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精选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

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

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

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

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

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

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

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

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

产条件。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

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

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

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

法。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

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

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

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

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

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

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

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

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

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讨论:

①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

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

考虑如何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

移动问题)。

③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

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限度地提高

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4.阅读图表实验数据印证理论:学生通过阅读表2-4

的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实验

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讨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

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合成氨条件的

选择问题。止匕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

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

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精选篇2)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

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

要意义。

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计算

问题1、什么叫反应热?

问题2、为什么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变化?

问题3、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问题5、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化学方程式

热方程式

相似点

不同点

一、盖斯定律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叫盖斯定律?

问题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

有关?

已知:H2(g)=2H(g);AHl=+431.8kJ/mol

1/202(g)=0(g);△H2=+244.3kJ/mol

2H(g)+0(g)=H20(g);AH3=-917.9kJ/mol

H20(g)=H20(l);AH4=-44.OkJ/mol

写出lmolH2(g)与适量02(g)反应生成H20(l)的热化学

方程式。

二、反应热的计算

例1、25℃,lOlKpa,将1.0g钠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

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8.87kJ热量,求生成ImoL氯化钠的反

应热?

例2、乙醇的燃烧热:△H:—1366.8kJ/mol,在25℃、

lOlKpa,1kg乙醇充分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00H(1)+202=20)2(g)+2H20(1);AH1=

-870.3kJ/mol

(2)C(s)+02(g)=C02(g);AH2=-393.5kJ/

mol

(3)H2(g)+02(g)=H20(1);AH3=-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02(g)=CH3C00H(1);AH二?

通过上面的例题,你认为反应热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

题?

1、在lOlkPa时,l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02和液态H20,

放出890kJ的

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LCH4(标准状况)燃

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燃

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06(s)+602(g)=6C02(g)+6H20(l);AH=-

2800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计算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

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精选篇3)

一、教学目标:

: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

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

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

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

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

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

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氧气,进而紧

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层;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

进碳的循环。

(二)光合色素实验: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种类

讲述光合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

(三)叶绿体的结构通过图片和问题的引导,讲述叶绿体

的结构及其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对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进

行讨论,并进行表达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关于光

合作用的反应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几个主要的探索历程资料进行阅读,并找出

相关阶段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特别讲述用同位素追踪氧元素

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实验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以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的

用处入手,并辅以板话,能量的是水脱氢,并放出氧气和产

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o强调了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

光合色素、酶。

暗反应:目的是二氧化碳获得h,被还原成为葡萄糖。

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结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

c3;一部分c3获得了[h]被还原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

继续参与循环。

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把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

化碳还原为葡萄糖,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

以表格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

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

用的关系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

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哈密瓜之类的例子,

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化能作用自养生物;异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过例

子来讲述叶绿体的苦恼。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精选篇4)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

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

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

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

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

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

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

质量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

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

“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

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

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可

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

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

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

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

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

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

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

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

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

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

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

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

(2)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4)通过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计算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黑板

六、教学方法

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

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一物质的

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

单位(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

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

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高三化学课件教案设计(精选篇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

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

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

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

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

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

研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

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

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

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

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

2Na+C12=2NaCl

2Fe+3C122FeC13

H2+C122HC1

C12+H20HC1+HC10

Ca(C10)2+C02+H20=CaC12+2HC10

2H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