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知识目录---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一、血制品的种类二、输血指南三、临床输血流程四、输血反应分类---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血制品的种类全血成分血其他血制品的种类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全血------血制品的种类
采集的血液未经加工而全部保存备用。可分为新鲜血和库存血。
新鲜血:在4℃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1周的血液。特点:保留血液中原有的成分。
库存血:保存2-3周的全血。大量输入库存血会导致酸中毒、高血钾。全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成分血------血制品的种类红细胞:滤白红细胞悬液、滤白洗涤红细胞悬液血浆:滤白病毒冰冻灭活血浆血小板: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用于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成分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其他------血制品的种类白蛋白制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如外伤、肝
硬化、肾病、烧伤、肿瘤等。纤维蛋白原: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和DIC患者。其他种类---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血制品的种类1、纯度高,体积小,比全血疗效好,副反应小。2、稳定性好,便于保存、运输。3、成分血含钾、氨、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4、成分血一血多用,节约用血,有针对性使用的目的。常用成分血的优点---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内科输血输血指南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指南(-)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
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
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手术及创伤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二)血小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
向或表现。血小板计数>100x10/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汁数<50x10/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一)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考虑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二)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
>50x109/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计数10~50xl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xl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1、医生评估,输血告知,签署同意书,
开具输血申请单、血标本单。2、护士核对、执行上述医嘱。3、申请单、血标本送达血库,双方核对登记。4、血库按需备血5、血库发血、临床取血6、临床核对、输血7、血袋返回临床输血流程三---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1、医生评估,输血告知,签署同意书,开具输血申请单、血标本单。常规输血前,必须对血常规、经输血传播疾病(肝炎、梅毒、HIV)检验并登记结果于申请单上。急诊输血,应在输血前抽取血样并送检,申请单上标注“已抽血送检,结果待回报”。长期输血者,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传染病检测。---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2、护士核对、执行上述医嘱。采集血标本,必须一次一管一人。严格遵循两次采集血标本的规定。即检验科做ABO血型的正定型,输血前血库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如果发现血型与检验科或输血申清单上的不一致时,血库应及时通知病房重新采血复检。如由血库进行血型初、复检,必须不同时间采集2次血标本进行检测。---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患者意识清醒,医护人员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
姓名、性别、年龄信息确认其身份;患者意识
不清,询问患者的亲属或其他人员,确认患者
的身份信息。医护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患者的血标本,避
免将血样注人错误试管中的危险。如果反复输血,应每次输血前重新抽取血标本
用于输血前实验。---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3、申请单、血标本送达血库,双方核对登记
在检验前血库必须再次核查患者血标本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如有疑问应及时通知科室重新采集患者血标本,严禁电话询问后,擅自修改标签及输血申请单上有疑问的内容。---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4、血库按需备血血库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需要两人复核,如只有一人,需要一人两次复核。血库对患者血型初、复检时,采用“双标本”管理。即用于血型鉴定的标本在发出报告后进行保存,不用于交叉配血,输血前重新抽出血标本,重新复检血型。血标本应是输血前3天内的。超过24小时再次输血的,应重新抽血标本。---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5、血库发血、临床取血取血、发血必须当面核对患者相关信息一致性、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外观、血液有效期等。准确无误,双方签字后发出。使用清洁的带温控的血液运输箱---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血液外观检査内容(以下情形,不得发放、不得取回):(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6、临床核对、输血按上述原则再次核对。血应尽快输用,温度过低,根据情况室温放置15~20分钟,最多不能超30分钟。原则上逐袋领取,现输现取。输血前要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观察患者一般状,并做好记录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人其他药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输血前后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室内温度过高,适当增力更换频率);连续输注4U的血液应及时更换输血器。有多种血液成分需要输注时,应优先输注冷沉淀或血小板(建议不要同时取)。6、临床核对、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血液保存和输血时间的限制红细胞在离开并向后30分钟之内开始输注,4小时内输完。血小板尽快输注,每袋在20-30分钟内输完。心功能不良者,60分钟内输完。血浆尽快输注,1U(200ML)在20分钟内输完冷沉淀尽快输注,1U在10分钟内输完6、临床核对、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输血护理记录以下信息:(1)毎袋输血开始的时间(2)输注血液成分的种类和数量(3)输注的每袋血的唯一性编号(4)每袋输血结束的时间(5)执行输血护士的签字。上述每个阶段,要记录:(1)患者的一般表现(2)体温(3)脉搏(4)血压(5)呼吸频率。6、临床核对、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患者贫血貌,周身乏力,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生理盐水冲管,穿刺处无外渗.双人核对无误,遵医嘱输入“”型滤白红细胞悬液(滤白洗涤红细胞)单位,血袋号,滴数20滴/分.输入顺畅,无不适主诉,调节滴数为滴/分.输入顺畅,无不适主诉。输血顺利结束,无不良反应,更換生理盐水冲管。6、临床核对、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患者上肢有散在瘀斑(周身散在出血点),遵医嘱预约“.....”型机釆血小板治疗量,抽血交叉.患者上肢有散在瘀斑(周身散在出血点)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生理盐水冲管,穿剌无外渗,地塞米松毫克静推,(异丙睡25毫克肌注)双人核对无误,遵医嘱输入“”型机采血小板治疗量,血袋号,滴数为200滴/分。
血小板输注顺利结束,无不良反应,更换生理盐水冲管6、临床核对、输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将血袋用止血钳夹死(防止血液渗漏或被污染)装入淸洁塑料袋中,夏季温度过高或冬季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运送过程溶血时应再装入保温运输箱中,及时送回输血科。
血库建立血袋返回及接收的核査管理制度,并记录血袋发出及回收的情况。
输血后血袋应于2~6的冰箱中至少保存24小时7、血袋返回---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7、血袋返回---临床输血知识培训----------临床输血流程
临床输血申请、输血科配发血、临床输血到血袋回收的过程。输血前每个环节中的査对、输血过程中的监护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关键,是输血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从的。---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反应分类输血传播性感染输血传播非感染性疾病输血反应分类四---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反应分类2018年9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会发布了关于《内科输血》《全血和成分血使用》《输血反应分类》等3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上述标准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反应分类输血传播性感染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输血传播细菌感染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反应分类输血传播非感染性疾病过敏反应:局部、全身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慢性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输血后紫癜:自限性疾病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铁超负荷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到此结束感谢聆听加强输血护理保障输血安全
主要内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护理目标输血护理操作规程常见输血问题的处理输血反应的类型与处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184号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就是规范》,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办公厅2000.6.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四章交叉配血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储存第六章发血第七章输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1.采血护士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核对输血申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患者信息。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3、采集血样过程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核对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与申请单一致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正确的标本量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4、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送输血科。