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大附属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取用固体C.闻气味D.倾倒液体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6 B.原子序数为16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3.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门捷列夫C.拉瓦锡 D.屠呦呦4.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 D.A和D均为氧化物5.最早用定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张青莲C.拉瓦锡D.门捷列夫6.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7.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人二氧化碳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8.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N2B.分离空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D.合成过程中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为17︰229.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10.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微观粒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汞是由汞_____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_____。(2)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_____。(3)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是由于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下图是铁丝、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实验Ⅰ,铁丝燃烧实验中,需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2)硫粉、硫块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明显差异,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3)实验Ⅲ中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以上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都是分解反应B都放出热量C都是氧化反应D产物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常采用_____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3)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同时,还生成了硫酸亚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用500t含Fe2O3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_____?(必须有计算步骤)14.氧气和氧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工业制氧气(1)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组分氮气氧气沸点(℃)-196-183根据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___(填字母)。A木条熄灭B条燃烧更旺C木条先熄灭,后燃烧更旺(二)生活中的氧气(3)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Ab导管连接制氧机B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填编号)。①CO2②海水③H2O2④空气⑤液氧⑥高锰酸钾(三)渔业制氧气(5)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联想到过氧化钙(CaO2)的此作用,小明在实验时,提出下列猜想并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猜想)CaO2与H2O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过程)①____________(填一实验步骤);②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①结合上述实验,小明认为运输活鱼时用CaO2做增氧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②小明觉得储存CaO2,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同学们对Ca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Ⅰ.氢氧化钙和氧气Ⅱ.碳酸钙和氧气你认为猜想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猜想Ⅰ,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CaO2品质的讨论小明购得用于增氧的CaO2产品一包(杂质不含钙元素),该包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6)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gCaO2与24.5gKClO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此一包产品至少含CaO2________g。(7)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2.0×1026kg,某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氧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1026kg。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2)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3)利用图2与图1相比较它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4)氨水和硝酸铵(NN4NO3)都可用作化学肥料,计算100克硝酸铵(NN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克。16.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元素,青少年缺钙容易患佝偻病。如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计算(1)服用这种钙片需要咀嚼的原因是_____。(2)小明奶奶每天服用该钙片,若改喝牛奶代替吃钙片,已知每100mL牛奶含钙0.12g,则每天饮用多少毫升的牛奶即可达到服用上述钙片的效果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选项错误;B、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镊子或者药匙取用,不能直接用手,选项错误;C、闻气体气味应用手轻轻扇动至鼻子下方,防止吸入过多有害气体,选项正确;D、倾倒液体时试管口紧靠试剂瓶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2、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核内质子数也为16是正确的;硫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不属于金属;正下方的32.06是指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中各数据表示的意义为: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边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3、A【解析】

A、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正确;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错误。故选:A。4、D【解析】

由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l2=HCl+HClO。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正确;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生成物D的化学式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显+1价,故正确;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生成物C的化学式为,故正确;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生成物D的化学式为HClO,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D。【点睛】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5、C【解析】

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选C。6、D【解析】

A、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则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选项错误;B、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得到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原子核不变,所以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选项正确,故选D。7、D【解析】

A、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对着干燥玻璃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8、C【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中必含有氮元素,因X中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故X为氮气,化学式为N2,选项正确;B、分离空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C、由流程图可知,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了氨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D、由流程图可知,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H2O+CO(NH2)2,故合成过程中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2×17:44=17:22,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9、D【解析】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水最多溶解40ga,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所以t℃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D错误。故选D.10、B【解析】试题分析: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B。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原子温度升高,汞原子的间隔变大分子间有间隔,受热膨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解析】

(1)汞是金属,由汞原子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温度升高,汞原子的间隔变大。(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膨胀。(3)分子在不断运动,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反应物的接触面积C+O2CO2BCD【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放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硫粉、硫块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明显差异,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4)A、这三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叙述错误;

B、这三个反应都放出热量,故叙述正确;

C、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叙述正确;

D、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产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叙述正确;

答案:

(1)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物质的接触面积;

(3)C+O2CO2;

(4)BCD。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试管酒精灯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FeS+H2SO4=FeSO4+H2S↑255.2t【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仪器②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向上排空气;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3)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S+H2SO4=FeSO4+H2S↑。(4)解:设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160:112=(500t×70%):(x−4%x)x≈255.2t答: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255.5t。【点睛】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14、沸点ABCD④⑤检查装置气密性不能持续产生氧气密封防潮猜想Ⅱ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钙5:421.6722.67【解析】

(一)工业制氧气(1)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氮气先挥发出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由于氮气不支持燃烧,可观察到木条熄灭;故填:A。(二)生活中的氧气(3)A.b导管不能连接制氧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该选项说法正确;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是否出现气泡),该选项说法正确;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产生气泡快慢),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D。(4)①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②海水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③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④空气含有氧气,有氧分子;⑤液氧为液态氧气,有氧分子;⑥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原子,没有氧分子;故填:④⑤。(三)渔业制氧气(5)实验过程:①该实验要求装置不漏气,连接仪器后,第一步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结论: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说明反应速率极慢,因此与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