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_第1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_第2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_第3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_第4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WHAEPI010-202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

1总则

为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目标,规范工程项目设计,提高管理水平和设计能力,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和管理,其他地区

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各类设施应采取保障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湖北省现行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当本导则要求与国家、湖北省现行标准、规范等矛盾时,以国家、湖北省现行标准、规范

为准。

随着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推进与实践,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对本导则内容逐步完善和优

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2/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

《村庄整治技术标准》(GB/T50445-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GB/T37071-2018)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HJ2031-2013)

《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

《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包括自然村、行政村、农村社区和未达到建制乡镇标准的集镇、集中居民点)居民生活活动

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洗涤、洗浴和厨厕等家庭排水,农村地区机关、学校、旅游接待户、旅馆饭馆、

民宿及家庭农副产品加工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废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水。

3.2.黑水

1

T/WHAEPI010-2023

厕所污水,包括冲厕污水和粪污。

3.3.灰水

居民家庭日常清洁、厨房清洗、洗澡、洗衣等产生的低浓度生活污水。

3.4.资源化利用

指粪便、有机垃圾、剩余污泥、尿液和黑水等经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农业、林业等土地利用。

3.5.人工湿地

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

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

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3.6.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一种将不同技术单元集成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能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成套产品,有产品标准、

法定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3.7.常住人口及户数

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时长累计超过6个月以上的人口,此处户数只统计常住人口所在的户

头。

3.8.小微水体

指村庄附近环境功能未明确的小河小溪、沟渠、池塘、坑塘、鱼塘、门口塘、小湖泊、小山塘等,

具有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的特点。

4基本规定

4.1.建设单位应明确设计范围内的行政村接户率要求,以及公共建筑、公厕、民宿、农家乐等污水接入

要求,同时考虑经营排水户的接入需求;整县整乡推进项目还应明确行政村覆盖率要求。

4.2.建设单位应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提供设施治理常住农户清单,包括户数和人数。

4.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应为公共处理设施,包括接户井、污水管道、检查井、处理

终端等;建设单位应明确设计内容中是否包含户内预处理设施的设计工作。

4.4.项目设计招标前应进行项目相关基础资料的复核勘测,项目基础资料清单中必需项齐全后方可进行

设计招标(附件A),其中与项目相关的地形测绘、地质勘察资料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相应设计要求。

4.5.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多面广、条件复杂,建设改造工程项目设计费建议以单个处理设施作

为计费单元,收费标准参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工程复杂系数取1.00~1.15,附加调整系数取

1.20~1.30。

4.6.必须招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应将公开招标作为主要采购方式,同一项目设计服务不得拆

分,设计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应以单个自然湾/小组作为最小设计单元。

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的设计目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1)达到建设单位明确的接户率要求;

(2)终端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

(3)村庄创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美丽乡村等,应达到相应的指标要求。

2

T/WHAEPI010-2023

4.9.不得使用“三无”产品,即无产品标准、无法定检测报告、无产品合格证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选

用产品的质量不得低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10.当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时,设计单位应明确工艺参数、结构形式、材质要求,设计单位

为设备选型提供技术支持,设备供应商应按设计要求深化设备图纸,经相关单位确认后方可实施。

4.11.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剩余污泥经堆肥后可作为农肥施用,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应以就地消纳

为主,实现资源化利用,禁止随意堆放,避免二次污染。

4.12.提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

料与技术。

4.1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排入小微水体,应保证受纳水体不发生黑臭。

4.14.鼓励优先选择氮磷资源化与尾水利用技术、手段或途径,尾水利用应满足国家或湖北省相应的标

准或要求。其中:

(1)用于农田、林地、草地等施肥的,应符合施肥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2)用于农田灌溉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5084规定;

(3)用于渔业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11607规定;

(4)用于景观环境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T18921规定。

用于其他用途的,执行国家相应回用水水质标准。

4.15.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包含设计说明、设计

图纸。

5主体责任

5.1.各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应按照《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条例》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工程项目设计招标相关工作,提供设计所需相关资料(附件A),并做好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5.2.乡镇(街道)负责辅助建设单位确认投资规模、终端处理能力、用地选址、治理范围等设计内容,

