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_第1页
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_第2页
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_第3页
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_第4页
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古诗教案【篇一: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认识本文生字,会写三个字和笔画“一”,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一、二、三”,了解诗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大体了解诗意:两个小孩在一座小山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出了二三里。这是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小朋友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一个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另一个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小孩听了停下手,两人一起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来。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有个诗人叫邵雍,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写下了一首古诗。师朗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小山村的景色。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我们先要把拼音读顺。现在老师请同桌一起读这一课的拼音,先每个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会读了,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巡视指导。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表扬读得准的。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读得真不错,又准确又好听,老师把生字加上去,大家肯定也会读的一样好。拼音下出示生字,齐读。三、认识生字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去掉拼音呢?小朋友记得可真牢,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用心在记是不是?四、初步理解诗意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指导学生找出:烟、村、四五家(农户),亭台、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这样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懂了。老师考考大家。先说烟村和四五家,再合起来说;然后说亭台六七座;后说八九十枝花。意思懂的会说是小朋友的本领,把不懂的提出来也是小朋友的本领。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弄懂一去二三里的意思。(一路走去二三里路了)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了。跟老师一起说一说。三、生字读写课文中有几个生字要同学们写。拼音字母是写在四线格上的,生字要写在田字格上。出示图,这就是田字格,每条线都有名字。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指导生字一、二、三的书写。巡视指导。在语文书上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二、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巩固认识生字,深入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三、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美。四、读郑板桥的《咏雪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五、练习:数球员、摘苹果等。课后练习: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和每课一练。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静夜思》一诗中体现出来的意境。教学过程一、简短谈话,引入课题。1、齐读课题。2、释题。3、介绍诗人生平。二、自由读《静夜思》1、学生字。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特点。3、读通诗句。三、指导朗读。1、学生试读,评议。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3、跟录音读课文。4、试读、评议。四、讲解诗句。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2、学生试解。3、教师补充更正。第一句:明:明亮。床前明亮的月光。第二句:疑:好象。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第三句:举:抬。抬头望见了明亮的月光。第四句:思:思念。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1、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感觉像撒在地上的霜?2、静夜是深夜,为什么深夜诗人还没睡?3、诗人这样想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该怎么读出思乡之情呢?4、学生自由练习。指名读。5、背诵全诗歌。六、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读背全诗3体会梅花的风格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二、听课文录音三、理解诗义1、学习12两句。2、正确朗读两句。说说带点字的意思:数凌3、说说两句的诗意墙角边有几枝梅花,因为正毛着严寒独自开放4、学习34句。5、正确读。6、理解带点字遥为暗。7、试说两句的诗的意思远远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来。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五、指导背诵。【篇三: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古诗文教学进度表春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引入激趣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2.初读感知3.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4.品读领悟(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村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春天还是一首诗呢!清代有位大诗人高鼎,写下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学习古诗1.读题。2.出示古诗。自读古诗,指名读。生评,再读。师范读,生齐读。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春烟、)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多媒体出示一张张图片。师述: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被这美景所吸引了呢?再来读读“陶醉”这个词。5.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又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句诗。你读懂了什么?介绍“纸鸢”。6.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处处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风筝,心里高兴极了。人们居住在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这就是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村生活。因此,诗人高鼎将这首诗取名为《村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7.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8.背诵古诗。三、课后作业:背诵古诗,回家后收集几首有关春天的诗。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qing导入二、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三、讲授新知四、1.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4)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5)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6)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7)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