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跨学科学习课程教学大纲(InterdisciplinaryLearninginPrimarySchool)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2401062学分:2学时:32(其中:讲授学时32,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小学心理学、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建议教材:《跨学科主题学习》,郭华,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课程归口:师范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了解跨学科学习的背景、意义、类型的基础上,形成自觉主动的跨学科意识,真正理解为什么跨学科学习、跨学科究竟要跨什么;掌握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能够科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功能、类型;掌握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能够科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关键问题解读、典型课例解析,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的跨学科意识,真正理解为什么跨、跨什么、怎么跨,能够从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主动加强学科间的内容关联,主动建立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关联,并将其转化为有真实情境的、小学生能够主动介入的学习主题。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明确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增强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提升自身修养,致力于时代新人的培养。(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指标点3-3:【注重知识整合】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的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指导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指标点6-2:【胜任学科育人】具有教书育人的意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拟任教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具备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注重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指标点3-3:【注重知识整合】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的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指导综合性学科教学活动。指标点6-2:【胜任学科育人】具有教书育人的意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拟任教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具备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注重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指标点6-2:【胜任学科育人】具有教书育人的意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拟任教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具备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注重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三)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到思政目标上,本课程旨在促使学生在扎实掌握跨学科学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切实理解培养具有融会贯通、化知成智能力时代新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习、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大国良师。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为什么要在学科类课程中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3)1.教学内容(1)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含义(2)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3)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功能(4)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科立场2.基本要求(1)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表述(2)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功能与学科立场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背景下理解跨学科学习与时代新人培养的意义,结合我国人才素养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基。教学重点: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功能教学难点: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实施要点与进阶安排(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跨学科学习的基本类型(2)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要点(3)跨学科学习的进阶安排2.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并掌握跨学科学习的基本类型与实施要点。(2)理解跨学科学习进阶安排的含义、依据、基本思路与支持工具。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形成对跨学科学习的正确认识,理解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要点教学难点:跨学科学习的进阶安排(三)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确定(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确立主题的主要依据(2)主题应具备的重要特征(3)主题的表述要点2.基本要求(1)理解确立主题的主要依据。(2)掌握主题应具备的主要特征。(3)能够正确的进行主题表述。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案例,理解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重点:主题应具备的主要特征与表述方式教学难点:主题的表述方式(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确定(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确定目标的基本依据(2)目标的基本要点(3)目标的表述方式2.基本要求(1)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2)掌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点与表述方式。(4)能够进行科学的目标表述。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案例,理解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重点:目标的基本要点与表述方式教学难点:目标的表述方式(五)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任务设计的依据(2)任务设计的流程(3)任务设计自评2.基本要求(1)掌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的依据与流程。(2)能够进行任务设计并进行自评。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案例,理解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重点:任务设计的流程教学难点:任务设计的流程(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设计(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评价设计的基本依据(2)评价设计要点(3)引导学生参与评价2.基本要求(1)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设计的依据、掌握评价设计的要点。(2)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评价。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案例,理解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重点:评价设计的要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活动(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3)1.教学内容(1)价值与难点(2)基本类型(3)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2.基本要求(1)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的价值与难点,掌握教研活动的类型与基本流程。(2)能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案例,理解开展跨学科学习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与研究意识,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重点: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与关键因素教学难点: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表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讲授学时1绪论:为什么要在学科类课程中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1、33-3、6-222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实施要点与进阶安排目标13-343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确定目标1、23-3、6-264跨学科学习的目标确定目标1、23-3、6-265跨学科学习的任务设计目标1、23-3、6-266跨学科学习的评价设计目标1、23-3、6-247跨学科学习的教研活动目标1、2、33-3、6-24合计32四、课程实施(一)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视频、学习通等手段、平台辅助教学,缩短跨学科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距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课堂实录的观摩学习,深入理解并掌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的方法与流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三)在传授跨学科学习知识、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同时,要加强教学的教育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教学研究的意识。(四)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如表所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悉心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最新发展区水平,深透钻研教材内容,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认真编写授课计划。授课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2讲授要点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问题,结合典型案例,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示范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4)表达方式应能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力求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3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规范、清晰。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学生的作业要按时全部批改,并及时进行讲评。(2)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认真、细致,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并写明日期。(3)学生作业的平均成绩应作为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4课外答疑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需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外答疑与辅导。5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的方式为开卷笔试。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监考由学院统一安排。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1)缺交作业次数达1/3以上者。(2)缺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3以上者。五、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笔试方式。(二)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课堂考勤、表现及平时作业50%课堂考勤:迟到一次扣2分,事假一次扣3分,病假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5分,累计达3次以上(不含3次)取消课程成绩。课堂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提问,根据回答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课堂组织小组讨论,根据每组同学表现给分。平时作业即过程性考核:由1篇小论文、2篇实践活动报告组成,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每章节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及运用3-3、6-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50%试卷题型包括辨析、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以卷面成绩的50%计入课程总成绩。其中考核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论和知识型题目占30%;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能力的题型占30%;考核学生运用学与教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题型占40%。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与实施要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活动3-3、6-2(三)课程目标及考核方式权重分配表课程目标及权重考核方式及权重项目权重(a)评价依据权重(b)考核方式权重合计课程目标130%期末考试50%100%课堂表现40%平时作业10%课程目标240%期末考试50%100%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30%课程目标330%期末考试50%100%课堂表现40%平时作业10%课程目标权重合计100%(四)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所有课程目标均需大于等于0.6,否则总评成绩不及格,需要补考或重修。每门课程目标总体达成度计算方法如下:六、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