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填空题与简答【答案在后面】
目录
心理学填空题与简答【答案在后面】..............................................................1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3
一、填空题.............................................................................3
二、简答题.............................................................................6
第二章注意...................................................................................6
一、填空题.............................................................................6
二、简答题.............................................................................7
第三章认知过程...............................................................................7
第一节感知觉.............................................................................7
一、填空题.............................................................................7
二、简答题.............................................................................9
第二节记忆...............................................................................10
一、填空题............................................................................10
二、简答题............................................................................12
第三节表象与想象.......................................................................13
一、填空题............................................................................13
二、简答题............................................................................14
第四节言语和思维.......................................................................14
一、填空题............................................................................14
二、简答题............................................................................16
第四章情感过程..............................................................................17
一、填空题............................................................................17
二、简答题............................................................................19
第五章意志过程..............................................................................19
一、填空题............................................................................19
二、简答题............................................................................20
第六章需要、动机与兴趣.....................................................................20
一、填空题............................................................................20
二、简答题............................................................................21
第七章能力..................................................................................22
一、填空题............................................................................22
二、简答题............................................................................23
第八章气质、性格与人格.....................................................................24
第一节人格..............................................................................24
一、填空题............................................................................24
二、简答题............................................................................26
第二节气质与性格.......................................................................26
一、填空题............................................................................26
二、简答题............................................................................27
第九章群体心理..............................................................................28
一、填空题............................................................................28
1
二、简答题............................................................................30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32
一、填空题............................................................................32
二、简答题............................................................................33
第二章注意..................................................................................33
一、填空题............................................................................33
二、简答题............................................................................33
第三章认知过程..............................................................................34
第一节感知觉............................................................................34
一、填空题............................................................................34
二、简答题............................................................................35
第二节记忆...............................................................................36
一、填空题............................................................................36
二、简答题............................................................................37
第三节表象与想象.......................................................................38
一、填空题............................................................................38
二、简答题............................................................................39
第四节言语和思维.......................................................................39
一、填空题............................................................................39
二、简答题............................................................................40
第四章情感过程..............................................................................41
一、填空题............................................................................41
二、简答题............................................................................42
第五章意志过程..............................................................................42
一、填空题............................................................................42
二、简答题............................................................................43
第六章需要、动机与兴趣.....................................................................43
一、填空题............................................................................43
二、简答题............................................................................44
第七章能力..................................................................................44
一、填空题............................................................................44
二、简答题............................................................................45
第八章气质、性格与人格.....................................................................46
第一节人格..............................................................................46
一、填空题............................................................................46
二、简答题............................................................................47
第二节气质与性格.......................................................................47
一、填空题............................................................................47
二、简答题............................................................................48
第九章群体心理..............................................................................49
一、填空题............................................................................49
二、简答题............................................................................51
2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属于科学。
2.心理现象又称,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
3.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比较稳定特征和相对持续状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
为、和________三个方面。
4.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5.心理过程包括、和三个方面。
6.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这种心理状态。
7.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反映的过程,包括、、—
和等心理现象。
8.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9.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10.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
理过程称为.
11.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
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12.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13.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14.个体的、、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15.所谓饥者求食,寒者求衣,这是人们在______方面的差异。
16.做同一件事,平庸者为名利,高尚者为道义,这是人们在_______方面的差异。
17.所谓“百人百性”,或刚、或柔、或稳健、或敏捷,甚至于“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是人们在—
方面的差异。
18.路遇邪恶,有人仗义而出,有人退避不前,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这是人们在、
方面的差异。
19.在同等条件下执行同一任务,有人轻而易举,有人无能为力,这是人们在——方面的差异。
20.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的一种
相对持续的状态。
21.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环节。
22.心理状态,比如:、、等。
23.—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24.年,法国外科医生_______解剖了一位失语症病人的脑,发现他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里的神
经细胞严重损坏,由此证明了脑的这个部位与人的语言活动有关。
25.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6.左右两半球的机能并不对称,负责身体的右边,负责身体的左边,两侧半球由
联合起来。
27.大脑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
28.大脑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
3
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29.______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30.______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31.是视觉中枢。
32.______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33.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34.脑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35.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它由__、、、、5
个部分组成。
36.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吃奶,就有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
射。
37.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
验等。例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有唾液分泌。
38.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39.用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40.用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
特有的。
41.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4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
43.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
44.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45.由睡眠到醒来,就是大脑皮层上先抑制而后诱导为兴奋,这是;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
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O
46.才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组成部分。
47.的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48.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
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49.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并由弟子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50.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o
51.构造主义把人的经验分为、和三种元素。
52.构造主义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53.机能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______,其代表人物还有
和等人.
