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遂宁市2023一2024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卷为非选择题。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殷商时代,殷人迷信"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为取悦鬼神有时残民以事神,杀人以殉己。西周统治者则提出u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u敬天"又要保民"。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A.治国理念中的理性色彩增强C.民本思想开始成为主流价值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统治者摈弃了鬼神崇拜战国时期,原有公社农民聚族而居的状态逐渐瓦解,国家通过"分田而耕"的方式,将土地分给农民,使之安心务农,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个体小农经济得到发展C.铁犁牛耕技术普及D.手工业和商业受到抑制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大部分为秦朝法律,这些秦律内容广泛,远超出李埋《法经》的范畴。其中《儒律》有关征发儒役的内容也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这表明A.考古成果印证文献记载B.秦律实行轻罪重刑原则C.考古发现丰富历史认知D.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苦恶,或不偿其费";且富商大贾国积居奇,操纵物价。为此,汉武帝A.创建新的监察制度B.任用酷吏治理地方C.将铸币权收归中央D.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北魏,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安和A.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D.民族隔阂已经消除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施,旧制积弊甚久,"天下之人苦而无告"。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改变课税标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即舍人税地。这一变化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B.导致了均田制走向瓦解C.限制了唐后期土地兼并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图1。这说明当时该地区B.基层社会治理渐趋深人D.新县增置招徕移民聚集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8.有学者对《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用词频率进行统计,"阿维鲁"(泛指自由人)最为常用,其次就是i贝勒"一词,表示某物的所有者,如"田主奴隶主房主大牲畜的主人园主"等。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A.重视保护公民自由B.王权与神权相统一C.法律体系较为完备D.私有经济得到发展9.《掷铁饼者》(见图2)是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所创作的青铜雕塑,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该雕塑作品A.刻画出"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B.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C.反映了公民通过体育竞技参与国家管理D.体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D.体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10.近代科学有两大基因: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它们之间的整合是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完成的。通过经院哲学,希腊人的逻辑的、理性的、论证的精神开始进入基督教的学术世界。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A.传承并发展了西欧思想文化B.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C.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独立11.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最难修的西段又称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1869部终于连成一体。这说明当时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主要由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A.铁路修建导致美国南北矛盾激化B.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重要贡献C.该铁路的修建维护了美国的统一D.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12.表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及其在三大产业中的分配占比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单位:10亿美元)分配占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5年25.345.027.71980年507.543.837.71985年664.238.750.11994年2243.88.737.453.6据表1可知,这一时期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C.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发达国家滞胀"现象严重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增长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这表明A.官方正史更具史料研究价值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事实C.历史研究应坚持多种史料互证D.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14,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指出:"约翰·加尔文(1509一1564,欧洲宗教改革家)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尽管兰克的评论让某些人觉得怪异,却为来自不同地方、持不同信条的史学家们所普遍认同。这反映出A.宗教权力侵蚀美国的政治制度B.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C.美国宪法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D.史学界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15.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的胜利持高度肯定的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导致当时中国社会舆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起来B.资本主义道路被知识界否定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D.国人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加深16.1995年3月法国开始将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同年5月,法、日、英等通过网络为公众服务。这表明A.信息革命促进文化共享发展B.各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C.区域经济集团助力文化传承D.世界文化呈现同质化趋势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2分。,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奔走的,有各国的使团,他们携带大批财货。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来的则是良马、珠现、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高二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在丝绸之路上奔走的,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而随着使臣、商人的往来,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中国的先进农业、水利、冶金技术,传向西方,而域外的乐舞、服饰、饮食、家具等,纷纷传进中原。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摘编自马克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同时必须进口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并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的三角贸易。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因为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这一问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东西方贸易相比,16—18世纪中期国际贸易有哪些发展。(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其译书活动集中在19世纪7o年代至。世纪末,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高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子渐为译介主体。19001911年,国人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有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其中,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摘编自卢明玉《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译书活动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译书活动。