周武王的为政之道?实在是为了通达权变、拯救时弊的道理。所以圣人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改变制度和措施,然而,庸人却苦于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认识。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养护身体相类似,平时注意营养和保护,有病时则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刑罚是治理乱世的药物,德教是治理太平盛世的美食佳肴。如果用德教去铲除凶残,就好比用美食佳肴去治疗疾病;反之,如果用刑罚去治理太平盛世,就好比用药物去营养和保护身体,这难道不是荒谬的吗?过去,汉文帝虽然废除了肉刑,但是,将应当砍掉右脚趾的改为斩首示众,受笞刑的人也往往被鞭打至死。这可见汉文帝是用严峻的办法达到天下太平,而不是用宽松的办法达到天下太平。材料二:司马光说:汉朝的法令已经是严厉的了,然而,崔寔还嫌它宽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衰败之世的君王大多懦弱,平庸愚昧的辅佐之臣,只知道姑息。所以,有权势而得君王宠幸的臣下,即使有罪,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豪强和不守法度的刁徒,即使违法,也不被诛杀;施加仁爱恩惠,只限于眼前;使为非作歹的人得逞,纲纪不能维持。所以崔寔的观点是用来矫正一时的弊端,不是百代通用的法则。孔子说:“为政太宽大,则人民不在乎,人民一但不在乎,则用严刑峻法来纠正。施行严刑峻法,则人民感到暴虐,人民一旦感到暴虐,则改施宽大之政。用宽大和严厉两种手段互相补充,政局才能稳定。”这是永世不变的常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CEG11.C12.C13.(1)散发巨桥的米粟,施舍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2)诸侯没有邪恶的,这是君王的威灵,也是其他人员的功劳,下臣有什么力量?14.作者用齐国等四国曾经胜利但不能保持胜利,以及孔子、墨子收敛锋芒的正反两个例子阐述要保持胜利就要居安思危的观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些大夫们都赏给了土地,普通的士人也都减免了赋税。然后武王才渡过黄河,回到丰镐,到祖庙内报功。“诸大夫赏以书社”和“庶士弛政去赋”两句句式完整,结构相同,其间断开,选CE;“然后济于河”中的“然后”表达转折的意思,其前断开,选E;“西归报于庙”和前句“然后济于河”都省略主语“武王”,“济于河”和“(西归)报于庙”属于前后相连的动作,并列关系,其间断开,选G。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使……显赫;/使侵损,使……削减。都是使动用法。句意:使箕子的住宅显赫彰明。/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削减。B.正确。本义指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杀牲,用其血涂于器物缝隙中来祭祀。句意:把战鼓、军旗、铠甲、兵器涂上牲血。/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C.错误。“得二虏而问焉”中的“焉”是代词,他们;“将焉取之”中的“焉”是兼词,从哪里。句意:抓到两个俘虏并问他们。/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D.正确。“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句意:弟弟不服从兄长。/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向天下人表示,大家可以自由进来去拿周武王家里的东西”错,应是向天下人表明周武王自己没有私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发”,散发;“赋”,施舍;“示”,表示,彰显。(2)“灵”,威灵;“二三子”,其他人员;“何力之有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有何力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术强弱”可知,作者用齐国等四国曾经胜利但不能保持胜利,以及孔子、墨子收敛锋芒的正反两个例子阐述要保持胜利就要居安思危的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贤明的君主土地越广大越感到恐惧,力量越强盛越感到害怕。凡土地广大的,都是侵削邻国的结果;力量强盛的,都是战胜敌国的结果。战胜敌国,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侵削邻国,就会招致很多憎恶。怨恨你的多了,憎恶你的多了,虽然国家强大,怎么能不恐惧?怎么能不害怕?所以贤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时候就想到危险,在显赫的时候就想到困窘,在有所得的时候就想到有所失。《周书》上说:“就像面临深渊一样,就像脚踩薄冰一样。”这是说做事情要小心谨慎。周武王战胜了商,进入殷都,还没有下车,就命令把黄帝的后代封到铸。下了车,命令把大禹的后代封到杞。武王仍然恐惧,长叹一声,流下了眼泪,命令周公旦领来殷商的遗老,问他们商灭亡的原因,又问民众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殷商的遗老回答说:“人民希望恢复盘庚的政治。”武王于是恢复了盘庚的政治,散发巨桥的米栗,施含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释放被拘禁的人,挽救犯了罪的人,分发钱财,免除债务,以此来救济贫困。又把比干的坟墓修葺高大,使箕子的住宅显赫彰明,在商容的闾里竖起标志,行人要加快脚步,乘车的人要下车致敬。三天之内,参与谋划的贤士都封为诸侯,那些大夫们都赏给了土地,普通的士人也都减免了赋税。然后武王才渡过黄河,回到丰镐,到祖庙内报功。于是把马放到阳华山,把牛放到桃林,不再让马牛驾车服役,又把战鼓、军旗、铠甲、兵器涂上牲血,藏进府库,终身不再使用。这就是武王的仁德。周天子明堂的大门不关闭,向天下人表明没有私藏。只有没有私藏,才能保持最高尚的品德。周武王战胜了商,抓到两个俘虏并问他们,周武王说:“你们国家有怪异的事吗?”一个俘虏回答说:“我们国家有怪异的事,白天出现星星且天上降下血雨,这就是我们国家怪异的事。”另一个俘虏回答说:“这是怪异之事,虽说如此,但还算不上大的怪异。我们国家特大的怪异是儿子不顺从父亲,弟弟不服从兄长,君主的命令不能实行,这才算最大的怪异之事呢。”武王离开座席向他拜了两拜。这不是认为俘虏尊贵,而是认为他的言论可贵。