并出具相关确定材料。

5.3.村(居)委员会负责协调确认常住人口及户数、公建类污水、用地选址、管线走向等基本情况,引

导村民做好非经营性农产品加工废水的收集和处理。

5.4.村民应按管理要求收集和处理季节性酿酒、自制豆腐、腌咸菜等非经营性农产品加工废水。

5.5.设计单位应按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DB42/1537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5.6.设计单位在设计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优化公共管道系统路径、终端处理设施选址等设计方案,并提

出合理建议;发现基础资料不足、实际情况不符或有其他问题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应参加设计

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设计技术问题、参加竣工验收。

5.7.设计单位应广泛吸收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提出

的各项技术参数经过实际工程验证,严格保障技术的可靠性。

6设计原则及技术要点

6.1.一般规定

6.1.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环境技术管理设计和文

件编制的要求,并与国家相关规章、标准、规范相协调。

6.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和文件编制,应遵循“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

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经济适用、管理方便、节能环保、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

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本地区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卫生防护要求、技术经济水平以及污水处理设

3

T/WHAEPI010-2023

施现状等因素,合理确定收集模式和处理工艺。

6.1.3.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在满足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探索适

宜地方特点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尤其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6.2.收集方式

6.2.1.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区宜采用分散式收集方式:

(1)人口数量较小,污水处理规模较小;

(2)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复杂的居住点和村落;

(3)生活污水难以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集中城镇排水管网,或接入管网的投资大于建造处

理设施的;

(4)其他不适合或不需要大范围铺设集中污水管网的地区。

6.2.2.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区宜采用集中式收集方式:

(1)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密集,污水排放量较大,城镇排水管网不能覆盖,对一定区域内产生的

生活污水通过较大范围的管网进行收集,再排至污水集中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2)其他适合集中式收集处理方式的情况。

6.2.3.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区宜进行污水纳管:

(1)距离城镇污水收集管网3km以内,自然地势高于收集管网,且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富

余的地区;

(2)距离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较远,但附近1km以内有已建污水处理厂(站),自然地势高于收集

管网,且污水处理厂(站)处理能力有富余的地区;

(3)其他适合进行污水纳管的地区。

6.2.4.农家乐等经营农户的餐厅、厨房排水应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集中农家乐

区域应单独收集和处理污水。

6.2.5.污水收集管网应采用雨污分流制,同时尽可能做到黑灰分离,宜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检查井。

6.2.6.农村生活污水进入主体处理设施前,应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

6.3.污水处理设施选址

6.3.1.污水处理设施应选址在夏季主导风向下方、村庄水系下游、地势相对较低,与居民居住地点、人

畜饮水点等敏感目标保持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应靠近受纳水体或农田灌溉区。

6.3.2.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量大,建设周期较长,应充分考虑地形特点、管线和电源铺设、当地

主要风向等因素,符合相关规定。

6.3.3.分散式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选址应充分考虑农户住房位置就近布置。

6.3.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选址要点如下:

(1)土地性质核查:非永久基本农田、非林地、其他不允许建设永久建构筑物的土地。

(2)进水位置:位于低处,非特殊情况不二次提升,已建管网标高满足能自流进入站内。

(3)尾水排放:禁止排入饮用水源地;避免排入封闭水域或农田;受纳水体洪水位线调查,避免

倒灌。

(4)进场道路:具备建设进场道路,现场规划进场道路的位置。

(5)地形地势:平坦地形优先;高差大的地势可采用分阶梯布置,避免大挖填;避免建挡墙。

(6)退让距离:满足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道等有硬性要求的退让距离。

(7)卫生防护距离:距离农户不宜小于50米,当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除臭、降噪等措施。

(8)上空情况:上空无高压线、电线、光缆等,高压线需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9)防洪措施:位于山谷处靠一侧并建排洪沟泄洪;选址一般位于20年一遇洪水位线以上。

(10)施工情况:施工机具进场临时道路宽度、坡度满足;周边有临时堆土场。

4

T/WHAEPI010-2023

6.4.水质水量

6.4.1.设计前应明确需治理的污水性质,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农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厕所污水、洗涤

废水、厨房废水,以及从事农村公益事业、公共服务和民宿、餐饮、洗涤、美容美发等经营性废水。

6.4.2.设计水量和水质应综合考虑农村旅游、特色产业、人口季节性动态变化、非经营性农产品加工废

水等影响,可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水质、分析已有处理设施进水水质报告等方式,科学确定水量和水质。

