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提前开挖施工降水方案_第1页
土方提前开挖施工降水方案_第2页
土方提前开挖施工降水方案_第3页
土方提前开挖施工降水方案_第4页
土方提前开挖施工降水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场地地质条件 13.1.1.工程地质条件 13.2.水文地质条件 33.3.降水特点与对策 43.3.1.降水特点 43.3.2.降水对策 43.4.减压降水 53.5.疏干降水 53.6.坑外观测回灌井 53.7.基坑生产性抽水检验 63.8.封井工艺 63.8.1.坑内疏干井及坑外回灌井、坑内降压井封井(大底板前封井) 63.8.2.坑内降压井封井(大底板后封井) 73.1.场地地质条件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4℃,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7.8℃,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3℃。年降水量为1144mm,年平均蒸发量1336.6mm。夏秋之季常有热带风暴侵袭,多雷暴雨;秋冬季节常有大雾天气。上海地区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8m/s。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以南、凯旋路以西,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内地势较平坦,局部区域地表分布有建筑垃圾。3.1.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整体上属正常地层分布区(场地南侧及东北角局部为古河道沉积区,第⑥层缺失,有第⑤3层分布,浅部土层分布较稳定,中下部土层除局部区域有一定起伏外,一般分布较稳定。在所揭露深度150.32m范围内的属第四纪中更新世Q2至全新世Q4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砂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根据土的成因、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可划分为13个主要层次。其中第①层、第⑤层、第⑦层、第⑧层、第⑨层根据土的成因、土性特征分为若干亚层和次亚层(第①1、①2层;第⑤1-1、⑤1-2层;第⑦1、⑦2层;第⑧1-1、⑧1-2、⑧2、⑧3层;第⑨1、⑨2层)。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图3-1地质异常区图(场地南侧及东北角局部为古河道沉积区,第⑥层缺失,有第⑤3层分布)1. 拟建场地第①1层杂填土,上部局部为15~20cm厚水泥地坪,下部多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碎石等杂物,构成较为复杂。第①2层浜填土,含黑色有机质、石子等杂物,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场地东南角积水区该层以浜淤泥为主。2. 第②层褐黄~灰黄色粘土,含氧化铁条纹和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粉质粘土,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局部填土较厚区域该层缺失。3. 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第④层淤泥质粘土,分布较为稳定,流塑至软塑状态,属软弱粘性土。4. 第⑤1-1层灰色粘土、第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流塑,含云母、有机质、钙质结核和半腐植物根茎,在拟建场地分布较为稳定;第⑤3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可塑,夹薄层粉性土,主要在古河道沉积区分布。5. 拟建场地第⑥层暗绿色粉质粘土(俗称硬土层),拟建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层位起伏平缓,古河道沉积区缺失。6. 拟建场地第⑦层砂性土层,总厚度约14.0m,呈中密~密实状态。其中第⑦1层粉砂,中密,层面埋深一般约30.0~32.0m,层厚约0.60~8.80m;在场地西北角该层顶部夹多量粘性土,静探Ps平均值约6.27MPa,土性相对较弱(范围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第⑦2层粉细砂,密实状态,砂性较纯,层厚约4.70~8.40m,层位稳定、土性佳。7. 拟建场地第⑧1-1层粘土、第⑧1-2层粉质粘土夹粉砂,在拟建场地内分布稳定、层面起伏平缓;第⑧2层粉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层面起伏平缓,但土性有一定差异,局部区域缺失;第⑧3层灰绿~灰色粉质粘土,在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面起伏平缓。8. 拟建场地第⑨层顶面埋深一般约66.6~70.5m,总厚度约22.0m。