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_第1页
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_第2页
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_第3页
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_第4页
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7/161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

2024/7/162引子1、卖梳子的故事:执行力2、中秋节的月饼:领导力2024/7/163团队执行力创新领导力个人执行力领导力基本思路2024/7/164内容第一讲:什么是行政执行力第二讲:个体执行力的提升第三讲:团队执行力的塑造第四讲:组织领导力的发展2024/7/165第一讲:什么是行政执行力一、行政执行力的基本概念二、行政执行力的基本构成三、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意义2024/7/166一、行政执行力的基本概念

执行力,又称行政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案例:把信送给加西亚2024/7/167名家名言

所谓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

——柳传志

执行力就是在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迈克尔·戴尔2024/7/168谚语分析失了一颗钉子,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案例:耶稣与彼得2024/7/169二、行政执行力的能力构成1、服从力。服从是指在上级的领导下,产生符合上级规范要求的行为。(案例:表妹从军记)

2、沟通力。就是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处理的能力。沟通力的要求(案例:如此沟通)

3、计划力。服从是执行的前提,计划是执行的开端,行动是最终的落脚点(案例:哈佛的一堂课)

4、创新力。创新力就是组织在将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驱动组织获得更多差异性的能力。(案例:龟兔赛跑)

5、行动力。就是始于服从,始于行动的力度,即坚决执行,马上行动的力度(案例:哲学家与船夫案例:拿破仑的厨师)。2024/7/1610三、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意义1、它是组织竞争力的核心,是把组织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2、好的执行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执行不力手中;从这意义上说,执行力是管理成败的关键。2024/7/1611链接:名家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彼得·德鲁克没有执行力,哪有竞争力?——杰克·韦尔奇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比尔·盖茨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鲁·郭士纳2024/7/1612链接:管理之道

战略可以复制,差别还是在能不能执行或者贯彻。所谓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所谓运营,就是把事做正确。所谓人员,就是用正确的人。伟大的战略和很好的运营技巧,统统都是人想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谈执行力,首先得从员工谈起。2024/7/1613第二讲:个体执行力的提升2024/7/1614引言1、鳄鱼池里的英雄2、精神病院的员工执行力2024/7/1615资料:个体的执行力

(1)负价值的执行: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2)无价值的执行:20%的人正在为增加“工作量”而工作;(3)低价值的执行:45%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

想做,而不会做。(4)正常的执行:只有30%的人属于正常工作,能完成目标任务。

2024/7/1616主要内容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2024/7/1617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1、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激励力(工作动力

)=期望值

(工作信心)×效价(工作价值)。

2024/7/1618一、期望——员工执行力的不竭动力2、管理要求(1)接连不断地建立新的期望值;(2)做到短期期望、中期期望和长期期望的统一;(3)提供支持让员工实现期望。(4)信任和关心。信任和关心可以使员工精神振奋,感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其参与意识。案例:皮革马利翁效应2024/7/1619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1、理论基础

人本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本原理要求在管理中遵循:

认识人—发展人——尊重人——依靠人2024/7/1620二、尊重——提升执行力的基本原则2、管理要求

(1)认识人:要认识人格的类型、人格的特质、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2)发展人:发展人的技能、人的知识、人的能力、人的素质、人的思维。

(3)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尊重人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尊重人的个人目标,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结合。

2024/7/1621链接:素质冰山模型

美国学者斯潘塞于199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水面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水面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024/7/1622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3、理论基础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2024/7/1623链接:巴甫洛夫的狗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实验表明: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两种刺激物必须经过多次的结合,中性刺激物成为条件刺激物的信号后,这种反射才会形成。2024/7/1624链接:斯金纳箱里的老鼠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2024/7/1625链接:波波玩偶实验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玩偶。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产生了。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2024/7/1626三、奖惩——塑造执行力的基本手段2、管理要求(1)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员工有自我补偿机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2)根据不同的人和人的优势需要进行奖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适当拉开实际效价的档次,控制奖励的效价差。(4)注意奖励的综合效价。即在进行物质奖励时同样要注意其精神效果。(5)注意期望概率的控制和心理疏导。(6)注意掌握奖励的时机和频率。奖励时机直接影响到激励效果。(7)尽量用量奖面不是评奖。(8)惩罚要遵守“热炉子”法则。(9)惩罚要与教育相结合,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案例:变化的邻居案例:王选的两句话案例:鹦鹉与主人2024/7/1627链接:热炉子法则

每个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热炉”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案例:南京明城墙2024/7/1628链接:压力与绩效表现的关系最佳绩效表现最合适压力低度压力厌倦高度压力不安不快乐绩效表现压力程度2024/7/1629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1、理论基础

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员工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发员工潜力。2024/7/1630四、竞争——保证执行力的核心武器2、管理要求

(1)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2)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接受挑战,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3)要合理设置员工的工作任务挑战性、整体性、独立性。

案例:猎人与猎狗2024/7/1631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1、理论基础

“霍桑效应”: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2024/7/1632链接: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

1、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福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三

