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八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C.检在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3.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海市蜃楼 B.花香四溢 C.木已成舟 D.蜡烛成灰4.在生活中时刻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美酒飘香 C.矿石粉碎 D.气球爆炸5.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A.含有3个氧分子B.相对分子质量为94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D.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6.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原理是()A.清除了可燃物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油的着火点D.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7.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有12个质子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8.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属于氧化物B.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发生了改变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气体,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气体中一定含H2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则分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10.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1,电解水B.图2,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C.图3,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图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11.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主要实验步骤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步骤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BCaO(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CO2(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DZn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14.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1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的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4)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D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导管口通入.(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16.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_______.(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小明同学选用块状的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序号).A大理石和稀盐酸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C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______(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18.为测定某矿山开采的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操作:取6g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再加入50g足量的稀盐酸使其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重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实验结束时共放出二氧化碳;(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一位)。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口应为______端(选填"a"或"b");(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能溶于水的气体。①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硫化氢极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利用白炽灯照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火力发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D【分析】分析实验操作顺序,选择错误的叙述。【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检在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水会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该操作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对实验成功是致关重要,平时对实验操作步骤也要了解熟记。3、D【解析】A、海市蜃楼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蜡烛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4、A【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美酒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气球爆炸式由于压强大造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5、D【详解】A、NaAlSi2O6是由NaAlSi2O6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错误;B、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7+28×2+16×6=202,错误;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错误;D、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故正确。故选D。6、B【分析】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不能被降低。【详解】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这是让油和空气隔绝,隔绝空气灭火。故选B。7、A【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属于金属元素;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A.该粒子有12个质子,正确;B.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错误;C.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错误;D.该粒子失去2个电子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错误。故选A。8、B【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CH3OH。【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丙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甲是氧化物,丙是有机物,故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B。9、D【详解】A、甲烷点燃后,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也有水珠出现,所以不一定有氢气,故A错误;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而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数目不一定改变,故B错误;C、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一定质量的水和酒精混合质量不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10、D【解析】A、电解水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值为1:2,则图纵坐标应为气体的体积,故A不正确;B、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开始质量减少,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C不正确;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恰好反应时,pH=7,碱过量时,溶液的pH>7,故D正确。故选D。11、A【解析】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②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都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详解】A、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合理,不符合题意;B、CaCO3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混合物加热后,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合理,不符合题意;C、CO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混合物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合理,不符合题意;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混合物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硫酸铜,但引入新的杂质硫酸亚铁,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试管ABCa(OH)2+CO2=CaCO3↓+H2O检查气密性连续均匀FCD或C或D【详解】(1)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为A,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装置B;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用排水法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固体加热装置是F,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装置是:C或D。14、A中生成的O2进入B中,热水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同时与O2接触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详解】(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进入B中,提供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B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同时与O2接触,因此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

(2)A中生成的氧气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能将盐酸压入D中,使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进入E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F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能使用此法收集的气体需要具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15、长颈漏斗集气瓶A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2H2O22H2O+O2↑石灰石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难溶于水dBD(或E)【解析】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仪器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若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4)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能用E装置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应从短导管进气,故从d管进。(5)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收集;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B装置来制取。【点睛】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16、烧杯玻璃棒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AC丙丁【详解】(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烧杯;搅拌时用筷子代替:玻璃棒。(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②小明同学选用块状的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中提升塑料瓶可以使鸡蛋壳与稀盐酸分离,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③选用甲装置(属于固液发生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使用固液发生装置;故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应该为块状二氧化锰;故选项错误;C、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使用固液发生装置;故选项正确;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不能使用;故选项错误。故选:AC。④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气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常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丙;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选优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