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_第1页
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_第2页
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_第3页
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_第4页
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流行病学完整教学课件2临床流行病学ClinicEpidemiology3一、流行病学概念

Epidemiology,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探索病因,制定疾病防治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的科学。绪论任务: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制定措施研究内容:

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健康状况4流行病学中的基本概念:人群(population)分布(distribution)危险因素(riskfactor)、暴露(exposure)疾病(disease)或结局(outcome)绪论5二、流行病学发展史学科形成前期

-18世纪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发展期(现代流行病学时期)

20世纪40、50年代-6Hippocrates(460-377BC)第一个流行病学家主要的流行病学著作:《EpidemicⅠ》《EpidemicⅢ》《OnAirs,WatersandPlaces》主要贡献:流行病学观察环境在疾病发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科形成前期7古代中国:“疫”,“时疫”,“疫疠”“疫者,民皆病也”;“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五疫:木火土金水疫

8意大利威尼斯-最早的检疫14世纪外来船只必须在港外停留检疫40天quadraginta(拉丁语,意思为40)→

quarantine1423年成立了首家传染病隔离医院中国:隋朝开设“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9JohnGraunt(1620-1674)利用死亡数据进行死亡分布及规律性研究创制了第一张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用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来概括死亡经历提出设立比较组的思想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NaturalandPoliticalObservationsMadeUpontheBillsofMortality》10JamesLind(1716-1794)学科形成期VitC缺乏–坏血病病因假说(1747)

将12名患病船员分为6组进行不同饮食干预的对比试验

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11EdwardJenner(1749-1823)(1796)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创了主动免疫的先河12WilliamFarr(1807-1883)在英国首创人口和死亡的常规资料收集提出许多流行病学的重要概念:标化死亡率、人年、剂量反应关系、患病率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现代流行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13JohnSnow(1813-1858)伦敦宽街-霍乱爆发标点地图法霍乱是介水传播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与控制的经典实例14LondonEpidemiologicalSociety(1850)全世界第一个流行病学学会标志着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15LouisPasteur(1822-1895)微生物理论(germtheory)主张改革临床实践,减少微生物相关疾病的传播开发了鸡霍乱、炭疽、猪丹毒疫苗减毒的微生物可以用作免疫提出狂犬病是由一种显微镜看不到的物质传播的(即病毒),并开发疫苗治疗和预防狂犬病巴斯德杀菌法16RobertKoch(1843-1910)确定了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确定了水净化在疾病预防过程中的重要性确定微生物为致病因子时,Henle-Koch提出4条原则: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是能检出该病病原体(必要病因)在其他疾病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效应特异性)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充分病因)能从患该病的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17JosephGoldberger(1914-1930)糙皮病-饮食缺乏(烟酸缺乏),而非传染病20世纪学科复兴饮水加氟预防龋齿(1930s-)水中高氟

氟斑牙

不易得龋齿临床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

公共卫生干预18学科发展期第二次流行病学革命(现代流行病学)-非传染性疾病RichardDoll&AustinBradfordHill吸烟-肺癌开创了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开辟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新天地19FraminghamHeartStudy分层分析法,1959NathanMantelWilliamHaenszel相对危险度、比值比:Cornfield1951年20JonasEdwardSalk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场试验(1954)

现场:美国+加拿大+芬兰研究对象:1-3年级儿童观察对照设计:近100万人安慰剂对照设计:40余万人结果:保护率60%~90%21流行病学方法发展,流行病学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多变量分析;logistic模型偏倚的识别与控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安慰剂和盲法;META分析;循证医学22我国流行病学的发展

伍连德:鼠疫调查收回检疫权消灭天花,控制霍乱

1958年翻译苏联“流行病学”

1960年苏德隆主编“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扩展,成为医学的一门学科流行病学研究进展23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s)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s)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methods)绪论2425观察法流行病学是在人群中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者实际上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对象发生的条件,观察法就是用研究者的感觉器官去获得研究所需要的的资料,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因素。观察性流行病学方法的分类绪论26抽样推论样本、p研究人群目标人群总体μ和ρ普查和抽样调查27

研究人群

病例组

对照组+-+-abcd是否患病

过去A/(a+b)c/(c+d)暴露率人数暴露状况现在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28aba/(a+b)cdc/(c+d)前瞻性观察

