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实
验
教
案
六(1)班
任课教师:XXX
教学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水滴里的生物授课日期
内容1.
教学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大体编写结构是:用肉眼和放
内容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一一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解微
分析生物的发展史和概貌。
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预期
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学习
3、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结果
重点:
教学
观察、人事微生物。
重点
难点:
难点
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1波大镜、显微镜、烧杯
准备学生准备:床布、水样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观察水1、出示水样,要求学生1、倒水
样把采集的水样由瓶子倒
引导学生进烧杯,提醒保持桌面整
取出水样,洁。
交流水样的
采集地点,2、请学生观察水样。
肉眼观察的3、教师质疑学生发现:2、学生有序观察观
教
发现和想进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察,然后进行交流。
学
一步了解的可以看见的小颗粒外还
活
知识。有有其他的吗?借助什显微镜:
动
么来观察可能会有收
设调节螺旋(调1-
目镜(对着眼
二、用显微获?
计节隹距、看清飞,
镜观察水样4、教师示范用法。强调镜臂H
带领学轻拿轻放。一物镜(对着标
h—载物台(放置
生认识显微5、教师强调:通光孔」y
镜的构造和(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镜座-金1反光镜(反射光
使用方法,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
并尝试用显肪;3、生按顺序进行观
微镜观察水(2)使用时要小心,镜察,并做好记录。
滴里的生头不要碰着玻片;
物。(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4、小组汇报交流,
和物镜。选取代表进行全班
三、认识微6、教师小结:在一交流。
生物,了解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
列文虎克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5、学生观察投影中
交流用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的的微生物,了解微
显微镜观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生物的特点。
水滴之后的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
发现,用语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
言文字或图生物。(板书:微生物)
画的方式记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
录所观察的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
现象。了解是水藻,有蓝藻、团藻、
列文虎克的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
故事。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
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
四、拓展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
了解微物一一细菌,细菌一般也
生物的分布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
情况。状的、螺旋状的。
7、简单介绍列文虎克的6、学生读列文虎克
故事。的故事。
8、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
找到微生物?怎么证明7、请学生小组为单
他们的存在?位课后解决。
教学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做酸奶
内容2.
本课是继前一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地概况之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
教学——细菌。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知道细菌具有双重作用,
内容引发学生关注病菌的传播。在设计上,本课以做酸奶来激发学生研究细菌的兴趣和愿
分析望,推动学生带着“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的问题,主动查找资料,进而认识细菌
的基本形态特征、分布及繁殖特点,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预期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教学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地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效果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
重点:
教学
做酸奶地活动。
重点
难点:
难点在就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酸奶、存牛奶、保温壶、小盆、白糖
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谈话引出1、同学们是否喜欢喝酸惊喜
课题奶?知道酸奶是怎么做
的吗?想动手尝试吗?
教2、教师示范做酸奶的方
学法。学生回去后有条件的
活提醒学生注意:尝试制作。
动①牛奶加热过程中要注
设二、指导学生意安全,最好请家长帮
计制作酸奶助,加热后一定要冷却
到35~40℃
②加入酸奶后要保温
5~6小时。
③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
不可太久,变质的酸奶
不可以饮用。
课时第二兽艮时授为艮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视频资料、
准备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品尝酸1、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1、品尝酸奶,评选出最
奶。做成的酸奶拿出来进行好的。
品尝,选出每小组一名
评委。2、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细引发我们生病
二、认识酸奶2、教师介绍:细菌体积菌的了解进行介绍。也的细菌我们称
的制作原理。微小(几万个合起来只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之为病菌,你有
有头发丝那么粗),有三的?哪些好的办法
种基本形态(杆菌、球帮助我们预防
菌、螺旋菌),繁殖迅速3、学生阅读资料,学习它们?
教(几小时内可以繁殖出操作。1-2-4-8-
学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16-32-64-128-
活代)。256-512-1024-2048
动三、体验其惊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4096-8192-16384
设人的繁殖速并计算出细菌的繁殖数-32768-65536(16
计度。工。代)一131072-
4、酸奶是怎么制成的262144-524288-
呢?教师进行小结。1048576-2097152(21
代)
4、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四、认识细菌5、引导学生讨论:今天
的功与过。我们认识了细菌的特
点,你能联系生活说说7、交流汇报:捂住鼻子
生活中细菌有着怎样的打喷嚏、勤洗手、用热
作用?又有哪些危害水冲洗筷子等。
呢?
