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某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某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某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某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某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三(上)

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下列交际用语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令寻大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铢,真令人钦敬。

B.香印婚讯,礼成之日,定当携拙荆前往祝贺。

C.鉴于兄台如此真心实意,礼物我只好警缈了。

D.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有所成,不胜感激。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①科学确实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不过还好科学家们忙着做实

验,报纸杂志上写文章的主要还是人文学者。人文学者说,科学只是科学家们建构

起来的,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是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认识,

他们以这种“建构主义”来批评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些极端的人文学者甚

至主张:科学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像另一个神话故事。

②这种局面惹恼了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个物理学家索卡尔,他写了《超越界限:走向

超形式的解释学》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中他介绍了不少现代科学结论,然后把这些

科学结论驴唇不对马嘴地用来支持某些人文学者的主张。他把这篇长文寄给一家最

权威的人文杂志——《社会文本》。不久,这篇文章登了出来,然而一个月后索卡

尔在另外一个杂志上发了另一篇文章,说他在《社会文本》发表的是一篇“诈文”,

里面引用的所谓科学成果在科学界是些人所共知的东西,而这些成果根本无法支持

那些人文学者的结论,其中的推导完全是荒谬的,有科学常识和素养的人一眼就能

看出来。好几个月里,建构主义人文学者目瞪口呆。他们中了索卡尔的套,怎么办

呢?一些大牌人文教授只能反击说你索卡尔这样做是不对的,不严肃,缺德。

③在我看来,建构主义人文学者回应索卡尔时曲为辩解,不肯检讨自己这边出了什

么毛病,是自己不严肃,是浪费了一次反思的机会,比如他们认为科学的价值和希

腊神话、几内亚传说相似,仿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逃脱科学主义的罗网了。另外,

人文学者反对科学,很多时候并不在意说服别人放弃科学的观点,他们的立场很大

程度上是防御性的,他们的目标是保护人文生活的领地不落入科学的霸权而已。即

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这样迎战科学主义未免轻率,几乎可说放弃了思想者应有的智

性责任,丝毫没有触及科学的本质,因此也根本算不上对科学主义的迎战。

④科学认知对我们的道德诉求和艺术理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无法因此拒绝

科学。科学提供了从大爆炸开始一直到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幅严整画面,这样一个画

面是神话以及常识、传统哲学完全无法提供的。

⑤科学不仅提供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解释,而且它通过可测量可重复的数据、对事

件的预言以及技术性生产,证明了它的真理性。甚至科学的破坏力量,很多也是通

过科学才知道的,比如臭氧层出现空洞就是一例。

⑥总的说来,科学显然不是和神话并列的一种意识形态。按照我们今天一般对真理

的理解,而不只是按照科学主义对真理的理解,科学是真理而神话不是真理。人文

研究者据创世神话推算出世界是在公元前几千年创造出来的,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会

认为这是错的: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年。

⑦两类学者对地球的准确年龄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同看法己经不同于关于某

个神话的真实性的争论:科学体系有办法修改自己,从而提供更正确的结论,而对

于神话来说,不存在更正确的东西。

⑧若说科学是另外一种神话,那它和我们本来一般意义上的神话大不一样,不一样

到了把它叫作神话对我们理解相关问题毫无益处且只会造成混乱。

(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建构”在文中指的是。

(2)对第②段叙述的索卡尔事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证明人文学者在科学面前的无知和不堪一击。

B.以一个实例来显示人文学者对待科学的错误态度。

C.借以引出下文作者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的阐述。

D.这样的例子可以增加文章的有趣程度及可读性。

(3)可以根据作者论述及观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科学家应该多写一些文章来阐发科学的价值意义和适用范围。

B.人文学者只有了解科学本质才可能对科学主义作出有效反击。

C.科学技术对世界造成的破坏可以是我们拒绝科学的理由之一。

D.科学不仅是科学主义者认为的真理也是人文学者认为的真理。

(4)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第2页,共26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市

鲍尔吉•原野①沈阳的早市是指每天早上五点至九点出卖副食的露天市场,这是对

客户而言。对经销商而言,这段时间是早四点至九点。一年四季,莫不如是。

②早上,最显示城市的富足和活力。如果北朝鲜或其他发展中国家来中国访问,最

好请他们到我家附近的早市参观。他们看过没有不佩服中国的。先说嗓子。商贩的

嗓子不分民声、美声,也不讲究铜锤、花脸这些腐朽的国粹。他们全撕扯着嗓子以

最大的声音叫喊:蛆子啊蜘子,便宜!狗宝咸菜,新鲜的狗宝咸菜(纯粹胡扯!狗

宝咸菜是晾干的桔梗根茎,何来新鲜?说新鲜增加语感上的递进效果)!黄瓜啊!

倭瓜倭瓜倭瓜!耗子药!便宜电池啦!玉米面大饼子喽!土豆,一块钱一堆!筋饼!