(7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文化史》目录节选下编中华文化历程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第四章秦汉:一统的帝国与统一的文化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第六章惰唐:隆盛时代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第八章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第十章清:烂熟与式微 摘录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历史试题命题立意说明及答案详解1.A【解析】本题以商周时期统治思想的变迁创设情境,考查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据材料可知,流价值,排除C项;据材料“西周统治者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敬天》又要‘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并未摈弃对鬼神的崇拜,排除D项。2.B【解析】本题以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创设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动。据材料可知,原有公社聚族而居被打破,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形成了“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局面,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集体协作到家庭个体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变化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3.C【解析】本题以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创设情境,考查史学方法和史料价值。据材料,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律内容比《法经》广泛,与《史记》关于秦律内容的记载不同,多种史料的使用扩展了对秦律内容的认知,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徭律》有关征发徭役的内容与《史记》记载的内容不同,不能印证《史记》记载的内容,排除A项;轻罪重刑是秦律的刑罚原则,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是指在专制集权统治下,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军事活动,而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4.D【解析】本题以汉武帝前期面临的经济问题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均输平准政策。据材料并地方“强宗豪右”和诸侯王国,而非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排除A项;任用酷吏治理地方,针对的是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与题干陈述的问题无关,排除B项;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关,排除C项。5.C【解析】本题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政治交往创设试题情境,考查该时期国家的统一趋势。据材料北魏“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无远不至”可看出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高二历史答案第1页(共7页)繁联系密切,由南北朝之间国书往来中措辞的修改“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可看出南北政权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显示的是南北之间经济往来频繁、政权之间认同感增强,而“民族隔阂已经消除”的表达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6.A【解析】本题以唐朝安史之乱后税收制度的变化创设情境,主要考查两税法。据材料可知,化反映出国家实际上已不再限制土地兼并,因此两税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C项;由于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转而舍人税地,因此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项。7.B【解析】本题以唐中后期至宋初福建税场的图文材料创设情境,考查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及该地区的社会治理。唐中后期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将很多税场升为县,朝廷派遣官该地区社会治理渐趋深入,故选B项。由图可知,税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说明该地区东部经济比西部发达,而非协调发展,故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北方战乱不断,南8.D【解析】本题以《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用词统计设计试题情境,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所有者”的用词较多,反映了此时对物品所有权的重视,这是古巴比伦奴隶制私有经济发展的结果,故本题选D;材料虽提到“自由人”的使用频率最高,但主要是为了区分自由人和奴隶,而非强调公民的自由,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当时古巴比体系的完备,故排除C项。9.D【解析】本题以《掷铁饼者》图文材料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古希腊艺术。据图可知,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故选D;“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特点,而该雕塑作品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与神无关,故排除A;该作品展现的是掷铁饼的运动感和人体的健美、力量,而不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故排除B;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方式,担任一定的官职,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四(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故排除C。高二历史答案第2页(共7页)10.A【解析】本题以近代科学的两大基因创设情境,考查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其所蕴涵的理性精神亦随之式微,经院哲学(一种基督教神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吸收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学说,西方近代哲学、自然科学亦是直接从其中孕育而生的,故选A项;中世纪,古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才以“理性”作为精神内核,故排除B项;是古希腊哲学传统长期依附于基督教,而非基督教长期依附于古希腊哲学传统,故排除C项;中世纪,自然哲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前身)曾长期依附于宗教神学,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独立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故排除D项。11.B【解析】本题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创设情境,考查华工为该铁路的修剪所作的贡献。从华工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和华工牺牲人数,可看出华工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美国后续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故选B项;1861年,南北矛盾激化美国内战爆发,这主要是由于奴隶制存废和关税等问题,而非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故排除A项;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排除C项;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而非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排除D项。12.C【解析】本题以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及其分配占比设置情境,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1975年—1994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累计额呈增长趋势,且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可知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推动了东道国产业升级,促使第三产业的就业增加,改变了世界劳动力市场结构,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其他经济力量的崛起和发展情况,不能看出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故排除A项;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80年代,先后走出了“滞胀”危机,排除B项;世贸组织成立于199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3.C【解析】本题以学者对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考证创设情境。