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1页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2页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3页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4页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班级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mǎo)商酌(zhuó)譬如(bì)驿路(yì)B.撵人(niǎn)陡峭(dǒu)累赘(zhuì)契约(qiè)C.恍惚(huǎng)安帖(tiē)怜悯(mǐn)菌子(jùn)D.竹篾(miè)亵玩(xì)鸿儒(yú)晶莹(yín)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羸弱共震轮廓海市蜃楼B.蹒跚幅度鉴于珊珊来迟C.瞬间稠密吞噬惊心动魄D.踉跄熬游点缀语无伦次3.(2分)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组()A.马上出发渐渐消散一片漆黑香山红叶B.工作紧张精神抖擞风俗习惯理想崇高C.倒在地下连升三级变化无穷前程万里D.震撼人心发挥作用易受阻碍得心应手4.(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天夜里,我梦中恍惚在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了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B.由于叙利亚战火不断,许多难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C.这批工件赶完之后,大家都如释重负,心里轻松了一大截。D.涛涛还是一个小学生,就有不耻下问的精神,经常向老师、同学请教。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上海等地的执法部门公布了“地沟油”“假奶粉”“毒豆芽”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B.大葱价格暴涨后暴跌,为了防止“菜贱伤农”事件不再发生,商务部采用了五项措施维护蔬菜市场的稳定。C.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D.随着秦陵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6.(2分)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闰土B《简.爱》英国文学罗切斯特第一人称C《水浒传》章回体鲁智深醉打蒋门神农民起义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基地三部曲诺第留斯号A.A B.B C.C D.D7.(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下列对诗作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默写(共1题;共6分)8.(7分)古诗文默写。(7分)(1)(1分)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1分)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3)(1分)可汗问所欲,。(《木兰诗》)(4)(1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清正廉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时常用《爱莲说》中的一句话:,。(5)(1分)《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9.(10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木图①沈括予奉使按②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③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注释】①木图:木版地图。②按:巡察。③赍:jī携带。(1)(0.5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①第二板已具具②瞬息可就就③以纸帖之帖④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旋(2)(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用讫再火令药熔。②则以木刻上之。(3)(1分)请你根据选文填空。活板排版过程依次为准备一块铁板、、放上铁框子、、用火烘烤和六个步骤;沈括制作木版地图依次经历了实地观察、和用木料雕刻三个步骤。四、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国涛先生二三事王祥夫作为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评论家、作家,李国涛先生60多年来笔耕不辍,左手创作评论,右手编辑,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2017年8月31日,李国涛先生仙逝。今特刊发作家王祥夫的忆念文章,以表达追思之情。----题记国涛先生口音很重,当然是徐州的口音,他的口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别“侉”。但你不会听不懂。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他已不再做主编,感觉他那阵子很闲适,见面只说说散文,说说某某的文章。他那一阵子力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说你没有我给你一本,我说有。有一次,他忽然给我寄来一张照片,他本人的半身照,他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有一只鸽子落在他的手上。信的内容大致是说,无意中有只鸽子飞到手上挥之不去。他在信中还要我把这张相片给某某看一下,我当即明白,他心里是不愉快的,他其实对有些事情是不屑的。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真是吓我一跳。当时我很吃惊,我对他说,你这是老树开花,他只是呵呵笑。就是那次,他请我给他治印,印文为“高岸”二字,我当然答应,并且多给他刻了一方,七字白文:“老树著花无丑枝”。他看了喜欢,说,要钤(qián,印)在书上是不是有点不谦虚?我说,你不是老树吗?你那些新写的小说不是花吗?他瘪(biě)了嘴哈哈笑,很开心。没过多长时间,他要我再给他刻一方七字印:“抛却心力做诗人”。亦是白文,我那时只刻白文,嫌刻朱文麻烦。国涛先生送我书,书上的两方印,一方就是“高岸”,另一方是“抛却心力做诗人”。一方正方略小,另一方也是正方而略小。我去国涛先生家看他,带一点新绿茶,他马上就沏了喝,他一杯我一杯,且说些散文事。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又一次,他要我送他画,我自然乐意,便画三尺山水送他。他看过我送他的画,一高兴就去了里屋,很快拿出一卷东西打开让我看。那是他父亲画的山水,是四条屏,尺寸是四尺对开,不能说小,用笔是仿四王且一笔不苛。再细看,笔笔相接处法度亦严谨,而且四条均没设色。国涛先生说“我的父亲”,只四字,再没下文,登时顿住。我想他大概是怀念他家大人了。再有一次,坐着闲聊,他问我现在写字作画研不研墨,我说要研,松烟漆烟是不一样的。他问我用什么砚,我说我家的砚很多,但我一直用我父亲生前常用的那个锅底砚,是老端,猪肝紫,很好用。国涛先生看着我,当即沉吟起来,说现在用砚的人不多了,过去我家的砚真多。我想知道国涛先生家到底有多少砚,就问他,有多少?他说了一句话,又吓我一跳。他说,过去他家的砚如果垒起来就是一堵小墙。他这么一说,我当下痴在那里。国涛先生的小文章好看,有味道,能写他那样好文章的人东四条再无第二。国涛先生从不用电脑,手写,也就一稿,不怎么修改。我对他说还是改改好,他说,习惯了,就这么吧。我很喜欢国涛先生。(选自2017年9月1日《文艺报》)10.(3分)文章标题为“国涛先生二三事”,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主要写了国涛先生的哪些事。11.(3分)本文题记介绍“作为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评论家、作家,李国涛先生60多年来笔耕不辍”,请你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进行说明。12.(3分)李国涛先生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高岸”,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揣摩“高岸”的含义。13.(3分)文中国涛先生说“过去他家的砚如果垒起来就是一堵小墙”,“我”听了后,为什么“当下痴在那里”?14.(3分)文中的李国涛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进行说明。15.(15分)现代文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3分)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3分)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3)(6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①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②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4)(3分)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五、写作题(共1题;共40分)16.(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请以“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体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姓名:班级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mǎo)商酌(zhuó)譬如(bì)驿路(yì)B.撵人(niǎn)陡峭(dǒu)累赘(zhuì)契约(qiè)C.恍惚(huǎng)安帖(tiē)怜悯(mǐn)菌子(jùn)D.竹篾(miè)亵玩(xì)鸿儒(yú)晶莹(yín)答案:C解析:A譬如(pì);B契约(qì);D亵玩(xiè),鸿儒(rú),晶莹(yíng)。故答案为:C【点评】本道题考查对重点字的读音积累,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羸弱共震轮廓海市蜃楼B.蹒跚幅度鉴于珊珊来迟C.瞬间稠密吞噬惊心动魄D.踉跄熬游点缀语无伦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A.共震——共振。