其中第⑨1层粉砂,厚度约3.50~8.30m,夹中砂、砂质粉土,局部层顶夹多量粘性土;第⑨2层含砾中粗砂,夹粉细砂及薄层粘性土,分布较为稳定,土性较第⑨1层佳。9. 第⑩层灰绿~灰色粉质粘土,层面埋深分布较稳定,层厚变化较大(2.00~16.40m),局部夹层状粉砂,在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10. 第⑾层灰色粉砂夹粉质粘土,层面埋深一般约92.00~99.70m,埋深及层厚变化较大,钻探23#、24#、25#、BG4孔位置该层缺失。11. 第⑿层灰绿~灰色粉质粘土,层面埋深较为稳定(约103.00~108.00m),局部夹较多粉性土及粉砂,土质不均。12. 第⒀层灰色粉砂夹粉质粘土,层面埋深一般约109.00~114.50m,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该层上部一般夹较多薄层粘性土(22#、23#钻探孔勘探深度范围内以粘性土为主),土质不均匀。3.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可划分为浅层潜水及承压水。潜水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补给。上海市年平均高水位埋深为0.50m,低水位埋深为1.50m。潜水水位受降雨、地表水及地面蒸发的影响有所变化。本工程详勘和补勘时间跨度较大,勘察期间所测得的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在0.30m~2.40m之间。承压水拟建场地内承压水主要为深部第⑦层、第⑨层承压含水层,详勘阶段测得第⑦层、第⑨层承压水埋深分别约为7.2m和14.8m。据上海地区已有工程的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承压水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水位埋深的变化幅度一般在3.0m~11.0m。根据勘察资料以及围护设计方案,深坑区的地下墙及止水桩已将第⑦层承压水隔断,浅坑区因基坑开挖比较浅,不涉及到承压水。⑤3层初始水位标高为-2.62m,⑦层承压含水层初始水位标高为-2.59~-2.60m,⑦层与⑤3层初始水位相当,在古河道区,两层存在水力联系。本次Ⅴ、Ⅶ基坑的东北角位于古河道区,Ⅵ、Ⅷ基坑下伏地层为正常沉积地层。3.3.降水特点与对策3.3.1.降水特点1. 本工程Ⅷ坑开挖深度约20.32m,集水深坑区开挖暂考虑落深6.1m,所以基坑最大开挖可能达到27m左右,承压含水层最浅埋深为30.0m左右,开挖面距离承压水层第⑦-1层顶面比较近,基坑突涌的风险极大。2. 基坑面积比较大,分坑开挖施工较长,需要降承压水的时间比较大。3. 基坑及围护深度影响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场地东北角局部为古河道沉积区,第⑥层缺失,有第⑤3层分布,经抽水试验严证,在古河道区域⑤3层与⑦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4. 围护结构地连墙理论上已经将第一承压含水层截断,但鉴于成墙质量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坑内外承压水势必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5. 围护体对承压含水层的止水效果将直接影响承压水降水效果。6. 承压水下部隔水层的隔水性同样比较重要,因场地第⑧1-1层粘土、第⑧1-2层粉质粘土中均夹有粉砂,所以隔水层是相对隔水的。7. 本工程周边环境比较敏感,保护建筑、管线和地铁区间隧道距离基坑都比较近,降低承压水位势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遵循“科学降水”、“按需降水”的原则。3.3.2.降水对策1. 分层降水:上部潜水层采用真空管井降水措施,进行地下水疏干处理,确保地层疏干,便于开挖;下部第一承压水水层采用深井降水,主要对承压含水层“按需减压”,保证基坑安全及施工顺利进行;2. 在基坑内布置水位观测井,根据地下水位监测结果指导降水运行;3. 在紧邻Ⅷ基坑围护结构外侧适当位置布置水位观测井,作用如下:其一,监测内部抽水后坑外水位变化情况,定性判断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其二,在围护结构对承压含水层止水效果未达预期,坑外地下水源源不断补给坑内时,坑内降水井将无法满足降水需求,此时坑外观测井可做应急抽水井用,协助坑内井进行抽水,减少地下水补给源。4. 邻近需保护的二号线区间隧道、基坑周边老建筑、住宅区以及三号线高架等布置回灌井作为应急措施,主要对第一承压水层进行加压回灌,回灌井布置在被保护建筑物、管线及地铁线路附近,在出现地面沉降过大时,紧急回灌地下水,人为抬升并控制地下水水位,保持坑外水土平衡,减缓沉降变形速率。5. 降水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按需降水”原则,控制承压水的水位满足开挖时的安全要求,不得超降,减少降水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地铁区间隧道及地下水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 针对本工程基坑场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本基坑工程特点,成井后及时做生产性群井试验抽水,验证降水效果及围护结构对承压含水层的止水效果,及时排查渗漏点,提前进行堵漏处理,同时验证现场降水电路、排水情况。