5、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采集血标本的风险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人)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采集血标本的风险血标本量少、溶血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在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发血第二十四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第二十七条--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凡血液外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领取: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签名:配血者、复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二十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第三十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二条--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保存备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输血完毕后的处理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输血注意事项1.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2.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3.血制品禁止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不得自行贮存,尽快用完。4.禁止使用临时性、不规范的加温方法对血液加温:如将血袋放于热水、使用微波炉或水箱加热输血注意事项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6.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制品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7.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保留余血,并记录。8.输血后的血袋及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并送至输血科,低温保留24h,按医疗废物处理。输血速度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速度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成人输血速度>50ml/(kg·h),小儿>15ml/(kgh),婴儿接受血液置换术,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患者输血需要血液加温装置予血液加温输血的目的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输入补体、抗体增加血浆蛋白排除有害物质输血适应症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异常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溶血性输血反应.重症新生儿溶血等输血的原则无论是输全血还是成分血,均应采用同型血。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重复做交叉配血实验,以排除集体已产生抗体。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则可输入O型血,AB型者可接收其他血型血,但直接交叉配血实验应不凝集,而间接交叉配血实验可凝集。量不宜超过400ML输血护理目标遵守输血流程,实施正确输血规范输血行为,保障病人安全维护医患/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包括了解受血者信息、血液信息、输血记录单及以上三者间的核对和血液外观质量的检查,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前的护理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前心理护理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的评估和观察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3.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4.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静脉输血操作要点1.按相关法规要求双人核对输血相关信息。2.建立静脉通路。3.输注生理盐水。4.床边双人再次核对。5.消毒血袋导管,插入输血器。6.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若无不适再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7.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记录。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三查包括: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血液有无溶血、血凝块、血袋有无渗漏)。十对包括:受血者科别、床号、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成分、血量、血袋号、供血者的血型、储血号、有效期,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患者床边准备输血。检查所用的输血器是否在有效期内。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查对制度
2.输血时,床边双人再次核对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配血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确认身份、血型确认。对无意识患者必须进行输血配血单、床号、住院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3.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室。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核对
输血时要有2名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核对核查库血质量正常(分两层):上层:黄色下层:暗红色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血内不得加入药品防凝/溶界线清楚,无凝块界线不清楚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液中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越输越慢。输注过程如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决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以免凝块进入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输血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高,可适当加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注。若长时间未能及时输注,应送回输血科在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保存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中的护理输血中的护理包括输血器的选择、输血速度、时限、药物禁忌、加温、加压、静脉通道管理和对受血者的监护等。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对输血患者的监测在输血的全过程中都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表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排尿情况、皮肤黏膜情况,注意倾听主诉。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后5~15min。常见症状: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
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的护理包括输血后伤口的处理和对受血者的关爱、迟发性输血反应的观察、输血记录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等。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1、严格落实输血、输液操作规程,输血、输液时加强巡视。2、发生患者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残余药液和输液器,以备检验。3、发现患者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保留残余血袋和输血器,以备检验。4、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尽力减轻消除反应的不良后果。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焦虑。6、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发生反应情况和抢救过程。7、填写“输液(血)反应报告单”,上报药剂科(输血科)和护理部。8、科室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必要时协调相关科室共同参与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溶血性不良反应溶血性不良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即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两类。关注迟发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和尿的颜色有否异常等,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出院的受血者,应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一)轻度反应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伴有皮肤瘙痒。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1.减慢输注血液制品速度。2.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一般经以上处理30min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血,如30min内无临床病状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3.如果第一次输血时发生了输血反应,在必须进行第二次输血时,一般应在输注血液制品前30min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二)中重度反应患者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30--60min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其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科分析。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3.使用抗组胺药物。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一般经以上处理15min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min内无临床症状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4.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并且可在输血前60min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三)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常见急性血管内溶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家书屋维修合同标准文本
- 农机租借合同样本
- 海洋资源管理技术的创新与优化-全面剖析
- 出售行车轨道合同范例
- 与网络公司合作合同样本
- 医疗大数据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养殖场投资合同标准文本
- 机器人在装配中的作用-全面剖析
- 传媒公司解约合同样本
- 智能化实验设备研发-全面剖析
- 【初中语文】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核素暂存库建设项目报告表
- 2025届河南资本集团投资公司校园招聘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官方策划标准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版)
- 2025-203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OBE理念背景下开展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探索实践
- 全套课件-《Visual-FoxPro-9.0项目开发案例教程》-李政
- 高效团队:宁德时代的部门职责与协作模式
- 2024年铁路货运承包经营协议3篇
- 2024年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