B.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D.熬游——遨游。故选C。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易混字和易错字的写法。而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选项,根据语镜、词义判断一些易错的汉字,仔细辨析,筛选即可。3.(2分)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组()A.马上出发渐渐消散一片漆黑香山红叶B.工作紧张精神抖擞风俗习惯理想崇高C.倒在地下连升三级变化无穷前程万里D.震撼人心发挥作用易受阻碍得心应手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短语类型的辨析。

A.本组短语类型都是偏正结构。

B.”工作紧张、精神抖擞、理想崇高“是主谓短语,风俗习惯是并列结构。

C.”前程万里“是主谓结构,前程是词,万里是数词活用,指”达到万里“的意思,其他三个是动补结构。

D.”得心应手“是并列结构,”震撼人心、发挥作用、易受阻碍“是动宾短语。故选A。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4.(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天夜里,我梦中恍惚在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了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B.由于叙利亚战火不断,许多难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C.这批工件赶完之后,大家都如释重负,心里轻松了一大截。D.涛涛还是一个小学生,就有不耻下问的精神,经常向老师、同学请教。答案:D解析:A恍惚:(听得、看到)不真切。B颠沛流离: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C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D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学生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不恰当。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上海等地的执法部门公布了“地沟油”“假奶粉”“毒豆芽”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B.大葱价格暴涨后暴跌,为了防止“菜贱伤农”事件不再发生,商务部采用了五项措施维护蔬菜市场的稳定。C.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D.随着秦陵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答案:A解析:A没有语病。B不合逻辑,应删去“不再”。

