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二版) 课件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_第1页
劳动法(第二版) 课件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_第2页
劳动法(第二版) 课件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_第3页
劳动法(第二版) 课件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_第4页
劳动法(第二版) 课件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 第二节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第三节劳动仲裁 第四节劳动诉讼 第五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 第十六章劳动争议 总则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西方国家称为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基于劳动关系,围绕劳动权利或利益所发生的争执。此概念包括以下内涵:(1)劳动争议的主体是劳动者方面和用人单位方面。(2)劳动争议是基于劳动关系所发生的一种社会争议。(3)劳动争议是围绕劳动权利和利益所发生的。(4)劳动争议的实质是一种争执,即主体权利或利益主张的矛盾和冲突,是主体利益矛盾的外在化、显性化和现实化。客观的利益矛盾只有通过主观的利益主张展现出来,才能形成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一种特定社会领域的争议,与其他社会争议相比,其特征主要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和目的的特定性、形式的特殊性等方面。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按照争议主体分类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劳动争议可以划分为个体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二)按照争议内容或标的分类按照争议内容或标的的不同,劳动争议可以划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三)按照争议强度和表现形式分类按照争议强度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劳动争议可以划分为非对抗式劳动争议和对抗式劳动争议。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三、劳动争议的司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了属于劳动争议的诸种纠纷类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条列举了不属于劳动争议的诸种情形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四、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一)劳动争议的预防劳动争议的预防是避免劳动争议发生的一种防范机制,其目的是减少或避免某些劳动争议发生,或将尚处在萌芽阶段的劳动争议予以消除。(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及其相互关系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第二节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一、着重调解原则二、合法原则三、公正原则四、及时处理原则五、三方性原则第三节劳动仲裁一、仲裁管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就仲裁管辖作出了如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第三节劳动仲裁二、仲裁期限与仲裁密切相关的期限有两个:一是仲裁申请时效;二是仲裁审理期限。(一)仲裁申请时效仲裁申请时效即通常所称的仲裁时效,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有效期间,超过仲裁时效期间,当事人将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保护其权益的资格。1.劳动仲裁时效的期间和起算点2.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的情形(二)仲裁审理期限仲裁审理期限是约束仲裁庭的办案期间。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第三节劳动仲裁三、一般仲裁程序(一)申请与受理(二)庭前准备(三)审理与裁决第三节劳动仲裁四、特别仲裁程序特别仲裁程序适用于对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争议案件或者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集体劳动争议的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集体劳动争议申诉书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庭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开庭前应当引导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者先行调解。适用特别程序应先行调解,或者促成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召开协商会议,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书自送达或公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第四节劳动诉讼一、劳动诉讼程序劳动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司法活动。劳动诉讼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涉及的程序问题外,一般都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第四节劳动诉讼二、劳动争议证据规则劳动争议证据规则主要集中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等。由于劳动争议仲裁前置于诉讼,因此在相关证据规则的适用上需要首先明确仲裁适用问题。仲裁阶段应优先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规定,其中涉及证据形式、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证据质证、证据认定等事项。仲裁相关规范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五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一、改革“先裁后审”体制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与诉讼互不排斥,但必须先仲裁后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即仲裁前置。这种制度有两个优点:一是可充分发挥仲裁的作用,减轻法院的案件压力;二是为劳动争议的处理提供了从仲裁到诉讼的连续程序,便于当事人实现自己的权利主张。行先裁后审制度暴露出以下问题:(1)案件经过仲裁以及法院一审、二审、再审程序,所需时间过长,与劳动争议及时处理原则精神相悖,不能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协调稳定劳动关系。(2)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不能在仲裁与诉讼之间进行排他性选择,这与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不符。第五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二、探索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程序依据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不服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案件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