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A/14/wKhkGGaXUg2AZY1MAAGBCfBUuws982.jp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A/14/wKhkGGaXUg2AZY1MAAGBCfBUuws9822.jp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A/14/wKhkGGaXUg2AZY1MAAGBCfBUuws9823.jp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A/14/wKhkGGaXUg2AZY1MAAGBCfBUuws9824.jp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A/14/wKhkGGaXUg2AZY1MAAGBCfBUuws9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举动一:磁铁能吸收什么物体?(1)师:磁铁为何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3)学生进行探究举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举动中去。(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设计意图】(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3、哪类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何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设计企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这一科学概念;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经由过程这节课的研究,你们有哪些播种?2、现在老师也遇到一个难题:老师不小心将一枚回形针掉进了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要想不碰到水,该怎么办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学生汇报并演示: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3、其实,磁铁里面还蕴藏着很多的秘密,希望小朋友们课下继续探究!【设计意图】学科学的枢纽是为了用科学,经由过程实验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让学生继续开展新的探究举动。四、附表:实验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表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物体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片铁钉猜测实验我们的结论1、磁铁能吸引什么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收铁制的物体,这种性子叫磁性。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实在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猜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经由过程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收铁制品的性子。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筹办:1、为小组探究筹办:磁铁、铁制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布片、钢珠、塑料尺、橡皮筋、玻璃珠、实验记录单等。2、为演示实验准备:磁铁、一枚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铜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5角,二种不同的1角的硬币等。3、为板书准备: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教学过程:一、魔术激疑,引入新课(3分钟)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小鸡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大家一定能喜爱!它那末喜爱蓝色的卡纸呢?请同砚们来猜一猜。为何粘在卡纸上不会掉下来呢?究竟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子(板书:磁铁)这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做到会观察、会思考、敢发言、会合作、会倾听。二、自立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12分钟)师:磁铁还喜爱什么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课件)预测同学们先猜一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要想知道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实验)实验探究1、出示实验要求:(课件)2、小组分组(从一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实验并做记录,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4、小结。(1)比较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是否完全一致。(2)能被磁铁吸收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收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件)(3)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收什么物质?(课件)(4)我们只用了13种材料,科学家用了更多种材料做实验后,发觉磁铁的确能够吸住铁的物质,我们把磁铁的这个特点叫做磁性。(板书:有磁性)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那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磁铁那么喜欢小鸡吗?考考你(课件)(1)我们把磁铁能吸引一类材料做成的物体的性质叫。(2)科学办理问题的方法是a、确认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b、预测c、实验检验(2)探究举动二:巧辨真假(10分钟)1、预测师:有些家伙看到磁铁那么好玩,也冒充到“铁”家族行列中来了,请用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哪些硬币是铁制成的呢?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家族成员吗?(课件)2、着手实验从二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3、汇报结果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师: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教师课件演示各种硬币成分,并解读和解释。4、明察秋毫辨一辨师:当然,生活当中,很多物品我们都可以用磁铁去吸吸看,也有局部物品不能去打仗,比如说电视机、电脑、手机、硬盘、手表等等物品,磁铁打仗后会损坏这些物品。3、全课总结,畅谈播种(5分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磁铁的知识?这将在以后的研究当中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四、总结延伸:1、利用磁铁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呢?