暴露分组

结局率人数现在将来队列研究基本模式29实验流行病学对某些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干预)因素,观察这些因素对结局的影响。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人群现场试验(communityfieldtrial)或社区试验、干预研究(interventionstudy)绪论30效应实验性研究干预因素对照措施随机分组ABCDA/(A+B)C/(C+D)研究对象分组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实验流行病学模式31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现场与人群的观点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健康状况定量和对比与比较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入手,研究疾病病因和防治方法预防的观点宏观+微观绪论32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监测应用于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价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四、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应用绪论33流行病学研究实例JohnSnow伦敦宽街霍乱调查阴道腺癌病因调查Doll&Hill吸烟与肺癌关系研究反应停与短肢畸形关系调查军团病心肌梗塞行为与疾病艾滋病

•••••••绪论34五、流行病学分支

按研究技术分绪论环境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生态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生态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地理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按研究学科分肺癌流行病学心血管流行病学精神病行病学……流行病学艾滋病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按研究内容分35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去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和评价(Evaluation)临床医学中的问题。把现代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的一门医学交叉学科。临床流行病学是以临床疾病和病人为基础,探索其所属人群中疾病分布的特征、可能致病因素、转归以及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和效益,为改进医疗和保健措施等提供依据的科学。六、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Epidemiology)36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类型研究问题正常与异常如何判断正常与异常、正常值范围?疾病诊断试验方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试验策略?疾病频率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发病、死亡)、疾病的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哪些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何种联系以及联系强度的高低?如何确定病因?预后疾病发展的预后如何?生存率?生命质量?治疗临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效益分析?37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与卫生统计学的关系与临床学科的关系与其它预防医学的关系与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的关系与基础医学学科的关系绪论医学研究常用指标医学研究常用指标绝对数:分类变量资料整理后所得到的数据。发病例数、死亡人数相对数分类:

率(rate)比(ratio)

比例(proportion)疾病的定量研究:绝对数与相对数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例数之比,用来说明该现象发生的频度。

K为比例基数,常为100%、1000‰、100000/10万。作为疾病率包含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分子:为具有某阳性特征如症状、体征、死亡、残疾、实验室异常等事件数。该阳性特征必须有明确评价标准;(2)分母:为阳性特征的人所在人群总数(即所有可能发生该阳性特征的例数),包括具有与不具有阳性特征的例数;(3)规定观察时间,通常以年为时间单位。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比:表示分子与分母间两种情况(如两个绝对数值或两个相对数)的关系可以有单位的,如每千人口的医院床位数;也可以是无单位的,是一种比(或率)除以另一种比(或率),如比数(值)比(oddsratio,OR)、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人口性别比、标准化死亡比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比例:表示某事物或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说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即部分在整体中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常称为百分比。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一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而不能说明该事件发生频率的高低。

医学研究常用指标表某镇四个乡急性传染病发生情况医学研究常用指标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罹患率病死率感染率续发率生存率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死亡率(mortalityrate、deathrate)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死亡的频率。用来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性。注意点:比例基数K

同期平均人口数死亡专率婴儿死亡率

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标准化方法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死亡专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疾病别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死亡专率计算的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对应的人口。如计算宫颈癌死亡率,分母应为女性人口;婴儿死亡率:

某一年1岁以内婴儿死亡人数与当年活产数之比。婴儿:活产儿分娩后到1足岁之内。活产:分娩后的胎儿具有以下四个指标中的任一个即为活产:(1)呼吸,(2)心跳,(3)脐带搏动,(4)随意肌抽动婴儿死亡率是反映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的一项敏感指标。与粗死亡率相比,不受人口构成影响,各国之间可以直接比较。病死率(fatalityrate)表示在某时期内某病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影响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的高低当某种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处于比较稳定状态时:医学研究常用指标发病率(incidencerate)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使用发病率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发病时间观察时间暴露人口数(分母)新发病例数。医学研究常用指标发病率主要是根据病例报告而获得。如报告制度不健全,诊断技术不高,则误诊、漏诊病例很多时,影响其准确度。发病率也可按疾病种类、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及不同人群而分别统计计算。不同人群比较要标准化罹患率(attackrate)也是衡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度的指标。观察时间通常以日、周、月或一次流行或爆发期时间,即在短时期内新病例的发生情况。使用时较发病率灵活,一般多用于小范围和短时期的疾病流行。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患病率(prevalencerate)又称现患率,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患病率可分为期间或时期患病率(periodprevalencerate)和时点患病率(pointprevalencerate)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患病率、发病率的关系:当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医学研究常用指标例如:某大城市白血病患病率,急性白血病为6.7/百万,慢性白血病为56.1/百万,二者年发病率分别为32.4/百万、29.0/百万,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病程分别为:急性病程(D)=P/I=6.7/32.4=0.21年≈2.5月慢性病程(D)=56.1/29.0=1.93年≈23月使患病率升高的因素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入治愈率提高(病死率下降)影响患病率的因素感染率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整个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感染率=调查时受检人数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表示在原发病例出现后,受其传染而发生的二代病例占易感者人数的比值。原发病例和续发病例(二代病例)的概念原发病例续发病例医学研究常用指标续发率研究用途:分析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流行因素或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新加坡的“超级传染事件”链,图中1、6、35、130、127是“超级传染者”。谢淑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预后测量指标1.治愈率:

反映疾病防治近期效果。2、生存率(survivalrate)反映疾病防治远期效果。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指随访n年的存活率。医学研究常用指标35岁肝癌死亡70岁肺癌死亡寿命损失家庭、社会的影响医学研究常用指标潜在减寿人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ai各个年龄组减寿值=75-年龄组中值di

每个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医学研究常用指标减寿率(PYLL%)=PYLL/N×100%朱益民,中国公共卫生,1999朱益民,中国公共卫生,1999朱益民,中国公共卫生,1999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

DALY(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

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yearsoflifelost,YLL)因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livedwithdisability,YLD)该指标是一个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伤残对健康寿命年损失的综合指标,即是对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的综合测量,是用于测量疾病负担的主要指标之一。生命质量人的寿命由两部分组成,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数量,生命质量是决定生命价值的内在要素,是生命价值的基础。生命数量代表着人类生命量的范畴,表示个体生存时间的长度,对病人来说就是疾病的病程或个体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对一般人或正常人来说就是平均期望寿命,其测定相对于生命质量容易、准确生命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基本质量,指个体的身心和智力状态,是区别正常人与不合格人的标准;第二是相对质量,即生命与他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道德意义状态。医学研究常用指标美国医学博士WengerNK认为生命质量由3

部分组成:1.功能状态,即病人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是否能进行正常人所需的各种常规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工作能力、智能、情绪状态及经济状况5

个方面。2.重视感受状态,即病人本人评定上述的认识因人而异。3.症状,生命质量可由疾病本身所致的症状及各种治疗引起的副作用而改变。WHO

给生命质量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此定义则强调生命质量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个人的主观体验WHO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由36

个单项组成,包括8

个主要方面:皆按百分制评分:生理机能;角色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主观健康状况.疾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肿瘤,糖尿病等三、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sporadic):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爆发(Outbreak)

在一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病例的现象。大流行(pandemic)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而形成大流行。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study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基本方法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探讨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基本方法: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

相关性研究(Ecologicalstudy)

病例报告(casereport)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一、基本概念

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又称现况调查(prevalencestudy)或患病率研究二、横断面调查目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疾病监测确定高危人群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三、横断面调查的类型普查(census)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抽样推论代表性??目标人群样本结果调查实施总体μ和ρ普查(1)概念: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2)目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3)优点:①理论上所有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②无抽样误差。(4)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费用高(5)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1.普查实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内容: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方案: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组织:国务院《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576号令)2.抽样调查

定义: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样本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

非随机抽样(如典型调查typicalsurvey):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实例和评价

为了解某地居民住房需求,某机构在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现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共访问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其中有住宅购买意向的问卷1010份。该调查显示,该地居民住宅需求比较旺盛,需求率达到1010/1182×100%=85.45%。药家鑫案法庭调查与“民意”的代表性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因担心被受害者记住车牌号,竟持刀连刺受害者8刀,致使本来只被撞成轻伤的受害者死亡。在西安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药家鑫一案时,现场500名旁听人员,每人都收到一份“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问卷上除了庭审的合议庭成员名单,还有两个问题:您认为对药家鑫应处以何种刑罚?您对旁听案件庭审情况的具体做法和建议?有500人参加旁听,但其中400人都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而受害者是农民,农民群体参加旁听的人很少,村民和受害人亲属才区区的25人。此外,在400名大学生中,参与问卷调查的有药家鑫所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该校学生的人数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还多。3.常用的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两级或多级抽样(multistagesampling)

原理: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构成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均为p=n/N。

方法:抓阄法、投硬币法(50%)、抽签法、摸球法和随机数字法

标准误:均数的标准误:率的标准误:(1)单纯随机抽样随机数字法抽样将总体中的每个对象排序、编号;给每个对象确定一个随机数字预先确定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根据随机数字选择研究对象进行选择12345…1007859169543..55把随机数字除以3余数02121…1余数是1作为研究对象单纯随机抽样缺点适用于数目不大的情况总体数量大时,必须有所有人的名单,编号、抽样麻烦,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收集困难,可行性不大。样本的代表性不一定好(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方法将总体各个体单位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编号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计算抽样距离(N/n)第一段距离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样本单位将第一个样本单位的号码加上抽样距离,得到第二个样本单位,以此类推,直至满足样本量。优点: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现场可操作性强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