教学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馒头发霉了
内容3.
本课按照“观察现象一一发现问题一一提出假设一一设计实验一一进行实验一一分
教学析证据一一得出结论一一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编排,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内容一、观察,认识霉有不同形态。二、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
分析发霉的条件。三、运用研究成果,探讨防止霉变的方法,四、霉的作用,害处,尤
其是抗生素。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预期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教学
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
效果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重点:
教学探处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重点
难点:
难点设才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镜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准备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
析
一、用肉眼和1、出示发霉的馒头,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
放大镜观察,请学生观察。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
了解到霉有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到颜色多样:黄、绿等
教颜色差异。进行观察。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
学二、用显微镜3、分发显微镜,要求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
活观察,认识到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则丝状等等。
动霉有形状差所看到的霉菌样子。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
设异。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
计三、探讨发霉后汇报。
的条件。设计4、引发学生的讨论。
实验进行研4、师给于肯定,提出温暧潮湿?温暧干燥?
究。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呢?根据是什么?5、学生根据预测,小组
5,让学生做出预测,讨论如何实验。
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
预测设计实验。比一比
谁最快发霉,发霉最6、进行实验。
多?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
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课时第二曲(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镜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准备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
析
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
地馒头发霉情况,比较是在什么环境中。
一■、展小霉菌生霉的多少。2、进行记录。
生长情况,比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3、讨论得出:寒冷、炎
较得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热、干燥的环境中都不
潮湿的环境生与生长。易发霉。
教中最容易发3、引发讨论:那么我们
学霉。该怎么来防止发霉?4、黄梅天气后晒衣服,
活4、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食物的存放等等。
动霉的方法:真空包装、5、学生自学。
设二、讨论食物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
计和其他物品阳曝晒。
防止发霉的5、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
办法。么意义?
6、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
见,我们有时要运用它,
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
三、霉的功与的功与过。(制酱、做腐
过。孚L、生产农药、发酵饲
料、孚莱明一青霉菌一
青霉素,使食物霉变)
教学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内容3.
学生认识植物构造,是由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的。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组成
教学单位,认识到细胞的重要作用。内容有:一、说明细胞就好像是构成人体的“积木”。
内容二、让学生观察几种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及特点。
分析三、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比较动植物细胞的不同。四、阅读资料,进一步了
解细胞及其发现。
预期1、能有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教学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效果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重点:
教学
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
重点
难点:
难点
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与白生显微镜、镜子、载玻片
准备学生准备:目“葱、小刀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
析
一、认识细胞1、通过谈话(积木)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的
的形状、结构引出细胞,请学生观察特点。
和特点。书中的插图,认识各种
二、借助显微细胞。2、让学生观图讨论,汇报
镜比较洋葱2、组织讨论:细胞有得出:细胞很小(除了蛋
教
表皮细胞和些什么特点?黄),细胞各种各样,各不
学
人体表皮细相同,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
活
胞的区别。3、组织学生观察洋葱最基本单位。
动
三、进一步了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3、学生提出疑问。
设
解细胞有着细胞。教师具体介绍洋、学生领取材料和仪器。
计4
不同的功能。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作方法,及观察方法、
注意事项等等。5、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
4、教师到小组中巡视,行记录。
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
组完成实验。6、学生观察人体表皮切片。
5、组织汇报。7、学生自学资料,并向全
6、提供人体表皮细胞班同学介绍自己查找到的
切片给小组进行观察。有关细胞的资料。
7、引导学生自学资料8、由学生自学资料“伤口
“胡克发现了细胞”。化脓是怎么回事”。
8、了解细胞的特殊作
用。
9、教师补充介绍有关
细胞的简单知识。
教学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4、火山和地震
内容
教学火山和地震是显著的地质变化,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本课从实例出发,引导
内容学生建立模型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监测和保护自
分析己的方法。内容有:一、了解火山。二、研究地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预期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教学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效果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重点:
教学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重点
难点:
难点
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
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
分析
一、导入1、复习:你能向大家1、学生:地核、地幔、地壳。
介绍一下地球是由哪
些部分组成的么?2、生说自己对于火山和地震的
2、谈话因为地球内部认识。
的运动使得地球表面
教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
学火山爆发和地震,今天
活我们来研究。3、生观看录像。
动二、探究火上3、播放录像一火山爆
设喷发的原因发。4、火山爆发的原因和火山的结
计4、组织谈话:看了刚构。
才的录像,你对火山又
有了哪些了解?心中
还有哪些疑问?