54.机能主义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了
55.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
理结构进行分析。
56.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57.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近40年的时间里,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
一势力”。
58.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一;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方
4
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59.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创始人为、和。
60.“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代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和宗旨。
6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
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2.精神分析又称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创建。
63.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的分析和的研究。
64.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65.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66.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等。
67.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着重于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
驱使的野兽。
68.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批评是伤残心理学,批评_____是
幼稚心理学的学派。
69.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______出版的为诞生标志。
70.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71.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一。
72.代表着当代心理学发展取向的是和。
73.琴棋书画,各有偏爱,这是人们在——方面的差异。
74.你信你的上帝,我信我的主义,这是人们在方面的差异。
75.或以唯心论看世界,或以唯物论观现实,这是人们在_______方面的差异。
76.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77.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和三部分。
78.一只有一个,形状像车轴,比较长,分支少。
79.神经元通过接受外来的刺激(信息),经胞体整合后再通过将信息传出去。
80.神经元一般包括三种:、和。
8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82.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
83.、和共同构成了脑干。
84.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分为__和
85.能是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递给中枢,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信息)传递
给有关的组织器官。
86.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
87._______也叫“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88.如果说是人体的“司令部”,那么就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89.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80.反射分为.和。
91.总之,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和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2.一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5
93.冯特的代表作有.、.、一等。
94.—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
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95.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心理学。
96.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
97.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98.人本主义反对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等这些内部
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99.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
用。
二、简答题
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3.简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4.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注意
一、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一与.,它是心理过程的特征之一。
2.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是心理活动的
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3.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4.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5.注意的特点是和。
6.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和o
7.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也不需要付出的注意,又称。
8.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9.无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差,保持时间较短,但人在无意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少,不容易疲劳。
10.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
11.事先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保持时间较长,但人在有意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多,很容易因
疲劳而导致______o
12.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是心理活动对个体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有意注意转
化而来。
14.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___o
15.形成有意后注意的条件:(1)。(2)。
16._____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7.已有研究表明,在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个方块组,即5〜9个项目;而互不关联的
外文字母的注意的广度则约为个。
18.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6
19.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20._____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
21.据调查表明:7〜10岁儿童一般可以集中注意分钟左右,少年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一般可保持
分钟左右。
22.一般而言,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分钟以上。
23.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
24.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o
25.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__、_秒至秒。
26.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两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再发起跑信号,影响运动员成绩,原
因是O
27.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也叫_____。
28.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29.___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30.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
种活动的现象。
31.在注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有意注意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意义注意最终取代无意注意的主导地
位是在______。
3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_占主导地位。
二、简答题
1.注意的功能。
2.注意的外部表现。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5.注意的品质(基本特征)。
6.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7.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8.影响注意的分配的条件。
9.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0.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3.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14.中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第三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感知觉
一、填空题
1.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
识的起点。
7
2.感觉可以分为一和两大类。
3._一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其中——和
是最重要的感觉。
4.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和。
5.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获取的。
6.听觉的基本特性:人类的听觉具有____、______、三种特性。
7.舌尖对——最敏感,舌中对—_最敏感,舌两则对——最敏感,舌后对—最敏感。
8.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9.内部感觉可以分为、、。
10.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1.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又叫“”感觉。
12.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3.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4.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15.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16.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
1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又叫»
18.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____.
19.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o
20.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____•
21.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22.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3.是指照明开始或者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24.暗适应的最初7〜10分钟内,感觉阈限,而感受性,整个暗适应将缝大约30〜40分钟,
以后感受性就不再继续提高了。
25.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___现象。
26.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____。
27.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即»
28.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
29.视觉后像有两种:一和_______o
30.用餐时味觉可因食物的颜色温度而受到影响,这体现的是不同感觉规律。
31.___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2.夏日炎炎,身处蓝绿色调装饰的室内,会感觉相对清凉。这属于感觉的。
33.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4.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和»
35.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
36.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o
37.是人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8.空间知觉包括___、_、______以及一一等•
39.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一种用来观察婴儿的实验装置。
40.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的反映。
8
41..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42.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和两大类。
43.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
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44.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①②③④o
45.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
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也叫最佳运动或Phi运动。
46.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____。
47.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
______现象。
48.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
的方向运动,这就是。
49.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
50.社会知觉包括、、和。
51.在知觉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
对象做出某种解释,并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
52.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53.当知觉到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
54.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知觉的恒常包括、、、、.