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取得胜利不是困难的事,保持胜利才是困难的事。贤明的君主依照这种认识,保持胜利,所以他的福分能传到子孙后代。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都曾经胜利过,可是最终都遭到了灭亡,这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如何保持胜利。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孔子力气那样大,能举起国都城门的门闩,却不肯以力气大闻名天下。墨子善于攻城守城,使公输班折服,却不肯以善于用兵被人知晓。善于保持胜利的人,能有办法使弱小变成强大。材料二:晋悼公把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说:“你教我同各部落戎狄讲和,以整顿中原诸国。八年之中,九次会合诸侯,(我们和各诸侯的关系)好像音乐一样和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我希望和你一起享用(郑国)赠送的礼物。”魏绛辞谢说:“同戎狄讲和,这是国家的福气。八年之中,九次会合诸侯,诸侯没有邪恶的,这是君王的威灵,也是其他人员的功劳,下臣有什么力量?然而下臣希望君王您在享受快乐时,能考虑到国家以后的事情。《尚书》说:‘在安定的时候要考虑危难的到来。’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王规劝。”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CEH11.B12.C13.(1)汉兵因此乘胜追击,于是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又悬赏千金买吴王人头。(2)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仍不懈怠的原因。14.①梁国危急,梁王多次求救,后景帝又下诏命其救援,周亚夫均不为所动,坚决执行自己的战略战术。②叛军缺粮、屡次挑战,周亚夫始终不出兵应战。③夜里营中惊扰,甚至闹到自己帐前,周亚夫也静卧不起。④叛军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周亚夫不为所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却让士兵注意防备西北角。后来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汉军营垒的西北角,但不能攻入。“吴”作主语,“奔”作谓语,“壁东南陬”作宾语,主谓宾结构齐全,其后C处断开;“太尉”作主语,“使”后省略了“卒”,“备”的宾语“西北”,宾语后E处断开;“奔西北”是动宾结构,后面H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将要/并且。句意:孝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B.“意思相同”错误。授予官职/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句意:授予周亚夫车骑将军的官职。/拜两次敬献给大王。C.正确。率领/引用,引证。句意:于是就率领士兵离去。/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广泛、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D.正确。均译为“重视、慎重”。句意: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重视学校教育。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诸将始终理解并执行周亚夫决策”错误,材料一“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说明,直到吴楚之乱平定后诸将才认为周亚夫的计谋是正确的,可推知之前可能并不认同他的做法。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降”,使……投降;“购”,悬赏征求;“购吴王千金”,省略句,状语后置,应为“(以)千金购吴王”。(2)“并”,吞并;“殆”,懈怠;“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梁国危急,梁王求救,景帝下诏命其救援,周亚夫均不为所动,坚决执行自己的战略战术。“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叛军缺粮,屡次挑战,周亚夫却始终也不出兵应战。“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夜里,汉军营中惊乱,军内互相攻击扰乱,甚至闹到了太尉的营帐之下。太尉却始终静卧不起。“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却让士兵注意防备西北角。后来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汉军营垒的西北角,但不能攻入。说明叛军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但周亚夫始终不为所惑。参考译文:材料一:孝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假使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文帝去世后,孝景帝授予周亚夫车骑将军的官职。孝景帝三年,吴、楚两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领兵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针锋相对。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孝景帝同意他的意见。太尉周亚夫已经在荥阳会军,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孝景帝,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弓高侯等人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屡次挑战,可是太尉始终不出战。夜里,汉军营中惊乱,军内互相攻击扰乱,甚至闹到了太尉的营帐之下。太尉却始终静卧不起。不久,就恢复了安定。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却让士兵注意防备西北角。