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广安二中高2024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次、智学网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是劳动创建的,社会是劳动创建的。”制造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艺,这使得前人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因而手工艺劳动在起源意义上就是创建人类的劳动。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全部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运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顺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好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逝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干脆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年1月18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二: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庆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动身,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化人心。让工匠精神深化人心,就要创建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备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化贯彻敬重劳动、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创建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为广袤技能人才供应更广袤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让工匠精神深化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合而成的珍贵品质,充分呈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扬教化,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摘编自202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材料三:为深化学习并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浙江高校建筑工程学院“浸润式”实践团于7月19日至24日,赴湖北武汉开展“走进匠心”实践活动,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行业翘楚访谈沟通,参观项目现场并深化一线进行“浸润式”实习实践,领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浸润式”实践团来到中建三局科创公司,与两位行业翘楚开展了大国工匠座谈会议。中建三局建筑工业化设计探讨院执行院长范键向大家具体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勉励大家用技术创新助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浸润式”实践团依托中建三局广袤的平台,进行了重点项目参观、大国工匠访谈以及“浸润式”在岗实践。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摘编自荆楚网2024年7月29日《浙高校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体悟大国工匠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手艺工人的称呼,其劳动属于创建人类的劳动,其精神的出现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B.浙高校子走进中建三局建设一线,与行业翘楚访谈沟通,参观项目现场,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他们确定能成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C.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传统手工工匠虽然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它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在新时代,我们仍需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文化发扬光大。D.工匠精神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改变的,到了工业化时代,手工艺也已经发展到了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B.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深化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对于我们中学学子来说也有重要意义。C.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假如能为广袤技能人才供应更广袤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D.要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除了创建更多的“工匠故事”,还须要讲好“工匠故事”。3.下列四个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北京故宫工作人员日复一日与孤独相伴,精湛的技艺,修复文物,被称作“文物的医生”。B.很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业。因为要做到完备必需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C.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D.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报道《大国工匠》,讲解并描述不同岗位劳动者用灵活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4.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4分)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确定有坚守的必要,我们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暮鼓铁凝(1)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间里,她尤其喜爱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2)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松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留意她脸上的雀斑呢?(3)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公路时,发觉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埋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4)路灯刚好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示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望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准确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劲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5)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望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迫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6)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7)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督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8)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腔调里,听出着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当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9)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10)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11)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视察着从容、宁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12)她望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吵,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特别显出小火把似的簇新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13)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起先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夫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犹如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14)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生疏,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与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呼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旧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15)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或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视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B.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C.文章中描写“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特别显出小火把似的簇新光亮”,表达出城市生活的“她”对农夫工母子生活方式的艳羡。D.会所里的暮鼓有点喑哑和憋闷,但依旧是生命的英勇呼喊,六十岁的“她”迎着鼓声回家,此刻,生命的主动鼓点在她心中敲响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环境描写关联全篇,特别生动。如开头“日落之后,天黑以前”的描写,渲染了城市的“黄昏”氛围,烘托人物暮年感伤的心理。B.小说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体型壮实的儿子急迫地反复呼喊“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一个忠厚孝顺的儿子形象跃然纸上。C.题目“暮鼓”意蕴深刻,既指夜晚时会所的鼓声,又示意了“她”和打工母亲的晚年的凄惨生活。D.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方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悟出人生启悟。8.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结尾三段写到暮色中的鼓声,作者这样支配的用意有哪些?请结合作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节选自《明史·儒林传》)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B.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C.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D.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朔,古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对特定的日子又特定的称呼,类似的称呼还有,“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终一天。B.漕运,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C.“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状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恳求提前。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水利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邵宝重视教化,在许州知州任上,会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B.邵宝关切民生,重视农事,实行“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见开采处州银矿的缘由之一,是怕劳民伤财。C.邵宝刚正不阿,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面对政敌的威逼,邵宝仍旧不为所动,主动辞官。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4分)(2)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4分)14.邵宝为人至孝的表现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孤独壮心惊!1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纳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B.《无衣》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溢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C.《岁暮》颔联的“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突出了斗争的惊慌,渲染了时局的艰危。D.边地斗争不息,朝廷之臣无人请缨,江湖之士的杜甫一时报国无门,只得短暂保全自己。16.两首诗都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但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以魏尚比方作者自身,希望得到朝廷能信任,早日派人赦免自己。(2)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王湾《次北固山下》)指出,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巨轮正在披荆斩棘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气都不行或缺。