C语序颠倒,应把“发展”和“快速”调换位置。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6.(2分)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闰土B《简.爱》英国文学罗切斯特第一人称C《水浒传》章回体鲁智深醉打蒋门神农民起义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基地三部曲诺第留斯号A.A B.B C.C D.D答案:B解析:错误改正为:A阿长;C武松醉打蒋门神;D《基地三部曲》,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分别是《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不属于《海底两万里》。B项正确,故选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和道理。7.(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下列对诗作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答案:D解析:ABC赏析不正确,D赏析最为恰当,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反复阅读古诗,仔细分析诗中描写的人、景、事,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默写(共1题;共6分)8.(7分)古诗文默写。(7分)(1)(1分)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1分)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3)(1分)可汗问所欲,。(《木兰诗》)(4)(1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清正廉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时常用《爱莲说》中的一句话:,。(5)(1分)《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2)百般红紫斗芳菲(3)木兰不用尚书郎(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根据平时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默写,注意“园、菲、郎、淤、染、濯、涟、亵、焉”的书写。故答案为:(1)何人不起故园情;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木兰不用尚书郎;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9.(10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木图①沈括予奉使按②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③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注释】①木图:木版地图。②按:巡察。③赍:jī携带。(1)(0.5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①第二板已具具②瞬息可就就③以纸帖之帖④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旋(2)(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用讫再火令药熔。②则以木刻上之。(3)(1分)请你根据选文填空。活板排版过程依次为准备一块铁板、、放上铁框子、、用火烘烤和六个步骤;沈括制作木版地图依次经历了实地观察、和用木料雕刻三个步骤。答案:(1)准备好;完成;用标签标出;立刻、马上(2)①用完再用火烤让药融化.②马上就用木头雕刻出来,把它进献给朝廷(皇上).(3)蒙上药物密布;字印;按平板面板上;塑形选料解析: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年代:北宋(1)此是注重考查了学生对文言语段中的重要实词的掌握,学习时要注意:古今差异词,如“具、就、旋”等;词类的活用,如“帖”;通假字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①“讫”是“完成”的意思,“火”是名词作状语,用火烤的意思。②“以”是用的意思,“上之”进献的意思,同时注意是省略句。(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注意先后顺序。【点评】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附参考译文】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边境事宜,开始制作木版地图,摹绘边境的山川道路。起初先走遍了那里的山川,(然后)马上用面糊和木屑在木板上塑制当地地形的模型。没过多久,因为天冷冰冻,用木屑不能做成,又改用熔蜡的办法制作。这些都是因为想要使地图轻便,容易携带的缘故。回到官署,就用木料雕刻成地图进献朝廷(或皇上)。皇上召集辅政大臣一起观看,于是下诏边地各州都制作木版地图,收藏于宫中的有关机构。四、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国涛先生二三事王祥夫作为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评论家、作家,李国涛先生60多年来笔耕不辍,左手创作评论,右手编辑,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2017年8月31日,李国涛先生仙逝。今特刊发作家王祥夫的忆念文章,以表达追思之情。----题记国涛先生口音很重,当然是徐州的口音,他的口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别“侉”。但你不会听不懂。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他已不再做主编,感觉他那阵子很闲适,见面只说说散文,说说某某的文章。他那一阵子力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说你没有我给你一本,我说有。有一次,他忽然给我寄来一张照片,他本人的半身照,他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有一只鸽子落在他的手上。信的内容大致是说,无意中有只鸽子飞到手上挥之不去。他在信中还要我把这张相片给某某看一下,我当即明白,他心里是不愉快的,他其实对有些事情是不屑的。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真是吓我一跳。当时我很吃惊,我对他说,你这是老树开花,他只是呵呵笑。就是那次,他请我给他治印,印文为“高岸”二字,我当然答应,并且多给他刻了一方,七字白文:“老树著花无丑枝”。他看了喜欢,说,要钤(qián,印)在书上是不是有点不谦虚?我说,你不是老树吗?你那些新写的小说不是花吗?他瘪(biě)了嘴哈哈笑,很开心。没过多长时间,他要我再给他刻一方七字印:“抛却心力做诗人”。亦是白文,我那时只刻白文,嫌刻朱文麻烦。国涛先生送我书,书上的两方印,一方就是“高岸”,另一方是“抛却心力做诗人”。一方正方略小,另一方也是正方而略小。我去国涛先生家看他,带一点新绿茶,他马上就沏了喝,他一杯我一杯,且说些散文事。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又一次,他要我送他画,我自然乐意,便画三尺山水送他。他看过我送他的画,一高兴就去了里屋,很快拿出一卷东西打开让我看。那是他父亲画的山水,是四条屏,尺寸是四尺对开,不能说小,用笔是仿四王且一笔不苛。再细看,笔笔相接处法度亦严谨,而且四条均没设色。国涛先生说“我的父亲”,只四字,再没下文,登时顿住。我想他大概是怀念他家大人了。再有一次,坐着闲聊,他问我现在写字作画研不研墨,我说要研,松烟漆烟是不一样的。他问我用什么砚,我说我家的砚很多,但我一直用我父亲生前常用的那个锅底砚,是老端,猪肝紫,很好用。国涛先生看着我,当即沉吟起来,说现在用砚的人不多了,过去我家的砚真多。我想知道国涛先生家到底有多少砚,就问他,有多少?他说了一句话,又吓我一跳。他说,过去他家的砚如果垒起来就是一堵小墙。他这么一说,我当下痴在那里。国涛先生的小文章好看,有味道,能写他那样好文章的人东四条再无第二。国涛先生从不用电脑,手写,也就一稿,不怎么修改。我对他说还是改改好,他说,习惯了,就这么吧。我很喜欢国涛先生。(选自2017年9月1日《文艺报》)10.(3分)文章标题为“国涛先生二三事”,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主要写了国涛先生的哪些事。11.(3分)本文题记介绍“作为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评论家、作家,李国涛先生60多年来笔耕不辍”,请你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进行说明。12.(3分)李国涛先生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高岸”,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揣摩“高岸”的含义。13.(3分)文中国涛先生说“过去他家的砚如果垒起来就是一堵小墙”,“我”听了后,为什么“当下痴在那里”?14.(3分)文中的李国涛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进行说明。答案:10.用“高岸”的笔名发表作品并要“我”为他治印;为《羊城晚报》写随笔,一发不可收拾,看画作时怀念自己的父亲;与“我”交流作画研墨之事。11.评论家:“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作家:“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直是吓我一跳。当时我很吃惊,我对他说,你这是老树开花,他只是呵呵笑。12.国涛先主取名“高岸”意为“高洁傲岸”。从文意中可以看出。13.“我”对国涛先生父亲作画的勤奋感到吃惊,更感到敬佩。14.①勤奋,笔耕不辍。左手创作评论,右手编辑,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②为人高洁傲岸。将自己的笔名取名为“高岸”,含义深远。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然后按照人物+事件的模式进行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句。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一定要把词语放入文句或具体的语境之中去解读,切忌断章取义。