7. 围护体止水效果决定工程降水成败,现场有专业阻漏单位,配备足够的材料设备及人员。3.4.减压降水Ⅷ区共布置减压降水井8口,其中5口降水减压,3口作为备用兼坑内观测井,井深42m过滤器32-41m。降水井孔径650mm,管径273mm。减压降水井成井后及时试抽水,验证维护结构的隔水性能,一旦发现坑内抽水后坑外水位降低较大时,应查找围护墙体渗漏点,并进行外侧阻漏。降水井布置图及结构图详见附图-06、07。参考本工程勘察资料及抽水试验结果,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取本工程基坑下伏第⑦层承压水初始水头埋深为-8.7m。表3-1基坑开挖深度hs与安全水头埋深D对应关系表序号开挖区域基坑开挖深度(m)安全水位埋深水位降幅(m)1第一道支撑底1.60//2第二道支撑底7.10//3第三道支撑底12.1//4第四道支撑底16.606.00临界状态5Ⅷ区大底板底20.3211.315.316Ⅷ区电梯深坑27.0025.0019.003.5.疏干降水Ⅷ区需进行疏干降水,疏干井基本按250㎡土体面积设置1口,共计30口,井深24m,过滤器设置在各道支撑之间。疏干井孔径650mm,管径273mm。疏干井进行基坑浅层水疏干三周后才能进行二层以下土方开挖。疏干井布置图及结构图详见附图-06、07。3.6.坑外观测回灌井1. Ⅷ区坑外共布置观测回灌井7口,Ⅶ区内2口减压降水井兼做Ⅷ区观测回灌井,井深均为42m,过滤器32-41m。回灌井孔径650mm,管径273mm。观测回灌井布置图及结构图详见附图-06、07。2. 回灌加压系统:加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大水泵抽取地下水或水箱内水体,向回灌井内回灌,回灌压力一般较高,压力的大小由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决定。另一种方法是安装加压泵,对水体自然压力进行补偿,从而增加回灌压力。1) 因回灌后回灌井内产生一定量气泡,大量气泡聚集在滤管周围会阻止回灌水进入含水层中,因此必须定期对回灌井进行回扬冲洗,要求回灌井在正式工作前必须在井内安装回扬水泵,定期抽水回扬;2) 回灌时,要求排除井内空气,防止产生气泡阻挡回灌水,要求在井口盖板上安装排气阀,当水从排气阀大量出水后,才可以关闭排气阀;3) 回灌井上安装压力表及流量计,灌水量与压力要由小到大,逐步调节到适宜压力;4) 回灌井口要求密封,确保回灌时不漏水,同时回灌压力不宜过大,当回灌流量不明显增加时,回灌压力最好不要增加,否则回灌井周围易产生突涌,从而破坏回灌井结构;5) 回灌井成井后应立即抽水,井外回填最好在数天抽水后再进行回填,这样回填密实性比较好。6) 回灌水体必须干净,不能是污染水体,否则会污染地下水;7) 回灌水体内不能有固体物质(如砂,土及其它杂质等),否则会影响回灌效果。3.7.基坑生产性抽水检验1. 检验目的1) 通过抽水检验,观测坑内地下水水位变化,检验坑内降水井的降水能力是否满足基坑开挖安全需求。2) 通过坑内抽水,观测坑外观测井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3) 了解抽水检验期间,基坑外侧(地铁一侧)地面沉降变形情况以及隧道变形情况。4) 通过围护结构内外的水位变化,定性判断围护结构对弱承压含水层的止水效果。5) 通过抽水检验,为降水运行施工提供建议。2. 检验部署Ⅷ区基坑内抽水井J9、J12和J16,基坑内观测井J10、J11、J13和J14,基坑外观测井HG15~HG21。抽水试验时间为3天,水位恢复试验时间为2天。3. 检验报告包括内容1) 抽水期间的坑内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单井有效出水量。2) 抽水期间的坑外地下水位变化情况。3) 根据坑内外水位的变化情况,定性判断封闭完成后的地下连续墙对承压含水层的止水效果。4) 检验报告可供后期降水运行参考,包括适用于后期降水运行的抽水检验设备规格,停止抽水后地下水的回水速度等。5) 根据周边环境的沉降监测与抽水检验结果,预测后期降水运行后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形。3.8.封井工艺根据井结构及位置不同,需采用不同封井方案,大致分为以下二种:3.8.1.坑内疏干井及坑外回灌井、坑内降压井封井(大底板前封井)1. 坑内疏干井,在井内用粘土回填至管口;坑外回灌井井内用粘土回填至管口后用钢板将管口封闭,并焊接牢固:图3-2疏干井封井示意图2. 基坑土方开挖完毕后,降压井共运行1~2口抽水,坑内观测井水位在16.29米深左右,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部分坑内不参加运行的降压井需全部进行封井,在井内充填混凝土并在井口焊接钢板,最后在已封井上部浇大底板。图3-3坑内降压井封井示意图3.8.2.坑内降压井封井(大底板后封井)坑内底板完成达到一定强度,满足抗浮及设计要求后,对剩余降压井全部进行压密注浆封井工艺:1. 预搅拌1.00m³左右的水浆,水灰比0.4~0.5。2. 井管内下入注浆管,注浆管的底端下入深井底0.50m左右。3. 井管内填入瓜子片,瓜子片的回填高2m左右。4. 正式注浆前井管口用钢筋作支撑,将注浆管固定,然后开始注浆,注浆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