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879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879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879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879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879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清华大学879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12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9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6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02005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62004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3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2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说明:近年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为879刑法学,以往年份科目名称为刑法学,科目代码不详。2013年清华大学879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13年清华大学879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一、简答(15分x2)二、论述(70分)1、罪刑法定和犯罪构成的关系(25分)些问题产生影响(25分)3、如何理解和界定公共安全犯罪中"公共安全"(20分)三、案例分析(25分x2)2、出租车司机王某出车途中见有人招手便停下车来,只见李某扶着一个浑身是血的老人。李某上车后告诉王某是自己超速驾车撞伤了老人并要求王某赶快去市医院。车行至市郊一偏僻路段时李某谎称要下车小便,不料其下车后随即逃逸。王某独自驾车走到另一偏僻地段时,趁夜深无人之机将重伤老人弃置路边。次日,过路人发现老人的尸体后报了案,经法医鉴定,老人乃失血过多休克死亡。请就王某李某的刑事责任发表你的看法。2012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C一、简答题1.将组织男性有偿向男性提供性服务的行为认定为组织卖淫罪,是平义解释、扩大解释还是类推解释?为什么?2.故意与过失的关系在刑法理论上有哪些观点?你持何种观点?3.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在偶然防卫问题上有哪些不同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5.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关系?1.案情大意为甲因妻子与乙同居而与乙在机耕上起争执,甩手将乙推入河中,乙大声呼救,甲见此情形,即不施救也不采取有效措施,也不呼喊周围群众帮忙,而是离去,后来乙溺水死亡。公诉方认为甲不履行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导致乙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辩护律师认为乙的死亡是甲先前的过失行为引起的,故认定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罪。请你分析这两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2.案情大意为甲乙为老同学,乙到甲所在地出差,两人吃饭,甲喝醉。乙让甲开车送其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分析此案。3.案情大意为张三和李四约定,张三发货后李四付款,并约定李四向张三显示存折上有存款时,张三即发货。后来,张三伪造李四的身份证,并到银行领取了以李四名义开户的存折和储蓄卡。在张三借口查看李四存折的时候,偷偷将自己以李四名义领取的存折与李四的行存了100万,李四误以为这100万存到了自己的存折上,实际上这100万存到了张三手中(信用卡)诈骗罪和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分析此案。清华大学2010年刑法学考研试题一、简答:(每题10分)二、案例分析(5、6题30分7、8题25分)2.刘1刘2刘3刘4刘5合谋抢劫。刘1找到甲和乙对他们说我们抢劫去吧,甲和乙然后刘1刘2刘3刘4刘5抓回甲和乙。将此两人关在某仓库里,然后给甲和乙的家人打电话,说甲和把车钥匙(价值8000)给了甲。甲拿了钥匙把车开跑,把车开到别处卖掉,得赃款若干。清华大学2009年刑法学考研试题一、简答(每题20分,共80分)由。(40分)三、案例分析(3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而只能按照该司法解释生效前的旧法来处理。令人遗憾的是,2001年12月17日的《规定》中,对于此种情况2.甲犯盗窃罪被逮捕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揭发了不满13岁的A抢劫B的事实,经查证属实。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成立立功?为什么?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阻止其他犯罪人的逃跑,等等。根据《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以及前证属实;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到法定的承担刑事责任年龄阶段,A抢劫B的事实显然不能成立犯罪。但最高人民法院4.冒充警察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是否成立强奸罪?为什么?滋长不法分子的一些不法企图。这显然与刑事法律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原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根本任务相违背。对冒充警察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行为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行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行为,应以强奸罪论处。事实上,冒充警察与妇女发生性关系也就是行为人的“骗奸”行为。“骗奸”指的是妇女在对行为人的身份发生错误认识的情况下,被迫或者自愿与行为人发生性行为。笔者认为冒充警察骗奸妇女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如果妇女是在没有胁迫或者精神上受到强制的情况下,自愿与冒充警察者发生性关系,冒充者不构成强奸罪。如何理解"违背妇女意志"?如果行为人没有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采取“强行”的行为,妇女是自愿进行性行为的,不论妇女主观动机如何,都可以认定为没有违背妇女意志。