豆腐脑儿!来买蒜纂!铁岭烧酒噢!白条鸡!老谢家大煎饼!螳螂药,药不死我死!

回民火烧!馒头!这里只是早市百分之一的喊叫。喊叫一声高过一声,仿佛就是为

了压倒对方的耗子药或烧酒,让它们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些喊叫汇到一起,什么也

听不清,只觉得生活在这里呼隆呼隆沸腾冒泡。那些睡眼惺松、背手拎空兜子的闲

逛人心里的激情被唤醒,眼睛全睁大了,自兹时起投入火热的生活之中。

③早市如果没有呐喊,对沈阳人来说显得十分寂寞。鲜鱼在洋铁皮的水池里拨跳;

黄瓜一根根顶花带刺,花的部分全对着顾客;电灯泡把鲜牛肉照得红亮。如果没吆

喝声,商贩默默盯着你,这市场谁也不敢去。然而我在杭州就见过这样的场面。葱

啊菜啊全洗好摆在卖货人的脚下,卖货人蹲着看自己的菜,一言不发,十分高古。

看到杭州小摊贩白皙的手与低眉顺眼,我觉得他们正在腹中默诵唐宋诗词:“春归

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他们腾不出嘴来跟你讲什

么鸡毛菜这些不合古韵的白话。

④成车的西瓜、成扇的猪肉、成罐的散白酒,从街这头堆到街那头,在漓江早市堆

了一竖两横三条小马路,你感到人真能吃。如果让被宰前的猪、牛、羊、鸡排队参

观早市上的人,导游讲解:注意啦!各位家畜家禽,他们就是你们的下游客户。呵

呵,猪氏羊氏该做出怎样的感想?这帮穿睡衣的娘们儿,穿T恤衫的爷们儿,牵

狗染金发的高龄妇女,推电动车在人流中躲闪的装修工人,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呢?

以后谁来吃他们呢?以后吃他们的是心脏病、糖尿病,谁都跑不了。

⑤我离开农村之后,每天早上都在这里见到亲切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农作物。披绿

包衣的玉米带着白金色的流苏,刚灌浆的玉米籽如婴儿皮肤那么娇嫩;泥土沾在象

牙白萝卜须子上;柿子椒的外皮呈现金属般流动并凝固的形态;芹菜就是芹菜,仿

佛等待与牛肉相会……卖货人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对粮食蔬菜的爱,无论多么水灵的

菜都引不起他们的审美,他们与菜五个小时前在八家子市场相遇,尔后分手。清嫩

的菜变成他们围裙口袋里肮脏的纸币与硬币,卖肉人手里的纸币更脏,带油污。

⑥早市上的卖货人说了一早上的话,内容超不过“X斤”“X钱”,是单词而非促

膝谈心。散市,他们穿着沉重的连体水裤、推着手推车改造的玻璃房子疲惫地往家

走。这时,他们也唠几句家常话,内容是副食品的批发价以及家里上初中的孩子。

⑦我几乎听过好多卖菜卖肉人谈论上初中的孩子,以及中考。为什么呢?他们大都

是四十多岁的人,孩子正念初中。早市的活计到了五十岁就干不动了,冬天,在零

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下,四点钟到二十公里外的八家子上货,是个艰难活。如果不为

孩子念书,他们谁也不去吃这样的苦。他们为什么不谈论大学以及高考呢?商贩们

上大学的孩子不多,或者孩子上大学的商贩已经不出来干了,去干更轻快一点的活

儿,比如扫大街。商贩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更能感受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变化

很多,一个值得记忆的变化是现在上大学的人太多,念完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

像样的工作,四年大学将会耗干商贩所有的血汗。

⑧早市上人流拥挤,人们像在舞场那样穿插逢迎,手里拎着菜或馒头,没什么买的,

买一长筒卫生纸也看着富足。早市上也有安静的人,比如卖金鱼的就不叫喊。小金

鱼装在拳头大包水的透明塑料袋里游,水在折光现象下放大了鱼的身影.据说这些

鱼拿回家就死,卖鱼人做了手脚。修表的也不叫喊,修表修表啊,不像话。卖盗版

碟的人比较自负,推车上摆的碟片包装印满了中国所有走红影星。少一条腿、拄着

板凳乞讨的人手里端着搪瓷缸子,沮丧地随人流走。

⑨在早市溜达,看前边的人几乎都是胖子,扭着各式各样的屁股。他们身上的脂肪

全都来自这个早市。

(有删改)

(1)作者安排第⑦自然段有何用意?