6.4.3.依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若无相关资料提供数据,可参照《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及类似工程实例资料进行确定。

6.4.4.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排放标准根据规模、出水排放去向、所处位置等执行湖北省地方标准《农

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2/1537)。

6.4.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控制项目如下:

(1)水污染物的基本控制项目共4项,分别为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氨氮;

(2)水污染物的选择控制项目共3项,分别为总氮、总磷和动植物油;

(3)出水排入具有明确环境功能要求的封闭水体的处理设施,增加总氮和总磷控制指标;

(4)出水排入有考核要求且氮不达标水体的处理设施,增加总氮控制指标;出水排入有考核要求

且磷不达标水体的处理设施,增加总磷控制指标;

(5)有乡村旅馆饭店餐饮废水排入处理设施的情况下,增加动植物油控制指标。

6.4.6.设计水量应结合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卫生设施水平、排水系统完善程度

等因素确定,或依据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水量标准取值。有条件的地区宜根据实地采样结果确定,

当没有具体调查数据时,生活污水量一般是按日均生活污水量来推算的,可采用如下办法推算:

生活污水量=日均居民生活用水量×折污系数×污水收集率

其中:日均居民生活用水量可参照《湖北省工业与生活用水定额(修订)》(鄂政办发[2017]3号)

中规定的用水定额,折污系数建议值为0.8,污水收集率建议值为0.75,具体取值可依据项目情况进行

调整。

6.5.状处理工艺

6.5.1.根据当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要求,根据进水水质、出水用途、区位特点等,综合考虑受纳水体

环境容量、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确定处理工艺。鼓励优先采用自然生物处理工艺。

6.5.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

施和预防手段,做好安全卫生工作。

6.5.3.村庄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宜优先采用模块化技术,规模较小的可选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6.5.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常见工艺组合均能达到DB42/1537-2019中的一级标准,具体如下:

(1)A/O+人工湿地,适用条件:进水浓度较高、处理要求高的项目,用地条件充裕的地区。

(2)A/O工艺,适用条件:进水浓度较高、处理要求高的项目,用地条件不充裕的地区。

6.5.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常见工艺组合均能达到DB42/1537-2019中的二级标准,具体如下:

(1)5吨/天≤规模<20吨/天:

①跌水曝气池+人工湿地,适用条件:进水浓度高、处理要求不高的项目,用地条件充裕且有地

势差的地区。

②三格厌氧池+人工湿地,适用条件: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要求不高的项目,用地条件充裕的地

区。

③三格厌氧池+稳定塘(生态沟),适用条件: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要求不高的项目,有较大面

积闲置低洼坑塘或水沟的地区。

④A/O工艺,适用条件:进水浓度较高、处理要求不高的项目,用地条件不充裕的地区。

(2)规模≥20吨/天:

A/O工艺,适用条件:进水浓度较高、处理要求高的项目,用地条件不充裕的地区,推荐采用一

5

T/WHAEPI010-2023

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6.5.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常见工艺组合均能达到DB42/1537-2019中的三级标准(规模<5吨/天),

具体如下:

①初沉池+人工湿地

适用条件: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要求低的项目,用地条件充裕的地区。

②净化槽

适用条件:进水浓度高、处理要求低的项目,用地条件不充裕的地区。

6.5.7.对于排水有总氮、总磷控制指标要求的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

6.5.8.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常用技术:

(1)格栅:当悬浮物较多时,污水进人集水池之前应设置格栅,可与集水池或隔油池合建。根据

处理规模选择格栅类型,一般选用人工清渣的格栅,水量和清除量较大时或人工不方便清渣时采用机械

格栅。人工格栅推荐采用不锈钢网孔状格栅;便于清理和安装。设计建造应符合GB50014的相关规定。

(2)调节池:应根据需求,设置调节池,调节污水水量,均衡水质。设计建造应符合CJJ124的相

关规定。

(3)隔油池:农家乐等经营农户的餐厅、厨房排水应经隔油池处理。设计建造应符合HJ/T243、

HJ/T244和图集号04S519的相关规定。

(4)化粪池:化粪池适用于水冲式厕所产生的高浓度粪尿污水的预处理。设计建造应符合CJJ124、

图集号02S701和图集号92S214的相关规定。化粪池处理后出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6.5.9.考虑到农村经济条件,尽量采用无动力自流处理工艺,确需用电的,鼓励绿色电力,污水设计规

