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应城一中合教中心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 B.肽链的形成C.RNA的合成 D.葡萄糖的分解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组B.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C.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有时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而确诊D.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零3.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2nC.因克隆胚是由N植株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2nD.通过途径2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4.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在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C.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D.细胞间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5.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A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B.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6.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栖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B.生物的性别决定都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C.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沿海滩涂属于盐碱化草地,对该草地进行改造的程序是:种植先锋植物——柽柳、碱蓬,增加植被覆盖量和土壤有机物的量(枯枝落叶)→种植虎尾草、黑麦草,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种植羊草、苜蓿,继续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同时获得优良牧草;但是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蝗虫(食草)、蜈蚣(食蝗虫)等小动物也随之增加。(1)为了防止出现蝗灾,要调查东亚飞蝗成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种群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滩涂土壤上植物优势种的更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滩涂改造过程中,利用信息素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信息素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4)改造盐碱化草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8.(10分)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1∶1,F1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F2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四个品系:①红眼正常翅、②紫眼正常翅、③红眼卷翅和④紫眼卷翅,已知品系①和②为纯合品种,品系③和④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若只考虑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①~④中选择2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烟草叶片受到某种害虫(甲)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某种挥发性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白天会吸引害虫(甲)的捕食者(乙),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性害虫(甲)。回答相关问题:(1)烟草地中包括害虫(甲)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其中甲处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2)甲与乙之间存在种间的捕食关系,捕食通常是指___________。(3)烟草释放出的信息素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烟草释放出的信息素能驱除夜间活动的甲雌性,使得甲雌性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从而降低该种害虫的___________,进而使该种害虫的_________明显降低,从而减轻对烟草的危害。10.(10分)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___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4)当航天员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失重会引起T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由它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同时,由于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浆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也减少,人体免疫力下降。11.(15分)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百分之四十到六十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土壤中的细菌有的能分解纤维素,有的细菌则不能,其原因是前者能分泌____________。纤维素最终被水解为____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土壤取样→挑选菌落→样品稀释→平板划线B.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一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3)土壤取样要选择____________的环境。在实验室筛选时,与从热泉中筛选Tap细菌的原理相同,即人为提供____________,同时抑制或阻止____________。(4)下图若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此培养基配方中的“某成分”应为____________。此培养基为___________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CO2可以在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肽链的形成在核糖体上完成,B正确;C、R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C错误;D、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细胞中几种重要代谢活动的场所,侧重考查理解能力。2、A【解析】
1、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3、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详解】A、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A错误;B、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但人群中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相当,B正确;C、镰刀形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进行确诊,C正确;D、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淘汰部分基因,所以可能使某种基因的频率降为零,D正确。故选A。3、C【解析】
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F1的优良性状,途径1为正常情况下F1自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途径2中先对作物M的F1植株进行基因改造,再诱导其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导致其卵细胞含有与N植株体细胞一样的遗传信息,再使得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克隆胚,该个体与N植株的遗传信息一致。【详解】A、途径1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而途径2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B、由题意可知,要保持F1优良性状需要基因杂合,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获得杂合子的概率是1/2,若该植株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杂合子自交子代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1/2n,故自交胚与F1基因型(基因杂合)一致的概率为1/2n,B正确;C、克隆胚的形成为有丝分裂,相当于无性繁殖过程,子代和N植株遗传信息一致,故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00%,C错误;
D、途径1产生自交胚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F1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经受精作用后的子代具有多样性,不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而途径2产生克隆胚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子代和亲本的遗传信息一致,可以保持F1的优良性状,D正确。故选C。4、D【解析】
A、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B正确;
C、细胞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正确;
D、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化学物质,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三是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D。5、D【解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1、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详解】A、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A错误;B、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内受体结合没有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C、醛甾酮-受体结合物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D、由题意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需要ATP供能,为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醛甾酮的分析,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关键是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解题。6、D【解析】
1.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一般是对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的,有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是ZW型,有的是XY型。ZW型性别决定普遍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之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XY型性别决定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多数雌雄异株植物、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伴性遗传类型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上的遗传。【详解】A、某些两栖类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A错误;B、蜜蜂的性别决定取决于染色体数目,无性染色体,B错误;C、X非同源区段的基因,Y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基因不成对,C错误;D、对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与性别决定有关,例如果蝇X染色体上决定眼色的基因,D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标志重捕法集群分布演替(或群落演替)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防治直接和间接【解析】
1、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3、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已被利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未发现的价值)。【详解】(1)动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蝗虫种群往往是集群分布。(2)群落演替包括一种类型替代另一种,如苔藓演替成草本,也包括类型不变只有优势种的更迭。(3)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用来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涉及到两种以上的生物,因此该功能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4)改造盐碱化草地第一得到优良牧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第二改善了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点睛】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恢复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Bb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卷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BB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卷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Bb,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在上述实验中,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原因可能是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要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这对性状都是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实验过程为: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或③与④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现出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烟草→甲→乙二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化学信息出生率种群密度【解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详解】(1)烟草地中包括害虫(甲)的一条食物链是烟草→甲→乙。其中甲处于第二营养级。(2)甲与乙之间存在种间的捕食关系,捕食通常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3)烟草释放出的信息素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烟草释放出的信息素能驱除夜间活动的甲雌性,使得甲雌性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从而降低该种害虫的出生率,进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从而减轻对烟草的危害。【点睛】本题以烟草为素材,考查种群密度、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组成(化学)成分抑制小脑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渗透压下降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详解】(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3)小脑具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因此航天员可通过位于小脑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粉未冶金齿轮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福田区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冷热饮水机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计划
- 二零二五年餐厅窗口承包经营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餐饮集团员工协议书
- 中国汽车PET保护膜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发电设备安装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现场招聘信息与技术培训服务合同
- YY/T 1293.2-2022接触性创面敷料第2部分:聚氨酯泡沫敷料
- GB/T 7260.2-2009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2023年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
-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课件
- -镇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
- 并网系统调试记录表
- 特种设备管理“332211”工作法
- GB∕T 19335-2022 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鲁班尺尺寸对比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