(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往日不寻常的日子繁多;而“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大军阀、大官僚的鄙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虽然我们还年轻,但可以让国家放心!”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众多“90后”“00后”___①___、勇挑重担,呈现了激荡的青春力气,书写了无悔的青春答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支青春之师____②___,集结出征,冲锋前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中,有他们英勇无畏、救死扶伤的身影;遏制疫情扩散扩散、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社区工作者中,有他们不辞辛苦、静默付出的身影;急他人之所急、传递爱与暖的志愿者中,有他们风雨兼程、无私奉献的身影……在人民须要的时刻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精神,薪火相传;青春,生生不息。回首百年沧桑,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面对疫情肆虐,一声声“我要上”___③___,一封封自愿请战书按满手印,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奋勇向前,这一代年轻人再次呈现出千锤百炼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屈力气。实践再次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志向志向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①②③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青年是新时代的担当B.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C.新时代中国青年勇于担当D.这就是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书写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印记。B.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在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C.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在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印记。D.在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华夏神州的广袤土地上,留下自强不息、为国奉献的青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有关“抄检大观园”的文字,完成20-21小题。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起先的。《西游记》其次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事实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且颜色艳丽。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哥伦比亚、秘鲁、智利才是它的原始分布区。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③。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①②③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但每个人的青春色调各异。当下,社会上流行着各种标记青年群体的“标签”:爱国青年、热血青年、丧系青年、佛系青年……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索?请围绕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2024级2024年秋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实力。A.“其精神的出现几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是“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选项偷换了概念。B.“他们确定能成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错误。材料三说“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选项说法过于确定。C.“传统手工工匠虽然远离了人们的生活”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传统手工工匠好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文中说的是“好像”。故选D。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实力。C.“假如能为广袤技能人才供应更广袤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深化贯彻敬重劳动、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创建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为广袤技能人才供应更广袤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文章所说是必要条件,而选项变成充分条件,同时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材料二的中心是通过创建和讲好“工匠故事”,让“工匠精神”深化人心。A.“日复一日与孤独相伴……”“文物的医生”,讲解并描述“工匠精神”深化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B.“……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因为要做到完备必需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价格也会更高”,体现的是“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C.“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讲解并描述“工匠精神”深化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D.“报道《大国工匠》,讲解并描述不同岗位劳动者用灵活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讲解并描述“工匠精神”深化人心,能支撑材料二观点。故选B。4.①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2分)②列举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典型人物,论证了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1分)③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更具劝服力。(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实力。首先回顾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比方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然后分析画线句所用论证方法。从论证方法上来看,画线句写“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备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所从事的工作都很一般,但就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了一番作为,所以列举这些事例论证了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暗含了对他们业绩的高度赞扬。从作用效果上来看,列举现实中耳熟能详的真实人物,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使文章劝服力更强。5.①深化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创建更多“工匠故事”。②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扬教化,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③深化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新时代工匠面对面访谈沟通,从实践中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答到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如“深化贯彻敬重劳动……,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让工匠精神深化人心,就要创建更多‘工匠故事’”,由此可知,要深化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创建更多“工匠故事”。如“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扬教化,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由此可知,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扬教化,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如“开展‘走近匠心’实践活动,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行业翘楚访谈沟通”“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由此可知,要深化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新时代工匠面对面访谈沟通,从实践中深化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6.D【解析】A.“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错。B.“仅仅是因为”不正确。C.“对农夫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羨慕”错,是对他们乐观、坚毅精神的赞美。7.C【解析】“又示意了‘她’和打工母亲的晚年的凄惨生活”错。8.①这句话描写了母子争让大胡萝卜的情景,作者运用了“挡了挡”“抢”“先咬”等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细微环节描写(动作描写)。②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舐犊情深。③同时他们吃着胡萝卜,甘之如饴,除了说明他们生活的艰辛之外,更表现出在逆境中的坚忍坚韧和坦然乐观的精神。(每点2分)9.①照应标题“暮鼓”;呼应开头,结尾“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与开头的她在黄昏里出门走路形成呼应,使结构完整。②烘托人物性格。“暮鼓”烘托了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行。③起象征作用。巧设暮鼓意象,“暮鼓”寓意着日薄西山、接近结束,即将退场,而又坚毅有力、催人激昂,同时,让小说韵味无穷,诗意盎然。④有助于揭示小说主题。文中的“她”就是从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报怨、不消沉的看法。(任答3条即可满分6分)10.C【解析】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11.D【解析】水利属于工部管理。12.C【解析】“主动辞官”错,应是“勒致仕去”,即被强制辞官离开。13.(1)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唯恐会产生别的变故。”最终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虑”:担忧,唯恐;“他变”:别的变故;“卒”:最终;“寝”:停止。每个踩分点1分)。(2)不久上奏章恳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寻”:不久;“疏”:上疏;“拜”:授予官职;“再”:两次。每个踩分点1分)14.①多次恳求辞官奉养父母;②母亲生病时,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③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每点1分)【参考译文】邵宝,字国贤,是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说会带来祸福,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照朱子社仓,设立积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宝进朝廷担当户部员外郎,历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学副使。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来安置在里面学习的人。江西民间喜爱听信阴阳家的话,有的人父母去世几十年都不下葬。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与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有上千人。宁王宸濠向邵宝索取诗文,邵宝严正拒绝了。后来宸濠反叛兵败被诛,有关官员经过调查,唯独没有邵宝送给宸濠的手迹。邵宝升任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察看处州的银矿,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唯恐会产生别的变故。”最终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晋升湖广布政使。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宝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监督水路运输。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刘瑾不满原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要让邵宝弹劾他,于是派遣几名校尉在左顺门挡住邵宝,说吓人的话威逼邵宝说:“将要逮捕你。”吏部、兵部两位长官张彩、曹元从皇宫出来,告知邵宝说:“你只管弹劾平江伯,以后就没有祸害了。”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的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张、曹两人静默无语地走了。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刘瑾被处死,邵宝被起用任贵州巡抚,不久调任户部右侍郎,晋升左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负责处理粮食运输事务。不久上奏章恳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宝任以前官职,邵宝又因为母亲年老恳切推辞。皇帝准许了,命有关官员依据礼节对他探望慰问。邵宝三岁就父亲去世,奉养母亲过氏特别孝顺。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旧早晚侍奉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阳赏识,写作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用程子“今日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事物”的意思,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