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13*

湖心亭看雪文本概览►结构图解◄

湖心亭看雪交代事件、地点及天气情况景全景——广漠(大)情景对比特写——渺小(小)炉旺拉余酒沸同饮人冷热孤独巧遇知己天人合一清高脱俗引舟子语,点明主旨——“痴”►主题解说◄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流露出他避世、清高、脱俗的情怀。文本概览

文言文翻译

1.基本原则:①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②抓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出句中的关键字词。

2.基本要求:①信。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②达。要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③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句生动优美。

3.方法指导:①对。对译,逐字逐句落实。②换。用现代词语替换文言词语。③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④删。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⑤补。补充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⑥调。调整语序。考点聚焦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崇祯()拏()更定()一芥()毳衣()雾凇()铺毡()沆砀()积累运用zhēnnáɡēnɡjiècuìsōnɡzhānhànɡdànɡ2.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积累运用A【解析】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__(2)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3)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雾凇沆砀___________(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8)及下船____________积累运用撑(船)裹、围这晚上八时左右白汽弥漫的样子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客居等到哪里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积累运用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积累运用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我尽力喝下三大杯酒后(和他们)告别了。5.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含蓄表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4)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积累运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下面四幅“雪”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B积累运用【解析】A.是楷书;B.是隶书;C.是篆书;D.是甲骨文。7.“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该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课内精读内容上,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抓住雪中景物的突出特征,有韵味地进行高度概括,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形与神。8.“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有何作用?9.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10.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课内精读写出了雪中景物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甲】《湖心亭看雪》(略)【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比较阅读比较阅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_______(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______全往西(向西去)就,便(立即、马上)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同相公一样痴的人。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东阿王曹植梦中初次见到洛神时一样。比较阅读13.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①内容不同:【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②手法不同:【甲】文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乙文参考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我的)心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寺,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春花的光彩,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的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的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东阿王曹植梦中初次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课外品读龙山雪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七》)

【注释】①霁:雨雪停后转晴。②李岕(jiè)生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吸、吮。课外品读14.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大雪深三尺许________________(2)坐久清冽________________表估计,多,左右冷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声为寒威所慑。洞箫声(像)被寒气的威力所震慑。作者描绘雪景,表达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人生的渺茫和挥之不去的对于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课外品读16.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译文】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傍晚天气放晴了,我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候。众山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