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B.镁离子结构C.物质的分类D.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模型3.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的质量C.固体中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4.乙醇(C2H5OH)可用作酒精灯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B.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C.乙醇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5:1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相互刻划的方法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通入氧气加强热的方法D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小木条A.A B.B C.C D.D7.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Au(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FeCl3溶液(CuCl2)Fe加入足量Fe粉未,充分反应后,过滤CCuSO4溶液(H2SO4)Cu加入是量Cu,充分反应后,过滤DCO2(CO)NaOH溶液将气体缓缓通过NaOH溶液即可A.A B.B C.C D.D9.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个数增多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可将水中的三氯乙烯(C2HCl3)除去8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高铁酸钾中含有两种金属单质C.三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8.25%D.三氯乙烯是由2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氯原子构成的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2.香烟燃烧会产生剧毒的放射性元素钋(Po),右图是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钋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钋原子中质子数为84C.钋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10 D.钋原子的中子数是116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内容(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烧杯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Ⅱ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打开弹簧夹,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14.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A中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15.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兴趣小组探究CO2制取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有: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1)请在表中短线上填上所选试剂对应的序号。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____和DCO2的实验室制法②A和_____(2)根据上表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色。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16.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b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内容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谷氨酸钠分子中含有____种元素。(2)谷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谷氨酸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4)该味精每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g。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发生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制取O2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3)t2℃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要把100克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_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没有现象,空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B、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空气和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C、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方案不可行,不符合题意;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A.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此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原子,该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2个电子,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此选项错误;C.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与化合物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此选项错误;D.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此选项正确。故选D。3、A【分析】由图像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详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像,故A正确。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像,故B错误。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像,故C错误。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像,故D正确。故选A。【点睛】明确图像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B【详解】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则有: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乙醇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式或分子式的含义、根据分子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之比,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时要从分子式的含有入手,弄清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再结合各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相关计算。5、B【详解】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蒸发溶剂,也会变浑浊,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B符合题意;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因为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不会吸收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相互刻划,铜片上的划痕较深,黄铜划痕迹不明显,说明黄铜比铜的硬度大,实验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将点燃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瓶内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方案不合理,符合题意;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采用通入氧气加强热的方法可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实验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燃着的小木条可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燃物的要求是足量且燃烧产物是固体;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7、B【详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量体裁衣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8、A【分析】分析表格中物质中的杂质,选择正确的除杂方法。【详解】A、Au和C,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在点燃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而碳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除去了杂质碳,符合题意;B、FeCl3溶液(CuCl2),加入铁,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过滤后溶液有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引进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C、CuSO4溶液(H2SO4),加入金属铜,铜活泼性较弱,不与硫酸反应,不能除去硫酸,不符合题意;D、CO2(CO),把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除去一氧化碳,反而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在物质除杂中,选择除杂试剂时,要遵守一个原则:不增不减原则,就是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减少主要的物质。9、D【详解】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芒果的香味;故选:D。10、C【详解】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2)×4=0,解得x=+6,故错误;B、高铁酸钾是纯净物,K2FeO4中含有钾、铁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C、三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8.25%,故正确D、C2HCl3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11、A【解析】加热一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未用完的药品应该放入指定的瓶中不能放入原瓶以免污染试剂,称量时砝码应该放在右盘,所以答案选A。12、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钋属于金属元素;B选项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选择B;C选项是错误的操作;D选项钋原子中中子数为:210-84=126.考点: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未与氧气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支持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详解】(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未与氧气接触。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烧杯中白磷能与氧气据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故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2)实验2中,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有氧气生成,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打开弹簧夹,二氧化碳从导管排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二氧化碳,故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4、A中石蕊溶液变红,D中干燥紫色小花不变色;热水C中的白磷燃烧A中的白磷不燃烧【详解】(1)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而二氧化碳不能,A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中干燥紫色小花不变色;(2)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化学方程为,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为做好对比实验,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热水,A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没有达到着火点,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故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白磷不燃烧,C中白磷燃烧;答案:①;②A中石蕊溶液变红;③热水;④C中的白磷燃烧A中的白磷不燃烧。15、BC>红【分析】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状态,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详解】(1)灭火器中需要快速产生二氧化碳,故盐酸不能使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不能过快,故使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实验名称控制速率的方法所选用的最佳试剂灭火器反应原理①B和DCO2的实验室制法②A和C(2)灭火器反应原理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一: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的这支试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故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强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CO2,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镁条可以在CO2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睛】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强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生成亚硫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16、铁架台在导气管口连接胶皮管并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待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后停止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其他合理方法均可)BD磨砂面【解析】(1)仪器b的名称:铁架台,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在导气管口连接胶皮管并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待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后停止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为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