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情景描写,下面摘录的一部分语句都是描述我国大好河山的,其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 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C.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铁块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下列生活实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滑滑梯 B.压缩空气C.烧开水 D.搓手取暖4.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了解物质的不同属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应用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的是()A.从水中上岸后感觉发冷 B.用水做发动机冷却剂C.在城市市区及郊区修建人工湖 D.初春育苗时在秧田里灌水过夜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7.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¹·℃-¹)4.2x1032.1X1032.1x1030.88x1030.39x103A.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8.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较快,不考虑热量损失,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加热器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B.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C.相同时间内食用油温度升高较多,但水和食用油内能增加的一样多D.电热器发热管将热量传递给液体说明电热器发热管具有的内能较多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这是生活中常用的物理降温用品“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一股清淡的薄荷香味,这是现象;在退热过程中,人体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10.航天员在太空中交流除了用无线电设备外,还可以用钢笔书写,但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写出的字断断续续。科技人员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太空圆珠笔”,使用时利用压缩的氮气推动活塞使墨水由笔尖流出。在使用“太空圆珠笔”的过程中,压缩氮气的内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笔迹能留在纸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11.中午放学,小林同学走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煎鱼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炒菜时是通过方式改变菜的内能。12.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开始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所示。静放数天后,可以看到这属于液体的扩散现象,它表明。13.寒冷的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若热水袋内水的质量为300g,c水=4.2×10三、实验探究题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加热质量均为200g的水和食用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沸点/℃酒精78煤油150水银357(1)由图乙和表格所示可知,小明选用的是(选填“酒精”、“煤油”或“水银”)温度计,的吸热能力较强(选填“水”或“食用油”)。(2)若不计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水在4~6min吸收的热量J,食用油的比热容c食用油=J/15.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比较液体1和液体2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min01234温度/℃液体12022242628液体22021222324(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和相同的液体1和液体2;(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液体1和液体2,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目的是让液体。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3)多次测得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表格可得出结论:。(4)其他组认为将酒精灯换成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四、计算题16.将质量为2千克的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了50℃,求铁块吸收的热量Q吸。[c17.质量为5kg的某种物质,当温度从40℃下降到20℃时,放出的热量为3.76×10(1)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2)若该物质吸收了7.52×10参考答案1.A2.A3.C4.C5.A6.C7.A8.C9.扩散;减小10.变小;引力11.无规则;热传递12.界面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颜色变得均匀;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热传递;1.26×14.水银;水;3.36×10415.质量;受热均匀;27;液体2的吸热能力更强;可更好保证热源相同:更好保证相同时间对外供热相同:减少热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