本人课后去设计设计哦!2、对于磁铁,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2、体验研究科学的乐趣,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教学过程: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2)推动小车(3)不打仗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生:可以,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收小车。师: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本书呢?演示(注:先猜想再验证,引导生认真观察并感受磁铁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都能吸铁。)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小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师: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收小车?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一张纸片也能吸引铁钉。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薄木片也能吸引铁钉。、、、、、、、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师板书)师: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收小车吗?生:不能师:非常聪明,为什么呢?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配合点?生: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生:隔着的材料里没有铁。生:隔着的材料都比较薄。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磁铁隔着这些比较薄的物体也能吸引铁钉,但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铁钉还能被吸引吗?生:不能;因为我发现桌面比较厚,当磁铁隔着厚木桌时不能吸引铁钉。生:我发现磁铁隔着1本科学书能吸引小车,磁铁隔着2本书能吸引铁钉,但当磁铁隔着3本书时,就不能吸引铁钉。所以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磁铁就不能吸引铁钉。师:实验时隔着的材料里不包括铁,且都比较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板书一些)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引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会研究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弹性较大,“一些物体”的具体含义不好理解,因此让学生就地取材,用磁铁隔着比较厚的书,比较厚的木桌面等吸引铁,使学生明白当隔着的材料达到一定的厚度,铁就不能被磁铁吸引,从而知道这里的“一些物体”指的是一些比较薄的物质,而且还不包括铁质材料。课堂生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实验探究充满生活趣味,达到一定的深度。3、举一反三——隔物取物师:老师的钥匙掉鱼缸里了,我不想把手弄湿,你能用什么办法帮我把它拿出来?学生演示这个实验。师:看来磁铁的作用果然大。从这个实验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我会做(1)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睛看更可靠。()(2)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隔开铁与磁铁的物体纸或书塑料片布木片玻璃泡沫四、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观察到的现象3磁铁的两极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在认识磁铁能吸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之后,指向“磁场”教学的第一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聚焦:通过推测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产生本课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探索:根据推测经历借助回形针用感官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观察相同轻重的回形针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先后)以及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收集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证据。第三部分是研讨:根据观察的现象建构磁极的概念。第四部分是拓展:运用方法认识其他磁铁的磁极。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探究过磁铁能吸引回形针、硬币等铁质物体,为本课借助小钢珠、回形针、铁粉等比较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奠定了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模糊的,关于如何借助回形针、铁粉等比较磁力大小的实验操作方法需要进行明确地指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表述实验现象以及如何借助现象转换成概念的证据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内容尺度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不异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及猜想。1、同砚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做个小游戏:这是什么?(出示一块条形磁铁)谁能说说条形磁铁有些什么本领呢?(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这又是什么?(出示小铁珠)目前,假如我把它放在这块磁铁的中间,猜猜会怎样?(让同学们大胆猜猜。)下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睁大你的眼睛!2、(演示实验:小铁球在条形磁铁上的运动)学生观察。(反复做三次)3、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现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问:小铁珠为什么会往两端跑呢?谁来说说自己的猜想?学生可能考虑的是:(1)可能是磁铁两端的磁力大的缘故。(2)可能是磁铁每个地方吸铁的本领不同。(二)、实验探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1、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想了,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如果供给你们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回形针,你们计划怎样来设计这个实验呢?小组里轻声的商量一下。2、小组讨论。3、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法:①、哪组愿意先来说说你们的做法?(同砚们要认真听,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小组交流)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做法吗?