(2)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隐藏着“幽默”的美学原则,请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如何体

现“幽默”的美学原则。

(3)文中加点词语“经销商”“卖货人”“商贩们”都指同一类人,试分析三个词

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4)本文用多种风格的语言体现了早市多方面的特点,试作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归去来兮辞

第4页,共26页

陶渊明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

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③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④己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赚诗。聊乘

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悟已往之不速

②或串孤舟

③量翳翳以将入

④普万物之得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感吾生之行休胡为乎遑遑欲何?

B.请息交以绝游聊乘化以归尽

C.复驾言兮厚求而人之所罕至厚

D.知来者之可追客有吹洞箫有

(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

虽设而常关。

(4)有人认为《归去来兮辞》中"乐”的背后掩藏了作者心灵深层的悲哀,你是否

同意,联系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来加以分析。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武进龚明之官序

南唐徐铉①古人有言,士君子志竟既立,名誉不闻,盖朋友之过也。呜呼!予於龚

生有这矣。始予居献纳之地,生已为赤县尉。尝窃议谓生宜参谏垣宪府之任,而未

果拔茅之志,遽为赋^之行。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长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军于其所,

使为将者治之,习兵与儒,其志不通也。处长与佐,其势不钧也。军市之征,日困

於民。王泽之流,不被于俗。及生之至,官联始举。删烦革弊,丕变旧风。逾年告

归,举邑之民,相率遮道不听去。乃潜匿佛庙室中,耆耋辈索而获焉,扶之上车,

拥之而还,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异哉!遗爱之风若此,考功之吏弗闻。丙寅岁,予

避兵于池阳,遇生侍亲郡中,勉之东下。是时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诏。

予谓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悬。而出入三年,始为武进宰。噫!非朋友

之过乎?

②尝试论之曰: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

算哉!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斯可矣。与夫扬孟之徒,

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彳受世者,不犹愈乎?行矣龚生,苟有良田,何忧晚岁。赠言之

要,其过此乎?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乎

B.耶

C.焉

D.矣

(2)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立下远大志向,但是声名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扬,大概是因为在交朋友上有

过失。

B.龚明任期满了之后,按照惯例归去,但是当地百姓不舍得他离开,最后他选择留

任。

C.作者认为龚明以实干恩泽百姓,比“扬孟之徒”更有意义价值,不必在意声名显

赫。

D.作为一篇赠序,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自信,认为没有其它的赠序能够超越

它了.

(3)从句式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第6页,共26页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小题。

送陈章甫

李顽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颗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酷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注:①陈章甫很有才,长期隐居高山。曾应制

科及第,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后经上书力争,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

用,但是仕途并不通达。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乐景哀情,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中间“陈侯”八句,描述人物,形象鲜明。

C.“长河”二句实写渡口风浪,又暗喻仕途险恶。

D.纵观全诗,笔调轻松,用语豁达,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2)诗人借“云”写陈章甫的高洁,下列选项中与之最接近的一项是

A.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颍《黄鹤楼》)

D.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白居易《长恨歌》)

(3)此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声调激昂,感情深婉。方东树曾评其诗“缠绵情韵,

自然深至”。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诗人情感进行具体分析。

五、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填空。

(1),枉用相存。(曹操《》)

(2)其险也如此,。(李白《蜀道难》)

(3),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4)《陈情表》中中李密借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

句是,。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70.0分)

8.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

成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竹子在土壤里

延伸了数百平米。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

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

负担,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双减”政策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对社会、

学校尤其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之下,家长如何调整心态和观念迎接挑

战,在家庭中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双减”政策出台前,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学校像考场,家庭像学校。家

长一方面被学校绑架,一味追求分数;另一方面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追求“精英

教育”。这两座大山不仅给家长带来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

业压力,还导致教育与其本质渐行渐远。同时,父母的天职和家庭教育的天然能动

性被焦虑和压力掩盖、抹杀,导致家长对自身教育角色出现认知偏差,乃至教育缺

席。

而“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就是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双减”

减轻了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但没有减轻家长的责任。“双减”在给孩子减负的同

时,其实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请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结合上文和自己的认识,谈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回归各自的角

色”。

第8页,共2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得体。

B.得体。

C.“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句中用于自己,对象不当,不得体。

D.得体。

故选:Co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

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

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2•【答案】【小题1】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

认识的过程。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

【解析】(1)“建构”是个建设的过程,结合文中第一段“科学只是科学家们建构起

来的,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是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认识”可知,

构建是“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认识的过程”。

(2)A.“无知和不堪一击”错误。文中第二段说“有科学常识和素养的人一眼就能看

出来。好几个月里,建构主义人文学者目瞪口呆。他们中了索卡尔的套”。人文学者看

不出来,不是“无知和不堪一击”,是中了圈套,没有充分注意。曲解文意。故选A。

(3)文章主要是对“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的问题进行反驳,论证了人文学者面对科

学时态度立场的荒谬、不严肃及缺乏智性与责任。提出科学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解释,

