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E/05/wKhkGGaeXn6AIihvAAJH7oM8cy0555.jpg)
![湖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E/05/wKhkGGaeXn6AIihvAAJH7oM8cy05552.jpg)
![湖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E/05/wKhkGGaeXn6AIihvAAJH7oM8cy05553.jpg)
![湖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E/05/wKhkGGaeXn6AIihvAAJH7oM8cy05554.jpg)
![湖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0E/05/wKhkGGaeXn6AIihvAAJH7oM8cy055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人们的生活中,期望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会带来挫折感、失望甚至困惑,也可能会激发前行的动力。如何理解和面对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探索差距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拥抱落差,期望如初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的真相是现实变化不定、个人和外界的定位产生落差。然而,希望成为英雄的人,必然要接受落差,坚守人生的初心和期望。在生活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时,个人的期望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梦想的温床,但当你飞翔的方向与父母的目光迥然相异,个人期望与家庭预期的落差就由此产生。社会是每个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但若个人期望和社会需求指标、评价标准不匹配,错位的可能性也将大幅跃升。如果个人的期待屈从于家庭与社会这两种强大力量的牵扯,人的独立性与思想性将陷入现实的旋涡中。正如帕斯卡尔所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何不坚守正确的个人期望,坦然拥抱不可避免的人生落差?家人当然爱我们,但温柔拒绝家庭预期的道德捆绑绝非不孝或冷酷。“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的怀抱不能承载我们的一生,而在我们读书求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将不可避免地区别于父母的思维,展现出独立与个性的风采。同时,父母也将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产生认识上的盲点。由此推断,基于父母的认识而形成的家庭预期难免与我们自己的期望产生偏差。那么,当父母的判断失准时,我们是否仍有必要委曲求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味遵从父母之志是一种愚孝,将家人的期望勉强嫁接于自己的人生是一种对生活的亵渎和不负责。因此,在落差产生时,不妨拥抱落差,用合适的方式说服父母。社会自然需要我们,但理性拒绝社会的定位绝非离经叛道或不知好歹。樊锦诗当然可以接受职场精英等社会角色,但她投身敦煌的个人选择才能得到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钟南山、李兰娟本可以自安于院士之誉,然而逆行抗疫,坐镇武汉,则是坦然接受了角色错位,追逐自己的本心。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这自然无错,因为个人生活于社会之中,自然要如曾国藩之言“躬身入世”,寻找自己的定位,创造价值。海明威也说,一个人要成为最坚硬的岛屿,才能成为陆地的一部分。一味屈从社会定位拒绝错位的人不可能成为坚硬的岛屿,土质日渐疏松的结局只能是岛屿渐渐沉没于人生的深渊。有些落差象征着家人的温暖,有些错位暗含了社会的关怀。我们拥抱它们,是对这些善意的感激。我们执起父母的双手,向社会躬身感谢,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期望,我们应当奔赴自己的天空。世间万象,变动不居。我们应怀着各自的期望,拥抱与家庭、社会的落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试题所给材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材料的第一句话阐述了期望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差距,接着又具体指出了这种差距可能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最后一句话则引导我们思考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差距背后的原因、解决差距的办法等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理解和探索期望与现实的关系,我们能够学会适应现实、调整期望,并以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的办法。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实往往是复杂和多变的,期望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失望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调整期望和目标,并积极采取实际行动来缩小差距。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差距产生的原因,如从自身能力、社会环境、目标的设定等因素进行思考,通过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使期望逐渐与现实接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现实中的每一次机会,努力从每次的经历中获得成长和启示。只有不断探索和努力,我们才能不断缩小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材料给了我们相当大的思考空间。写作时,考生可以从个人具体的期望与现实入手,也可以引申讨论古代先贤、革命志士等是如何面对现实与期望的差距的,如列举苏轼的相关例子,说明我们应该以乐观态度面对落差。还可以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谈谈如何缩小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当个人愿景与社会期望发生落差和冲突时,当代青年应该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立意:1.心怀期望,正视差距。2.降低期望,缩小差距。3.笑对落差,展示风采。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团圆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文中却成了夫妻反目、一家离散的悲剧之源。“吃了团圆宴,一年不分离”“不吃团鸭真会成征兆”是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习俗,然而这些习俗却导致了敬仁一家的悲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流深与波澜壮阔交织。”(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且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Ⅱ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作文题,是阅读后的写作,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首先要解决读与思的关系,读的过程中审视文本含义与思想。认识传统文化中的陈旧内容及糟粕,激发思考和批评性思维,体会其产生的直观的负面影响。要求考生从时代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与习俗。为降低写作难度,材料部分选用了习近平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讲话,为写作限定了范围——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写作时既可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局限和不合理之处。也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可以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人际关系构建等相结合,转化为人们在当下能够践行和遵循的行为准则。通过这种转化,传统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遗迹,而是能够贴近人们生活、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文本中的迷信习俗固然是写作的重点,但其中涉及的关于家庭、婚姻观念及女性社会地位等也属于可写的内容。
