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与发展一、宏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解放了思想。(2)内容①工作着重点:。

②复原路途: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途、政治路途和组织路途,复原民主集中制。③拨乱反正:审查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3)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转折,开启了新时期。

2.拨乱反正:党和国家依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支持民主党派复原活动,仔细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3.总结历史:1981年通过《》,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宏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记着。

二、改革开放进程1.起先实施(1)对内改革①农村突破:推广。

②城市推动:依据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2)对外开放:设立;开放。

2.逐步深化(1)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2)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途。(3)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目标。

(4)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发展为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参加国际规则的制定。3.稳步推动: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稳步推动,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前提下,,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港澳回来:1997年,香港胜利回来祖国;1999年,澳门回来祖国。香港、澳门的回来,标记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3.海峡两岸关系(1)《告台湾同胞书》。(2)“九二共识”:即。

(3)“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4)《反分裂国家法》:体现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毅决心。(5)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题组一宏大的历史转折1.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样向前看》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殊须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邓小平这里强调 ()A.拨乱反正的必要性B.加强法制建设的紧迫性C.加强民主促进团结D.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转折,实现了党在各方面的拨乱反正。以下属于政治路途拨乱反正内容的是 ()A.将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宏大决策C.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心领导集体3.1985年,全国规模的平反“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这表明 ()A.党的实事求是的方针得到贯彻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C.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迈入新阶段D.国家长治久安局面已经形成题组二改革开放进程4.改革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部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别”。2016年,国务院确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全部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改变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B.标记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C.呈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长久活力D.从法律上确定了农夫对土地的全部权5.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实行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设立珠江三角洲开发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下放自主权,是解放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也是解放生产力。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现从安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以建立安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B.发展生产力必需改革经济体制C.必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渐渐缓和题组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7.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A.标记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B.为国际社会解决此类问题供应范例C.促使台湾问题随之得以解决D.标记着中国彻底结束列强侵占历史8.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遇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愿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强硬坚决的立场B.世界发展潮流的推动C.邓小平超群的外交水平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力力的干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和平统一是解决两岸分歧的唯一方式B.民族问题导致两岸的长期对立C.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台湾各界的共识D.立法体现中国政府统一的决心一、选择题1.1978年11月10日,中心工作会议开幕,主持人提议在探讨原定的三个议题之前,先探讨从次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主动响应。这次会议 ()A.成为全面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为历史性转折创建了重要条件C.违反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完成了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任务2.1978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幻想家》中写道:一位崭新中国的幻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指 ()A.平反了冤假错案B.提出了“一国两制”C.起先了改革开放D.复原联合国合法席位3.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夫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夫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务分别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4.如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视察下图,中国占全球进出口额的比例出现巨大改变的主要缘由是 ()A.社会主义安排经济体制建立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D.“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6.有学者认为:“从中国处理港澳问题的实际动身,创建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制度体制,具有完全自主的‘学问产权’,体现了中国才智,是典型的中国方案,值得他国借鉴。”材料表明这一“制度体制”是 ()A.干脆针对港澳问题的科学设想B.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南C.理论与国情相结合的制度创新D.处理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7.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异”的本质内涵是 ()A.不同的民族性格 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8.20世纪90年头,中心政府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接着奋斗》中提出:我们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力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我们完全信任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理解我们的这一原则立场。该主见 ()A.彰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B.说明和平是正确的统一方式C.揭示了台湾问题国际化趋向D.阐明白运用武力威逼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全部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视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改变示意图》(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改变。(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发展改变,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与发展必备学问·落实一、1.(2)①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二、1.(1)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2.(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引进来”和“走出去”3.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1.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知能素养·进阶【基础巩固组】1.D材料反映了邓小平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强调发扬民主,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故选D。2.A工作着重点转移,与题干中“政治路途”相符,A正确。3.A据材料中党和政府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订正可知,党和政府敢于面对过去的错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故选A。4.C据题意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据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呈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长久活力,故选C。5.B1984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与“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相符,故选B。6.B依据“只有实现从安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可知,邓小平认为只有实现从安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力,这表明当时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必需改革经济体制,故选B。7.B“一国两制”为世界上仍处在分裂中的民族和国家实现和平统一、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供应了新的思路和阅历,故选B。8.D国家利益确定对外关系,综合国力确定国际地位,对比鸦片斗争时期和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时我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即可得出我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故选D。9.D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实现祖国统一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表明中国政府统一的决心,故选D。【素养提升组】1.B材料“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主动响应”体现的是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为历史性转折创建了重要条件,B正确;A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的意义,解除;C与材料无关,解除;D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C正确;平反冤假错案、“一国两制”与材料无关,A、B错误;1971年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错误。3.B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夫,实行农夫的土地全部制;1953年起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收归公有,实行合作社经营;1978年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夫土地经营权,B正确。减租减息是抗日斗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合作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是现今的土地政策,A、C、D错误。4.C造成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明显增长的主要缘由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正确;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完成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A、B、D错误。5.B由图中数据可知,2001年到2015年,中国占全球进出口额的比例激增,这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B正确;随着1953年“一五”安排起先,社会主义安排经济体制建立,A错误;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和题意无关,C错误;“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不是主要缘由,D错误。6.C据“从中国处理港澳问题的实际动身”可知这一理论与港澳回来有关,是“一国两制”,故选C;“一国两制”最初针对的是台湾问题,解除A;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除B;处理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除D。7.B材料中“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说明“同”指的是“一国”,“异”指的是“两制”,即两种社会制度,故B正确,A、C、D错误。8.A依据材料“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主见彰显了我国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故A正确,解除B、D;材料体现不出“国际化趋向”,解除C。9.【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一是生产资料全部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信息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经济体制改变和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角度思索回答。第(2)题,据材料二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