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学生用_第1页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学生用_第2页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学生用_第3页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学生用_第4页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学生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6环境保护[最新考纲]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思维导图]考点一环境与环境问题整合核心知识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与危害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①②③(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问题原因分布主要危害植被破坏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热带雨林尤为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区部分物种减少或灭绝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结构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非洲最严重,其次是亚洲。我国西北、华北(春季)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能力降低(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①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②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一: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的影响)1.[2019·全国卷Ⅰ,44]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10分)角度二:青藏高原环境问题研究2.[2021·河北卷,20]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8分)

考点二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主题1自然资源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整合核心知识1.自然资源的含义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资源问题表现原因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危及农业、工业生产与生活,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客观因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问题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耕地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人口增长,不合理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及环境污染等矿产资源问题人均拥有量少,后备资源不足,部分矿产面临枯竭人口增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不合理开发导致矿区环境破坏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全国卷]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如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主题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整合核心知识1.石油资源的危机分析与应对措施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方面分析,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分析如下:2.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煤炭为例环境问题成因环境保护措施沉陷问题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破坏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土地破坏露天开采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剥离后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土地,并造成土地退化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污染空气、水、土壤,占用土地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探究命题角度角度一:矿产开采过程中的污染及其危害1.[全国卷Ⅰ]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10分)角度二:矿产资源加工生产中废物利用的意义2.[山东卷]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主题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整合核心知识理解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可结合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加以分析,具体如下:措施作用表现解决的问题植树造林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科学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既保护耕地,加大开发力度,又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土地退化、耕地减少、土壤盐渍化整理土地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一:坡耕地防护措施)1.[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10分)角度二: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问题与保护2.[海南卷]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10分)考点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主题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整合核心知识1.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成因危害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地形、地质、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①使耕地表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②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3.土地荒漠化(1)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过程比较缓慢;人类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活动是荒漠化的主导因素。(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4.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农业活动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得地下水位升高,伴随着水分蒸发,盐分逐渐积累于地表或作物根系层的现象。5.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原因表现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人为原因(1)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火烧和垦殖(2)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农垦(3)工业、城市、交通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4)对物种高强度的捕猎和采集(5)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6)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等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一:草甸退化的治理措施)1.[2020·全国卷Ⅰ,44]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如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10分)角度二:南方丘陵地区自然恢复植被对水土流失的作用2.[全国卷Ⅱ,44]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10分)主题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整合核心知识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林区森林火灾等过度砍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沉积物充满湖沼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人口稠密,过垦严重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过牧严重,过度樵采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合理放牧探究命题角度角度一:风沙危害1.[2021·全国乙卷,44]为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某11千米长的风沙活动路段两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其中工程治沙地视为固定沙地。2001~2008年为铁路建设期,2008~2015年为铁路营运期。面积单位:km2铁路两侧年份固定沙地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合计0.5km以内2001003.165.200.148.5020080.122.024.571.890.038.6320151.562.144.290.360.068.411km以内2001006.5410.060.2516.8520080.372.0210.204.370.1017.0620153.492.149.641.310.1016.682km以内20010.12014.0318.30.7533.2020081.072.0221.788.210.2433.3220157.502.1420.422.350.2032.61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格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可就建设期或营运期,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10分)eq\a\vs4\al(角度二:玻璃幕墙与生态环境保护)2.[2020·全国卷Ⅲ,44]据估计,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每年导致全球数以亿计的鸟儿死亡。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图所示)。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且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考点四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主题1水污染及其防治整合核心知识1.概念水污染是指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它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2.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类型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大面积死亡危害水生生物生长: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防治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一: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污染破坏)1.[全国卷Ⅰ]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eq\a\vs4\al(角度二:水污染的危害与治理)2.