抽取的间隔恰与某种周期性分布一致,样本有偏性K=N/n从N个总体中抽取n作为研究对象总体层层层总体人群中,某个变量影响研究指标(变异大)。将总体按影响变异较大的指标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进行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在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3)分层抽样可按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疾病程度等分层将一个内部变异很大的总体分成一些内部变异较小的层(每一层内个体变异越小越好,层间变异越大越好),结果准确性比单纯随机抽样更高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抽到除了能估计总体,还能分别估计各个层内的情况组织管理更方便层内样本的确定:

按比例分配:最优分配:(5)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被抽到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例如,按地理区域、行政区域、组织单位、班级等划分群组)。某乡以村或居民区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抽取5个村或居民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若被抽中亚群内的所有对象组成研究样本,称为单纯整群抽样;若只调查群内部分个体,称为二阶段抽样。优点:简便、节省人力与物力要求:亚群间变异不能太大,否则抽样误差大。适当扩大样本数(1/2)(5)多级抽样

结合上述抽样方法运用于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

浙江省一级抽样以县或市、区为单位抽样A县C市D区E市B县以乡镇或街道为单位抽样甲乡乙乡丙乡丁乡以村或居民区为单位抽样1243756以户为单位抽样样本户二级抽样三级抽样四级抽样以户为单位调查抽样4.样本含量估计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1、容许误差: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最大误差;2、确定控制容许误差的概率α;3、总体的标准差或预期现患率(P)

均数调查的样本含量:

率的调查的样本含量条件:P符合二项分布;α=0.05;d=10%PP为预期现患率例现拟调查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估计标准差为3g/dl,d不超过0.5g/dl,α=0.05,问需调查多少人?

本例s=3、d=0.5、α=0.05,按公式计算:

n=[(2×3)/0.5]2=144(人)

即需要调查144人。例拟调查血吸虫感染率,据过去资料估计流行率P=30%,设α=0.05,d=0.1P,问需调查多少人?本例,P=0.30、α=0.05,按公式计算:

n=400×[(1-0.3)/0.3]=933(人)

即需要调查933人。实例:抽样调查样本含量估计优点:省钱、省力、快速、覆盖面大,

准确性高。缺点:实施与分析比较复杂,不适用于率很低的疾病5.抽样调查的特点一般不设对照组特定时点或期间确定因果联系受限对不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是有条件的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四、现况研究的特点1.明确目的和类型2.研究对象3.抽样方法4.样本含量5.资料收集:疾病、暴露因素等资料。

横断面6.偏倚与控制7.资料分析五、研究设计与实施原始资料的检查与核对;数据整理和分类描述性分析

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计算各种指标:

计数资料:患病率、阳性率,感染率等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三间分布的描述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分析六、资料分析

表2160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

编号血清甘油三脂编号血清甘油三脂10.51……20.521531.6530.591541.6640.611551.6750.611561.6760.621571.6970.631581.780.641591.71……1601.77住院号年龄身高体重住院天数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妊娠结局20256552716571.55无中学顺产足月20256532216074.05无小学助产足月20258302515868.06管理员大学顺产足月20225432316169.05无中学剖宫产足月20224662515962.011商业中学剖宫产足月20245352715768.02无小学顺产早产20258342015866.04无中学助产早产20194642415870.53无中学助产足月20257832915457.07干部中学剖宫产足月观察单位observations个体individuals变量variablesQuantitativedata计量资料Qualitativedata计数资料Units;elements计量资料的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暴露与结局(疾病)关系患病无病

合计患病率暴露组ABA+BA/(A+B)非暴露组CDC+DC/(C+D)合计A+CB+DN1、从暴露出发,分析不同暴露状况下的患病情况>3.84,p<0.05;

>6.63,P<0.01现患比研究人群n按暴露状况2、从患病出发,分析不同疾病状况下的暴露情况暴露组非暴露组合计暴露率患病ABA+BA/(A+B)无病CDC+DC/(C+D)合计A+CB+DN现患优势比(PrevalenceOddsRatio,POR)研究人群n按患病状况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七、横断面研究的优点八、横断面研究的缺点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研究某个时点上的患病情况,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难以调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愈的病例伦敦宽街霍乱流行的地区分布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爆发霍乱,10天内死去500多人,在霍乱爆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以上的居民离去。