问:怎么判断磁力强,磁力弱?②、实验时,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回形针挂在哪些地方呢?请学生说,然后集中……挂两边、中间。③、(课件:点的位置)为何选这几个点?(我们做的是对比实验,当然是取得点多一点会更好。但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取很多点,我们挑选具有代表性的5个点,分别用A、B、C、D、E字母表示。(5个点要挑选挂在同一个底面上。究竟上,如条形磁铁是一块长方体,它有6个面,时间关系课堂上我们只检测1个面,课外大家还可以去检测其他的面。)条形磁铁:蹄形磁铁:④、取好了点,回形针怎么悬挂呢?(演示1:一个接一个的挂)是这样吗?(演示2:先挂一个回形针,其他的挂在这个回形针上。)⑤、(课件出示:实验敷陈单1和2见附1、附2)强调实验时请留意的几点。各组完成后请一位同学在大屏幕上把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到汇总报告单上。(课件出示:数据汇总报告单见附3)4、分发实验器材(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回形针)和实验报告单5、学生实验,认真填写报告单,教师巡回指导。6、汇总各小组实验数据(课件出示:汇总实验数据)7、请同学们比较每组的数据,分析有什么规律?哪个点挂的物体多,说明什么?哪个点挂的物体少,说明什么?(如有不符合的请自我分析一下缘故原由,其他组帮助分析缘故原由。)先横向比较,有什么发现?(两端多,中间少,说明两端磁力大)再纵向比较c点,又看出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表示没有?(表示磁力非常弱,很小很小。)再看各组A点的数据,又有什么发觉?(不同磁铁的同一点上磁力不同。)(课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模拟演示)8、讲解:磁铁的磁力有大有小,原因有很多,比如工厂里每块磁铁充磁的量不同,我们在使用中如果猛烈敲击或高温烧一下,磁力都会减弱。但不管怎样,就一根磁铁而言,磁力的强弱总是有规律的,那就是我们方才发觉的:磁铁的磁力两头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局部叫两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刚才我们做的钢珠滚动实验也证明了……,科学家把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局部叫磁极。大家看磁铁有几个磁极?(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两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磁铁的两极”的第一个内容。(板书)9、考虑:有二根相似的铁棒和磁铁,如何区分它们?在没有其它物品时又如何区分它们?3、拓展:(课件展示)1、蹄形、环形、圆饼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2、把条形磁铁从中间摔成两段,那末它有几个磁极呢?3、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与磁铁和铁之间作用相同吗?4、蹄形磁铁如何测试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情况?5、有两快一模一样的条形铁块,上面都没有任何标记,已知个中一块是磁铁,只借助一根绳子,你能找出哪一块是磁铁吗?四、总结我们把今天研究的知识来巩固一下。3磁铁的两极实验探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最大?磁铁有两极,磁铁两端的磁力强,中间弱。教学反思:附1、实验敷陈单1附2、实验报告单2附3、数据汇总报告单附1附2附34、磁极与方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无论磁铁是什么形状,在不受其他力的影响时,磁铁的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南极(S极)指向南方,北极(N极)指向北方。2.指南针是由磁针和刻度盘两局部组成3.指南针的指示方向位南北方向,红色的一段指向北方,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将红色的一段和北的刻度对齐。进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測。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味认实在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进程一、悄景导入:设置情境:小朋友把小黄鸭玩具放在水上玩载物游戏,当用磁铁作为运载物的时候,玩具鸭总是朝着一边停下来。问题:载有磁铁的玩具鸭,怎么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停下来?小结:装有磁铁的玩具鸭总是能朝一个方向停下来。二、任务探索1、将条形磁铁吊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以后,观察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哪里?师:探究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已贴好)请拿出你们的右手指出XXX方向,左手指出正北方向。(明确方向,为下一举动做好筹办)2.师:非常好。方向明确了,谁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目前指向哪两个方向?生:一极指南,一极指北。(师:请你说清楚,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3.师:同意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让磁铁晃动起来,(轻轻地推)猜猜看,当它静止时,红色,蓝色部分又会指向什么方向?请你猜。(指名3个学生)(速度快,点前面的学生)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猜想记在心里。现在,磁铁静止了,仔细观察,自己猜的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生:(师指导说明确)是一样的。师:也就是?红色的这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师:你们猜的跟实验结果是一样吗?(是)。同砚们,经由过程两次观察,我们发觉,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分有什么特点?(点两三个学生。)4.生:磁铁静止时,总是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激发探究磁极与方向干系的欲望)5.师:这根磁铁静止的时候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北,蓝色的一端指向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磁铁都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猜猜看,你认为?你认为呢?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先请大家看到温馨提示,(师读,边读边解说)6.(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悬挂磁铁时,尽可能地远离其他磁铁和铁质物品;(把其他磁铁放进离支架最远的那个抽屉)(2)轻推一下磁铁,让旋转的磁铁天然静止,观察它的方向,不要滋扰;(3)反复做两次,准备汇报。7.师:请大家看到,每一个小组的支架上已经吊挂好了条形磁铁,留意观察,磁铁目前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记在心里。请组长悄悄地推动条形磁铁,再仔细观察,磁铁再次静止下来时所指的方向。开始实验吧。(提示学生,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开始试验。)8师:哪一个小组的磁铁静止下来了,第组,真棒!还有哪个组的磁铁也静止了?你们的磁铁两端所指方向是?(学生回答)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9.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磁铁,当它静止时,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10.