(4)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10.根据文章第三段用“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真是吓我一跳”及“就是那次,他请我给他治印”可以概括出:用“高岸”的笔名发表作品并要“我”为他治印;根据第五段“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可以概括出:为《羊城晚报》写随笔,一发不可收拾,看画作时怀念自己的父亲;根据第七段可以概括出:与“我”交流作画研墨之事。

故答案为:用“高岸”的笔名发表作品并要“我”为他治印;为《羊城晚报》写随笔,一发不可收拾,看画作时怀念自己的父亲;与“我”交流作画研墨之事。11.既然是著名评论家、作家评论家,当然作品应该非常多,非常有名,比如文章写道:“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直是吓我一跳。当时我很吃惊,我对他说,你这是老树开花,他只是呵呵笑”,这些内容都能充分说明他是一个著名的评论家和作家。

故答案为:评论家:“我让他给《羊城晚报》写点随笔,他说那边没认识的编辑我说你给唐朝人,我对他说一声。国涛先生便写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作家:“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直是吓我一跳。当时我很吃惊,我对他说,你这是老树开花,他只是呵呵笑。12.“高岸”就是“高洁傲岸”意思,文中的国涛先生因为某人的原因不做主编了,虽然心里不愉快,但他不会去求某某,只是向自己的向自己的朋友委婉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故答案为:国涛先主取名“高岸”意为“高洁傲岸”。从文意中可以看出。13.结合语境分析,笔墨纸砚都是用来写字作画的,国涛先生的父亲是一个画家,为了练习作画,会用很多的笔墨纸砚,这说明国涛先生父亲作画的勤奋感到吃惊,对此我是非常敬佩的。

故答案为:“我”对国涛先生父亲作画的勤奋感到吃惊,更感到敬佩。14.①根据“李国涛先生60多年来笔耕不辍,左手创作评论,右手编辑,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国涛先生是个文化人,东四条唯一有文化气息的老人,及至他后来用“高岸”的名字发表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加起来,真是吓我一跳”可以看出他非常勤奋,笔耕不辍,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②从他取得“高岸”的笔名可以看出他为人高洁傲岸。

故答案为:①勤奋,笔耕不辍。左手创作评论,右手编辑,为山西文学的发展、山西作家的成长多有贡献:②为人高洁傲岸。将自己的笔名取名为“高岸”,含义深远。15.(15分)现代文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3分)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3分)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3)(6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①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②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4)(3分)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答案:(1)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母亲。(2)①母亲深夜敲盆赶鼠②母亲跪在田中插秧(3)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②运用了动作描写,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4)“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解析:(1)仔细阅读文章中的“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抓住母亲的言行分析,文中的母亲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

(2)本文叙述的两件让“我”心痛的事即可。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作答。细读本文的相关语段,用“母亲干什么事”的句式归纳,4——6段写了母亲深夜敲盆赶鼠;7——9段谢了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3)①这个句子应从修辞角度赏析,答题格式是:用了什么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物或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该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②该句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插秧的艰辛,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4)细读本文相关内容可知,“白发”是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