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1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2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3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4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1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学生何蕃传(唐)韩愈①太学生[1]何蕃,入太学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2],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②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③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3],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④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注释】[1]太学生:太学属唐国子监“六学”之一,此处泛指国子监学生。[2]祭酒:掌管国子监的最高行政官员。[3]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泾源军乱,拥立朱泚为帝。18.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1)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2)哀其孤而字焉19.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初入太学,岁率一归()A.计算B.限度C.比例D.大概(2)于是太学阙祭酒()A.空缺B.革除C.稀少D.补缺20.第④段画线句有四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四处标识出来。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21.请将第①段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22.以下《孟子》中的观点,不适合阐释何蕃精神品质的一项是()A.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B.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23.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时,行文于变化之中又逐渐深入,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答案】18.(1)并列;(2)抚养19.(1)D(2)A20.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21.司业、祭酒按次序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并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而让天子知道。22.B23.①第一段主要通过太学诸生、朝野人士的称颂与推荐来塑造陈藩贤者的形象。②第二段通过陈藩不顾父母及太学生的劝阻归养父母以见其纯孝。③第三段主要通过别人的对话和具体事例写其“仁勇”。【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齿:并列。句意:从太学的学生们起都推崇称颂他,不敢和他相提并论。(2)字:抚养。句意: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率:大概。句意:他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故选D。(2)阙:空缺。句意:在这个时候,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将下雨,水汽蒸发上升,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既然这样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天将雨”和“水气上”都是主谓结构,各自断开;“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是状语后置句,后面断开;而且“然则”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所以“然则”前面断开;“泽之道”是句子主语,其后可以断开;“其……乎”是固定结构,其前断开。故断句为: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撰次”,按次序编写;“群行焯焯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焯焯群行”;“闻”,使动用法,使……知道,报告。【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A.意思是:忠实、诚信,乐于帮助别人而不厌倦,这是天然的爵位等级。强调“仁义忠信,乐善”。文中“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可见能够阐释何蕃的品质。B.意思是: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谈的是“学问之道”。文中并没有具体写陈藩是如何做学问的,不适合阐释陈藩的品质。C.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文中写陈藩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推荐,如太学诸向助教、博士推荐他,助教、博士向司业、祭酒推荐他,司业、祭酒向天子推荐他,可见陈藩的品行受到人们的称赞,能够阐释何蕃的品质。D.意思是: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孟子强调人应该养“浩然之气”。文中说陈藩在朱泚作乱时阻止太学生参与,而且“正色叱之”,体现了他的勇敢正直,可见能够阐释何蕃的品质。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思路和写作手法的能力。第一段主要通过太学诸生、朝野人士的称颂与推荐来塑造陈藩贤者的形象。如“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第二段通过陈藩不顾父母及太学生的劝阻归养父母以见其纯孝。如父母劝阻他经常回家,“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太学生见他非要回家,“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第三段主要通过别人的对话和具体事例写其“仁勇”。先写欧阳詹生评价陈藩“仁勇”,接着以有人说陈藩“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具体展现其“仁”,但提出“吾不知其勇也”,最后欧阳詹生以朱泚之乱中陈藩劝阻太学生的事加以证明,展现其“勇”。参考译文:太学生何蕃传(唐)韩愈①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每年被推荐参加进士考试,学业有成,品行高尚,从太学的学生们起都推崇称颂他,不敢和他相提并论。太学生们一同去向助教、博士推荐,助教、博士又把他的情况上报给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按次序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并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而让天子知道。京城众生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了解何蕃的公卿大夫很多,但没有一个在礼部当官;在礼部当官的人,又大都是与何蕃合不来的,因此他的仕途未获成功。②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他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他的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劝阻了他,他没有回家省亲已经五年了。何蕃,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怜悯双亲年老,不能照料自己。有一天,何蕃拜别各位太学生,要返回和州去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无法劝阻,就把何蕃关在一个空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一百多太学生,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恰逢阳城先生出任道州刺史,结果未能留住何蕃。③欧阳詹先生说:“何蕃,是个仁义勇敢的人。”