后来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汉军营垒的西北角,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很饥饿了,于是就率领士兵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吴王刘濞抛弃了他的大军,与几千名精壮士卒逃跑,逃到江南丹徒自保。汉兵因此乘胜追击,于是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又悬赏千金买吴王人头。过了一个多月,越人斩了吴王的头来报告汉王朝。双方攻守共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打败平定了。这时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可是由于这次平叛,梁孝王却和太尉有了仇怨。(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材料二: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突然出现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可以对付敌人。凡是用兵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并非一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有不能应付的事情发生。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战士因正义而激起义愤,才可以连续战斗。作战的方法大致是:当战争尚未发生的时候,要积蓄财力;当战争即将发生的时候,要培养战斗力;当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要保持士气;当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修养心性。小心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认真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耕种,这就是积蓄财力的做法;重重地犒赏战士,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感到更加紧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让战士得到更大的激励,这就是培养士气的做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要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这就是修养心性的做法。所以战士们常常积蓄着怒气,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没有全部爆发就有更多的勇气,欲望没有完全实现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仍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战士们打了一次胜仗后就不能继续作战了。(节选自苏洵《心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10.CEG11.D12.C13.(1)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位皇帝的《本纪》,马得臣便摘录这三位皇帝的有可效法的行为处世记载进呈。
(2)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之事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14.①君主臣下共同游乐,难免会有争夺,会影响君臣情谊。
②君臣不宜不顾尊卑等级,争先求胜,不合君臣之间应恪守的礼仪。
③君主轻君王之尊、贪一时之乐,可能会遇到意外和危险,有害于亲人、社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为迂”指的是“臣言”,中间不能断开,“臣言为迂”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C处断句;“天下之福”与“群臣之愿也”句子结构一致,单独成句,所以EG处断句。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为什么;/什么。句意:为什么如此害怕?/有什么满足。B.正确。C.正确。句意:陛下继承祖先的大任。D.错误。含义相同。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句意:多次引导公卿讲学。/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错误。马得臣列举唐玄宗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是为了劝说辽圣宗能够友善亲人,不是说一定要效仿唐玄宗的做法。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阅”,阅览;“录”,摘录;“进”,进呈。(2)“尝”,曾经;“略”,简略;“陈”,陈述。【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可知,君主臣下共同游乐,难免会有争夺,会影响君臣情谊。根据原文“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可知,君臣不宜不顾尊卑等级,争先求胜,不合君臣之间应恪守的礼仪。根据原文“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可知,君主轻君王之尊、贪一时之乐,可能会遇到意外和危险,有害于亲人、社稷。参考译文:材料一:唐俭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帝鞍鞋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后,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位皇帝的《本纪》,马得臣便摘录这三位皇帝的有可效法的行为处世记载进呈。等到随从皇上讨伐宋朝,向皇上进言对投降的不可杀,逃走的不可追,但是对于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另当别论。诏令依他所说去做。