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部编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
课《故乡》。
一、导入
在旧中国漫漫长夜中有一位特殊的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东渡
日本,师从藤野先生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希望用手中的笔疗救自己国民的精神;
他在现实的黑暗中苦闷《彷徨》过,更在孤独的战斗中迸发出抗争的《呐喊》;
在《朝花夕拾》中追忆过百草园和长妈妈,他的小说《社戏》也曾带我们浏览过
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他就是鲁迅,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故乡》和他一起
去思考中国社会的命运。
二、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明确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通过人物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
花夕拾》以及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故乡》收入其小说集《呐喊》。
(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
手法。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理清线索,了解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抓住“对比”,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和环境。
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课文,梳理这些变化,并用
一张示意图表示出来。
小说采用插叙,反复在“现实"和''回忆”间穿插交织,把现实和记忆中的
故乡画面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一开头,“我”回故乡。景物描写,寥寥数笔,便
画出一幅冷涩的故乡风景图一一深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从而为全篇奠定了悲凉黯淡的情感基调。“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
记得的故乡”?一时间我对故乡的记忆仿佛充满了恍惚和困惑。因为在回忆中,
有“我的美丽的故乡二“我”在故乡遇到儿时的玩伴闰土。记忆中的闰土是个天
神一样的小英雄,一提闰土的名字,“我”脑海中立刻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那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边瓜地,以及那个项戴银圈手捏
钢叉,“向一匹猫尽力刺去”的少年闰土本身。但现实的,成年的闰土已经变成
了“辛苦麻木”的“木偶人”。“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自私、尖刻、贪婪、势
利、爱搬弄是非的“圆规”。“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
托于下一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同时,又写出了“路是人走出来的”名句。
(四)分析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整体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之后,我们通过人物的细节
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重点分析“闰土”和“杨二嫂”这
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梳理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语句。
理解:少年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杨二嫂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们有
哪些变化?思考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少年闰土:闰土最初是在“我”的回忆中出现的,他“十一二岁”“紫色的
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语言干脆利落,“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一个天真活泼、心地纯净
的少年形象。
中年闰土:待到闰土正式出场时,已是中年,“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
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
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也“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改变更大的是他的性格举止和精神世界,他畏畏缩缩,说话吞吞吐吐,谦恭而又
含糊,显得迟钝麻木,把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上。
1.我们梳理了闰土肖像、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
的对比,我们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
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
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
在闰土看来,“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闰土是一个活泼
可爱、富有表现力的“小英雄”,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因
为回忆中的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到两颗童真的心
灵的自然融合。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
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
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在少年闰土连珠炮式的话语里,跳动着的是一个
活泼的生命。这里所说的“事”,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
这种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闰土的生命力,
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的忍耐,“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
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小说通过闰土形象的前后对比,让读者清晰的
看到旧中国善良的人民之所以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其根源在于社
会的动荡不安和封建礼教的戕害。
2.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
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其实也一直怀念着“我”。“他
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
平等、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
的回忆。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
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啊!但封建的礼法关
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他的
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
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闰土不再仅仅把
“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
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
诉说,无法表现,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着一股“冷”。在这种“冷”
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
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我”所感到的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无
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不相通。“我”和闰土之间并非没有沟通、理解的愿
望,然而,尽管两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对话、交流,重温少年时代亲密的关系,
但却无法做到,可见,这种隔膜是由于某种超越于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
会现实导致的结果。是旧中国的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巨大差
异,各自困在与自己社会身份相适应的狭小的生活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都
无法突破束缚,从而在彼此之间造成了一层层阻隔人们心意相通、哀乐与共的“厚
障壁”。
我们分析了闰土的人物形象,再来分析杨二嫂这一形象。
L请找出描写杨二嫂的细节加以分析、体会。
“凸颔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肖像,不多描摹,但已让读者察其形而
见其人。
接下来“我还抱过你咧”“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阿
呀呀,你放了道台了”“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等一连
串让“我”哑口无言的话语,又让读者听其言而更知其人,最后“顺便将我母亲
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的“退场”动作,更是让读者难忘。
杨二嫂这个人物年轻时,颇有姿色,生活也算不错,没有给年少的“我”留
下什么恶感;而出现在成年“我”面前的,却是一个自私、尖刻、贪婪、势利、
爱搬弄是非的“圆规”,成了庸俗小市民的典型。
我们分析了小说两个主要人物之后,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
个人物的变化?