师: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贴黑板纸)(读一遍)在科学领域里,北极,国际上通行用N来表示,(边说边板书)南极则用S表示。(边说边板书)(大头笔写)11.师:孩子们,我们刚才用吊挂磁铁的方法,找到了大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目前请小组长悄悄地拿下磁铁,像XXX老师一样,在磁铁的两极标上N和S。其他同砚观察和讨论,开始行动吧。总结:经由过程实验我们得出:当磁铁静止时,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磁铁能指示南北,指北的一端叫北极,也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也叫S极。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三、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1.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2.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3.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本人来研究寻找谜底。下面根据本人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谜底吧!4.生阅读讨论。5.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本人都办理了哪些问题?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久长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个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目前就请随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类各样的罗盘及目前发明的各类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能够引见书本知识。)7.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8.用指南针定方向。(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四、拓展与使用1、认识蹄开磁铁的磁极(1)出示蹄形磁铁、它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2)、试试蹄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找磁力,并做好记录(3)、小组推荐一位同砚回答实验结果,1号和5号分别挂了几颗,2、3、4号分别挂了几颗,说明1号和5号磁力最强,也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2、了解司南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觉的磁石,制造了司南。五、今天你有什么播种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磨擦后可以酿成磁针。进程与方法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磨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2、难点: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教学准备钢针、磁铁、大头针、指南针、吹塑纸、水槽、水、塑料碗、线、塑料架、记录表,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民气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暗淡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样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平安。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二、观察实物,讨论方法(8分钟)(实物投影展示一个水浮式指南针)问:大家一起看一看,指南针的构造有哪些?它是怎样工作的?看谁能完整的说出来?生:磁针,方位盘,支架和外壳。(发现指南针构造,帮助选择材料)生:小磁针会晃动,最后固定一个方向(发现磁针转动)问:怎样利用一根钢针做指南针呢?小组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5分钟)讨论过程中解决的问题:(通过有理据的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1.你需要什么材料?2.你知道怎样使钢针磁化吗?你可以试一试!(学生成长点)3.你能运用什么道理测试出磁针磁力大小吗?4.你能运用什么道理确定磁针的南北极?5.你想经由过程什么方法使小磁针转动起来呢?问:能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做吧!生:(汇报总结)(三)、手脑协同,探究制作(12分钟)问:你们心里有本人的制造方案了吗?那就开始制造吧!两人一组,制造一个指南针,并将你的制造进程,汇总在表格中!(表格1)用哪一个磁极摩擦摩擦的方向摩擦次数磁针可以吸收多少个大头针磁针的南北极针头是()极针尖是()极南极()从针头向针尖摩擦()北极()从针尖向针头磨擦()学生制造10分钟(四)、展示交流,对比究真(10分钟)问:根据各个二人小组所做的记录,在大组内汇报你们的制作过程吧!说说你的指南针有哪些优点?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觉得可以如何改进呢?(课件展示问题)利用表格2评价各小组的指南针你的指南针区分了南北极吗?你的指南针磁性强吗?你的指南针可以自由转动吗?你的指南针方向指对了吗?(学生讨论3分钟)问:展示你的指南针,解说它的优点和你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吧!(学生展示5分钟)在展示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沿一个方向摩擦的必要性,摩擦多次的必要性,自由转动的必要性,平衡的必要性问:不适用磁化的钢针,利用小磁铁,可以做指南针吗?利用手中的材料试一试吧!(五)回顾总结,畅想将来问:现代科技中,我们都是如何判断方向的呢?斗极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施行的自立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XXX的XXX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斗极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局部组成。空间端包孕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孕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斗极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XXX”(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问:(带着问题出课堂)除了磁铁磨擦铁制品的方法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课后,同砚们可以继续探究!6、磁极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收。过程与方法: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能通过实验找到磁铁的南极与北极,探究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干系。教学重点知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教学难点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教学准备每组未标识条形磁铁2个,有标识条形磁铁1个,马蹄形、环形磁铁若干,棉绳1卷,磁铁座1个,悬挂磁铁的支架1个,标签若干。