对于一个妇女而言,她能够正常表达自己的意志,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她自愿接受性行为背后的动机错误是其自身轻信、判断和选择错误造成的,动机错误并不能否定发生性行为是其自愿的。换句话说,如果冒充者主观上没有强行奸淫的故意,假如妇女拒绝的话,冒充者就不会与其发生性行为。第二,如果冒充者以警察的身份,对妇女进行威胁、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敢抗拒,妇女是因受到"胁迫",忍辱屈从,不敢抗拒而与冒充者发生性行为,那么冒充者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单纯的警察身份不足以使一个妇女服从。因此要看这种行为能否构成胁迫。胁迫的实质是使用足以引起被害妇女的恐惧心理实现对被害妇女的精神强制,使妇女不敢反抗的手段从而实现强行奸淫的意图。利用职务权利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不能一律视为强奸。利用职权进行胁迫,违背妇女意志与妇女发生性交的,构成强奸罪。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这种特定关系进行胁迫而使妇女不敢反抗。二、论述题(30分)刑法理论关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观点?答: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受贿罪是一种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财物,(1)受贿罪客体的认定多年来,对于受贿罪的客体,观点纷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说。该观点是我国刑法理论的传统观点。这种观点的基本含义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和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就必然会损害行为人职务所及的那一部分国家机关的管理职能,破坏了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法律的实施。所以,任何受贿行为,都会破坏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②"复杂客体"说。该观点的基本含义是指受贿罪既是一种渎职犯罪,同时又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既侵犯了正常的公务活动,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③“选择性客体”说。该观点在我国刑法理论上研究甚少。参照中外学者的观点,它的基本含义是,某种犯罪行为除必然要侵犯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之外,还可能有侵犯其他某种社会关系的情况。④"廉洁性"说。该观点认为受贿罪客体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这里的廉洁性包括国家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为应当将职务行为廉洁性作为受贿罪的客体,在现实情况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其一,此学说既符合我国刑法设立受贿罪的立法意图,准确揭示了受贿罪的本质特征,同时也符合犯罪直接客体盼概念。这种学说体现了我国刑法设立受贿罪的意图,把职务行为廉洁性作为受贿罪的客体,既突出了作为职务犯罪的特征,同时又强调了这种犯罪违反廉洁义务的必然性,从而与渎职罪中其它犯罪划清了界限。其二,此学说高度抽象概括反映各种受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包容了各种形式的受贿行为。其三,此学说能如实体现受贿人的主观心理特征。在行贿与受贿之间的"权与钱"交易中,行贿人是为了"以钱买权"来自己谋取某种利益,受贿人是为了“以权卖钱”来满足自己贪婪的私欲,这其中“权”是交换条件,获得财物是受贿人(2)受贿罪主体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受贿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理论上一般将《刑法》第93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在非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被称之为"准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解,重点理解何为“公务"、"国家机关”、"村基层组织人员"等的含义及其构成受贿罪的条件。①从事公务。何为“从事公务”,一般认为,从事公务是指从事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对于从事公务的具体内涵现在各方观点不一,还要进一步细化。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及军队;观点二,认为国家机关除包含观点一中的机关外,还有党的各级机关、政协的各级事业单位;等等。我们认为观点二既从法律角度出发、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国家机关的含义进行说明,较为也可以构成受贿罪的主体。(3)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认定受贿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具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仅限于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包括利用将来或者过去的件两种情况。另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385条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专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种公务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当然指的是利用行为人本人职务上的便利。②关于收受他人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也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一个要件。我国刑法将受贿罪的贿赂限定在财物这一特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受贿罪收受的对象只能是财物,否则就不构成受贿罪。关于贿赂的性质,即什么是以外,还包括其他非物质性利益,如帮助受贿人解决住房、出国、调动,工作等等。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了性贿赂的问题,认为立法上应当将性贿赂规定为犯罪。刑法之所以将贿赂限定在财物这一范围之内,主要是从操作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受贿罪是结果犯,定罪量刑要按照受贿的数额来确定。财物可以量化,但非物质性利益却无法量化。