参考立意:
①创新,让文化熠熠生辉;
②创新引领,传统文化华丽蜕变;
③面对传统文化糟粕:审慎与扬弃;
④如何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共处;
⑤摒弃糟粕,传承精华。【解答】传统与创新:在中秋月下的思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古以来,中秋佳节便承载着华夏儿女深深的思乡与团圆之情。然而,在今日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中秋节习俗,是否还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我们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中秋节习俗,如“吃了团圆宴,一年不分离”“不吃团鸭真会成征兆”等,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更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些习俗,如同那轮明亮的月亮,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宿。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的习俗和观念在某些情况下却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如同敬仁一家的悲剧。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我们要明白,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传统是根,是魂,是我们无法割舍的血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活。
其次,我们要通过科技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让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全球的华人共同欣赏到中秋的明月和传统的习俗,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此外,我们还要在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校应该开设更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家庭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让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下,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最后,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和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中秋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它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和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让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这个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在享受团圆和幸福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湖南省永州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摘自《歌手2024》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围绕“赢”与“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寓意深刻。可把“赢”看作结果,“迎”看作过程。本命题的指导思想显然在引导考生对“结果”和“过程”作辩证的思考,提示考生把目光投向过程,去发现过程的无限魅力。可以聚焦其中一个词语,写“赢是人生的目标”,或者写“迎接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也可把“赢”和“迎”结合起来,写人们应重视、享受过程。那么此过程应该就是在某一过程中体会乐趣,实现价值。成功不只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泛指,即一切事情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特指,即具体的某件事的过程。可勇者以下立意角度:生命过程本身就有价值,我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应享受过程之美,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领悟生活哲理;放慢一点前进的脚步,才能关注过程之美,尽享奋斗的乐趣;只有体味到过程之美,才能真正提高追求的效率。
2.构思选材。可以写成记叙文,以“我”第一人称,写蓦然回首之间,突然深切地感受到了过程原来更充满魅力。写作时,应把“过程”作为写作的重点,过程应详写,结果应略写,文末应以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来点明这个过程的精彩之处。如,自己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积极参加锻炼,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这个过程让增强了自己的体质,锻炼了毅力,收获了幸福。写作时,以记叙和描写为展现“过程”,以议论或抒情来点明“精彩”。如果写议论文,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故事或名人言论,来具体阐述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不同特点。比如,可以选择像乔布斯这样的创新者,他注重过程,追求完美的产品体验;或者选择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他更注重结果,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学习、工作、运动等,来分析不同人在面对这些生活场景时,是如何选择结果导向或过程导向的。将所选的素材与我们的主题观点相结合,以构建一个完整、有力的议论文体系。既要展现出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又要提供丰富的例证来支持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解答】其实,过程也很精彩
完美的结果并非人人拥有,但这并不会令人沮丧或失望,因为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的是永恒的过程,是不完美却很精彩的过程。
将人生定义为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是许多人共同的想法。乍一看,不断的追求超越,以此体味胜利的快感,这种人生的确充实。可实际上一旦他们失去了新的目标,或在同一目标上失败过多次,他们就会为找不到新的目标而茫然,进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为生活埋下遗憾的种子。我们应将人生定格于过程而非结果。因为过程是永恒的,而结果是短暂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可逃避的死亡。可是由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人轰轰烈烈地走完一生,用与众不同的人生过程为自己塑造了在别人心中的永恒;有的人认认真真地过完一生,平淡中却也带着几分真实。
俗语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者毕竟只占少数;失败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可是由于注重了过程,所以即使失败,我们仍然可以坦然地说“我们还拥有过程!”
