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一中新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95年4月中旬到5月初,清廷各级大小官员500余人次,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为清朝前所未有。他们有的还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据此可知A.清政府对《马关条约》持否定态度B.《马关条约》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C.反割台斗争激发了民族的初步觉醒D.割让台湾引发了清政府内部的纷争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现代主义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此举旨在A.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B.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C.为向杜会主义过渡奠定思想基础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反映出A.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D.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5.在元朝的某疆域示意图中,有一片区域标示为“宣政院辖地”,这片区域涉及今天的A.西藏、四川、新疆 B.西藏、四川、青海C.新疆、青海、甘肃 D.西藏、甘肃、蒙古6.1937年7月,蒋介石表示,“决心运用全力抗战”“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1938年,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这表明当时A.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已经高度重合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建立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共之间的分歧已经基本消除7.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吕西斯特拉特》中曾记载了一种“透亮”的服装,称其为“阿摩戈斯服装”,美国学者瑞切特认为“阿摩戈斯织物”就是丝,并认为这种织物通过进口获得。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系统发掘了雅典的克拉米克斯公墓并发现被烧过的轻薄的纺织品残迹。60年代,德国科学家亨特及其科研团队对纺织品残迹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正是原产自中国的家蚕丝。诸多学者基千上述检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对古代中国丝绸西传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21世纪初,再次对克拉米克斯公墓出土的纺织品样品进行检测,此次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检测结果出乎意料——这些样品里面并没有丝的成分,科学家检测到了亚麻等四种纺织品的成分。当然,尽管此次重新检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并未形成最终定论。这说明A.文献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才可信B.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否认古希腊人使用丝的可能性C.现有科学技术的鉴定还无法满足弄清历史真相的要求D.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会让历史难以定论8.《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A.两极格局B.国际恐怖主义C.国际政治旧秩序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9.下图是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蜀地织锦,该织锦工艺复杂,图文并茂,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现象)八个文字。该文物A.反映了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发达 B.是西域纳入中央政府管理的证据C.呈现的文字字体是小篆 D.体现古代天人感应思想10.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小说中的“红”代表了A.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 B.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C.欧洲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 D.新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12.1987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凡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可以经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然后就业。这一决定A.完善了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兴起C.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13.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友好条约》签订。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A.异族贵族以礼乐制度维系贵族身份 B.异族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C.礼乐制度推动了西周文化的传播 D.墓葬制度凸显了各级贵族的特权15.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16.下图为英国画报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报道,标题为“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该报道表明()