又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读书,太学生们不敢做不仁义的事,埋葬那些死后丧事无人料理的人,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不管别人恩惠大小,一定要尽力报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仁吧;何蕃看起来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相貌不能承受他的内心,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啊。”欧阳詹先生说:“朱泚作乱之时,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随叛军,他们来请何蕃前往,何蕃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地训斥了他们,所以太学六馆的读书人没有跟从作乱,这难道不是他的勇敢吗?”④可惜呀!何蕃处于卑下的地位,他可以影响到别人的道德、学问都传布不广。把他比作水的话,他算是沼泽,不算是河流吧!河流地势高,沼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义,充实于他的内心,在太学施行,善行积累得很多,但所施用的范围不够广远。天将下雨,水汽蒸发上升,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既然这样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或者是有待于那特定的条件呢?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这样以后才能有所建树,难道只是何蕃是这样吗!我因此说了以上这些话,也是不让何蕃的事迹没有流传。上海市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答苏迈书(宋)黄庭坚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13.“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一部典籍?()A.《论语》 B.《庄子》 C.《大学》 D.《孟子》14.文章末尾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是()A.也 B.乎 C.哉 D.耳1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义项。①而知病之所在()A.弊病B.害处C.疾病D.担心②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A.偷窃B.偷偷地C.自己,谦称D.篡夺16.翻译下面的句子。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17.假如你是苏迈,在收到这封黄庭坚的书信后,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呢?请结合文本予以简析。【答案】13.A14.D15.①A②C16.然而人的一生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17.问题得到解决,黄庭坚在书信中明确指出:①多向同行的人学习,这是求师的一种方法。②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意: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也,一般用在句末,表判断或肯定语气,不符合语境;B.乎,用在句中或句末,用在句末,一般表疑问语气,不符合语境;C.哉,一般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不符合语境;D.耳,一般用在句末,相当于“而已”“罢了”,有“仅此而已”的意味,与前文“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相照应,指出读书的时间需要挤出来,符合句子语气。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病”,弊病。句意: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故选A。②“窃”,谦称,指自己。句意:(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竟”,究竟,到底;“得”,能够;“饱”,充足,充分。【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而知病之所在”,明确指出问题出在哪,下文便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原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可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求师友。由原文“又少读书之光阴”“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可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二是惜时。参考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的罢了。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四)(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江天一传(清)汪琬①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②天一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幕中诸侠客有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厚之。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狼兵【1】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于祁门。斩馘【2】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③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清军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难。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佥事公于是日死矣,天一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1】狼兵:即“俍兵”,明代广西少数民族的地方军队。【2】斩馘:斩敌首割下左耳计功。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以委天一()(2)遂被难()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清军购天一甚急()A.协商B.悬赏C.购买D.收买(2)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之()A.超过B.仰慕C.攀附D.遵从17.第①段划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18.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一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幕中诸侠客有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厚之。(2)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19.结合全文,简析江天一的形象特点。【答案】15.①.托付,交付②.蒙受,遭受16.①.B②.A17.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18.(1)天一特别受到同郡佥事(公)金声的赏识,幕府中精通兵法的众多侠义之士以百人计数(有上百人),但是金声唯独推崇天一。(2)市井中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放在笼子里(名作状)养着,抬高(形容词作动词)它的价钱,储存起来,当做稀奇的货物。19.第①段中“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体现了江天一重视道德修养。第①段中江天一在“家贫屋败”的情况下“挟书吟诵自若”,体现他安贫乐道、贫而好学。第②段中江天一与狼兵鏖战,体现了他英勇善战、果敢勇猛。第③段中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及与总督“我不死,必复起兵”的语言描写,体现出他不惧死亡民族气节和坚定的抗清决心。第③段中“我不死,祸且族矣”和“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保全家人的牺牲精神,与好友共担罪责的忠义之气。【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委:托付,交付。句意:把这件事托付给了天一。(2)被:蒙受,遭受。句意:于是被逮捕(于是遭遇了灾难)。