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验证O2的可燃性A.A B.B C.C D.D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可能发生改变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分解出氧气4.化学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数据,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70%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C.用托盘天平称量8.13g氯化钠固体D.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总体积的0.94%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过滤D.读取液体体积6.夏季到了,不少人喜饮碳酸饮料.某种碳酸饮料(不含其它酸性物质)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文同学将2-3滴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少量该碳酸饮料中,然后加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先变无色后变红C.先变红后变紫D.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闻气体气味C.过滤 D.检查气密性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CO2溶于水﹣物理变化 D.煤的焦化﹣化学变化10.当今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SO2和NO2 B.SO2和CO C.CO和CO2 D.CH4和CO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 B.品红扩散 C.金属拉丝 D.蜡烛燃烧13.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14.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15.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活性炭吸附 B.蒸馏 C.反复过滤 D.添加絮凝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时,需要根据导管的高度先调节_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2)停止加热时,先_____,再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由于长时间放置已部分变质。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20g固体样品放入锥形瓶,加水溶解配成100g溶液。将烧杯置于电子秤上,加入适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秒010202040总质量/克310.0309.6308.6307.8307.8(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克。(2)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要有计算过程)。(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实验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稀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偏大B二氧化碳逸出带走部分水蒸气,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小C生成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部分,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小18.(8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称20g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质量为58.8g)中,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及烧杯中剩余物总重量为178.4g。(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1)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2)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填“导热”、“导电”或“延展”)。(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及_______(填化学式),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①写出化学式:B_______;F______。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③反应ll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6%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A、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以采用B中装置制取,选项正确;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可燃性,选项错误。故选:D。2、D【解析】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3、C【解析】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产生的氧气更快,不能更多;故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不加入二氧化锰也会分解,只是分解速率较慢;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化学性质也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4、C【详解】A、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70%,A选项数据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B选项数据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数字,“8.13g”氯化钠固体中数据错误,符合题意;D、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总体积的0.94%,D选项数据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6、C【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又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加热后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C。7、C【详解】A、引发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A不正确;B、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人工降雨,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B不正确;C、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注意二氧化碳气体与固体二氧化碳的区别。8、B【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B、用手扇集气瓶口,使少量气体进入鼻腔,闻气体气味;故选项正确;C、过滤实验中,应用烧杯盛装滤液,且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装置应处于密闭状态,长颈漏斗与外界连通,不能用于检验装置气密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9、D【详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说法错误;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说法错误;C.CO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D.煤的焦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正确。故选:D。10、A【详解】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碳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1、A【详解】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12、D【解析】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金属拉丝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3、C【详解】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C。14、C【解析】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是断绝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灭火,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能灭火;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是不恰当的灭火方式,这样容易使人触电;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隔绝空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选择C考点:灭火的原理15、B【详解】A、活性炭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B、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符合题意;C、反复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D、添加絮凝剂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乙甲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熄灭酒精灯【详解】(1)连接装置时,需要根据导管的高度先调节乙处的高度,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甲处的高度;(2)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2.2(2)26.5%(3)AC【详解】解:(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310.0g-307.8g=2.2g;(2)设: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x=5.3g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实验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稀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可能导致剩余溶液质量偏小,则二氧化碳质量偏大;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逸出带走部分水蒸气,则剩余溶液质量偏小,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选项错误;C、生成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部分,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偏下,则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选项正确;故选:AC。18、(1)0.4;(2)65%【详解】(1)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0g+20g+58.8g-178.4g=0.4g;故填:0.4;(2)解:设锌的质量为x。x=13g锌的质量分数==65%答:锌的质量分数为65%。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延展MgCl2Cu和FeFe2O3CuOFe+CuSO4=FeSO4+Cu2715.4【详解】(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镁;故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化学式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氢前的金属,故一定含有铁,不一定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