当时霍乱病原体尚未发现,Snow集中精力调查发生疫情的地点和死亡病例,发现几乎所有的死亡病例都发生于离宽街水井不远的地方,且他们都饮用宽街供水站的水,Snow根据疾病分布进行分析,教区霍乱暴发与宽街供水站的水井有密切关系,而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假设。经封闭水井,爆发即告终止。

英国医师John.Snow运用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霍乱的流行情况。Snow关于霍乱的调查,运用了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霍乱的人群现象、地区差异等情况,了解霍乱的分布,根据分布特点,提出霍乱暴发与宽街供水站有关这一假设。

一、概念:又称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study)。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而进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它描述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或比数,以及有各项特征者在各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或比数。从这两类群体数据分析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与人群特征分布的关系,从而探求病因线索。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study)

描述性研究的一种

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

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二、目的三、相关性研究研究类型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comparisonstudy)比较在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了解这些人群中某些因素的出现率并同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对比看是否一致,从而为探索病因找到线索。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trendstudy)系指连续观察一个或多个人群中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的关系。CorrelationbetweenbreastcancermortalityratesandpercapitaconsumptionlevelsoffatTotaldietaryfatintake(g/day)Age-adjusteddeathrateper100,000血吸虫与大肠癌的关系家庭持枪率与枪伤死亡率的关系反应停销售量与短指畸形病例数的关系经济,出结果快提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线索对个体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适用于研究因素暴露变异范围小,较难测量暴露与疾病的关系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及估计疾病发展趋势

优点四、优点与局限生态学谬误:当生态学上的联系与事实并不相符时称为“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fallacy)或“生态偏倚”(ecologicalbias)难以控制混杂因素:相关并不一定有真实联系暴露水平只是近似值或平均水平,而不是个体。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难以确定因果联系

局限性疾病分布疾病分布一、概念: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地区、人群上发生的频度。疾病的两重性:个体性:如症状、体征、功能变化等临床现象;群体性:什么地区、什么时候、哪些人群发病以及发病的强度。二、研究疾病分布的资料和来源1、常规性资料人口资料:出生、死亡资料;疾病资料:传染病报告;结核病及麻风的登记资料;寄生虫资料:血吸虫、疟疾、丝虫病;地方病资料: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病资料;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监测资料;门诊和住院的疾病疾病资料;其他:出生缺陷、人工流产资料等。2、现场调查资料疾病分布三、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sporadic)暴发(outbreak)流行(epidemic)大流行(pandemic)疾病分布散发定义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散发原因疾病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传播机制不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暴发

定义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传染病: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如托幼机构的麻疹非传染性疾病:如食用毒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表2-1某单位食物中毒的暴发发病人数201510522242468101214发病时间9日10日疾病流行强度某航班乘客中的沙门氏菌病发病时间分布图12PM12PM12AM12AM12AMMarch13March14Onset(3-hourperiods)Supper4a.m.Snack10a.m.2a.m.1p.m.Flighttime流行与大流行定义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当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称大流行(pandemic),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14世纪欧洲黑死病(鼠疫)1346-1353年欧洲暴发鼠疫(黑死病,blackdeath),死亡2500万人,人口减少1/3。Caffa上个世纪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约4000-5000万人死亡1957年的“亚洲流感”:死亡200万1968年的“香港流感”:100万。流感大流行1997-至今H5N1型流感病毒2009-H1N1型流感病毒

2009年H1N1型流感病毒

疾病分布的形式

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四、空间分布1、空间的划分方法按行政区域划分;按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划分2、国家间分布3、国家内分布4、城乡分布的差异疾病分布伦敦宽街霍乱流行的地区分布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爆发霍乱,10天内死去500多人,在霍乱爆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以上的居民离去。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有些疾病仅发生于某些地区有些疾病虽在全世界均可发生,但不同地区的分布各有特点日本的胃癌及脑血管病的调整死亡率或年龄死专率居首位恶性肿瘤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高肝癌多见于亚洲、非洲乳腺癌、肠癌多见于欧洲、北美洲

世界若干国家与地区女性乳腺癌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1969~1973)疾病分布世界艾滋病地区分布疾病分布

疾病在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分布血吸虫病

仅限于南方一些省份HIV感染者

云南鼻咽癌

广东,故有“广东瘤”之称食管癌

河南林县肝癌

江苏启东原发性高血压北方>南方2003年SARS流行地区分布中国北京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分布图(截止2007年10月底)1-100101-500501-10001001-50005001-10000>10000HIV感染者数

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

农村人口多,密度大人口密度低交通拥挤,人口流动性大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较少经水传播传染病流行肠道传染病易流行虫媒传染病<农村虫媒传染病>城市慢性病及肿瘤发病率某些地方病发病率出现职业性损害呼吸道传染病不易流行中国20个城市及其近远郊县的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城乡分布的差异疾病分布