模不超过100吨的推荐采用太阳能供电,超过100吨的采用市电。

6.6.管网系统建设

6.6.1.宜根据当地村庄的功能、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合理划分收集区域,设计收集管网。收

集管网的设计及建设应满足近期村庄建设要求,同时考虑远期村庄规划,应符合相关规定。

6.6.2.新建村庄和具备条件的村庄可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不具备条件或降雨量极少的村庄可采用

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宜设置污水截流设施,且符合HJ574的规定。

6.6.3.冲厕等高浓度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收集系统。洗涤用水应在去除较大悬浮物后进入收集

系统。

6.6.4.排水系统设计应以重力流为主,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计算。

6.6.5.应结合收集管网沿线地质条件考虑,选取性能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的管材。埋地主管宜采用

HDPE双壁波纹管,架空管道采用钢管,支管可采用PVC或UPVC管材,道路下侧管道需考虑包砼处

理。

6.6.6.收集管网宜自流排水,依据地形地势走向,沿主要道路铺设。管道定线应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

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

6.6.7.当污水收集系统不能实现全程重力自流时,可在需要提升的部位建设泵井或泵站等污水提升设

施。泵站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相关规定。

6.6.8.检查井应采用标准规格,不应使用砖砌检查井。非车行道下的检查井宜选用塑料成品井;车行道

下的检查井宜采用混凝土检查井,当采用塑料成品井时应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检查井宜采用双层井盖,

深度大于1.2m应设置防坠装置。

6.6.9.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需设检查井,检

查井的布设间距应合理,满足设计规定和检修的需求。

6.6.10.排水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且浅埋时应有防冻措施。

6.6.11.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和垂直的最小净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标准》GB50015中关于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的相关规定执行。

6

T/WHAEPI010-2023

6.6.12.污水收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污水管道宜采用暗管形式,现状明渠应加设盖板,必要时进行防渗处理;

(2)污水管道尺寸、坡度应根据设计污水流量计算确定,管道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且应符

合最小设计流速要求;

(3)污水管主管管径不应小于200mm,接户管管径不应小于100mm;

(4)污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

(5)合流管道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截留井。

6.6.13.接户井宜按农户单独设置,条件受限时可按以下要求执行:

(1)多户可共用一个接户井;

(2)单户可接入多个接户井;

(3)接入公共管道的第一个检查井可作为接户井;

(4)接户井宜设置截污挂篮。

6.6.14.新建和改造的公共管道管径不应小于DN200,材质、坡度、覆土厚度符合相应要求。改造项目

中,设计单位应结合原有管道建设质量和运行情况合理设计。

6.7.资源化利用

6.7.1.黑水无害化处理后应达到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相关要求。

6.7.2.应将灰水与无害化后黑水统一输送至资源化利用受纳体。污水接入受纳体路径可通过建立污水输

送管道,或配备污水抽吸、运送工具或车辆等实现。

6.7.3.宜根据污水负荷、受纳体类型、利用方式等,增设污水暂存、调节或预处理设施,以满足资源化

利用要求或提高利用水平。宜将污水调节、预处理与暂存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6.7.4.污水消纳利用的具体要求如下:

(1)受纳体应为村庄及周边滞水滞污能力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农田、塘堰、林地、草地等,污

水不宜接入溪流、河涌、湖泊等自然水体。

(2)接入受纳体的污水负荷应与其消纳能力相匹配,即受纳体的最低消纳能力仍可有效消纳利用

接入污水,且确保资源化利用过程受纳体保持良性循环。

(3)污水在受纳体中的消纳利用过程应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和与受纳体的接触作用,以确保消纳

处理效果。

(4)用于资源化利用的污水应根据利用途径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作为资源化利用受纳体的

生态系统应根据其类型及特点而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不得继续进行资源化利用,具

体如下:

①用于农田灌溉时,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要求;

②受纳体为村庄风水塘或普通水塘的,水塘整体水质维持良好,不形成黑臭或富营养化;

③受纳体为鱼塘的,鱼塘整体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要求。

(5)宜采用多点布水、对受纳体实施生态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污水的消纳处理。具体要求如