“不以成败论英雄”。何为英雄?只要你为预定的目标付出过努力,洒下过汗水,不论结果如何,你都是一个无愧的英雄。小学6年学习生活后,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的结果,可我们曾真实的拼搏过,只任这一点,我们便可以无怨无悔。有人说:“我没有明天,我们有的只是昨天的经验和今天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明天的结果,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今天的过程,这过程会是艰难坎坷的,但是,请不要放弃,因为这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而获得幸福快乐的方式。未知结果的过程就如同黑夜里的漫漫长路,请继续走下去。因为有了酷爱和执着,即使一枚落叶,也能够倾倒春季!
完美的结束并非人人都可以拥有,但这并不会令人沮丧或失望,只因为它并不是重要的。我们要的是永恒的过程,是不完美却有精神的过程,这才是我们飞扬青春的本色。朋友,让我们放开心灵,一同高呼吧:其实,过程也很精彩!【点评】这篇作文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感悟的文章,它提醒我们要关注过程,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观念对于我们的成长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六、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一道白色闪电穿山而过,向晨光问好,与晚霞拥抱,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小巧玲珑的小笼汤包,皮白肉嫩的盐水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这样的美食很中国;若有战,召必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的守护很中国……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例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权理念很中国这几天恰逢中国的国庆长假,中国迎来了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以来的最大旅游热潮。在中国,此时没有隔离和恐慌。如果在中国大地上走一走,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的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但是,今当下,我想和世界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最中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次“人权大考”。生命至上,重于泰山。中国顶尖院士团队奔赴一线指挥抗疫,300多支医疗对接力上阵,火神山、雷神山在十天内建成……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感人细节都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权理念,这很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社会各界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武汉,这很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之初,社会各界竭尽所能对湖北伸出援手,一辆辆大货车,一节节火车箱,齐聚湖北大地上。其中有衣食住行等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有稀缺缺的医疗仪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保障性物资,也有负压式救护车这样的神兵利器……“河南嵩县十万斤大葱支援武汉、四川人民60吨蔬菜支援武汉……派专机接回滞留海外的公民;患者高昂医疗费用、国家买单”……世卫专家感叹:若我感染,希望在中国治疗!当然,病愈后可以遍游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4亿民众自觉自愿居家隔离,这很中国!英国学者说:“中国从一开始就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人权。相比刻板、肤浅的‘人权’概念,活下去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民众深知生命就是自己的青山,只要生命在,一切都可以从新再来。14亿人自愿自觉居家隔离,自觉自愿佩戴口罩。“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疫情没有国界,生命至高无上。各国人民都应该摒弃傲慢与偏见,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所以,在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最中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语和具体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部分先总后分,从从建筑很中国、艺术很中国、速度很中国、美食很中国、守护很中国等多个角度对“这很中国”做了解读。然后来向考生进一步阐释引导语并给出可以思考的方向。最后提出问题: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考生可以挖掘自己心中最有价值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具体的景物,还可以是某种文化艺术、某种精神品质。只要能够代表中国,富有中国特色,都可以纳入“最中国”的写作范畴。提示语揭示了学生写作的重心,选择最能代表中国的人物或场景,说出你对“这很中国”的独特理解。总体看来,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所有的中国元素均可纳入其中,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广泛选材,议论抒情。若想脱颖而出,不妨选择小切口,融人自身特别的体验与感悟。【立意】(1)红墙碧瓦,耀盛世中华;(2)大美中国,艺术之光;(3)勇于超越,速度中国;(4)各具特色,美食中国;(5)高铁,这样的速度很中国;(6)四合院里最中国;(7)中国字,很中国。(8)中华戏曲,独领风骚;(9)笔墨飘香,这很中国;(10)中国式守护很中国。【素材】(1)嫦娥五号将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回”的任务,是我国探月计划的收官之战,其探测器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下一个里程碑。