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三

一、阅读《掩耳盗铃》,完成习题。

掩耳盗铃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铿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

已也,遽掩其耳。

L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

依负而走:。钟黑然有音:o

2.翻译句子。(3分)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下列“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遽掩其耳。B.又誉其矛日。

其人弗能应也。D,择其善者而从之。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o(2分)

5.我还能写出两则学过的寓言故事:.。(2分)

二、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虐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日:“吾忘持廖。”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日:“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

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

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

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

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2)

(3)(4)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三、阅读《荷》,完成习题。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

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等方面,

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5分)

2.“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填序号)(6分).

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2分)4.古往今

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2分)

四、阅读《夸父逐日》,完成习题。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

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

落下的地方。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

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

相近”。

1.填空。

选文选自,从文体上看属于。

2.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河渭:

3.翻译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五、阅读《师旷论学》,完成习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日:“何不炳烛乎①?”

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四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国;壮而好

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里昧行⑤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把蜡烛点燃。②盲臣:双目失明的臣子,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

么说。③阳:这里指阳光。④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

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文中加点字。(4分)

暮()戏()闻()善()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臣闻之B.如日中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六、阅读《熟读精思(节选)》,完成习题。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

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

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至U,(乙)至U。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仔细。下同。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④漫浪:随随便便。⑤急:要紧。

1.“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的读音为()。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

写一个。

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

4.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

5.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

七、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中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9与诸⑤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甲,诸儿竞走四取之,唯

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王戎:琅份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

“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一些,这些。④折枝:压弯枝条。

⑤竞走:争着跑过去。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2分)

A.王戎/不取/道旁李B.尝/与诸小儿/游

C.诸儿/竞走/取之D.树在道/边而多子

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2分)C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

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3分)

八、阅读《守株待兔》,完成习题。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触:撞到。走:跑。折:折断。因:于是,就。释:放,放下。

冀:希望。复:又,再。得:得到。为:被,表被动。身:自己。为:被。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兔串触株()

②因律其耒而守株()

③篡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九、阅读小古文,完成习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6ngyo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

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至打()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

1.想要拟声词,形容钟声。

2.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了。3.C

4.做事不能自欺欺人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1.(1)测量(2)到……去,往(3)量好的尺码(4)同“返”,返回。

2.(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5.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

的人。

三.

1.荷花、何填、荷叶、荷茎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

藕断丝连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

1.《山海经•海外北经》神话2.(1)追赶,赛跑。(2)黄河,渭水。

3.(1)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还未赶到大湖,在半路因渴而死了。

4.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的人。

5.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

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6.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五.

1.晚戏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