下:

①接入受纳体污水宜多点布水,或采用滴灌、喷灌等浇灌模式,拓展或延伸污水资源化流通路径,

增强污水与受纳体接触作用。

②结合受纳体特点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受纳体消纳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栽植水生植物、增加增

氧设备、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湿地等。

6.7.5.资源化利用宜加强受纳体及周边面源污染防控。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土地种植不同作物肥力需求,结合污水施肥灌溉,合理调减化肥等使用量。

(2)通过优化受纳体土地利用方式、在受纳体周边设置生态缓冲带等措施减少面源污染物入河。

6.7.6.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建议用于房前屋后的“四小园”浇施,对污水中水资源及氮磷等营养物质

7

T/WHAEPI010-2023

再利用。

6.7.7.资源化利用过程应加强卫生管理,避免滋生蚊虫、挥发恶臭等,影响受纳体及周边环境卫生。对

于出现卫生环境问题的,应及时整改处理。

6.8.运维管理

6.8.1.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单位需对进出水水质开展自行监测,各

市(州)生态环境部门每年抽取不低于20%的设施开展执法监测,其中日处理100吨及以上处理设施

需按季度开展巡查和进出水水质监测(按要求上报生态环境部);日处理20吨及以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由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检查。

6.8.2.根据设施规模大小、技术工艺、运行维护要求等特点,确定以下合适的管理模式:

(1)委托专业运行维护单位管理模式。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或村级组织将设施委托给专业运行

维护单位管理,或者县(市、区)设施运行维护主管部门代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将设施委托给第三

方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2)专业运行维护单位和村日常管理相结合模式。终端设施委托给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污水收

集管网系统由村级组织进行日常管理。

(3)自行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或村级组织负责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6.8.3.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户内设施运行维护由户主自行解决,包括接户管、接户井、化粪池、隔油池的设置检查、日

常清理、养护和维修等;

(2)污水管网运行维护,包括污水检查井、污水管道、污水沟渠等,以及提升泵站的设施检查、

日常清理疏通、维修等;

(3)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包括栅格井、调节池、沉砂池等预处理设施,生态处理设施、非生

态处理设施、配套设施等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

(4)其他设施运行维护,包括标识牌、绿化、围栏、设备房等运行维护。

6.8.4.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加强对乡镇(街道)或村(社区)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对运行维护人员

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设施基础信息库。支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控设施运行

状态,建立数字化服务网络系统和平台。

6.8.5.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缴费制度,综合考虑

经济社会承受能力、污水处理成本、农户意愿等因素,合理确定缴费水平和标准。

7初步设计编制要点

7.1.设计准备资料

7.1.1.建设单位应配合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审批资料,主要包括立项文件、项目建议书、项目设计委托书、设计项目合同等;

(2)设计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数据,主要包括行政村基本信息、农户基本信息、排水

户(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处理设施基本信息、行政村周边市政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等信息;

(3)设计范围内的相关地形、边界等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边界图、比例

尺不小于1:500的地形图、地质勘察资料等;

(4)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选址确认单(附件B),明确项目建设用地位置及类型;有用电需求时,还

应提供用电意向书或协议;

(5)设计项目范围内已建项目的竣工资料、处理设施复核勘测资料、处理设施运行现状、水质检

测报告。

(6)项目配套资料,包括所在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国土空

8

T/WHAEPI010-2023

间规划、地质灾害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专业管线资料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7.1.2.初步设计应充分衔接县域或乡镇相关规划,主要包括村庄总体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旅游规划、防洪规划、中小流域治理规划和交通规划等。

7.1.3.设计单位应进行实地踏勘,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进行环境现状分析,可采取拍照、取样、

走访调查等形式。

7.2.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7.2.1.初步设计主要包括项目概况、方案设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运维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

分析、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质量保证与控制、工期安排等章节。

7.2.2.项目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背景:对项目所在地自然气候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特征、水力资源、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描述,并结合当地政策、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等,以镇(乡)域为单

位简述项目来源、目的。

(2)项目概况:明确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期限、建设范围等基本信

息,对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与筹措、治理目标、效益分析等进行简要阐述。

(3)设计项目主要内容:简要阐述行政村采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和户用处理

设备等不同模式的建设和改造数量,处理设施出水执行排放标准和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4)项目现状分析:依据已有资料以及现场踏勘情况对设计项目进行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①分析设计项目范围内的村庄污水组成结构、污水水量,明确设计进水水质、出水排放水质指标