科学的真理性、科学对自身的修改能力的观点。B.针对论述的“人文学者面对科学时态

度立场的荒谬、不严肃及缺乏智性与责任”的内容,可知人文学者出笑话的原因正是因

为对科学本质不了解,“他们的目标是保护人文生活的领地不落入科学的霸权”,所以

可推知“人文学者只有了解科学本质才可能对科学主义作出有效反击”。故选B。

(4)文章第①段主要内容为:人文学者说,科学只是科学家们建构起来的,结尾借极

端人文者之口,提出“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这一主要批驳对象;第②段主要叙述索卡

尔事件,索卡尔发表“诈文”,人文学者落入圈套的阐述及分析,第③段作者通过实例

分析人文学者对待科学的错误态度,证明“人文学者面对科学时态度立场的荒谬、不严

肃及缺乏智性与责任”;第④段阐述了“科学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解释”;第⑤段阐述

了“科学的真理性”;第⑥段阐述了“科学对自身的修改能力”;⑦段通过上面的阐述

证明出科学与神话的本质区别;第⑧段总结全文,得出观点,原文是“若说科学是另外

一种神话,那它和我们本来一般意义上的神话大不一样”,据此得出结论:科学不是一

般意义上的神话。综观全文:第①段提出观点,②③两段从反面论证,第④至⑦段从正

面加以论证,第⑧段得出结论。

答案:

(1)未必基于客观真实,而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甚至想象形成观念、认识的过程。

(2)A

(3)B

(4)第①段提出科学只是另--种神话这一主要批驳对象,第②③段通过对索卡尔事件

的阐述及分析,证明人文学者面对科学时态度立场的荒谬、不严肃及缺乏智性与责任。

第④至⑦段通过阐述科学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解释,科学的真理性、科学对自身的修改

能力,证明了科学与神话的本质区别,第⑧段作出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神话这一结论。

全文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反面到正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的时候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表

达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第10页,共26页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

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

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

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健。

3.【答案】【小题1】(1)从内容上看:

由“我几乎听过好多卖菜卖肉人谈论上初中的孩子,以及中考。为什么呢?他们大都是

四十多岁的人,孩子正念初中。早市的活计到了五十岁就干不动了,冬天,在零下三十

多度的低温下,四点钟到二十公里外的八家子上货,是个艰难活。如果不为孩子念书,

他们谁也不去吃这样的苦”可知,本段交代了早市商贩辛苦劳作的原因“为孩子念书”,

想要通过自身的劳作为孩子带来更好的物质财富,以供孩子们上学。

由“商贩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更能感受时代的变化”可知,点明早市商贩的社会地

位低,但他们是社会变化的见证者,也是时代变化的社会缩影。

由“现在的变化很多,一个值得记忆的变化是现在上大学的人太多,念完大学也不一定

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四年大学将会耗干商贩所有的血汗”可知,早市商贩窥见时代

背景的特征,大学文凭的加速贬值,社会压力的骤增,这都将进一步增加商贩的生活压

力。

从结构上看:

本段主要是商贩的交谈内容,紧承上一段“散市,他们穿着沉重的连体水裤、推着手推

车改造的玻璃房子疲惫地往家走。这时,他们也唠几句家常话,内容是副食品的批发价

以及家里上初中的孩子”的内容,并且与下一段中“早市上也有安静的人,比如卖金鱼

的就不叫喊……”早市安静的人形成反差。

(2)从散文的用词上看,“这些喊叫汇到一起,什么也听不清,只觉得生活在这里呼

隆呼隆沸腾冒泡”运用拟声词,例如“呼隆呼隆”等,在语境中显得轻松恢谐。

从修辞上看,“喊叫一声高过一声,仿佛就是为了压倒对方的耗子药或烧酒,让它们无

颜见江东父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它们无颜见江东父老”,赋予叫卖声以人

的情感,读来富有新意而亲切。

从商贩的叫卖语言上看,“螳螂药,药不死我死!”这些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幽默感,

作者借助商贩特有的叫卖声的描写,现了有趣而真实的早市环境,具有幽默感。

从作者的评价来看,“狗宝咸菜,新鲜的狗宝咸菜(纯粹胡扯!狗宝咸菜是晾干的桔梗

根茎,何来新鲜?说新鲜增加语感上的递进效果)”,通过作者对叫卖语言的评价,读

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幽默感。

从闲逛人的反应来看,来时“睡眼惺怯”,早市商贩的各种叫卖声使他们“眼睛全睁大

了,自兹时起投入火热的生活之中”,形成反差,体现了幽默的美学原则。

(3)由“沈阳的早市是指每天早上五点至九点出卖副食的露天市场,这是对客户而言。

对经销商而言,这段时间是早四点至九点”可知,“经销商”与“客户”相对,写实的

语言突出早市者的身份特征,也暗含了作者对之的肯定。

由“葱啊菜啊全洗好摆在卖货人的脚下,卖货人蹲着看自己的菜,一言不发,十分高

古”“早市上的卖货人说了一早上的话,内容超不过'X斤‘'X钱'"可知,"卖货

人”纯粹是对其工作的概括“卖货”,"不超过'X斤'"钱’,是单词而非促膝谈心”

