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探究5200字(论文)】_第1页
【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探究5200字(论文)】_第2页
【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探究5200字(论文)】_第3页
【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探究5200字(论文)】_第4页
【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探究5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29261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实证研究 1151581.1一般资料 2112351.2方法 2201141.3观察指标 3173021.4统计学分析 4234952结果 4169382.1工作质量 410332.2就诊依从性 465302.3满意度 5228573讨论 59494【参考文献】 7【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对工作质量及患者就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门诊接收的1568例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784例通过常规方法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管理,观察组784例采用PDCA管理模式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工作质量、就诊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决策量表的认知行为、经验与技术信心、直觉、批判性思维评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危重症患者就诊5min得到处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分诊失误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就诊依从性是99.23%,比对照组的96.81%高(P<0.05);观察组对预检分诊的满意度是99.36%,比对照组的89.92%高(P<0.05)。结论: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改善工作质量,提高预检分诊准确率、危重症患者及时处置量、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并且有助于提升患者就诊依从性、满意度。【关键词】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PACA管理模式;工作质量;就诊依从性门诊是患者接受诊疗服务第一站,其中的预检分诊指的是按照患者病情种类、严重程度予以其简单评估与分检分类的工作,可使患者在准确诊疗区域、合适时间内获得专业临床诊疗服务,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及医院整体效益[1]。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在预检分诊人员能力、患者配合度等因素影响下,预检分诊工作质量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分诊准确率不够理想,且容易导致患者就诊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正常诊疗活动的开展[2]。PDCA管理模式即质量管理环,通过对管理工作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可使管理工作按照科学程序循环运转,达到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的效果[3]。本院近年来在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并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收的1568例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发现此管理模式在提升管理工作质量、患者就诊依从性及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568例患者,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每组各784例。对照组中,男性400例,女性384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2±7.69)岁;文化程度:小学135例,初中165例,高中283例,大专及以上201例。观察组中,男性398例,女性386例;年龄19~58岁,平均(38.52±7.83)岁;文化程度:小学134例,初中164例,高中281例,大专及以上205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60岁;(2)语言沟通能力正常;(3)知晓研究,并配合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1)濒危患者;(2)认知、精神障碍;(3)无法配合研究。此研究满足《赫尔辛基宣言》,且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弹性排班,合理安排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工作,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挂号、病情描述等情况实施预检分诊,指导患者到相应的诊室就诊。观察组通过PDCA管理模式实施预检分诊护理管理:(1)计划(P)。对质量改进项目小组进行成立,组织小组成员对预检分诊中的不足、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本院预检分诊中分诊失误率较高,且患者就诊依从性较低,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护患沟通技巧、责任意识不足,且患者家属多依据网上查询资料、既往就诊经验进行就诊,对护理问诊的配合度不够。同时,预检分诊护理工作量较大,需进行性分诊、退化号、应急处理等工作,导致问诊时间不够。针对以上问题,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对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实施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预检分诊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心理学等,每月进行工作考核。同时,请各科主任医师向预检分诊人员授课,讲解各科室相关疾病症状,使预检分诊护理人员疾病症状判断能力得以提升。另外,设置预检分诊台,并对温馨提示单进行张贴,印发宣传资料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询问病史过程中注意予以患者隐私保护,进而促进患者配合度提升。(2)执行(D)。严格落实P中的各项改进措施、培训与考核计划,分诊护士对分诊失误的典型病例进行收集,共同予以错误原因分析,总结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分诊要点,并制作以上内容为PPT,组织分诊护士共同学习,吸取其中的教训,以促进其分诊能力不断提升。(3)检查(C)。护理小组每周开展分诊质量检查工作,详细予以分诊工作质量影响因素中的客观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等进行巡查分析,并统计质量改进计划实施前后的分诊准确率、失误率、患者依从性等数据,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依据此对各项进行进行修订。(4)处理(A)。护理小组定期对工作总结会议进行召开,反复分析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予以成功经验总结,进一步分析遗留问题,并探寻解决措施。同时,分析有无新问题出现,若有,制定改进计划,进入下一个质量改进循环,以促进预检分诊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1.3观察指标(1)工作质量。通过预检分诊决策量表评价了解两组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量表包括4个维度:认知行为(8项)、经验与技术信心(11项)、直觉(7项)、批判性思维(11项),条目共37个,各条目依据赞成程度正向计1~6分,共计222分,得分越高,预检分诊能力越强[4]。分别于两组参与预检分诊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20名,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后收回计算得分情况。同时,统计两组分诊准确率、失误率、危重症患者就诊5min得到处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其中,经预检分诊后成功于相应诊室接收诊疗为分诊准确,需退换号则表示分诊失误[5]。(2)就诊依从性。判定并计算两组就诊依从性[6]:就诊时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积极对诊疗进行配合为完全依从;就诊时有一定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但经安抚后可对诊疗进行配合为部分依从;就诊时不良情绪明显,难以安抚,对诊疗不配合,甚至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3)满意度。