以及设计规模;

②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如:村庄排水体制、管网系统建设情况、厕改情况、污水处理设

施接户情况、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及使用情况、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及覆盖程度、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及

效果、水体及环境污染情况、积水情况等。

③根据现状分析总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④对照设计项目范围内行政村接户率满足行政村覆盖和上位规划目标的要求,明确村庄需新增接

户的数量。

(5)重难点问题分析:阐述项目实施重点问题以及保证重点问题顺利解决的相关对策,攻克难点

问题和后期运维管理的相关建议。

7.2.3.方案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

①立项文件、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②有关的政策性文件;

③建设单位的委托书或中标通知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④乡镇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文件;

⑤地质勘测资料;

⑥水质检测报告;

⑦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⑧其他必要的文件、会议纪要等。

(2)总体设计思路:阐述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技术选取的原则。

(3)接户情况:以达到行政村覆盖率的要求为基本目标,明确需设施治理农户数和管控治理农户

数,对照行政村已接农户数量,宜按照“应接尽接”要求,明确需新增或改造的接户数量。

(4)污水收集方式:依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确定设计项目受益户数及常住人口,根据设

计项目范围内污水来源的分布情况,确定污水收集方式。

(5)设计进出水水质:

9

T/WHAEPI010-2023

①依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若无相关资料提供数据,可参照《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及类似工程实例资料进行确定;

②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2/1537-2019)确定污

水处理设施执行的设计出水水质排放标准;

③若当地对水环境治理有特殊要求,可视情况对设计出水水质排放标准进行调整。

(6)设计水量及处理规模:依据相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确定设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结合当地

经济状况及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确定居民日均生活污水量,进而确定项目的设计水量及处理规模。

(7)污水处理工艺:

①基本思路及技术选取原则;

②介绍比选工艺,分析各工艺处理效率,并最终确定设计工程所选工艺;

③污水处理设施工艺设计,包含设施的占地面积、组成、构造、材质、停留时间、水力负荷等;

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位置、受益户数、受益人口、建设规模等。

(8)资源化利用: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和文件编制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的

资源化利用,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资源化利用方案。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应给出具体原因。

(9)管网建设:

①污水管渠设计的相关计算;

②管材的比选;

③管网建设方式,如埋地、挂壁等。

(10)除臭措施(如有):建议对有除臭要求的部位进行说明,主要包括达到的标准、采取的封闭

措施、换气次数、除臭风量、设备性能及参数、台数、除臭风管的材质、数量等。

(11)消毒措施(如有):建议说明采用的污水消毒方法、主要设计参数、设备性能及参数、台数

等。

(12)其他工程建设:如根据实际需求,项目需要建设泵井(站)、蓄水池、监控设备、安全防护

设施、防洪防涝措施等,对新建设备设施进行说明。

(13)工程量清单。

7.2.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投资估算的依据,包括直接工程费用的计价依据、其他费用取值依据等;

(2)投资估算表,包括直接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等;

(3)说明资金筹措来源及资金分配情况。

7.2.5.运维费用估算及资金筹措应包括以下内容:

(1)运维费用计价依据;

(2)运维管理内容;

(3)运维费用估算结果;

(4)运维费用资金来源。

7.2.6.效益分析宜从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说明项目建成的正向影响。

7.2.7.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建设地点的环境现状;

(2)说明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式等;

(3)主要污染源的防控措施;

(4)如需进行环境监测,说明监测内容、地点、频次、方式等;

(5)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叙述能耗情况及主要节能措施。

7.2.8.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应切实可行,对项目具有指导性。

7.2.9.工期安排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按建设进度要求、安排划分阶段,并给出建设进度计划表。

7.3.工程概算书与主要设备材料

10

T/WHAEPI010-2023

7.3.1.设计概算应依据现行的费用定额、指标、价格进行编制,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研、设计、施

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资金。

7.3.2.主要设备材料应包括建设项目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相关规格型号和数量等清单。当有进口设

备时,宜单列计算。

7.3.3.主要材料及设备表应列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要的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单),进口设备单列。