5、教师对于学生的叙
述适时给予补充介绍.5、生领取材料根据教师要求进
6、火山爆发时是什么行实验。师进行巡视指导。小
样子的呢?我们来做组交流观察的收获。
一个实验,指导学生做6、火山冒烟、地热、鸡犬不宁、
火山爆发模拟实验。火山灰落下等。
7、组织汇报交流:火7、生看录像。
山在即将爆发的时候
有些什么征兆?
三、探究地震8、火山很可怕,地震
形成的原因。也很可怕,而且我国是8、学生补充对于唐山大地震的
一个地震很多的国家。了解,或是其它大地震。
引导观看录像。9、生阅读资料。
9、师介绍我国师补充介绍。
1976.7.28发生的唐山10、生观察并描述。
大地震。11、生可以补充介绍有关张衡的
10、地震是如何产生的资料。
呢?
11、师做演示实验。12、生小组讨论。
12、我们国家是一个多
地震的国家,对于地震组织全班交流。师做小结:在
的研究也很早。师介绍室内应该躲在空间狭小的地
四、谈谈安全张衡和地动仪。方,在室外应该跑到空旷的地
教育。13、地震来临我们该怎带,远离高大的建筑物。
么做呢?
教学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表的变迁
内容5
教学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从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
内容况。二、研讨千姿百态的地表的形成,欣赏千姿百态的地表风光。三、教材以由小到大排
分析列的岩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风化作用。四、通过模拟实验和研讨,认识侵蚀作用。
1、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预期2、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学3、之奥什么叫风化。
效果4、知道什么叫侵蚀。
5、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
重点:
教学
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
重点
难点:
难点
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
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导入推测1、出示喜马拉雅山的1、生观赏,阅读书中资料。
喜马拉雅山图片,引导学生观赏。2、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的过去。2、师质疑:为什么喜这里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
马拉雅山上能找到鱼3、化石是以前生物留下来的
龙、蚌壳的化石呢?痕迹,是我们认识过去的重
3、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要依据。
教
们的猜测?4、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火
学
山、地震、风吹日晒雨淋等
活
等自然界的力量。
动
4、喜马拉雅山只是地
设
球上的一个地表现象,、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形成
计5
还有很多地表形态,是共识:石林是因为风、流水、
什么力量使他们形成碳酸盐石材分解形成,风蚀
的呢?石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
二、初步探究5、引导学生观赏书中形成的。
是什么力量的插图:石林、火山口6^生课后完成。
使地球表面湖、风蚀石、海边礁石
变迁。等,并质疑学生它们的
形成可能性?
6、我们家乡有些怎样7、小组交流如何来验证日晒
三、了解家乡的地貌呢?它们又是雨淋的力量。
地表的变迁。怎样形成的呢?建议
四、探究自然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解8、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
界的风化和释。师提醒注意安全.
侵蚀作用。7、大自然真有这么巨
大的力量吗?我们借
助实验来验证。9、学生进行实验,小结:越
8、组织交流,指导学细小的沙石越容易被搬运。
生实验:日张冷缩影响
石L-U.由。10、小组讨论并形成共识:
9、汇报实验收获。砍伐森林、拦河筑坝、围海
10、当岩石因为日张冷造田、开采煤矿
缩而变成沙粒和泥土
后会怎样呢?指导实组织汇报后教师补充“三峡
验:水流对沙石泥土的大坝带来的影响”、“砍伐森
搬运。林带来的影响”等。等。
五、了解人类11、引导:其实我们人
活动对地表类也在促使大自然发
的影响。生变迁,你知道人类有
哪些行为使得大自然
在变迁吗?