【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购:悬赏。句意:清军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故选B。(2)尚:超过。句意:即使是古代那些忠义刚烈的人,也没有谁能够超越他们。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家贫屋败”是并列短语,是亲自修屋的原因,在后面断开;“躬畚土筑垣”是修屋过程,“以居”是目的,中间不能断开,在“以居”后面断开;“覆瓦不完”是主谓短语,主语是“覆瓦”,这句指出屋顶上的瓦片不完整,可能有很多破洞或缺失,所以从“覆瓦”之前断开;“盛暑则暴酷日中”描述了在炎热的夏天,他不得不在烈日下忍受酷热,主语又变成了“他(江天一)”,所以从“盛夏”之前断开。【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表被动;“知”,赏识;“诸侠客有知兵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是“有知兵诸侠客者”;“厚”,推崇。(2)“游侠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直”,通“值”,价值;“居”,当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①段中江天一所说“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表明,他认为读书人,一定要树立好的道德品行,体现了江天一重视道德修养。第①段中江天一家“家贫屋败”,家里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一面埋怨,一面叹息,而他在这样的的情况下仍能“挟书吟诵自若”,体现他安贫乐道、贫而好学。第②段中“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于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通过描写江天一与狼兵鏖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体现了他英勇善战、果敢勇猛。第③段中通过清军急迫悬赏捉拿江天一,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后,出门主动让清军逮捕自己的描写,以及对江天一大呼“我江天一也”,与总督“我不死,必复起兵”的语言描写,体现出他不惧死亡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抗清决心。第③段中通过江天一所说“我不死,祸且族矣”,体现出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家人的牺牲精神,通过他的话“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体现出他不惧死亡,与好友共担罪责的忠义之气。参考译文:江天一传(清)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天一特别受到同郡佥事(公)金声的赏识,幕府中精通兵法的众多侠义之士以百人计数(有上百人),但是金声唯独推崇天一。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托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头上缠着头巾,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清军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族人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而佥事金声也在这一天被杀害,天一最终和他一同死去,即使是古代那些忠义刚烈的人,也没有谁能够超越他们。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骨须,直直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②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激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③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己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5.解释加点字。(1)而高其直()(2)抚军亦厚赉成()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因出己虫因合纳斗盆B.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径进以啄C.逐逼之益奇之D.而奉行者即定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18.有人认为《促织》的大团圆结局较为浅薄庸俗,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从情节与主题角度,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5.①.价格②.赏赐16.B17.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18.示例:不赞同。①喜剧化结局并不能削减情节中的悲剧色彩。故事中成名因找不到蟋蟀被打、儿子投井后成名夫妻承受的痛苦,这些都不会因喜剧结局而得到淡化;②美好结局并不能削弱批判色彩。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提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直:价格。句意:便抬高价格。(2)赉:赏赐。句意:巡抚也重赏了成名。【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于是、就。句意:于是取出自己的蟋蟀。/于是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B.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句意: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C.代词,它。句意:追着啄它。/(大家)越发觉得它出奇。D.代词,……的人。句意: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以”,因为;“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务的胥吏;“裘马”,穿皮衣,坐车马。【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思想观点的能力。不赞同。首先,喜剧化结局并不能削减情节中的悲剧色彩。《促织》的喜剧结局代价是成名的儿子投井后身化促织,尽管成名的儿子复苏,但这个过程中成名夫妻承受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比如成名因捉不到蟋蟀而被打,成名夫妻在儿子投井后向隅而泣,不复聊赖等。这些情节并不会因喜剧结局而让悲伤淡化。其次,成名的美好结局具有偶然性,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结局实质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家破人亡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的结局,喜剧的深处蕴含的是无可挽救的悲哀与沉痛。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皇帝一时的喜乐,造成的是百姓无法挽回的伤痛,一只小小的蟋蟀竟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命运,它所蕴含的是在政治权利之下,底层人民命运的不自由与不自主,蟋蟀背后所隐藏的是政治权力关系的不对等,是帝王与平民的不平等的人生现实。小说通过主人翁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提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如认为大团圆结局较为浅薄庸俗,言之成理亦可。参考译文:①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于是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于是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像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②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③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四)(11分)阅读下本,完成小题。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3.解释加点字。(1)虫尽靡()(2)细疏其能()(3)无出其右者()(4)抚军亦厚赉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