等句突出了其工作性质,而缺少一定的情感投入。

“如果没吆喝声,商贩默默盯着你,这市场谁也不敢去”“商贩们上大学的孩子不多,

或者孩子上大学的商贩已经不出来干了,去干更轻快一点的活儿,比如扫大街。商贩们

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更能感受时代的变化”,“商贩”这个词更贴近生活,他们是为

现买现卖的小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字里行间暗含了作者对之的理解与同情。

“经销商”“卖货人”“商贩们”这三个词意思所指相同,但是情感表达上各不相同。

(4)由“沈阳的早市是指每天早上五点至九点出卖副食的露天市场,这是对客户而言。

对经销商而言,这段时间是早四点至九点”可知,通过写实化的语言描写了早市的热闹

以及商贩的忙碌与辛苦。

由“白条鸡!老谢家大煎饼!蜂螂药,药不死我死!”“呵呵,猪氏羊氏该做出怎样的

感想?这帮穿睡衣的娘们儿,穿T恤衫的爷们儿,牵狗染金发的高龄妇女,推电动车在

人流中躲闪的装修工人,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呢?以后谁来吃他们呢?”可知,生动(幽

默)的语言,“药不死我死”“呵呵”以及一连串的反问句体现早市接地气、有生活气

息。

由“看到杭州小摊贩白晰的手与低眉顺眼,我觉得他们正在腹中默诵唐宋诗词:'春归

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可知,诗化的语言,体现早

市除了人间烟火气之外,还有蕴藏的生活诗意。

答案:

(1)①交代早市商贩辛苦劳作的原因,通过自身的劳作为孩子带来更好的物质财富,

以供孩子们上学。

②点明早市商贩的社会地位低,但他们是社会变化的见证者,也是时代变化的社会缩影。

③窥见时代背景的特征,大学文凭的加速贬值,社会压力的骤增,这都将进一步增加商

第12页,共26页

贩的生活压力。

④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卖货人的唠家常,与后文早市安静的人形成反差。

(2)①运用拟声词,例如“呼隆呼隆”等,在语境中显得轻松恢谐。

②拟人(用典),“让它们无颜见江东父老”,赋予叫卖声以人的情感,读来富有新意

而亲切。

③语言描写(叫卖语言本身具有幽默感,如“药不死我死”),文段主要通过对叫卖声

的描写,呈现了有趣而真实的早市环境,具有幽默感。

④插入作者的评价语,“纯属胡扯”“何来新鲜”等作者的评价语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

⑤形成反差,闲逛人来来早市前的“睡眼惺怯、背手拎空兜子”与“眼睛全睁大

了”“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之中”形成反差,体现了幽默的美学原则。

(3)①“经销商”与“客户”相对,用较为写实的语言突出早市者的身份特征,也暗

含了作者对之的肯定。

②“卖货人”纯粹对其工作的概括,“内容不超过‘x斤'‘X钱’,是单词而非促膝谈

心”等句突出了其工作性质,而缺少一定的情感投入。

③“商贩们”既指他们的身份为现买现卖的小商人,也点明了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暗

含了作者对之的理解。

④三个词对其身份的认定上没有差别,但在情感表达上各不相同。

(4)①写实的语言,“每天早上五点至九点出卖副食的露天市场“,体现早市的热闹

以及早市商贩的忙碌与辛苦。

②生动(幽默)的语言,“药不死我死”“呵呵”以及一连串的反问句体现早市接地气、

有生活气息。

③诗化的语言,第③节中“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体现早市除了人间烟火气之外,还有蕴藏的生活诗意。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重要语段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从内容和作用两方面作

答。首先依据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文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段落的内容,其次回答结构

上的作用:统摄全篇线索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照应、伏笔等。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鉴赏语言风格主要从修辞、句式、抒情

特点等角度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

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

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

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求细致

分析,准确把握即可。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4.【答案】【小题1】挽回,划船,日光,羡慕

【小题2】B

【小题3】略

【小题4】略

【解析】(1)①谏:挽回。译文: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

②棹:划船。译文:有时划过一艘小船。

③景:通“影”,日光。译文:日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

④善:羡慕。译文: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

(2)A.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至!|。B.都是连词,来。C.疑问代词,

什么;代词,那里。D.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故选B。

(3)觞:酒杯;眄庭柯:看看院子里的树木;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容膝:容

纳膝盖的小屋,表明屋子小;涉:走。译文: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

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虽然有门但经常关闭。

(4)先表明观点,同意这种看法。这篇辞体抒情辞前有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

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但这些只是假象,是作者的愤激

之词,并不是真正的归来之乐。愤激之语是无声的抗议。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

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

第14页,共26页

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

有益于社会的,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灵

深层的悲哀。因为陶渊明有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他天性酷爱自

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

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归隐背后有着作者的无奈和痛苦。

答案:

(1)①挽回

②划船

③日光

④羡慕

(2)B

(3)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

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

小园虽然有门但经常关闭。

(4)作者陶渊明喜爱自然山水,但亦有有益于社会的理想;“世与我相违”可见愤激

之语,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官场黑暗,理想被现实击碎,选择归隐,有理想受挫

后的失落,是不得已之举;“感吾生之行休”感叹生命的短暂。

参考译文:

①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

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

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

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

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②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

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

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

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

一种乐趣,小园虽然有门但经常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

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黯淡,太阳快

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③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

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

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

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

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④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

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

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

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疑虑什么呢!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

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

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

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情感的能力,应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结合作者的个人经

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文中的关键语句分析作答。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

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

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5.【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

【小题4】

【解析】(1)A.“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表示揣度,跟“吧”

相同;表示祈使,跟“吧”相同;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表感叹,跟“啊”相同,语气强烈。

第16页,共26页

B.“耶”,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呢”。

C.“焉”,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

表示肯定的语气。

D.“矣”,用在句末,陈述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跟“了”相同;表示感叹,语气轻

微。

语境中是陈述已然情况兼轻微的感叹,填“矣”。

故选D。

(2)A.“大概是因为在交朋友上有过失”错误。根据“盖朋友之过也”分析应该是

说朋友的过错,暗指没有帮忙引荐传诵。

B.“最后他选择留任”错误。根据“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分析,最后他还是离开了。

D.“作者对自己写作水平非常自信”错误。根据“其过此乎”分析,“此”并非作者

的赠言,而是龚生留下的“道”,即“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中的“泽”“教”。

故选Co

(3)结合“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算哉!

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可见大量使用了整齐句式,结构对

称,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整句和散句结合,行文富有变化,避

免单调乏味感。“何足算哉!”“不犹愈乎?”“其过此乎?”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强

烈,启发读者思考,强调只要自己有才华,追求自身品德的高洁,不必在意那些功名富

贵。“与夫扬孟之徒,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彳菱世者,不犹愈乎?”使用了对比衬托法,

突出观点立场: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不必在意官位有多大多高,实干比空言好,表达

了作者对龚明的赞赏和前往任职的美好祝福与鼓励。

(4)结尾段“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算哉!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

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斯可矣。与夫扬孟之徒,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彳菱世者,不犹愈

乎?行矣龚生,苟有良田,何忧晚岁。赠言之要,其过此乎”中表达对龚明为官才能和

政绩的肯定与赞赏。

结合“予避兵于池阳,遇生侍亲郡中,勉之东下。是时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

诏。予谓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悬。而出入三年,始为武进宰。噫!非朋友

之过乎”表达对龚明远行任职的祝福与鼓励;对自己未能尽到朋友之力的遗憾与自责。

结合“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长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军于其所,使为将者治之,习兵与儒,

其志不通也。处长与佐,其势不钧也”“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可见对真正有才

能和高尚德行的人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与愤慨。

答案:

(1)D

(2)C

(3)整散结合(反问句式),强调只要自己有才华,追求自身品德的高洁,不必在意

那些功名富贵,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不必在意官位有多大多高,实干比空言好,表达

了作者对龚明的赞赏和前往任职的美好祝福与鼓励。读来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朗朗上口。

(4)表达对龚明为官才能和政绩的肯定与赞赏;对龚明远行任职的祝福与鼓励;对自

己未能尽到朋友之力的遗憾与自责;对真正有才能和高尚德行的人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与

愤慨。

参考译文:

古人说,有道德品行的士大夫确定志向最终实现后,名誉没有彰显出来,大概是朋

友的过错吧.唉,我对于龚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了。我起初居住献纳这个地方,龚生已经

担任赤县尉了。我私下里议论说龚生有能力担任参谏垣宪府的职务,但最终没有实现引

荐他的志向,就遭遇了仕途的厄运。龚生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贬官天长这个用武的地。朝

廷在天长这个地方安置的是练习武功的军队,让担任将领的训练这些士兵武功,儒生练

习武功,志向自然不能顺利通达。所在之处与自己的长处不适合,这种形势是不利。军

中市场征税严重,导致百姓一天天地越发困顿不堪。帝王的恩泽制度这类的,不能够广

泛实施于世俗。等到龚生到了这个地方,才开始实行官吏联合治事的举措。废除繁杂的

事务革除一些弊端,陈旧的风俗得以大变。一年期满后离职,全县的百姓,一个接一个

地拦在路上不让离开。于是藏在佛庙室内,年纪大的长辈们还是找到了他,扶他上车,

簇拥着回返,最终不得已选择在夜间逃离。太奇异了!留下仁爱于民间达到这样的境界,

考查官吏政绩功勋从来没听说过像龚生这样的。丙寅年,我在池阳躲避战乱,在郡中遇

到龚生,鼓励他向东去赴任。这时候甘泉战事告急,天子下达了令人哀痛的诏书。我认

为龚生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实现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来解救天下的危险困境。如此有才有

品的龚生,却离开朝廷在外为官长达三年,最后才做到了武进宰的职务。唉,这难道不

是我这个朋友的过错吗?