小说通过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前后变化对比,反映了旧中国整个社会
走向全面衰败的现实。
小说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1.“我”对今天的故乡怀着怎样的情感?体会“我”在返乡经历中表现的复
杂心理。
2.聚焦小说结尾,理解“我”的思索。
小说的结尾,“我”在离乡的航船上,再次想起故乡的人和事,痛苦的意识
到“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
少年闰土这一形象所象征的生命力、少年之间的和谐关系,本是''我"最美好的
记忆,也寄托着“我”的理想,这次回乡的经历打破了“我”的希冀,“我”再
一次确认了故乡所代表的旧中国封闭、颓败、灰暗的现实。“并不感到留恋”呼
应上文,写出了“我”的怅惘。“看不见的高墙”是“隔膜”的象征,其中既有
旧中国普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境遇差异造成的隔膜,还有“我”
作为少数觉醒者感到的孤立。
在痛苦的思索中,“我”又从下一代身上看到了某种希望,“希望他们不再像
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二然而,如何才能让下一代不再重蹈覆辙呢?“我”想到
了旧中国的几种人和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我”的
“辛苦辗转而生活”,以及有些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对于这几种生活,“我”
都是持批判态度的,而“辛苦”一词,又透露出深切的同情。在对旧中国的批判
中,鲁迅特别关注的是他们精神上遭受的折磨。他着力刻画出这“未经革新的古
国的人民”的“魂灵”。“隔膜”是一个关键词,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隔膜,必须
彻底改变旧的生活。
最后一段是全篇的关键性的总结段落。“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承前文而来,“我”期待“新的生活”,但对这一希望却又没有把握,甚至怀疑自
己是否也和闰土一样,不过是以一个幻想中的“偶像”自我欺骗。这里包含着“我”
作为一个新式知识分子深刻的反省,“我”意识到,自己对于“新的生活”是什
么样子,如何到来,并没有切实的认识,因此这种希望是很空洞的,因其空洞,
而近于“偶像”。“我”通过回乡的经历,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具有美好
的意愿、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无所畏惧地行动。
“走”是行动的象征。“走的人多了”,更表明作者认识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
新社会,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
关于小说中的“我”这个形象的理解:《故乡》中的“我”,一方面是启蒙
者,是现实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小说也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弱点,他面对故乡,
只看到一片死寂,看到普通人精神的麻木,但无法从这个社会内部找到变革的因
素,从而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孤立的状态。他自己也在精神上承受
着这种孤立带来的巨大痛苦,时时产生失落、动摇、幻灭的情绪。小说对于启蒙
者的这种困境,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
《故乡》中的“我”不能完全等同于鲁迅,但在鲁迅塑造的众多新式知识分
子形象中,又属于比较接近鲁迅的一个,诸如回乡的经历,对旧中国的批判,对
“隔膜”的关注,痛苦的思想探索等等,都有较多鲁迅的影子。
(五)深刻的思想性:接下来,我们来总结明确小说的主题。
小说《故乡》从大的主旨上来看,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整体基调相一致的。
作者对旧中国的人民怀着深切的同情,叹息他们所承受的日复一日的生活苦难,
更愤懑于由这种生活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期望着打破这种旧的生活,
迎来“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
凡此种种,皆是“五四”的思想主题,也是作者在自己的创作中所反复探讨、
申说的。在对旧中国的批判中,鲁迅特别关注的,不只是人民在物质生活上承担
的苦难,而尤其是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折磨,如中年闰土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带给
“我”的震撼,就是这种思考和批判产生的基础。同时,对“新生活”的呼唤,
是五四新文化的时代精神一一“启蒙”的题中应有之义。
鲁迅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清末、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以来自己的亲身经
历中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的到来,新生活的建立,都不会是''登高一呼,应者
云集”,不是轻易能够成功的,而将是一个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启蒙者自身
的缺陷,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暴露、克服。小说结尾处,在痛苦的思索中,
“我”又从下一代身上看到了某种希望,希望他们不再重蹈覆辙,有不同于上一
代的“新的生活”。
(六)欣赏小说的语言艺术。
鲁迅的小说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我们通过前面对人物细节的分析,可以学习
他刻画人物简练传神的手法。我们还可以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
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1.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如回忆少年闰土时的环境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
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
画面色彩极为饱满、鲜活、明净、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欣喜,这是“我”理想的
寄托。景物描写,具有烘托气氛、表现主题、推动情节的作用。
2.体会记叙、抒情与议论的有机结合。
我们还要找出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感知其多重作用。如1”我所记得的
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
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明确:这一段既有议论,也表现“我”的情感和心理,通过“我”的自我安
慰,将之前激荡的情感平息下来,还引出下文,“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推动情节的发展。可谓议论、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三、反馈与评价
积累拓展
文中说:“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
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外套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登山杖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话听筒产品供应链分析
- 头发拉直制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婴儿床床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信息和数据的临时电子存储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纺车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动吸痰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应收账款融资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中国股票市场反向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
- 通灵蓝色火焰 柏林电影节事件营销方
- 多重中介模型及其应用
- 车位租赁合同电子版
- 化妆品行业标准操作程序《玻璃瓶检验标准》
-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8)课件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 苏J01-2005图集
- 装饰装修阶段重大危险源清单2(精华版)
- (精选)台阶和树木移除申请书
-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