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24年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E/38/wKhkGGae_7uAJuJ5AAHXIFHHHX8631.jpg)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24年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E/38/wKhkGGae_7uAJuJ5AAHXIFHHHX86312.jpg)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24年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E/38/wKhkGGae_7uAJuJ5AAHXIFHHHX86313.jpg)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24年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E/38/wKhkGGae_7uAJuJ5AAHXIFHHHX86314.jpg)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24年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E/38/wKhkGGae_7uAJuJ5AAHXIFHHHX86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单元测试卷(24年秋)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下图是某位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据此推断该人物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2.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该说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兼容并包,思想自由”3.打开民报第一期,最醒目的位置是四幅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据此可推知,创办《民报》旨在宣传()A.自强与求富B.维新变法C.民主与科学D.三民主义4.下图反映的革命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最终,革命行动()A.结束了军阀割据B.终结了封建制度C.结束了清朝统治D.遭到袁世凯镇压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作出限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C.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D.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6.1916年《申报》评论:“庚子以来,主张自治之潮流膨胀全国,然袁氏于此未能有充分之让步,以为施行帝政,可为国家幸福,结果中途病死,晚节不保。”材料认为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是()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共识B.二次革命起兵反袁C.护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D.军阀割据不得人心7.下表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是()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A.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C.革命派和北洋军阀持续斗争D.军阀割据混战造成民不聊生8.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民国九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民国九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是()A.1912年B.1915年C.1918年D.1920年9.1919年北京学生高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体现了北京学生()A.追求自由平等的决心B.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C.拥有改造社会的勇气D.关注马克思主义传播10.下面图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1920年创办的刊物,此举意在()A.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B.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C.号召资产阶级构建君主立宪D.向全社会呼吁实现和平建国11.这次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第一届国会D.中国同盟会12.2024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设计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护国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图A人物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图B人物是,1919年,他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4分)材料二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林伯渠曾经说过,“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乔晓阳《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还留有什么遗憾。(2分)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3)从材料三中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五四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抗争。五四爱国运动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的表现。(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材料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①请列举一例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1分)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背景。(1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革命有怎样的作用?(2分)②图A会议召开于哪一年?(1分)请写出该会议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1分)它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试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联系。(1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认识。(2分)15.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思想”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5分)【思想推动改革】材料一时间主要事记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1895年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1896年写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1897年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图A康有为大事年表(部分)(1)图A反映出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方式有哪些?(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思想指导革命】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的思想“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一度受到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但是主导的,起支配作用的一直是革命救国思想”。——摘编自肖致治《论孙中山早期思想的基本倾向——兼与黄彦同志等商榷》(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早期思想的基本倾向。(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在该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活动。(答出两例,2分)图B中独立省份的分布有何特点?(1分)【思想促进发展】材料三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什么事件有关。(1分)【思想引领事业】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根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会议提出的共同奋斗目标。(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答案答案123456789101112速查CCDCBADDBBBC4.C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很快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最终清朝统治结束,C项正确。7.D点拨:根据材料时间分析可知,1914—1918年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导致大量农户应征入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而军队人数、军费开支激增,D项正确;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不相符,排除A项;材料无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排除B项;“持续斗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0.B点拨: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它们的刊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故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13.(1)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每空1分,共4分)(2)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遗憾: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3)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14.(1)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被转让给日本。(2分)表现:群众基础广泛;全国范围的斗争,组织化程度高;主动抗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①刊物:《新青年》(或《青年杂志》)(1分)国际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1分)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②时间:1921年。(1分)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诞生了伟大的“红船精神”。(2分)(①②任答一个即可,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3)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方式:学堂讲学;著书立说;创办报刊;多次上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主要内容:创办京师大学堂;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按摩中心装修延期协议
- 网络安全居间协议样本
- 服装店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半年租房合同签订前的房屋检查案例分析
- 消防维保合同执行后的关键流程
- 公司维修劳务合同范本
- 俱乐部出租球员合同范本
- 企业筹划合同范本
- 借资质合同范本
- 产品分销合同范本
- 职业健康检查流程图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单元知识要点
- 呼吸系统疾病与麻醉(薛张刚)
- 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
- 5000只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5534-2008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 心脏手术麻醉的一般流程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信号与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