教学过程先在黑板上写好课题:磁极的相互作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欢迎走进科学课堂。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知道磁铁是有磁性的,磁铁能吸引含铁的物质。2、那么,两块磁铁慢慢靠近,会怎样呢?仔细观察(有时两块磁铁紧紧地吸在一起,有时另一块却离开它靠不到一起)3、看玩具青蛙的嘴,把它闭上后,它还会自动张开,为什么总是合不上呢?4、看老师的实验:老师却有魔力让个中的一块磁铁浮起来,睁大眼睛看清楚咯。这是怎样回事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科学之旅,一起来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新课教学磁极的相互作用1.大家想一想: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有哪些情况?(指名学生说)(课件展示)2.师:大家很会思考,真像个小科学家。3.师:咱们找出了两个磁极接近的四种方式(手指课件)当它们接近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你猜:哦,你觉得(S极和N极相接近会吸在一起)。你呢。他觉得(N极和N极接近会弹开)。好的,请大家把自己的猜测写在实验报告单上“我的猜测”一栏(师举起报告单提示)4.师:我们的猜想是否精确呢,咱们还得经由过程实验来验证.5.师:实验前请留意(师念)(1)两人一组,共用两块小磁铁(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再交换进行)把两块磁铁放在桌面长进行;(2)仔细观察;(3)小声讨论;(4)及时记录;(记得把观察的结果也记录在实验报告单“实验发现”那一栏)5.师:开始吧,看看哪一组团结协作,效率最高!6.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8.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师边看边引导:看清楚两极,NS接近时有什么现象?…)9.交流汇报(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展示两张)咱们来看看这个同砚的实验敷陈单,请大家看到大屏幕,南极和北极接近时,他的猜想是…?他是实验发觉是…?我们再来看看第2个同砚的敷XXX:他的猜想和实验发觉是一致的吗?11.师:你们的猜想和实验的现象是一样的吗?咱们来看看吧!(课件展示)师旁白:S极与N极(生说:相吸…)两组展示完再板书:相吸,相斥,相斥,相吸(板书)12.师:你们发现了有什么规律呢?后面那个男生你来说。他说有两个“相吸”和两个“相斥”,那什么情况下相吸呢?你最先举手,你说。你总结的真好!他说当SN、NS相接近时是相吸,这是不相同的磁极我们叫做异极,也就是异极相吸(贴黑板纸)。那什么情况下相斥呢?你也说的很清楚,她说当NN、SS相接近是相斥,这是相同的磁极我们叫作同极,也就是同极相斥。(贴黑板纸)请大家齐读两遍。13.师:这就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指黑板上的课题)(慢慢地说)14.师:接下来请同砚们拿出讲义翻到第27页,(课件出示讲义第27页)把咱们总结的这个规律写在书上并轻声读一读。写好了吗?请把书放回抽屉里。三、拓展延伸1.师:孩子们,条形磁铁有南北极,那么对于其他形状的磁铁,比如(马蹄形、环形),咱们有什么办法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生1:我们认为可以采用悬挂的方法找出马蹄形磁铁的N、S极。生2:我们可以经由过程条形磁铁的两极来测试其他磁铁的两极,道理就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诘问:怎样测量?你来找一找吧。让生演示一遍,师:你拿的是条形磁铁的哪一极?(举高)相吸了,马蹄形磁铁这一极是?相斥了,这一极是?)2.师:大家的方法都很棒,都会活学活用啦。3.师拿出之前上课前的环形磁铁:请同学们再看到咱们课前展示的环形磁铁,这块磁铁相吸是因为?这块磁铁浮起来是因为?(全班回答)原来XXX老师并没有魔力,而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让它浮起来了。4.师:孩子们,想想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利用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呢?生1:文具盒,利用异极相吸的道理。生2:门吸,利用异极相吸的原理。生3:冰箱门,柜子门,也利用异极相吸的原理。5.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吧(先总结再播放:有些物品不需要很大的磁力,为了节约成本,会根据磁铁有磁性的特点利用磁铁铁和铁来完成,比如有的文具盒、门吸、门柜等等)6.师:谁还知道哪些事物利用的是磁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呢?7.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种高科技产品:磁悬浮列车。(请看大屏幕)它利用的就是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由于磁悬浮列车不接触轨道,极大地避免了行驶中的震动和摩擦,行驶起来又快又稳,现在试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0千米以上,神奇吧?(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小结1.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磁铁的两极有这样的规律(指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齐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着咱们去探究与发现。在今后的生活与研究中,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操作,就一定会有更多了不起的发现。【板书设计】磁极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白)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红),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贴黑板纸)指北的磁极叫北极S------N相吸N------N相斥S------S相斥N------S相吸N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2.能经由过程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2.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三、科学知识目标l.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2.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四、其它目标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五、课时安排用1个课时。本课设计了观察图片、分析资料、验证明验、交流讨论等4个举动。六、课前准备磁在生活应用的图片或实物活动: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目的1.能举出3个以上磁铁在生活用品、文具、玩具等中应用的实例。2.能发现在生活中,什么地方应用了磁铁。3.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磁铁。教学进程一.课前可以让学生调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关磁应用的资料。课上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如:讲述,展示实物、模型,绘图说明,信息发布,制成课件,演示操作等。)二.举动前必须有充分的筹办,应让学生本人挑选、自行筹办,教师应做好启发、组织、指导和调控。首先启发学生指出磁铁在物体的部位,然后启发学生讲述或演示(实验验证)磁铁的作用,末了引导学生谈出本人的发觉和看法。三.课内练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填空:1.