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21/3D/wKhkFmaZ_NqARshTAAIjh4yktz8077.jpg)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21/3D/wKhkFmaZ_NqARshTAAIjh4yktz80772.jpg)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21/3D/wKhkFmaZ_NqARshTAAIjh4yktz8077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读图法,归纳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实施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导语设计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初步了解地形。二、地势西高东低学生合作学习东西东西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强化学生读图与归纳的能力三、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生读图教师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同学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强化学生探究能力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四、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时租赁协议范例(三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公共场所安全保卫劳务分包合同
- 智能停车场装修合同范本
- 教育培训基地租赁合同
- 学校教室内墙装修工程合同
- 家电产品国内物流配送协议
- 大宗商品运输承运合同范本
- 主题美容院装修协议模板
- 水产加工污泥转运协议模板
- 2025年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完整版教案及反思
- 少儿财商教育讲座课件
- (八省联考)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药剂科工作人员工作计划
- 春节节后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5章重难点突破02向量中的隐圆问题(五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印刷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A类)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