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研究人员认识到,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4、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其目的是要证实在以上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似乎感觉到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024/7/1633五、参与——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2、管理要求(1)让员工参与有关组织目标,计划以及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决策。(2)保持经常的意见沟通和相互交往,管理者要信赖员工,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3)对于知识型员工必须采取民主的管理。2024/7/1634第三讲团队执行力的塑造2024/7/1635引言1、三个和尚有水吃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024/7/1636资料1: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里=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2024/7/1637资料2:社会惰化现象实验

法国人瑞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分别在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在东西方的很多国家里,社会惰化现象十分普遍。2024/7/1638主要内容一、团队执行力的概念二、团队执行力的原理三、团队执行力的塑造2024/7/1639一、团队执行力的概念1、团队的定义团队是指在工作中拥有共同的目标并紧密协作并相互负责的正式群体。

案例:足球队与旅行团2024/7/1640一、团队执行力的的概念2、团队的分类

(1)问题解决型团队:5到12名员工组成,他们每周有几个小时碰头,着重讨论如何改进质量。(2)自我管理型团队:10—15人组成,责任范围包括控制工作节奏、决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安排工间休息,甚至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进行绩效评估。(3)多功能型团队:8—12人组成,由来自同一种等级不同领域的员工组成,成员之间交换信息,激发新的观点,解决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案例:成都的英特尔办公室2024/7/1641链接:团队的作用

创造团队精神;让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增强员工满意感;拓展工作技能;提高执行力与绩效。2024/7/1642链接:你看到了什么?每个人视觉和经验都是有限的;要解决复杂多变的组织问题就必须依赖一个高效的团队。2024/7/1643链接:大雁为什么编队飞行?

同样能量的人字形的飞行比单个飞行要多70%的里程;飞行的速度是单独飞行的1.73倍。大雁的叫声作用—激励。领头雁的产生—领导。2024/7/1644一、团队执行力的概念3、团队执行力的概念团队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组织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团队的竞争力。2024/7/1645链接: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关系2024/7/1646二、团队执行力的原理1、木桶原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案例:三个探险者2024/7/1647二、团队执行力的原理2、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2024/7/1648小资料:阿希从众试验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希在1951年做的,他希望证明个体的自主性。他准备了两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画有A、B、C三条线段,很明显甲卡片上的A线段与乙卡片上的C线段等长。他让7个人在一起挨个指出哪二条线段等长,前6个人全是阿希的助手,他们按照阿希事先的安排,都故意说A与B等长,第7个人是不知情的被试者。阿希测了123人,结果有32%的人做出了与多数人意见一致但却是明显错误的答案。这个试验就是从众试验,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判断的时候,从众行为是常见的。2024/7/1649二、团队执行力的原理3、角色原理。9种团队角色:创造者、倡导者、评价者、推动者、总结者、控制者、维护者、建议者、联络者。案例:西游记的唐僧师徒2024/7/1650三、团队执行力的塑造1、团队理念管理。一个团队需要正确并且符合实际的理念进行规范。

2、团队沟通管理。要在团队内部营造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气氛。(案例:落水的博士)

3、团队目标管理。洛克等曾说明目标设置理论在团队建设中的可取之处。(案例:如何给猴子发香蕉?)

4、团队关系管理。人际关系是因事制宜的,但一般利人利己,也就是能力互补、优势互补,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我们叫它双赢。也只有1+1>2的关系,才能成为团队。

5、团队冲突管理。好的团队管理总是在恰当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2024/7/1651

第四讲组织领导力的发展2024/7/1652引言1、猴子吃香蕉的实验2、杰克.韦尔奇的GE2024/7/1653链接:杰克.韦尔奇的GE

GE公司患上了巨人症。公司共有350家大小工厂,40多万员工,经营着几乎无所不包的产品,并且机构重叠,错综复杂。350家企业中约有1/4正在亏损,1/3的企业正在走下坡路。在军师的参谋下,一场精兵简政的管理革命拉开了序幕。韦尔奇拆掉了以前重叠的管理机构,将40万名员工缩减到29万,并将29个工资级别压缩为5个粗线条的等级。从1985年开始,到1990年韦尔奇把公司的行政人员从1700人减少到1000人稍多一点.GE公司的经理们都很明白,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成本指标和市场份额目标达不到,就只有离职一条路。GE公司的各产业群部都能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效用的产品。从1981底到1990年,GE公司的销售额从270亿美元上升到300亿美元,股东资本盈利率从17%上升到20%;公司的股票也从120亿美元上升到58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任何一家企业。进入9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管理革命的步伐不但没有放慢,反而加速。韦尔奇向到会的500名高级总经理宣布了实施“群策群力”管理方式的计划。在“无边界”公司里,GE公司的供应商并不是“外人”,而是公司业务活动中可信赖的伙伴。GE公司十分注重职工的培训,在纽约克罗顿维尔开办的管理学院就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培训中心。2024/7/1654主要内容一、组织领导力的概念二、组织领导力的关键三、组织领导力的发展2024/7/1655一、组织领导力的概念1、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