我曾经试着谈论过:有没有才能在我自己,用不用在于时机。有道义存在的地方,

那个人才能高贵显赫起来。功名宠爱利禄,不值得一提呀!如果恩惠能够施及百姓,教

诲思想被人接受,那么百里广的范围,千家的富有,这样也是可以的。与扬雄班固这类

人相比,在乡里民间困居,只在后代留下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还是有所超越吗?龚

生即将向东赴任了,如果有良田,何愁晚年。赠言的要旨,难道有超过这个的吗?

第18页,共26页

(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

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3)本题考查鉴赏精彩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着手,鉴

赏语言在思想上给人以怎样的启迪,表达技巧上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主旨,

可抓住关键句如抒情、议论性语句来概括总结。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

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

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

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

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

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6•【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

【解析】(1)A.“乐景哀情,奠定全诗感情基调”错误,开头四句用轻快的笔调,

鲜丽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初夏风光图,一派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不禁也勾起诗人的一

阵思乡之情。诗人借此“奇景”表示对于友人归隐故乡的企慕与肯定,整首诗的感情基

调是轻松旷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故而此处并非“乐景哀情”,也未奠定感情基调。故选A。

(2)诗歌中借“云”写陈章甫的高洁,是用了闲云野鹤、孤云独去闲等寓意。A.此

处写自然之云,不具有象征意义。B.此处借云自然而然自山中冒出,来表达自己悠闲

自得的心境,与诗句用意相似。C.此处实写眼前白云飘飞之景,不具有象征意义。D.此

处借青云写宫殿之高,不隐含人品性的寓意。故选B。

(3)“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写诗人送友人离去时,所见风光怡然,

勾起人思乡之情,流露出作者对友人归隐故乡的企慕与肯定之情。中间八句塑造陈章甫

形象,刻画出一位自负清高、不同流俗的高士形象。“陈侯”四句,先写陈章甫与众不

同,他襟怀坦荡,胸藏万卷,有着豪爽出奇的相貌,整直的性格和非凡的抱负。“虬须

虎眉仍大薮”,不仅抓住了陈章甫的外貌特征,而且也能显示其性格特点,刻画得传神

之至。“腹中”二句写陈章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抱有经邦济世的大志,积极出山入仕,

不肯混同凡庸之辈碌碌终生,老死山林。“东门”四句写陈章甫不以功名为累,不以罢

官为意,轻视世事,脱略形迹,却能看重友情,欢饮至醉。“有时空望孤云高”,写他

脱尽尘俗,寄托孤云的清高志尚,也反映出他在做官时不肯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洁身

自重的高尚品节。此处对友人形象的刻画,即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他们之

间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孤高品性的赞美、仰慕之情。“长河”二句是赋而

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因此,行者和送

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

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写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思和无力援助的深

沉感慨。末二句以试问语气写出世态炎凉,料想陈返乡后的境况,陈章甫本是志在山林

的高洁之士,如今去官归隐,正遂其初志,况故林相识颇多,此次旧友重逢,定会欢迎

他的重返山林。显出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之情。

答案:

(1)A

(2)B

(3)描写送行路上的田园风光,表达作者对友人归隐故乡的肯定与羡慕之情;刻画陈

章甫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慷慨豪爽、旷达不羁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陈章甫罢官被贬的同

情和对友人的深挚情谊;对友人不同流合污,品行高洁的赞美之情;与友人依依惜别与

无力援助的无奈惆怅之情;设想返乡后故交很多,对友人的安慰之意。

赏析:

李顾的赠别诗,善于运用传神之笔,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特征,突出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陈章甫是位“一卧嵩丘,二十余载”的志士高人,这首诗以赞慕

的口吻,简净的笔墨,出色描绘了陈章甫的磊落胸怀,高洁自守的节操和耿介傲世的个

性,同时表达了挚友之间离别的依恋不舍和惆怅心情。

第20页,共26页

起首四句先点出此次送别的环境、节候及情绪。诗人用轻快的笔调,鲜丽的色彩,

勾勒出一幅初夏风光图:四月南风习习,田野里大麦正是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桐叶渐

结成荫;四周青山,一路作伴,骏马欢驰,不时嘶鸣,一派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不禁