疾病的地区聚集性(endemicclustering)

定义

疾病频率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

意义提示一个感染因子的作用提示局部环境污染的存在5、地方性(endemic)

: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该地区存在的现象。几种地方性特点:统计地方性自然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地方病输入性疾病疾病分布统计地方性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导致一些疾病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该地区自然条件无关,称统计地方性。自然地方性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这种情况称自然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自然疫源性。6、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该病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疾病分布五、时间分布

暴发(outbreak)

季节性(seasonalvariation)

周期性(cyclicchange)长期变异(seculartrend)疾病分布5.1暴发或短期波动(rapidfluctuation)指疾病在较小范围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相同病例的现象。描述短期波动,可根据观察的期限,按疾病出现时间,起病缓急,规定观察单位(小时、天、周、旬)绘制成发病曲线(或直方图)。从发病高峰向前推算暴露时间,进而研究波动的原因。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在较大数量的人群中出现爆发时,常称之为短期波动。

疾病分布传染病食用污染食物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非传染性疾病

1972年7~10月间上海市桑毛虫皮炎的暴发

1952年12月上旬伦敦大雾仅一周,支气管炎的死亡人数就较前一周超出9.3倍,全部死亡高出2.6倍自然灾害及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单位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乙型副伤寒水型爆发病曲线(3日计)疾病分布CasesofInfluenza-likeIllnessAmongResidentsofaNursingHomeinRuralMinnesotaOnset(3-hourperiods)某航班乘客中的沙门氏菌病发病时间分布图12PM12PM12AM12AM12AMMarch13March14Onset(3-hourperiods)Supper4a.m.Snack10a.m.2a.m.1p.m.Flighttime图从流行曲线和潜伏期推算暴露日期5.2季节性

疾病生呈现每年有些月份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分为:严格季节性和季节性升高。反映了某季节内一些自然和社会因素对致病因素的作用,如温度、湿度、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研究疾病的季节性可使我们了解疾病的流行特征,探索影响因素,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疾病的发病季节性特征也可供疾病鉴别诊断。疾病分布四省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分布(1955)疾病分布

2000年印度大肠杆菌O157:H7发病的季节变化图2-11冠心病、脑卒中季节发病构成疾病分布北京地区心急梗死发病人数按月分布季节性升高的原因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受气候影响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均受到温度、湿度、雨量的影响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有关受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劳动条件及医疗卫生水平变化等影响与人们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及人群易感性有关5.3周期性

指一些疾病发生频率具有规律地相隔若干时间发生较大流行的现象。

常呈周期性流行的疾病有白喉(间隔2

4年)和麻疹(间隔1

2年)疾病分布某市1968-1981年麻疹发病率(1/100000)年份人口数发病数年份人口数发病数19683,200,0001,92419752,316,03964,647692,301,00040,880762,359,4314,835702,304,5214,209772,378,1062,298712,308,81843,447782,481,9712,041722,308,7094,228793,022,6472,502732,310,65224,061803,060,4751,800742,311,84412,251813,092,1021,900儿童计划免疫5.4长期变动或长期趋势

指一长期间内(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动情况,也包括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其他致病因素的变动趋势。疾病分布Age-AdjustedCancerIncidenceRatesforMalesbySite,UnitedStates,1973–1995图美国等国家爱滋病时间分布疾病分布疾病分布WomenMenNumberofCancerDeathsMenWomenTrendsintheNumberofCancerDeathsAmong

MenandWomen,US,1930-2003Source:USMortalityPublicUseDataTape,2003,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06.6、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行为、生活方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图几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年龄曲线(Mausner1985)疾病在年龄间分布差异的原因大多数传染病年龄分布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状态、暴露机会等不同。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确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及重点保护对象;探索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分析传染病的年龄分布动态,了解人群的免疫状况;制定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即描述某年或若干年的不同年龄组的某病发病专率或死亡专率。

出生队列分析(birthcohortanalysis):是以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对不同出生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常用于慢性病的年龄分布。

癌症-男性>女性肺癌:云南个旧锡矿,13.23:1

云南宣威地区,0.91:1

传染病-男性>女性慢性肝炎:男性>女性冠心病:男性>女性

地甲病-女性>男性

美国15种主要死因性比例

(男性死亡率/女性死亡率)死因性比例死因性比例全部死因1.80肾炎、肾病综合征和肾病1.58触犯法律者3.88恶性肿瘤1.5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13毒血症1.40自杀3.05血管硬化症意外及灾难2.96围生期死亡1.2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2.19脑血管病1.19心脏病2.01先天性畸型1.15肺炎及流感1.86糖尿病1.04中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位次肿瘤名称死亡率构成比性比例1胃癌15.4123.032.062食管癌14.9522.342.003肝癌10.0915.082.594宫颈癌5.067.565肺癌4.977.432.136肠癌3.545.291.357白血病2.523.771.258鼻咽癌1.882.811.969乳腺癌1.342.000.0210脑瘤1.251.871.34途径病例数构成比%单纯静脉注射毒品414717.60静脉注射毒品兼有同性恋