考查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该作者在考证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行迹时,将《马可●波罗行纪》和多个其他史料进行研书,官方史书文献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政治性,不能一概而论,故排除A;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排除B;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排除D项。14.B【解析】本题以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的观点创设情境,考查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签订“五月花号公约”的清教徒正是奉加尔文教义,并用加尔文主义塑造了清教徒的精神气质,其核心理念,如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巅之城等,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文化,奠定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因此加尔文被认为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故选B项;在美国,宗教与政治制度虽然具有密切关系,但宗教作为公民私人信仰事务不能侵入国家所代表的政治领高二历史答案第3页(共7页)域和公共事务领域,不能与政治权力形成竞争或结盟关系,只能在自身范围内依法开展活动,只有在这个领域内才有宗教自由可言,故排除A项;美国宪法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故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史学家们普遍认同的只是“美国文化深受加尔文教影响”这一观点,而非对独立战争评价一致,故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以五四前后社会思潮的变化创设情境,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使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认识加深,使得国人开始由向西方学习到转而“以俄为师”,关注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故选D项;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于国民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五四运动后知识界爆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主张点滴的改造,赞成资本主义道路,陈独秀主张整体革新肯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道路并未被完全否定,排除B项;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且与本题无关,故排除C项。16.A【解析】本题以“数字图书馆”设置创设情境,考查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据材料“法国开始将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成立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目标是组织一个大型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公众服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载体,使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故选择A项;结合所学可知,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图书为可移动文物,不属于文化遗产范畴,且材料只涉及7国而不是各国,故排除B项;材料中七国集团为文化范畴的数字图书馆集团,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C项;世界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仍保持其多样性而非同质化,排除D项。(1)特点: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以奢侈品贸易为主;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相结合;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10分)(2)发展:商路转移(新航路取代传统商路);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区域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或大宗贸易);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10分)(3)认识;商路的开辟和畅通保障了贸易活动的进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丰富了商路和贸易的文化内涵;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5分)【命题说明】本题以古代和近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等学科素养。高二历史答案第4页(共7页)第(1)问“特点”:据材料“丝绸之路……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得出丝绸之路成为重要通道;据材料“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来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可得出以奢侈品贸易为主;据材料“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可得出朝贡贸易是中外交流的主要形式;据材料“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可得出以民间商贸为主,也有官方贸易;据材料“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传进中原”可得出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相结合;据材料“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可得出以和平交往为主,也有战争攻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局限在亚欧大陆之间,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第(2)问“发展”: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可得出商路转移;据材料“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可得出贸易规模、范围扩大,商品结构变化,数量和种类增多;据材料“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可得出西欧重商主义盛行;据材料“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可得出西欧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早期殖民扩张兴起,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西欧居于主导地位。第(3)问“认识”:围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行说明。(1)变化: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8分)(2)简评: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路径;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启迪了民智;反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转型。(7分)【命题说明】本题以晚清(洋务运动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个时期)西学译介为切入点,考查晚清西学东渐、救亡图存及近代化历程,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进行历史分析与阐释的能力,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问“变化”: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高二历史答案第5页(共7页)高二历史答案第6页(共7页)可得出译书内容由以应用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据材料“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可得出译介对象由以欧美为主到以日本为主;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9世纪末(留学生)群体;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还要多”可得出译书总数及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第(2)问“简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晚清译书活动的背景、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及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示例一(就中国古代史某一阶段)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门面出租合同
- 私有设备赠与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健身中心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新型城镇化社区公共设施维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砌墙工程绿色建材使用合同模板下载3篇
- 货运列车司机劳动合同
- 汽车美容店装修质保金合同
- 安全保卫服务居间合同模板
- 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生产合同
- 绿色建筑工法施工免责条款补充合同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4版个人私有房屋购买合同
- 2024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食品与食品》课件
- 读书分享会《白夜行》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化学纤维的鉴别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