不久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当时皇上沉迷蹴鞠,没有节制,得臣上书进谏说:“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如果没有遇到唐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臣尽管不才,陛下在东宫时,有幸列为侍从,现在又得以伴圣上读书,可惜对于您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的事情来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臣听说唐太宗事奉太上皇宴饮结束,就乘坐辇车到达内殿;玄宗和兄弟们喝酒喝得畅快,尽一家人的礼节。陛下继承祖先的大任,亲身侍奉太后,可以称得上至孝。臣仍希望皇上能在早晚向双亲问安之外,亲睦六亲,加倍爱敬,那么陛下敬爱亲人之道,就超过太宗玄宗二帝了。臣又听说二帝潜心爱好经史,多次引导公卿讲学,以至于日暮。所以当时天下纷纷向往,蔚成风气,因此得以兴隆文治。现在陛下醉心于典籍,研习章句之学,臣希望陛下能研究经书之理,深加体会,诚心实行,那么像二帝那样的治世不难实现。臣又听说太宗射野猪,唐俭劝谏他;玄宗射鹰,韩休劝说他;二帝没有不乐于听从的。现在陛下以踢蹴鞠,骑马射箭为乐,依愚臣看来,有三不宜,所以不避刑罚陈说它们。我个人认为君与臣一同游戏,免不了会有争夺,为君的得手则为臣的愧赧,彼方败了此方高兴,这是一不宜。骑马挥杖,纵横驰骋,不顾上下之分别,争先求胜,失人臣之礼,二不宜。轻弃万乘之主的尊贵,贪图一时之快乐,万一在马上有什么闪失,那我们怎么向社稷和太后交代呢?此是三不宜。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谏书上达,皇上嘉赏、感叹了好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DBA11.CFJ12.D13.A14.C15.D16.(1)于是派县官给他车子和牛来帮他迁出国都,车子有一千多辆。到了关卡,守关官吏检查他的珍宝器物,珍贵奇异的宝物比国君之家还要多。(2)如今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成就诸侯霸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17.范雎列举四种美玉,说虽然工匠错失了它们,但它们依然成为了名贵器物,以美玉指代自己,表明自己能够使国家强大。李斯列举数种宝物,这些宝物都不产自秦国,但秦王却非常喜欢,说明了秦王重珠玉,轻人民,逐客的错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①以:因为。句意:因为太后的缘故。②以:凭借。句意:想凭借这些扩大他的陶邑封地。③以:用。句意:怎么敢用毫无根据疑惑不定的主张来试探大王呢?故选DB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赏”作“有功者”的谓语,且句意完整,故C处断开;“官”作“有能者”的谓语,且“有功者不得不赏”和“有能者不得不官”句式对仗,都是主谓结构句,故F处断开;“劳大者其禄厚”和“功多者其爵尊”句式对仗,故J处断开。故选CFJ。【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假使您认为我话可用。/假使四位君主拒绝客卿不肯接纳。B.正确。句意:我私下替您害怕。/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C.正确。句意:我居住在崤山以东时。/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D.“含义相同”错误。“所以”,表原因,可译为“……原因”/用来……的。句意:况且夏、商、周三代亡国的原因。/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复见用数年矣”为被动句式,“见”表被动。句意:又被秦昭王信用了几年。A.被动句式,“为”表被动。句意:江南的金器锡器不会被使用。B.状语后置句,应为“西于戎取由余”。句意:在西边从戎地收用了由余。C.判断句式,“……也”表判断。句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D.定语后置句,应为“举千里地”。句意:占领了千里的土地。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划横线的句子“县之于庙梁”的文言现象是通假字,“县”同“悬”。句意:悬挂在庙堂大梁上面。A.“从”同“纵”,合纵。句意:拆散了六国结成的合纵。B.“说”同“悦”,喜欢。句意:而陛下却很喜欢他们,这为什么呢。C.无通假字。句意:疏远贤士而不加以任用。D.“藉”,同“借”,给。句意: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范雎以齐、赵为正面事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毕业生留存档案保管合同
- 二手摩托车买卖协议2024年
- 2024年天津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下载电子版
- 2024年合作办学协议书
- 2024年枣庄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保过
- 2024年兴安c1客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2024年杭州市的劳动合同范本
- 买卖投资合伙人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辽宁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软件下载
- 2024年简易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家具行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w
-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课件
- 《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课件
-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课件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这些事我来做主PPT课件(带内容)
- (电子对抗技术)课件
- 医院岗位风险分级、监管制度
-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 电厂AVC联调试验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12篇(含答案解析)
- 中国钱币的演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