我找到了磁在方面的应用。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铁:3.我找磁铁的方法:活动:哪里有磁铁?活动目的1。准确判断在一个装置中,哪些零件是用磁铁制作的。2.能分析出磁铁在一个装置中的作用。3.能在调查和搜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与大家交流。教学进程1、按3至4人分组,举动时间约10分钟2.首先由“小电动机、小喇叭和发话器里有磁铁吗?”的问题引出举动,请学生观看“解剖图”发表意见。然后,提示学生设法检验个中是否有磁铁。这里为学生供给实物、大头针或曲别针,而检验方法则由学生挑选。3.活动的第二个内容是看图找出垃圾分类机中的磁铁,并引导学生说出“垃圾分类机”是如何利用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4.组织学生交流,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使学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遍及用途有初步的了解。活动:磁悬浮列车举动目标1。能说明磁悬浮列车工作的根本道理。2.能说出两条以上磁悬浮列车的优点。过程:1.课前启发学生查找磁悬浮方面的资料,以备课上交流,时间约8分钟。2.采纳看图启发的方式导人举动,也可由展示磁悬浮玩具导人,或以问题的方式导人举动,如:比目前火车还要快的车是什么车?你知道图上列车的名字吗?请你说说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回事?你能给大家讲讲磁悬浮列车吗?引导学生将查到的有关信息资料与大家交流。3.磁悬浮列车所采用的科学道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让学生用环形磁铁模拟磁悬浮列车的实验。活动:磁记忆举动目标:1.能设法查阅更多的有关磁性材料的资料。2。能举出磁性材料在记录文字、声音和图像方面的使用实例。进程:1.全班分为4人一组,举动时间约10分钟。2.活动开始,可用“录音机怎样记录声音?”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和理解发表意见,展开活动;也可以用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盘等其中一种实物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展开活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是本单位末了一课,在前面几节研究了:磁铁能吸收铁制物体;磁铁两极磁力最大,分别为N极和S极,且具有指南北的性子;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之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寻找磁铁在生活中的使用,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结构为古代磁铁的使用——现代生活中磁铁的使用——电器中磁铁的使用,由远到近、由显性到隐性的顺序安排。从认知层面上,是从哪里有磁铁到为何要用磁铁。学情分析学生已通过实验基本掌握了磁铁的一系列性质,虽然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磁铁,但对于具体用到了磁铁的哪些性质,没有有意识地去思考。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强,创造力也很强,因此,他们会很乐意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研究目标1.能够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2.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3.能对“磁铁的应用实例中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质”作出说明。4.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分享自己寻找的有关磁铁应用的实例。教学重难点重点:寻找发觉磁铁在生活中的使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品使用了磁铁的什么性子。难点:电器中磁铁的使用。评价义务1.在了解日常中一些磁铁的使用实例后,能够列举出其他例子,并与同砚交流分享。2.考虑探究寻找磁铁的方法,了解磁铁的使用实例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子。教学准备小电动机、小喇叭、发话器、指南针、环形磁铁、大头针、曲别针、磁带、磁卡等。教学进程一、情境引入讲述故事:晋朝时,XXX率兵讨伐叛军。他下令把大量磁石堆放在通道两侧,身披铁甲的叛军进入夹道时就像中了定身法,XXX一举胜利。师:同学们,你们知道XXX是怎么胜利的吗?生:磁石(磁铁)。师:同砚们还知道哪些古代人使用磁铁的例子?(引领学生简单了解司南、罗盘的发明和使用,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师:这两个实例中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性子?我们还研究了磁铁的哪些性子?教师以课件出示:磁铁能吸收铁制物体;磁铁两头极磁力最大;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做N极和S极,且具有指南北的性子;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自主探究(一)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师:古人都知道应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人们越来越聪明,科学技术也这么发达,现代人是如何利用磁铁的?师:同砚们已经经由过程本人的努力搜集到了很多有关磁使用的资料,下面就请同砚们把本人的资料同其别人分享一下。组织小组交流。(二)哪里有磁铁?教师出示小电动机、小喇叭和话筒,并请学生观看解剖图,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里面有磁铁吗?学生思考回答。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教师提供实物、大头针和曲别针,检验方法由学生选择,学生提供方案并实施后,教师对结果进行点评。)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台机器,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磁铁的位置吗?考虑为何磁铁要放在这个位置,它是使用了磁铁的什么性子?有什么好处?(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使学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遍及用途有初步的了解。)(三)磁悬浮列车师:目前比火车还快的车是什么车?你知道图上列车的名字吗?(由此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师:磁悬浮列车所采用的科学原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你们能利用环形磁铁模拟磁悬浮列车工作吗?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感受“磁悬浮”的力量。3、拓展延伸师:你们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灌音机就是用磁带来记录声音的,计较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磁使用的图片或实物,如磁带、磁卡、磁记录示企图等,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丰富学生关于磁记忆的认识。)第二单位我们本人1、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进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教学筹办: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材特点有关。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何善于捕虫?