18817.98男性同性恋1576566.93血友病及其他血凝不正常者1970.84妇女,其配偶为双性恋者510.22异性恋者其配偶为静脉注射毒品2531.07接受输血者

4241.80不知原因者8333.53合计23551100美国15岁以上成人艾滋病病例分类图24-4美国常见疾病男女调整死亡率的性别比(美国生命统计报告,47卷,1998)性别分布差别的原因:男女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等生物性因素有差异。女性较男性有更少的机会从事一些危险性很大的职业有关。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职业:与暴露机会,劳动条件,经济地位,文化卫生水平,劳动强度,精神紧张程度等有关。种族和民族:不同的种族和民族的人群在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宗教的教义和教规、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等方面有所不同。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与工薪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程度、生活状况、医疗保障相关的一个术语。疾病发生与社会因素有关,而社会阶层最能体现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体力活动过少吸毒婚外性行为暴饮暴食缺少睡眠肥胖、精神紧张糖尿病、冠心病等缺乏锻炼吸烟肺癌、食管癌、肝癌、冠心病等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艾滋病、乙肝等死因生活方式和行为人类生物学环境保健服务制心脏病47.628.615.15.7脑血管意外43.236.114.86.0恶性肿瘤45.245.27.02.6意外死亡18.83.467.610.3呼吸系统39.130.517.213.3消化系统23.828.419.528.4传染病15.98.818.956.5其它8.752.919.618.9合计37.332.119.710.9表24-2我国前8类死因与4种主要因素的关系(%)(1岁以上男女合计)(梁浩材,1988)ProportionsofHIVinfectionsindifferentpopulationbyregionIDU: InjectingDrugUsersMSM: MenhavingsexwithmenCSW: CommercialSexWorkersLatinAmericaMSM26%IDU19%CSW4%Allothers38%SouthandSouth-EastAsia*CSWclients13%EasternEuropeandCentralAsiaMSM4%IDU67%CSW5%Allothers17%CSWclients7%* IndiawasomittedfromthisanalysisbecausethescaleofitsHIVepidemic(whichislargelyheterosexual)masks theextenttowhichotherat-riskpopulationsfeatureintheregion’sepidemics.MSM5%IDU22%CSW8%Allothers24%CSWclients41%Figure2

流动人口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人群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传播纽带对传播性传播疾病起不可忽视作用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图美国肥胖的地区和时间分布Obesity*TrendsAmongU.S.Adults

(*BMI

30,or~30lbsoverweightfor5’4”person)199119952000Source:MokdadAH,etal.JAMA1999;282:16,2001;286:10.

NoData<10%10%-14%15-19%

20%196移民流行病学(migrantepidemiology)

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国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国人群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以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该病病因中的作用。应用原则:1.若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别是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国的人群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国的发病率或死亡率。2.若该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是由遗传因素起作用,则移民与原居住国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国。疾病分布日本居民、在美国的日本移民、美国白人

死因标化死亡比(1959-1962)疾病分布出生队列分析法(birthcohortanalysis)

应用于年龄别死亡率的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将发病时间与年龄综合分析。将同一年出生的人,置于相同暴露条件下,观察其不同年龄的死亡率,从而说明不同年龄的人对某病的易感性和致病因子的强度。疾病分布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

是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常用方法,多用于传染病的分析。优缺点

只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和不同年代各年龄组的疾病频率变化。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疾病频率变化。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尤其是慢性病。出生队列分析(birthcohortanalysis)是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的方法。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用于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研究线索。能分辨出年龄本身、所处时代特点、暴露经历三个方面的作用。Age,period,andbirthcohorteffects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study

流行病学研究基本方法某单位某日发生许多腹泻病人,初步调查发现可能与该单位食堂就餐有关。如何调查此次事件的病因?问题以目标人群中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病例组)和未患该病或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调查过去暴露于某个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比较两组暴露史的差别,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以及关联程度的大小。一、病例对照研究原理

对照组abcd是否患病

过去A/(a+b)c/(c+d)暴露率人数暴露状况现在病例组病例对照研究模式图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从果到因研究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1.明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检验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和描述性研究,提出研究假设-选题。