A.英媒正确判断了革命的形势B.清政府和革命军实力悬殊C.辛亥革命得到英国政府支持D.英媒同情清帝的坎坷命运17.1886年(光绪十二年)天津买办吴懋鼎与两个合伙人共同投资创建天津自来火公司,后来更名天津华昌火柴公司:1917年与北平丹凤火柴,合并成立天津舟华火柴公司。该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对该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叙述正确的是①国民政府倡导使用国货给予资金支持②西方各国减少对华商品输出③“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④该类企业受近代洋务运动刺激产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19.如图是1941~1959年美国GDP变化走势。由图示信息可以推知A.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美国的经济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刺激经济持续增长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释放了美国的产能D.美苏冷战对峙严重影响美国GDP增速20.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 B.全体公民参与政治C.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 D.法律服从民众意志21.在古代雅典,无论是城邦的战和问题,或是粮食问题,也无论是社会工程的修建,都要通过投票、举手等方式并最终以多数人的意志来作出裁决。该做法A.维护了公正、公平原则 B.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C.易造成城邦权力的滥用 D.确保民主政治的沿袭22.17世纪50年代,蔗糖开始频频出现在药品、文学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1800年前后,蔗糖已经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热量。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贫富差距日益缩小C.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23.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祖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其关键理由是因为元朝时A.实行行省制度 B.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C.疆域最辽阔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4.对“英国脱欧”分析有误的是A.作为创始国之一理应有大国担当 B.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具有曲折性C.英国将难以再依托欧盟发展自己 D.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真正实现2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6.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体裁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2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态度如下表所示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美国A.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 B.准备对苏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C.试图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D.对苏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28.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9.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想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属于这部宪法且论述正确的是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B.规定议会采用两院制,众议院有权否定参议院通过的法律C.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D.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涉等30.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所瞩目。几乎所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接触过有关中国的材料,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论过中国。……堪称启蒙思想家领袖的伏尔泰,对中国最为关注和仰慕,他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有高度文明了。”……在哲学方面,他们在悉心研究儒家学说的同时,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探索。在政治方面,他们考察了中国的政体、官制、司法制度等。在经济方面,他们注意到中国历代的重农思想和土地、地租、赋税、商业等问题。在文学艺术方面,他们介绍了中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和绘画,研究中国的文字和语法。总之,中国的一切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所关心。——摘编自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所体现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古代“中国的一切”都产生兴趣的原因。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着力调整法国对外政策。他说:“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乎整个中国都集合在中国政府之下,它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法国)必须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1963年10月,戴高乐授权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到中国,代表他同中国商谈两国关系。在双方就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达成默契的前提下,同意法国提出中法先建交而导致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说:“这是基于事实和理智的影响日益加强,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摘编自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产生的历史影响。举例说明戴高乐口中的“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32.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问题一:北风与太阳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它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材料二问题二撼动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它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三问题三联合与曲折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1)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代民间教育的兴衰与官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政府对民间教育进行督查和考核,在经济上,还通过拨款给学田等方式在经济上对民间教育施加影响。清代的民间教育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要内容,主要开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作时文等科举课程。从形式来看,清代的民间教育包括书院、家塾、私塾、族塾、义学等。这些民间教育承担了孩童的启蒙教育,为官方教育输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学子。——摘编自严雄飞《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地位》材料二1923年,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中国的民间教育,该会在华北地区创立了若干实验学校。如下表:校名地址学生课程及年限平民育才学校翟城(村)31育才课程: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人格修养、治村大纲、公文须知、平民教育、社会调查、社会教育、农业科学、家庭科学、乡村卫生、群众心理、交通常识、信用合作、现代历史、人生地理。年限:2年妇女育才学校翟城22第一实验平校东建阳(村)43农民初级课程:千字课、习字、珠算、周会、唱歌、注音字母第二实验平校定县城内社会教育办事处33第三实验平校定县南街44第四实验平校定县西街27——摘编自田玉立:《民国时期教育团体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材料三1949年底,新中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以期大量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为此,新中国大量开创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技术夜校、技工学习班、高等学校工农学习班等工农教育形式。到1955年,工农群众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有5500万,1956年则达到6600万。——摘编自魏雪《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与清代民间教育相比,民国时期创办的实验学校有哪些不同?并指出其不同产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农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可见对割台事件,内部分争很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给日本,排除A项;根据所学,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排除B项;“清廷各级大小官员”没有涉及到民众,排除C项。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符合“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它强调人的个性,要求追求现世的幸福,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B选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它鼓励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C选项错误;现代主义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荒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与反映社会现实无关,故D选项错误。3、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领域上的方针要为国家建设和为人民服务,肃清旧社会的参与,主要是为了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A正确;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B排除;向社会主义过渡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C排除;D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排除。故选A。4、D【解析】

根据材料“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可知,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客观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故D项正确;世界动荡并非由全球化导致,故A项错误;全球化虽然出现挫折,但仍然是发展必然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但不能说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故C项错误。5、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宣政院是管辖全国佛教事务的主要机构,同时他负责管理藏传佛教所在的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故B选项正确;宣政院辖地不包括新疆、蒙古,故A、C、D选项错误。6、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国共两党都认可全民族对抗日本,表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结合,A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B排除;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7、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从《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到20世纪30年代对克拉米克斯公墓的发掘,到60年代对纺织品残迹鉴定再到21世纪初的更多技术鉴定均不能对中国丝绸何时进入古希腊地区形成定论,故墓葬出土的文物均不能对《吕西斯特拉特》关于丝的推测进行印证,无法得出是否古希腊人使用丝,故B项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并非全靠考古挖掘和科学鉴定的印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历史真相探寻的作用,排除C项;运用科学技术对考古文物进行鉴定可以使历史定论证据更加可靠,排除D项。故选B。8、C【解析】

由材料“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可知,作者认为北约是国际政治旧秩序下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故选C。阿富汗战争发生于21世纪,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其主体在对北约的论述分析,故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约为例说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北约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点,排除D。9、D【解析】

汉代蜀地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文物反映了其受到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D正确;汉代蜀锦应该是丝织品而不是棉纺织品,排除A;文物不能体现汉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排除B;文字应该是隶书,排除C。10、A【解析】

根据“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小说中的“红”代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期,故A正确;“黑”代表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排除B;C不符合题意,排除;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11、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学考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诗证史,但是诗歌本身属于文学作品,真实性有待考证,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CD选项说法错误。12、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1987年中央做出完善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职业教育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兴起;C选项错误,高等教育质量与职业教育的普及没有必然的联系;D选项错误,职业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3、C【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4、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异族贵族在墓葬制度上与西周贵族墓葬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墓葬制度是西周礼制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异族贵族接受了西周的礼制,也反映了西周文化的传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礼乐制度对贵族身份的维系;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各级贵族特权的凸显,而是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5、A【解析】