老鹰为何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何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何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本人的身材。二、观察人的身材。1、观察身材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局部外,还可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局部再划分为小的局部。如躯干部还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经由过程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材分为左右两局部,发觉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材的内部。(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教师筹办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猜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本人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经由过程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末了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XXX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猜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翻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材举动,让学生在对举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举动中多个身材局部配合参与的情况施展阐发出来。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课后总结: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材头颈躯干四肢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目标1.觉得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来区分究竟与想象。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惯和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类感官。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教学筹办教师实验材料:纸杯3个,菊花茶、绿茶、红茶适量,热水1瓶(教师课前泡好茶叶,稍凉后倒入学生品茶杯中),火柴1盒(教师点燃蜡烛)学生实验材料:每组品茶杯3个(1-3号贴好标签)、蜡烛1支教学进程一、复导入,直入课题1.我们一起认识了感觉器官,那我来考考大家,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不能随便的闻和尝)皮肤了?2.这些觉得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下。[设计企图]直入课题,把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在后面的探究,让他们体味综合利用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二、创设活动,品尝茶水1.老师这里有三杯饮料,首先大家看一看、闻一闻,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2.小组举动,教师巡查。(留意闻的方法)3.分享本人的发觉。(说出本人判断的依据)4.提问:这三杯饮料有哪些不同呢?(看:颜色不同,闻:气味不同)5.我们通过看和闻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有争议,那我们就需要来做一件大家最喜欢的事——尝。6.但在尝之前了,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首先每一组派一个同学把这三杯饮料细细的尝一口;接着让刚才尝的同学把眼睛蒙起来,然后小组其他同学挑一杯让他尝一尝,看看他能不能尝出几号;接着还有,不光要把眼睛蒙起来,还要把鼻子也捏紧,然后再挑一杯给他尝一尝,看他能不能尝出是几号。老师的要求听懂了没有,举个手。7.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1)几个人尝?1个人尝(2)尝几次?尝3次(3)这三次有什么不同?要按步骤做,不能一下子跳到第3步,什么现象要记在心里,等会讲给全部人,看谁讲得最清楚、最仔细。8.等下我来发眼罩,从上课到现在谁表现最好,眼罩发给谁,谁负责来尝。9.学生分步骤实验。适时表扬,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安静、有序。注意要等实验员带上眼罩再拿杯子。10.谁乐意来将这个有趣的举动讲给大家听了?蒙上之后是不是一次就猜对的?捏住鼻子之后呢?1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又一次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观察周围的事物,有的同学很厉害,但有的同学在蒙住眼睛、捏住鼻子的时候我们判断就会出现一些困难,这说明我们的感觉器官是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的,这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设计意图]品茶的过程是学生熟练利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感官具有不同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活动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感知、充分的表达。3、联系生活,观察扑灭前后的蜡烛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综合运用的能力。2.首先老师要给大家换个器材,(出示蜡烛)这是什么?这个蜡烛能不能尝啊?3.拿到以后,请你除了尝以外,运用其他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收受接管前面器材,调换蜡烛)4.学生分组观察蜡烛。5.学生汇报:用什么方法有什么觉得。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的方法也能够得到很多信息。6.想不想把它点燃,但是点燃之后有火是有些危险,每一个小朋友要控制好自己,能不能用手去摸?我们可以尝试着慢慢的靠近。然后我们再一次用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7.老师为学生扑灭蜡烛,学生观察扑灭后的蜡烛。8.学生汇报点燃后有什么新发现。(外形变化、温度变化、气味变化)9.再来看看吹灭以后的蜡烛有没有变化呢?[设计意图]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但观察蜡烛,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却是陌生的,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对于引导学生有效观察具有很好的作用。四、实践应用,挑西瓜1.过渡:我们的孩子真能干,发现了很多东西。现在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个难题,这是我们夏天最喜欢吃的。这么多西瓜,我怎样挑一个好吃的,老师可烦恼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或经验啊,来教教老师。2.学生说说自己的办法。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看花纹、瓜蔓,摸手感要光滑。听声音,垫重量)3.看样子,就挑西瓜这件小事,我们都要看一看、要听一听,要摸一摸,要用到很多的感觉器官。