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吸烟与肺癌?农药接触与乳腺癌?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无假设型,筛选青年女性阴道腺癌研究;肥胖相关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全基因组)

病例定义

在研究时已经患病的人。诊断标准代表性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

病例来源

医院:一家或多家医院已明确诊断病例。

社区人群:普查结果;疾病发病或死亡登记报告资料。

病例类型新发病例:回忆偏倚低;代表性好;受生存因素影响少;易合作现患病例死亡病例:易发生Neymanbias

2.病例选择对照定义:研究时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包括其他病人和健康人设立对照目的排除非研究因素的影响选择原则:代表性、可比性、暴露不能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对照来源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3.对照选择匹配概念选择对照的方法,使对照在某些因素的分布与病例组保持一致。匹配因素常用的配比变量有年龄、性别、居住地、出生地、社会经济水平、民族、病情轻重、疾病类型。

一旦被匹配后,就无法分析该匹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匹配作用增加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与可比性。控制外部因素,消除非研究因素的作用,提高提高研究效率。匹配类型:群体匹配和个体匹配4.病例和对照的匹配频数匹配(frequencymatching)在选择对照组时,使某些因素在对照组中与病例组中的分布在整体上相同。年龄、性别、种族等分布一致N2

对照N1病例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实例:绿茶与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totalPvalue<45104(10.45)124(11.41)2280.91845-163(16.83)172(15.8233550-230(23.12)255(23.46)48555-156(15.68)165(15.18)32160-160(16.08)186(17.11)346>65182(18.29)185(17.02)367按年龄频数匹配后,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的分布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暴露不暴露小计病例aba+b对照cdc+d合计a+cb+dn根据病例组中每个个体的匹配因素的特点,选择与其相匹配的对照。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controlscases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1case:Rcontrols配对病例对照研究1case:1control研究效率R123456∞efficiency11.331.501.601.671.712.00

如何在病例数受限的条件下,如少见病或罕见疾病,进行病因研究?对照数量和研究效率对子的种类暴露情况对子数病例对照1++A2+-C3-+B4--D病例+-对照+AB-CD配对病例对照数据整理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对子类型实例:青年女性阴道腺癌的病因调查1966-1969年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收治7例阴道腺癌患者,年龄15-22岁;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2%,而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以往阴道腺癌的年龄均在25岁以上;因此,这7例异常病例:肿瘤类型异常;时间、地区分布异常集中;年龄分布异常分布差异提示了线索:该地区有某些因素与阴道腺癌异常发病有关。病例组:8例(同地区另一医院一例),均经病理确诊;对照组: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选自与病例同一医院(病房)出生、出生日期与病例前后不超过5天的女青年。调查:设计几十种有关因素,对病例组、对照组及其她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研究因素包括母亲年龄、吸烟史、母亲以前流产史、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母亲怀孕期间使用过己烯雌酚激素的情况、哺乳史和妊娠期间射线接触史等。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把不应该匹配的因素进行匹配,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且使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这个因素的分布人为一致。如果该因素与研究因素也存在联系,就可能使研究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减弱或消失。如在研究饮酒与食管癌关系时,吸烟是否应该作为匹配因素?匹配过头(Overmatching)5、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被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率越高样本越小)。估计该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比值比(OR)OR越大样本越小。需要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1样本大于α=0.05。把握度1-β:把握度要求越高样本越大。设计类型:成组设计和配比设计p0和p1: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估计暴露率p1=(OR

p0)/(1

p0+OR

p0);q0=1

p0,q1=1

p1;P=(p0+p1)/2,q=1p’;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估计例:拟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预期吸烟者肺癌的危险性OR=2,人群吸烟率约为20%,α=0.05,β=0.10,估计样本量n。p1=(OR

p0)/[(1+p0(OR-1)]=(0.2*2)/[(1+0.2*(2-1)]=0.33/KnowledgeCenter/toolkitcalculators/samplesizecalculators.aspx使用在线软件估计m为需要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M=m/pepe

p0q1+p1q0M为研究需要的总对子数,pe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情况不一致的对子数出现的频率。p0和p1分别是人群中估计的暴露率和病例组估计的暴露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对每一种暴露因素必须有严格的定义,并尽量与其他研究者的定义一致,以便相互比较。根据研究目的精选暴露因素回顾性方法调查暴露状况:问卷调查、查阅记录、电话访问等。制定调查表6、暴露资料的收集及测量Neversmokersweredefinedassubjectswhohadneversmokedorhadsmokedfewerthan100cigarettesinhisorherlifetime.Former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