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了解两组患者对预检分诊护理的满意度,共100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90分表示满意,60~80分表示基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4统计学分析此研究数据处理以SPSS20.0进行,[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法是x2,(±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行t检验,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工作质量观察组预检分诊决策量表的认知行为、经验与技术信心、直觉、批判性思维评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危重症患者就诊5min得到处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分诊失误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表1两组工作质量预检分诊决策量表评分比较(±s,分)组别(n)认知行为经验与技术信心直觉批判性思维总分对照组(n=20)35.68±4.3645.76±3.4630.48±2.3344.98±4.21154.68±6.58观察组(n=20)44.59±2.2760.16±1.2239.26±1.2561.23±2.31205.46±4.86t值8.10617.55314.85015.13327.761P值<0.001<0.001<0.001<0.001<0.001表2两组预检分诊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分诊准确率分诊失误率危重症患者就诊5min得到处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对照组784763(97.32)21(2.68)753(96.05)766(97.70)观察组784777(99.11)7(0.89)776(98.98)778(99.23)x2值-7.1277.12713.9106.093P值-0.0080.0080.0000.0142.2就诊依从性观察组就诊依从性是99.23%,比对照组的96.81%高(P<0.05),见表3。表3两组就诊依从性比较[n(%)]组别例数依从情况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对照组784269(34.31)590(75.38)25(3.19)759(96.81)观察组784615(78.44)163(24.62)6(0.77)778(99.23)x2值11.880P值0.0012.3满意度观察组对预检分诊的满意度是99.36%,比对照组的89.92%高(P<0.05),见表4。表4两组满意度比较[n(%)]组别例数满意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照组784128(16.33)225(28.70)352(44.90)79(10.08)705(89.92)观察组784435(55.48)203(25.89)141(17.98)5(0.64)779(99.36)x2值68.881P值<0.0013讨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预检分诊是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患者生命体征、病史、主诉情况等,对病情进行评估,迅速安排患者进入相关科室进行诊疗,可使患者快速、准确得到专业的临床干预[7]。而门诊收治的患者较多,且病种复杂程度较高,护患之间接触的时间较短,加之部分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分诊专业知识、服务意识不足等,导致预检分诊工作质量不够理想[8]。这就需要临床上不断强化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通过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并规范实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工作质量的效果。PDCA管理模式由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最初被应用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此管理模式指出,存在过程性的活动均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几个环节,通过依次对以上各个环节实施行动、管理,循序渐进对进行科学化管理,可有效促进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9-10]。本次研究将PDCA管理模式引入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结果显示,观察组预检分诊决策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危重症患者就诊5min得到处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比对照组高,分诊失误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通过PDCA管理模式展开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可促进门诊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提升分诊准确率。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时,P环节在分析预检分诊工作情况、原因的基础上对质量改进计划进行制定,D环节规范予以改进计划实施,C环节分析检查改进计划实施效果,A环节分析、处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计划修订,进入下一个循环,其中改进措施强调对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可使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意识等得到有效提升,规范展开预检分诊工作,进而使预检分诊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对患者进行准确而快速的预检分诊[11-12]。门诊接收的患者疾病类型较为复杂、疾病种类较大,患者社会属性、心理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预检分诊工作若不对其进行准确、专业分诊,容易导致的就诊依从性、满意度下降,不但可能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可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风险增大[13-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就诊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在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就诊依从性的提升。通过PDCA展开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后,针对患者就诊依从性影响因素,通过制定并实施请各科主任医师向预检分诊人员授课、印发宣传资料等措施,一方面可使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分诊能力提升,对患者进行温馨而准确的分诊,一方面可使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得以提升,积极对临床诊疗工作进行配合,进而达到提升其就诊依从性的提升[15]。不仅如此,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在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通过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护理人员分诊能力、服务意识等均有效提升,可进行准确的分诊,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到正确的诊室接受诊疗,减少预检分诊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体验,进而可达到提升其满意度的效果。综上所述,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预检分诊质量,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就诊依从性。满意度。然而,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仅于近1年内选取本接受的1568例患者为对象,且观察指标较少,存在较高的主观性,均可能对研究结果的精准性造成影响,使结论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因此,后续需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规模的研究,增加样本数量、观察指标等,从而客观分析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中引入PDCA管理模式对工作质量及患者就诊依从性的影响。【参考文献】[1]张贝凝.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3):1728-1729.[2]贺赛玉,谢红珍,梁卫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优化实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6):104-106.[3]LiuD,ZhuS,LiuB,etal.ImprovementofCTTargetScanningQualityforPulmonaryNodulesbyPDCAManagementMethod[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2021,2021,13(6):1-9.[4]姜汉兰,李珍,王荔,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期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改造及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6):512-517.[5]李大凤,孟颖慧,范媛.四级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分诊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1):2198-2200.[6]曹成,许昱.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依从性192例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33(1):114-118.[7]DermatologyC.ConsensusofChineseexpertsonpre-examinationandtriageinoutpatientdepartmentsofdermatologyatthestageofpreventionandcontrolof2019novelcoronavirusinfection[J].ChineseJournalofDermatology,2020,53(3):165-167.[8]张毅.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