7.3.4.工程概算书应按《湖北省建设工程计价管理办法》等进行编制,单独装订成册,目录如下:

(1)工程建设项目概算书(封面)

(2)工程建设项目概算书(扉页)

(3)编制说明

(4)总(综合)概算表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表

(6)工程建设专项费用计算表

(7)单项工程概算汇总表

(8)单位工程概算费用计算表

(9)建筑工程概算表

(10)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

(11)进口设备材料货价及从属费用计算表

(12)主要材料用量表

(13)设备、工器具汇总表

(14)总(综合)概算调整表

7.4.设计图纸

7.4.1.设计图纸主要包括图纸设计说明、总体平面布置图、污水处理设施图等,可根据实际项目进行补

充。

7.4.2.图纸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应明确项目概况、设计依据、设计项目范围、材料设备要求、施工要求

等内容。

7.4.3.总体平面布置图应在地形图上体现现有和新建的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分区(如有)、标识图例、

风玫瑰图、主要材料表等。

7.4.4.污水处理设施图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图、工艺流程图、主要构筑物工艺图(含主要

材料清单)、主要构筑物结构图、景观绿化布置图(如有)。

8施工图设计编制要点

8.1.施工图编制说明

8.1.1.施工图设计是结合初步设计审查问题以及现场反馈问题,深化设计后得出的设计成果。施工图设

计成果包括设计图纸和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8.1.2.设计图纸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总体布置图、公共管道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电气、自动

化和信息化系统、标识系统设计图等。

8.1.3.施工图设计说明应简述初步设计批准的机关、文号、日期和主要审批内容。

8.1.4.施工图设计应简述初步设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8.1.5.施工图设计中应重点阐述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基本情况,明确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和验收要

求。

8.1.6.施工图应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设计内容摘要,简述建设改造后处理设施基本情

11

T/WHAEPI010-2023

况。

8.2.施工图编制内容

8.2.1.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

(1)概述:简要说明项目的规模、目的、来源、采用的工艺、进出水水质要求等。

(2)设计依据:

①摘要说明初步设计批准的机关、文号、日期及主要审批内容;

②施工图设计资料依据;

③采用的规范、标准和标准设计;

④详细勘测资料。

(3)设计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其他专业设计、初步设计变更部分的说明等。

(4)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的说明。

(5)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有必要时另编主要工程施工方法说明。

(6)施工期间污水临时处置注意事项及排水下游出路说明。

8.2.2.总体布置图比例宜采用1:1000~1:5000,在测绘的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现有和设计的排水工

程系统、排水分区、标示图例、风玫瑰图、必要的说明、列出主要工程项目表等。

8.2.3.公共管道系统应包含平面图、纵断面图、附属构筑物详图等,应满足以下要求:

(1)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图上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更为详细确切。

(2)纵断面图:比例一般采用横向1:500~1:2000,图上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更为详细确切。

(3)各种小型附属构筑物详图:包括排水井、跌水井、雨水井、排水口、闸井等。

(4)倒虹管、涵洞以及穿越铁路、公路等详图采用比例1:100~1:500。

(5)宜在末页附工程量清单表。

8.2.4.污水处理设施应包含以下内容:

(1)总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包括风玫瑰图、等高线、坐标轴线、构筑物、围

墙、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注明厂界四角坐标及构筑物四角坐标或相对位置,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和

各种管渠及室外地沟尺寸、长度、地质钻孔位置等,并附构筑物一览表、工程量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图例及有关说明。

(2)污水、污泥工艺流程图:比例一般采用竖向1:100~1:200,表示生产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

及其水位标高关系,主要规模指标。

(3)管道平面图:绘出各干管干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构筑物、建筑物的距离尺寸和管线

间距尺寸,管线交叉密集的部分地点,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各管线间的交叉标高,并注明管线及地沟