千百年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嫦娥五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于太空的渴望,在漫漫银河中与辉煌成就“邂逅”,与伟大精神“相遇”,每一步,都标志着中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迈得更稳更远,不断谱写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始终贯穿其中,从零“起飞”,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登月、火星探测、国际空间站等一系列的航天名词出现在人们眼前,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这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接续奋斗,充分彰显着中国责任、中国速度、中国智慧。(2)中华美食风味多样,四季有别。它的口味有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有着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别。它注重菜肴的色、香、味的完美结合,给人以视觉和食觉的绝妙享受。此外,它还有好听的名字、耐听的故事,真是趣味十足。更为称奇的是,中华美食讲究“医食同源”,做的菜既讲究好吃,又对身体有医疗保健之功。这样的美食很中国。(3)物质丰足的中国,注重了居住环境的建设。听过“美丽乡村”这个词吧?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一个个环境美、生活美、心灵美的美丽乡村,让八亿农民过上整洁、富裕、文明的生活。这,是全党的愿望,是全民的愿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这样的乡村“很中国”。湖南省娄底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对待自然美景,我们“想见”,然后“看见”,最后有所“感悟”。“想见”是一种向往和期待,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看见”是行动,亲自前往,实际观察,一探究竟,它可能带给你深刻体验和意外惊喜;“感悟”则是在观察和思考后获得了认识和领悟。这对我们的学习求知和成长发展也有启示意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材料讲述了对待自然美景的态度,并阐释了“想见”“看见”“感悟”的内涵,还指出这对我们的学习求知和成长发展也有启示意义。材料引导我们理解“想见”“看见”“感悟”的内涵,认识“想见”“看见”“感悟”对应着三个阶段、三重境界:首先要有向往和期待,有渴望和梦想;然后要行动起来,亲身实践,观察探索;最后才可能有所收获,获得认识和领悟,得到意外惊喜。参考立意:①“想见”“看见”,才能“感悟”;②心怀渴望,勇于行动,善于思考;③既要有向往和梦想,也要有行动;④“感悟”不是凭空而来的。(二)写作任务和要求1.确定立意写作必须紧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立意不准确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2.结合材料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3.明确文体文体不限,自定文体,但要有文体意识,选择使用什么文体,就要符合相应的文体规范。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黑塞
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高尔基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
材料一论述的是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强调了书籍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材料二则指出书籍可以帮助人从困境中站起来,强调了书籍对于个人心理和情感的滋养。
因此,感悟与思考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书籍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阅读优秀的书籍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书籍对于个人心理和情感的滋养。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阅读优秀的书籍还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3.书籍对于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阅读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书籍还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和狭隘的视野,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4.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经典名著、畅销书等不同类别的书籍,以及多关注书评和文化评论等方式来挑选优秀的书籍进行阅读。
5.平衡读书和生活的关系。读书虽然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的生活。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平衡读书和生活的关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物料策划供应合同协议
- 2025年律师事务所服务协议标准文本
- 2025年通信电源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穿水冷却装置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住宅销售经纪服务协议
- 2025年市场准入合规策划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企业签订网络安全协议
- 2025年企业股东间保密协议策划样本
- 2025年实习生供求策划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丹阳市美容院股东权益策划与分配合同书
- 《学会积极归因》教学设计
- 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课件整理-002
- 半导体温度计设计与制作
- 八年级英语阅读理解每日一练
- Q2起重机司机模拟考试100题(精选)
-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 制种玉米去玉米制种去杂去雄技术及质量检查
- 资源循环科学和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FZ/T 54024-2019锦纶6预取向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