4.(有条件准备西瓜)请小能人帮老师挑一挑。5.学生挑西瓜,说说自己用的方法。[设计企图]挑西瓜,孩子们多多极少都履历过,但怎样挑却是个问题,如果可能,最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挑一挑,这样他们对于感官的综合运用会有更多的印象。3、观察与比较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2、能运用各类观察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3、意识到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与比较。教学难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与比较。教学进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来找茬【依次出示幻灯片2、3、4、5】2、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观察》讲授新课一、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1、什么是观察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2、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出示幻灯片6】3、说说你知道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4、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5、是的,我们用眼睛去看世界,眼睛是最常用的感受器官,它属于视觉器官;我们还用手去触摸,它属于触觉器官;用鼻子去闻,它属于嗅觉器官;用嘴巴去尝,它属于味觉器官;用耳朵去听,它属于听觉器官。【出示幻灯片7】6、下面我们就用这些器官来观察观察,首先我们来“观察眼睛”。观察要求:【出示幻灯片8】XXX看看同桌的眼睛XXX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XXX用放大镜观察眼睛画一画7、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观察到了很多细微的地方,接下来我们找几组同学来“用耳朵听”,要求:【出示幻灯片9】两人闭上眼睛站在不同方位另外找一人在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辨别声音是从哪一个方向发出的8、看来大家的耳朵都非常灵敏,听音辨位得很好。老师这里筹办了三杯液体,分别是白酒、白水、白醋,谁能不尝,只用鼻子闻,告诉老师分别是什么,哪一个小组来试试?9、刚才这个小组的同砚虽然很轻松的辨别了三杯液体分别是什么,但是他们闻的时分凑得很近,这种方式不对的,如果是有毒的液体很容易导致吸入过量的毒气,精确闻气味的方式应该是悄悄地煽动液体上方的空气,鼻子靠近杯子去闻,老师示范一下,再请一个小组的同砚来试试。10、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我们来一个难点的,要求:用用布蒙上眼睛,老师拿起香蕉、橘子、苹果、梨让测试者辨别分别是哪种水果。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出示幻灯片10】11、上课之前老师为每一个小组筹办了一个帆布袋里面是一些球形的物体:橘子,乒乓球,梨子,塑料球,西红柿和保龄球等,下面我们分组实验,实验方法:【出示幻灯片11】不打开袋子,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不打开袋子,用手摸猜猜是什么实验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能摸出它的颜色和气味吗?12、是的,我们是不能摸出物体的颜色和气味的,这说明各类感受器官是分工合作的,眼睛是视觉器官,手是触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嘴巴是味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但同时他们又相互合作,用嘴去尝水果的味道的时分,鼻子也能闻到水果的香味。13、感受器官如此重要,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呢?谁来说一说【出示幻灯片12】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茶的对比1、老师还准备了很多茶叶,分别绿茶、乌龙茶、红茶、玫瑰花茶,请大家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茶,运用感受器官对冲泡前后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口味进行观察。温馨提示:【出示幻灯片17、18、19】小组合作,一人记录,其别人观察分组上台观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XXX向其他成员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2、大家观察得都非常仔细,很多同学都学会了品茶了,希望同学们回家之后也跟家长交流交流你在课堂上学到的品茶的经验。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课堂练课外拓展用听诊器听听大树的声音4、测试反应快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砚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课前筹办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游戏情境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砚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2、创设问题情境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研究当中来。二、探究实验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2、探究进程:1.提出问题根据本人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觉得器官?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1.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①抓尺子游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材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九 服务器操作系统
- 模型16、电场模型 (原卷版)-2025版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模型讲义
- 二零二五年度门面铺面转租合同模板创新版
- 消化内科的病例分析课件
- 《信号与系统资料》课件
- 《粥天粥地》课件
- 《幼儿体育游戏》课件
- 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人教
-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知识精研】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验收申请表
- 小羊诗歌大全1479首(小羊喝水扩句)
- 脓毒血症指南
- 四年级下册口算练习-减法简便计算
- 【企业杜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 腹部按压技巧肠镜检查辅助技巧
- 安徽华纳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均苯四甲酸二酐、300吨润滑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研究共3篇
- YY 9706.230-2023医用电气设备第2-30部分:自动无创血压计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GB/T 7307-200155°非密封管螺纹
- GB/T 32972-2016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