教学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蜡烛的变化
内容1.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溶化、受冷凝固、燃烧发
教学
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形态。安排内容有:一、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
内容
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变化,二、有根据的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那一种变化。三、学
分析
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得出属于那一种类型的变化。
1、能从蜡烛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预期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教学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化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
效果
生新的物质。
重点:
教学
通过蜡烛溶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重点
难点:
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蜡烛、白瓷碗、烧杯、醋、鸡蛋、
准备学生准备:易拉罐、干净的吸管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
分析
一、认识事物1、出示一支蜡烛,并1、学生:蜡烛变短、蜡烛燃烧
的两大变化。点燃。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蜡油留下
蜡烛根据你的经验,蜡来,并在蜡烛上结成块、蜡烛
烛会有哪些现象发的火焰有时候会跳跃或者抖
生?动、蜡烛的灯芯也会变短
教
2,组织交流,并适时2、生:蜡烛本来是不会流下来
学
追问:蜡烛为什么会有的,可是火焰把它烤了就化了,
活
蜡油流下来?蜡油从然后就流下来了,因为没有一
动
何而来?为什么又会直烤它所以就结成硬硬的块
设
结成块?了。
计
3、对于有价值的回答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
及时表扬,并总结、板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书:这叫受热熔化、遇4、小组讨论,汇报:蜡烛燃烧
冷凝固。这是蜡烛的一消耗了蜡烛(蜡油),所以越来
种变化。越短。
4、我们看到蜡烛越烧5、学生观察发现,出现黑烟、
越短,这是为什么呢?和产生烟雾,这就是变化成的
新物质。
5、师追问:看来这也
是一个变化,那么蜡烛
变成什么了呢?我们
来研究。师做演示实
验。烧白瓷碗底、用烧6、学生观察并汇报交流。
杯罩住。发现了么?
6、总结:物质的变化7、学生:把易拉罐挤压至变形。
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形用吸管朝澄清的石灰水中吹
态的变化,二是产生新气。汇报出现情况和分析得出
物质的变化。所属变化类别。
二、有根据的7、引导看31页的图,
分析辨别变小组讨论这分别是属、师示范实验:把生鸡蛋放入
化的所属。于那一种变化?醋中,组织学生预测出现情况,
三、试验中观8、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展示,并总结:生鸡蛋变软,
察,并分析得变化,分别属于那一种且出现气泡,所以生活中变化
出所属变化。呢?我们来研究研究。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9、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一定能准确的区分它们。聪明
评价。的人是不会被表象蒙蔽双眼
的,总能认识真实的一面。属
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教学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铁钉生锈了
内容2.
钢铁会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据估计,全世界一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四分之
一被锈“吃”掉了;不仅如此,设备还会因锈蚀而损坏,引起停工停产,使产品质量下
降,对社会财富造成巨大的损失!锈是钢铁的大敌。因此,研究钢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生
教学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铁生锈与铁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
分析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
学反应,结果使铁从外向里逐步转化成各种铁的化合物。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
易剥落,使铁受损,本课是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铁钉生锈的
过程,了解钢铁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预期寻找家中厨具、家具、工具、家电,采取了哪些防锈措施。这是一个拓展活动,目的是
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体会其中的道理。
效果
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教学
重点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难点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烧杯
准备学生准备:脏布条、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导入教师可出示各种生锈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影响铁
的铁器让学生观察,然钉生锈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
后问学生;这些铁器有空气中的氧气,设计前,可由于学生的
什么共同的特点?继续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待经验不足,对实
教
问学生:你曾在哪里见所有的学生都选定影响铁钉验的器材选择,
学
二、进行假设到过生锈的物品?铁生生锈的某一个因素后,再分有水、无水的环
活
锈是什么样子?由铁生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可境创设,有氧、
动
X-k-b-1.-c-o-锈的事实,你想到什么?发给每组一份空白的实验方无氧的条件建
设
m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案(见下表),用以记录本组立等许多问题
计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的实验计划,并提醒学生参都会考虑不周。
验对铁钉生锈的原因考教科书第25页上“王刚小因此,建议教师
进行猜想,因此,花一组的计划”。在学生初步完
点时间让学生说说”在提醒教师注意,如果选用成设计的基础
三、讨论变哪里见到过生锈的物透明塑料袋作为盛放铁钉的上,通过分组汇
量,制定实验品”很有必要。容器,透明塑料变要厚一点,报、互相补充的