也勾起诗人的一阵思乡之情。方东树曾评此诗开头的描写是“奇景涌出”,诗人正是借

此“奇景”表示对于友人归隐故乡的企慕与肯定。

中间八句是塑造陈章甫形象的重点段落。诗人抓住陈章甫的内心和外貌特征,用

简练鲜明的语言,速写素描的手法,将一位自负清高、不同流俗的高士形象刻画得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陈侯”四句,先从总体上写出陈章甫的与众不同,他襟怀坦荡,胸

藏万卷,有着豪爽出奇的相貌,举直的性格和非凡的抱负。“虬须虎眉仍大颗”,全诗

只此一句从正面描写其容貌,犹如一幅逼真的肖像素描,不仅抓住了陈章甫的外貌特征,

而且也能显示其性格特点,刻画得传神之至。“腹中”二句写陈章甫不仅学识渊博,而

且抱有经邦济世的大志,积极出山入仕,不肯混同凡席之辈碌碌终生,老死山林。陈章

甫曾于玄宗时应举制科,吏部因他无籍而不予录取,后经他上书申诉,始得登科。“不

肯低头在草莽”当即指此次应举事。

“东门”四句就此次送别进一步刻画陈章甫的形象。陈章甫登第后官至太常博士,后被

罢官归乡。这首诗可能即是诗人此次送陈章甫归乡时所作。诗人直接从这次被罢官说起,

写陈章甫不以功名为累,不以罢官婴心,轻视世事,脱略形迹,却能看重友情,欢饮至

醉。“有时空望孤云高”,写他脱尽尘俗,寄托孤云的清高志尚,也反映出他在做官时

不肯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洁身自重的高尚品节。

“长河”六句紧承上段,结出送别情意。长河浪险,津梁无渡,既是实记送别时情景,

又暗寓陈章甫在仕途上遭遇艰险,而又缺乏援济,不得不去官还乡,归隐山林。“郑国”

二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思和无力援助的深沉感慨。末二句诗人悬想陈章

甫返归故林之后情景,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之情。陈章甫本是志在山林的高洁之士,

如今去官归隐,正遂其初志,况故林相识颇多,此次旧友重逢,定会欢迎他的重返山林。

而末句以反问作结,尤显得意味深长,余韵无穷。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诗歌艺术特点的能力。要在全面理解

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逐项进行分析、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

和寓意,从而找出其意象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

(3)本题考查对诗歌中的形象及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赏析。答题时,先要描写诗中展现

的图景画面,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

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诗词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词,寻找答题点;

最后精读相关句子,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词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词

内容合理地推断出选项内容。

7.【答案】【小题1】越陌度阡,短歌行

【小题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3】怨灵修之浩荡兮

【小题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故答案为:

(1)越陌度阡短歌行(重点字:阡)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重点字:哉)

(3)怨灵修之浩荡兮(重点字:修)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和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

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离骚》的中名句辑录: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答案】向毛竹学“生长”

每天30厘米,这是生长的速度;6周长到15米,这是蓬勃的生命力。当我们对毛

竹生长爆发力感到瞠目结舌时,可曾思考过,其栽种最初的4年为何仅仅长高了3厘米?

这3厘米,是夯实根基的3厘米;这4年,是磨炼品性的4年;毛竹深知“根深方

能叶茂、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的道理,故最初4年的生长,非不能也,是不为

也。

这“不为”,是毛竹拥有惊人生长力的根源,孕育着生长的智慧。

第22页,共26页

各位不妨想想,3厘米长了多久?整整4年啊!从春到夏,历秋经冬;无数鲜花竞

相斗艳,不尽草木枯了又荣;这期间,毛竹需要忍受多少冷嘲热讽,又需要忍受多少孤

独与寂寞?但毛竹忍住了,默默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为生长力的爆发奠定扎

实的根基。这难道不是大智慧吗?

这样看来,扎实的根基是毛竹爆发生长力的秘密,那如何打下扎实的根基呢?

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毛竹面临的是坚实的土壤、无边的

黑暗;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畏首畏尾;没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就会无所适从。可爱的

毛竹犹如纯洁的冰山,海面之上,只是一副晶莹剔透的娇小之态;而蓝色之下却是泰山

一般的雄壮之姿。“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真正的强者往往示弱不示强,

便如那前期的毛竹一般;四年之后,强者之态尽显,成为生长最快的植物,节节高耸,

巍巍成林。

其次,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求成。鲁迅先生说天才能否出现在于有没有生长天才的

土壤。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守望者,坐看竹长,静待花开。李时

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9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批

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光查资料就查了两年多.袁隆平几十年如

一日劳作于田间,评中科院院士时却屡屡受挫;屠呦呦默默地在实验室工作了几十年,

直到获诺贝尔奖才为世人所知。真正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只能让伟

大成果胎死腹中。

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