所以,即使在刑法中规定贿赂可以包括其他非物质性利益,在司法实践中也会因缺乏量化的标准,而无他人谋取利益这一构成要件,才能构成受贿罪,否则就不构成此罪。但是也有人提出取消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规定,因为将为他人谋取利益规定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会给受贿人寻找借口逃避制裁,给案件的查处工作刑法将为他人谋取利益规定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背离了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在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义务的理念,同时也造成了司法实践中认定上的困难:如果行为人在客观上、实际上为相对人谋取了利益,这属于客观存在、客观事实,对此,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容易证明,在具体定罪时也不会产生争论;但问题是如果行为人仅仅承诺为相对人谋取利益,由于这种承诺属于主观性的东西,司法实践中往往比较难以认定,从而造成受贿案件的定性困难;有的甚至是虽然作出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承诺,但后来又不想为相对人谋取利益,从而对造成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认定上的困难。(4)受贿罪主观方面的认定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明知自己受贿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却仍然希望这一结果的发生。关于受贿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受贿故意的类型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违法的,却故意为之。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受贿罪的罪过除了直接故意外,也包括间接故意。如在被动受贿的情况下,经多次拒收无效,而听任行贿人留下财物,而不再退回;或是明知应家属要求为他人谋利有可能导致其家属乘机收受他人贿赂,而仍然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结果其家属收受他人财物,上述两种情况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即为间②受贿故意的内容对于受贿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存在争议的是为"他人谋利益",有人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主观方面,客观要件说是通说。为他人谋利益,始自许诺,终至实现,是一种行为,因而是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其一,在司法实践中,主观故意是通过客观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若把“为他人谋取利益”看成主观要件,在司法认定时,还必须借助于客观行为。故而,倒不如直接把其看成是客观要件。其二,从法条规定上来看,《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法条中的两个“的”表示罪状的完结,分别是对受贿两种具体客观行为的总结,因此,"索取他人财物"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属于并列关系。前者属于受贿罪的客观行为表现,后者也受贿罪的客观行为表现。其三,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要是为他人谋取利益时才会发生的事情,收受他人贿赂并不需要行为人本人利用其职务之便。故而,只有极少数腐败者受财而不为他人谋利。其四,尽管法条中规定为他人谋取利益才能构成收受他人财物的受贿罪不太科学,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为了保持法的稳定性和刑法的严肃性,应对刑法条文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没有实施"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行为人为受贿罪的未遂。但是在量刑时可以石从轻处罚,因为我国刑法对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可其五,如果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主观要件,那么,就无法处罚那些仅有收受他人财物的故意而没有为他人谋利的意图者,这显然于情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三、案例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张某(25岁,女)与被害人李某系恋爱关系,虽未结婚,但是张某搬住在李某家。一日,二人吵架,李某与其母陈某一同外出,张某往剩菜里放上农药准备自杀。然后在里屋开始写遗书。此时李某回来,进入厨房并吃下剩菜中毒。张某一看,吃下剩余的毒药跑到其父的坟前哭泣。李某的姐姐急忙将李某送入医院抢救,但无效死亡。请以:张某已经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有毒剩菜和张某没有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剩菜分析本案的处理。答:从张某已经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有毒菜和张某没有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有毒菜两种情况分析本案的处情况一:张某已经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有毒菜,此时李某回来,进入厨房并吃下剩菜中毒。张某一看,吃下但是,张某在看见危险确实发生,却没有实施救助义务,反而自己吃下剩余毒药离开,对于张某没有积极救治李某的客观行为,结合前面的已经预知的主观情况,说明张某主观上对于李某的死亡并不反对。张某并不希望李某死亡,但是,其明知李某有可能吃有毒剩饭,却放任李某的死亡。主观上构成间接故意,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情况二,张某没有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菜,而李某吃下了剩饭,张某一看,吃下剩余的毒药跑到其父的坟前张某没有预见到李某会吃含有毒药的剩饭,说明其并没有杀害李某的主观故意,主观上是反对李某服毒行为的发生,张某将有毒剩饭放在外屋,自己去里屋写遗书,应当预见没有预见李某食用有毒剩饭的可能性。张某属认为他的主观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而是认为他的错误认识,认为李某必然死亡而未尽救治义务。因此,这时张2.小王儿子生日,小王大摆宴席。觥筹交错,大醉。同事小张吃完酒席离去时发现自己的摩托车不见了,小王四处寻找未果。但是发现附近有几辆摩托车,于是二人拿来扳手撬开了其中一辆摩托车的车锁,小张骑车而去。后小王的哥哥发现小王的摩托车不见了,于是报案,经查小王的摩托车被小王、小张盗走,请分析本案。