恒常性等。
55.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56.将一根木棒的一截插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变弯曲了,这是。
57.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58.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知觉”。
59.观察具有一、______、和一等品质。
60.是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61.眼睛的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62.中学生的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63.听觉是声波作用于所产生的感觉。
64.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65.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66.皮肤感觉可以分为.、_、、_、.等。
67.感受性的高低是用的大小来度量的。
68.嗅觉适应表现为嗅觉的过程.
69.味觉适应也表现为味觉现象。
70.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和。
71.某物体绿中透红、表皮光滑、有清香的水果气味、吃起来酸甜,于是人脑便把这些属性综合起来,知道
它是“苹果”,这便是。
72.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发的知觉就是。
二、简答题
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9
2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性)。
3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4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5观察力的培养。
6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
7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
第二节记忆
一、填空题
1.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
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2.记忆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有三个基础环节:、和o
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和的过程。
4.记忆的敏捷性是记忆的特征。
5.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其次要一。
6.记忆的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7.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
8.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特征。
9.是记忆品质中最关键的,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10.记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特征。
11.记忆的是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品质的综合体现。
12.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
13.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主要体现记忆品质的。
14.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
15.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16.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来分,可以把记忆分为、、、和o
17.___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8.形象记忆通常以形式存在。
19.是形象记忆显著特点。
20.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1.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
22.___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23.是以操作过的动作、运动、活动为内容的记忆。
24.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为和。
25.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和。
26.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
27.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一
和O
28.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和。
29.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30.___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10
31.___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32.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33.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和。
34.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和。
35.意义识记中,是关键。
36.意义识记是以机械识记为,机械识记是以意义识记为
37.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把识记分为和o
38.是将整体识记与局部识记相结合,即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
直到成诵为止。
39.在实践中,和部分识记交替进行,通常效果比较理想。
40.根据识记时的时间安排可把识记分为和。
41.实验证明,在材料的难度、数量、结构形式相近的情况下,的效果优于。
42.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43.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44.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保持是信息、的过程。
45.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46.记忆内容的质的变化,常常受到个人的、、等因素的影响。
47.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
48.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的或。
49.根据遗忘的时间,可将遗忘分为一—和
50.,是由于干扰等原因造成的提取信息的障碍,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再认和回忆,如提笔忘字。
51.,是一种因衰退原因而引起的存储性障碍,如果不重复识记或复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52.遗忘也可分为和。
53.,即,是个体为减轻心理不安,有意使自己不去回忆痛苦的体验与感受的事件。
54.弗洛伊德的和巴特莱特的_属于主动性遗忘。
55.,是指由于消退、干扰、腐蚀衰减等因素造成的遗忘。
56.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的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
57.艾宾浩斯以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
58.人类联想学习三种基本范型:①,又称序列学习②③。
5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干扰作用称为,
6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
61.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62.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
63.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64.适用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65.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
66.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67.____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68.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他认为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记忆使病人感到痛苦
而被人为压抑在潜意识之中。
11
69.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70.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
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
71.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的过程。
72.防止遗忘的方法--------o
73.相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一复习效果优于__复习。
74.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75..是记忆的第三环节。
76.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77.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78.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把回忆分为和。
79.根据回忆时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可把回忆分为和o
80.这种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称为
81.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82.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和。
83.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或。
84.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85.人们看电影时,把相继呈现的画面看成运动的,这表明的存在。
86.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和两种。
87.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88.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89.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个组块。
90.认为,短时记忆容量是以组块来计算的。
9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和两种,主要是o
92.___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93.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94.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95.长时记忆的特点:(1)(2)o
96.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为主。
97.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和,它们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二、简答题
1.简述记忆的品质。
2.怎样培养记忆的准确性。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4.遗忘的规律。
5.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6.遗忘的原因。
7.怎样合理的复习。
8.回忆的条件。
9.瞬时记忆的特点。
10.短时记忆的特点。
12
11.记忆规律的应用。
12.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3.中学生记忆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木材质量评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蒸汽拖把蒸汽清洁器械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答辩魔法书:轻松搞定-高校学术答辩全方位指南
- 医疗分析仪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狗用驱虫剂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废物再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地质勘探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矫形袜项目营销计划书
- 医疗设备包装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冷链乳制品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神话故事燧人钻木取火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研究与解读
- 食品加工与检验实训室建设方案
- 《心导管检查术》课件
- 花键轴工序卡片5
- 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
- 厨房安全协议书
- 《蓝色国土》课件
- 消化系统护理中的专业发展规划
- 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社保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