题干“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强调的是汉代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主张,不是单纯引用先秦儒学思想,A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家已经是主流,排除B;汉宣帝指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主流意识,因此并未背离“独尊儒术”初衷,排除C;题干主旨是强调“俗儒”的局限性,而非儒学本身,排除D。16、A【解析】

材料“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说明,英国媒体已经认识到革命军的敌人就是年仅五岁的清朝皇帝,即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局势的变化做出了清醒的判断,故A正确;图片和材料没有涉及力量对比的问题,故B不正确;英国政府支持辛亥革命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不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清朝命运坎坷,英国的态度等信息,故D不正确。.17、B【解析】

1886到1917年吴懋鼎创办的天津自来火公司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9世纪后期受近代洋务运动刺激产生,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一战期间西方各国减少对华商品输出等,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广州国民政府是在大革命时期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对1917年之前天津民族企业的发展,没有产生促进作用,①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1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末年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是蒙古,选项D正确;契丹建立的辽被金攻灭,选项A排除;南宋末年西夏和女真建立的金已经灭亡,选项B、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南宋民族政权并立情况。19、C【解析】

从材料中的曲线可以看出,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美国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均急剧下降,在1946年前后触底回升,并有较快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各国恢复发展经济。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掌控西欧经济的同时,也为美国产品打开了西欧市场的大门,故选C项,排除B项。二战期间美国是最大受益者,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从数据看,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前,美国GDP急剧下降,此后有较大发展,虽然有曲折,但以发展为主,故排除D项。故选C。20、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雅典城邦官员就职及任职期间均受到雅典民主机构的审查监督,体现了雅典公民主权的执政理念,C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司法审判程序的民主性,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未说明雅典全体公民皆可任职官员,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法律管理,排除D项。故选C。21、B【解析】

古代雅典的裁决方式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不管多数还是少数都体现公民的权利,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故答案为B项。A项少数服从多数并不一定能维护了公正、公平原则,排除;C项造成雅典城邦权力滥用的是直接民主的方式,排除;D项少数服从多数的裁决原则与民主政治的承袭没有因果关系,排除。22、D【解析】

17世纪50年代,蔗糖开始频频出现在药品、文学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这说明蔗糖是奢侈品;1800年前后,蔗糖已经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热量,这说明蔗糖已经普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根源于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故D正确;等级观念明显淡化、贫富差距日益缩小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故AB错误;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23、B【解析】

元朝疆域广阔,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于西藏设立宣政院管理,台湾被称为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所以说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B正确;A是地方制度;C是实行行省制原因;D是民族关系发展。24、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欧盟创始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英国并非创始成员国,故A项符合题意;英国脱欧是欧洲实现一体化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挫折,说明欧洲的联合之路具有曲折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脱欧即意味着它放弃了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其再也难以依托欧盟发展自己,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它的脱离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目标的真正实现,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5、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等,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选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点评:工业革命的开展,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26、C【解析】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中心,故C正确。27、B【解析】

杜鲁门认为应该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凯南认为苏联在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说明美国准备对苏联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故选B项;此时冷战格局尚未确立,谈不上扩展,排除A项;美苏之间实行的是冷战,始终没有出现直接的战争,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的政策调整,没有体现对苏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B。28、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奠定,进入全面冷战时期,苏联意图拉拢新兴独立国家,扩大反美阵营,争夺世界霸权,故C项符合题意。A项,苏联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但不能说明是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苏联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意在抗衡美国,与排斥老牌殖民国家并无关联,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苏联参与支持亚非拉殖民解放运动,排除。29、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结果,这符合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选项D正确;选项A是美国1787年宪法,排除;选项B表述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法律,排除;选项C是德意志帝国的宪法,排除。30、C【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初应为1900~1930年,此时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人们称之为苏俄,1922年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十月革命之前称沙俄,独联体和俄罗斯出现于苏联解体后,时间不符合题干条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有参与:态度多持高度赞赏;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原因: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封建斗争的需要;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文化的精髓为其提供依据。(2)背景: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意义:是法国摆脱美国控制,发展独立外交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说明: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日渐处于弱势,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则进一步提高,美国被迫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解析】

(1)据“中国的一切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所关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所体现的特点主要是启蒙思想家们几乎都由参与,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赞赏态度,研究领域广泛。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反封建斗争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优点等方面进行总结。(2)据“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法建交的背景主要是欧洲走向一体化,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新中国成立后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法建交的影响可结合所学从中法两国发展独立外交、冲击美苏两极格局的角度进行阐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戴高乐口中的“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指的是西方国家不断与中国建交,结合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32、(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答对其中三点即给分)(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