答:(张明楷教授认为)财产犯的法益首先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其次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但在相对于本权者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占有没有与本权者相对抗的合理理由,相对于本权者恢复权利的行为而言,则不是财产犯的法益。占有说往往被人们认为扩大了处罚范围,最为典型的是,根据占有说,盗窃定。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二是相对于本权者而言,如果财物占有与本权者相对抗并且没有合理理由时,不属于财产犯的法益。盗窃罪的被害人(甲)从盗窃犯人(乙)那里窃取自己所有的被盗摩托车的,由于乙对摩托车的占有与所有权人甲相对抗,而且这种对抗没有合理理由,相对于所有权人甲行使权利的行为而言,乙对摩托车的占有不是财产犯的法益,故甲窃回该摩托车的,不成立财产罪。但如果甲的窃取行为超出了被盗数额,则有成立盗窃罪的可能性。在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的所有权或者其他本权的情况下,同一行为人针对该财物实施的其本案中小王和小张的盗窃事实其实是盗窃了自己的摩托车,二人虽然有盗窃的故意,也有秘密窃取的行为,但是自己侵犯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不存在侵害的对象,所以不成立盗窃罪。3.李四伪造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其后拿到银行试图提走现金。银行职员王五(国家工作人员,与李四素不相识)发现该支票系伪造,本想报案,但是其与单位领导素有隔隙,意图陷害单位领导,向李四支付了票款。案发,王五声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支票是假的。试分析此案。答:(1)李四与王五之间构成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助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道其给予协助,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2)两人均构成票据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1款)。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片面共犯是否构成共犯,在理论界存在争议,有认为属于共犯的,也仅以双方的共同行为即可,至于其意思如何,则在所不问。是否构成共犯在本案中对两人的定罪没有影响,两人均构成票据诈骗罪,但对两人的停止状态有影响。如果四虽然获取了钱款却是票据诈骗未遂,王五虽然没有获取钱款,却是票据诈骗既遂。同理,如果片面共犯不是共犯。李四意图票据诈骗银行,结果王五已经发现了李四的诈骗意图,仍然故意支(3)票据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否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为避免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法条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一些状况进行了特剐规定。如: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明知”的,在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是划分是否构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在主观上确实不知道该票据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则不构成本罪。本案中,李四和王五均明知票据系伪造,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票据诈骗行为,因此,当然构成票据诈骗罪。2005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刑法学专业卷】一、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就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后实施的窃电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员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1)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单位不可能成为一切犯罪的主体,因罚",因此,从法律规定上说,只有当刑法规定了单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主体时,才可能将单位认定为犯罪主体。《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表明,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时,只能由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因此,对于刑法没有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即使事实上是由所谓单位集体实施的,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只能认定为自然人(共同)犯罪。(2)本案中单位领导研究决定之后实施的窃电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构成盗窃罪。盗窃罪的主体只能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犯罪客体方面,侵犯了公私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3项规定:“盗窃的公私财物。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司法解释也肯定电力属于无体物,因此盗窃电力的行为,成立盗窃罪。法律没有将盗窃罪规定为单位犯罪,所以只能认定为自然人(共同犯罪)。所以,本案中,即使窃电行为是单位领导研究决定的,也不构成单位犯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盗窃罪的刑事2.如何认定和处理承继的共犯?答:承继的共犯,又称相继的共犯或者继承共犯,是指一个行为者在一定犯意支配下,在完成犯罪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刑法理论尚缺乏对承继共犯的研究,但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时有发生,对此类行。为如何定罪处罚是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承继的共同正犯的成立,主要有三种主张。(1)肯定说。该说认为,后行为人对参与前的先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应当承担责任。其主要理由是:其一,既然后行为人了解先行为人的意图,并利用先行为人已经造成的事态,就表明二者就行为整体形成了共同敌意。其二,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