等的设计标高。表示管渠长度、管径(渠断面)、材料、闸阀及所有附属构筑物,节点管件、支墩,并

附工程量及管件一览表。

(4)终端各构筑物和管渠附属设备的建筑安装详图宜采用比例1:10~1:50。

(5)绿化布置图(如有):比例同终端总平面图,表示出植物种类、名称、行距和株距尺寸、种栽

位置范围,与构筑物、建筑物、道路的距离尺寸,各类植物数量(列表或旁注),建筑小品和美化构筑

物的位置、设计标高,如无绿化投资,可在终端总平面图上示意,不另出图。

(6)污水处理设施工艺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别绘制平面图、剖面图及详图,表

示出工艺布置,细部构造,设备,管道、阀门、管件等的安装位置和方法,详细标注各部位尺寸和标高

(绝对标高),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并附设备管件一览表以及必要的说明和主要技术数据。

(7)污水处理设施结构图: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绘出结构整体及构件详图,配筋情况,

各部分及总尺寸与标高,设备或基座等位置、尺寸与标高,留孔、预埋件等位置、尺寸与标高,地基处

理、基础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尺寸、标高,墙柱、梁等位置及尺寸,屋面结构布置及详图。引用的详

图、标准图。汇总工程量表,主要材料表、钢筋表(根据需要)及必要的说明。尚需满足《建筑工程设

12

T/WHAEPI010-2023

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8.2.5.电气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终端低压变配电系统图和一、二次回路接线原理图:包括变电、配电、用电启动和保护等设

备型号、规格和编号。附设备材料表,说明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数据和要求。

(2)各构筑物平面、剖面图:包括变电所、配电间、操作控制间、电气设备位置,供电控制线路

敷设,接地装置,设备材料明细表和施工说明及注意事项。

(3)各种保护和控制原理图、接线图:包括系统布置原理图,引出或引入的接线端子板编号、符

号和设备一览表以及动作原理说明。

(4)电气设备安装图:包括材料明细表,制作或安装说明。

(5)终端室外线路照明平面图:包括各构筑物的布置,架空和电缆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及照明布

置。

(6)非标准配件加工详图。

8.2.6.仪表及自动控制图需要表示出有关工艺流程的检测与自控原理图,仪表及控制设备的布置、仪表

控制流程图、仪表及自控设备的接线图和安装图,仪表及自控设备的供电、供气系统图和管线图、工业

电视监视系统图、控制柜、仪表屏、操作台及有关自控辅助设备的结构布置图和安装图,仪表间、控制

室的平面布置图,仪表自控部分的主要设备材料表。

13

T/WHAEPI010-2023

本导则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导则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4

T/WHAEPI010-2023

附录A

基础资料清单

设计基础资料清单

资料类型资料名称资料要求备注

是否接入处理设施、排水情况、户主姓名、户籍人口、常住

设施治理农户清单

人口

管控治理农户清单户主姓名、户籍人口

污水种类必需项

经营性排水户清单是否接入处理设施、户主姓名、污水种类、污水水量

是否接入处理设施、公建设施名称(村委大楼、家宴中心、老

公建类排水户清单

年活动中心等)、污水水量

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核对明确的处理设施执行标准和指标限

排放标准.执行排放标准必需项

预处理设施清单已建化粪池、隔油池等的排口情况必需项

设施名称、设施编码、设施所在行政村、设施所在自然村、

处理设施清单必需项

处理规模、处理工艺、排放标准

前期建设竣工资料CAD竣工电子图/蓝图(仅改造项目)选择项

已建处理设施农户和排水户信息复核

信息

检测评估资料处理设施问题诊断报告(仅改造项目)必需项

污水管网复核检测资料、评估诊断报告(仅改造项目)

日常运行资料流量计记录

必需项

(仅改造项目)进出水水质检测报告

地形图比例1:500(需设计单位复核)必需项

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现状污水量

选择项

资料已建管网图、规划管网图

其他资料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等必需项

相关规划

村庄规划或村庄布局规划

相关旅游规划、防洪规划、中小流域治理规划和交通规划等选择项

15

T/WHAEPI010-2023

附录B

选址确认单

序建设用地征地协调

乡镇项目实施村建设位置拟实施建设内容

号落实与否

1

备注:1、以上建设内容经生态环境局、乡(镇)政府、村委会、设计单位等共同协商确定。

2、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确定项目建设用地属于工程建设用地,非基本农田等用地。

3、以上建设内容为主要建设内容,其中包含配套主管网、支管网、入户管、砖砌检查井及相关配套附属构筑物等,详细工程量依据实际测绘后出据施

工图为准。

村委会(盖章)

年月日

16

ICS13.020.01

CCSZ00/09T

团体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