方案。铁钉尖最好用胶带包一下。形式,带领学生
然后,利用教师准备的创设无水或无氧的环境用塑初步完善实验
四、小组实冷却的沸水、植物油、料袋最好操作,只需把塑料方案。
验,收集证砂纸等,学生带来的无袋内的空气放完即可。
据。锈铁钉、矿泉水瓶或透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教
明塑料保鲜袋、干燥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汇报,
剂、细线绳等组装实验要求学生把实验的装置带
器材,创设所需环境,来,让全斑学生都能看到不
五、交流研讨以便课后观察研究。同条件下的现象,由此总结
分析:既然钢铁生锈与钢铁生锈的条件。这部分内
水、空气接触有关,那容应多花费一些时间,使学
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生能够真正理解钢铁生锈的
钢铁才能不生锈呢?待原因。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
学生认识到防锈需要
隔绝水和空气后,教师
再介绍各种防锈方法,
并出示一些图片或实
物。
教学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假设
内容
教学本课内容安排有:一、说明猜测与假设的关系。二、介绍“大陆漂移学说”和“恐
内容龙灭绝假说”,表明假说是大的完整的假设。三、学生回忆以往做过的假设的内容,
分析为强调有一句的进行假设做好铺垫。四、强调假设必须要有一句。
预期1、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一句地提出假设。
教学2、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效果3、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
重点:
教学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重点
难点:
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
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
析
一、导入新课1、谈话:好奇心总是驱使我1、学生小组交流讨
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论。
找到答案。谈话科学
2、小结:虽然问题不一样,家门提出了
但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探哪些假设
二、学习提出索,就能获得答案。2、学生小组交流讨呢?
教
假设3、利用多媒体出示“三棵小论。平时的学
学
树”的故事场景。习的过程中
活
4、引导观察,思考,并提出也提出过很
动
三、认识假设假设。多假设,你还
设
的价值、补充介绍让学生了解具体记得么?有
计5
真实的情况。3、读魏格纳的故事。哪些呢?
6、过度:提出假设是科学探我们提出
四、收集关于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的假设有些
恐龙灭绝的假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4、学生根据掌握的经过实验,形
设的资料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资料,介绍自己的想成正确的结
7、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出示法和依据。论,有些经过
魏格纳的假设与做出的努实验发现是
力。阅读书中资料。错我的,为我
8、教师出示更多的科学史上6、学生回忆并写下们研究指名
五、回忆做过的重大发现,介绍,假设所曾经做出过的假设。了新的方向。
的假设,说明做的重要作用。
假设必须要有9、出示恐龙灭绝的假设资
依据料。讲述:恐龙生活在离我
们现在几千年前,它们曾经
是这个地球的主任,课现在,
我们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
了。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
怎么灭绝的么?
教学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2.实验
内容
教学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介绍模拟实验的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和感受模拟实验
内容的价值。二、介绍对比实验的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和感受对比实验的价值,三、分析
分析既是模拟实验又同时是对比的实验。
预期1、知道什么是模拟实验,什么是对比实验。
教学2、知道并重视对比实验中的公平原则。
效果3、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
重点:
教学
识别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重点
难点:
难点
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教师准备:多媒体
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
流程分析
一、导入1、谈话: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1、学生介绍类似的实我们本学
新课习,我们知道了发明家爱迪生为例。期进行过哪
了寻找合适的材料,连续13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游戏到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 抖音商户直播娱乐性元素融入制度
- 抖音商户运营经理直播节奏把控制度
-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教育: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报告
- 全球铀矿资源地理分布与2025年核能产业国际合作前景报告
- 公交优先政策2025年实施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交通基础设施研究报告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科技学院《宾馆室内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内科学(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1年中国材料预浸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法人更换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研究报告
- 小球弹簧(蹦极、蹦床)模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模型及解题技巧(解析版)
- 2025-2030天文望远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逻辑推理能力测评题库(附答案)
-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选调教研员笔试真题2024
- DB11-T 2398-2025 水利工程巡视检查作业规范
- 2025至2031年中国纸巾用香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KPI绩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