[2020·全国卷Ⅱ,44]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10分)主题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整合核心知识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主要类型成因危害酸雨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可吸入颗粒物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烟尘;建筑尘土人体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全球变暖趋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全国卷Ⅰ,44]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如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10分)主题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整合核心知识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其污染危害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方法优势分类收集,密封运输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破碎、压缩、焚烧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卫生填埋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资源化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2)常见资源化模式3.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②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一:旅游废弃物引发环境问题)1.[2019·海南卷,24]近年来,随着攀登珠穆朗玛峰人数增多,产生的废弃物增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关注。我国登山管理部门相继提出控制登山人数、成立高山环保基金会、制定登山管理办法等措施,以减少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10分)eq\a\vs4\al(角度二:外包装污染及治理)2.[全国卷Ⅱ,4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考点五环境管理整合核心知识1.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1)政策体系(2)法规体系2.环境保护行动(1)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及原因(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公众参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下表具体分析在保护环境中的一些个人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含义采取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协助创建绿色社区硬件: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软件:政府各有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议;绿色志愿者队伍;环保活动;绿色家庭生活方式关注环境安全增强绿色意识,营造绿色未来,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究命题角度eq\a\vs4\al(角度:水污染管理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7年6月安徽巢湖水面出现大片蓝藻集聚现象。随着气温升高,蓝藻进入活跃阶段,巢湖西坝口至双桥河水域出现大面积蓝藻集聚,湖水被染成绿色,水体发出阵阵异味。材料二蓝藻发生趋势与气象条件关系表。项目第1天第2天第3天气温/℃202527降水/mm320风速(m·s-1)211日照/h157趋势发生持续恶化(1)按照环境要素划分,蓝藻暴发属于________污染。(1分)(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巢湖蓝藻暴发的原因。(4分)(3)请为巢湖蓝藻的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4)环境管理的手段除了环境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手段、________手段等。(2分)选修6环境保护考点一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本题以“美国河流开发和河道治理”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图文信息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并能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不同比例尺的两幅图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河流开发以及河道治理旨在体现人地协调发展观和绿色发展观念。该工程建设对当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去分析。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2.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关键词”)主要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要素,其意义是为青藏高原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而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关键词”)主要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高原环境和生物,由此可得出第二阶段的研究主题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对高原环境及生物的影响,其意义是为今后的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答案:两类主题:气候变化对高原环境及生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高原环境及生物的影响。意义:研究气候变化对高原环境的影响,可为今后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支撑;研究人类活动对高原环境的影响,可为今后的人地关系协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考点二主题1探究命题角度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水资源问题。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不难分析。第(2)题,本题考查水资源保护措施。回忆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主题2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本题以社会关注度较大的工业尾矿矿渣库危害为背景,提供区域尾矿资料,考查工业尾矿矿渣库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以及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显示该地尾矿矿渣库中有重污染的物质且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坡上,经纬度信息显示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降水多发季节,该尾矿矿渣库可能对下游江河造成污染。应对措施可从加固尾矿矿渣库,防止被污染水源下泄角度分析。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2.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关联图。设问的限定词是“资源”“环境”,从资源角度考虑主要是废弃物的再利用,从环境角度则主要考虑减轻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主题3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切沟一方面破坏土地的整体性(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另一方面降低土壤的肥力(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使得水土流失加剧)。防止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②修建引水排水设施;③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④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⑤切沟填埋。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2.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农业区位于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为灌溉农业区,主要靠引水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势必增加灌溉用水量,使得河流流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同时导致入湖流量减少,会导致湿地和绿洲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使得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限制开荒面积;合理灌溉,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等。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考点三主题1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读图中信息可知,鼠兔的密度适中时(有效洞口密度为760/个·hm-2),鼠兔可以控制植物的过度生长,从而减少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消耗,使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抗退化能力强。当鼠兔数量过少时,会使植物数量过多,加大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消耗,反而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当鼠兔数量过多时,会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土壤侵蚀加剧,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应尽量减少对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合理控制鼠兔的数量。答案:影响: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策略: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2.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结构、植被丰富程度、地下根系和植被多样性等方面回答。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主题2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2001~2015年,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减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2001~2008年,铁路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都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都减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该地沙丘趋于固定,风沙活动减少,风沙危害减轻。2008~2015年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工程治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减轻了风沙危害。答案: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论证: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减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沙丘趋于固定,风沙危害减轻。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工程治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2.解析:由题干信息和基本常识可知,鸟儿撞击玻璃幕墙主要与玻璃幕墙的镜面效应有关。本题前一个设问的关键信息是“清晨”与“傍晚”,也就是要我们运用清晨和傍晚太阳方位的知识,来分析谷地两侧山体阳光照射的时间差异。要注意的是:沟谷西侧山地实则是东坡,清晨时向阳;沟谷东侧山坡实则是西坡,傍晚时向阳。本题后一个设问的“解决措施”可以从“玻璃幕墙”和“鸟儿”两个方面来想办法。一是消除玻璃幕墙的镜面效应,二是阻止鸟儿的撞击行为。答案:原因:清晨太阳从东面照射沟谷西侧的山体,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侧)的玻璃幕墙,鸟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西向东飞向西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傍晚反之。解决措施: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考点四主题1探究命题角度1.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虾池在陆上,附近有农田和村庄,引海水养虾,海水渗漏会导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含盐量增加,废水经地表排放还会造成污染。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解析:本题以那考河的流域综合治理为背景,考查水污染治理方式转变的意义。由材料可知,2015年前的“点源治理”属于传统“工程治水”方式,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但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